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241387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pdf(3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试题数:2 0,总分:1001.(单选题,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原子核变化的是()A.光电效应B.天然放射现象C.a粒子散射D.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2.(单选题,3分)按照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目前的太阳是()A.主序星B.原恒星C.白矮星D.红巨星3.(单选题,3分)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不仅由于其嗅觉灵敏,还因为()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不停地运动4.(单选题,3分)图示为中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参加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比赛中,过弯道时的情景,则()A.运动员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

2、用B.运动员受到重力、弹力、向心力的作用C.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员的速度成正比D.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员的角速度成正比5.(单选题,3分)某种“冷光灯”如图。其后面的反光镜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利用干涉原理,可将灯光中具有明显热效应的那部分电磁波叠加相消。被叠加相消的是()反射薄膜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6.(单选题,3 分)关于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分布,下列图示正确的是()XX XI I x8XXA.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环形导线产生的磁场7.(单选题,3分)小明乘坐摩天轮,由最低点A匀速转动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

3、械能不变C.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动能、势能、机械能均保持不变8.(单选题,3分)加速度的变化率 可以表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汽车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小,乘客舒适感越好。某轿车由静止启动,前3 s内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A.2s 3 s内轿车做匀速运动B.第3 s末,轿车速度达到10m/sC.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m2/s3D.乘客感觉0 2 s内比2s3 s内更舒适9.(单选题,4分)如图,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BC连线水平,上、下区域I、I I分别存在垂直轨道的水平磁场。将一铜质小球从A端由静止释放,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球仅在BC的下方往复运动。则(

4、)ADA.I、II区域内均存在匀强磁场B.I、II区域内均存在非匀强磁场C.I 内存在匀强磁场,H 内存在非匀强磁场D.I 内存在非匀强磁场,II内存在匀强磁场10.(单选题,4 分)如图,带电金属小球A 套在倾角a=30。的光滑绝缘杆上,与。点等高的位置固定另一带电小球B。A 处于静止状态时,A、B 连线与杆的夹角0=30。A 受杆的弹力大小为FN,A、B 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 庠,则()A.FN与F 库相等B.A B 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C.将 A 球移至。点,A 球仍能保持静止状态D.将A 球移至0 点的过程中,A、B 间的电势能减小1 1.(单选题,4 分)图示装置中,接通电路后,最初平行

5、的导线M、N 均发生弯曲形变。若将该装置放置在垂直于M、N 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M、N 又恢复成未通电时的平行状态。关于通入M、N 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接电源A.大小相等,方向可能相同B.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C.大小可能不等,方向可能相同D.大小可能不等,方向一定相反1 2.(单选题,4分)如图,用轻质丝线与小铁球组成单摆,将摆球拉开一个微小的角度后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摆球到达最低点B时的动能为E k、加速度为a,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t。仅改变摆长L,将摆线拉开相同角度后由静止释放摆球,多次重复实验。下列图像正确的是()D.O I1 3.(填空题,4分)图示

6、为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金箔的厚度约为4.0 X m(选填 1 0-1 1、1 0-6、1 0-3”)。用高速飞行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一a粒子产生超过9 0。的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选填 绝大多数、少数、极少数)。1 4 .(填空题,4分)雷雨天,在避雷针附近产生电场,其等势面的分布如虚线所示。A、B、C三点中,场 强最大的位置是一带电量为20*1 0-7(:的点电荷4,由B运动到C,则其电势能的变化A E p=_ J。1 5 .(填空题,4分)图(a)为中国古代的鱼洗:有节奏地摩擦鱼洗双耳,可以看到盆内水波荡漾,甚至喷出水柱。原理是:搓双耳时,产生两列相向传播的同

7、频率水波,相遇时产生的_(选填 干涉、衍射)现象。图(b)为某时刻相向传播的两列水波的波形图,A、B、C、D、E、F六个质点中,可能 喷出水柱 的是 点。1 6 .(填空题,4分)如图,一辆汽车以恒定的速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突然驶入阻力较大、广阔的水平沙地。若保持恒定功率继续行驶,且行驶方向不变,则汽车在沙地的运动情况为:理由是:因质量m、功率P 恒定,阻力F f 突然增大,_o1 7 .(问答题,4分)图(a)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V,内阻r=0.5 C,定值电阻Ri 的阻值为 8。,滑动变阻器R2 的最大阻值为2 0 Q,小灯泡L的 U-1 图线如图(b)所示。闭合电键S,将变阻器的滑

8、动片由a移到b端的过程中,滑片在(选填 a 端、b 端、a b 中央)时,灯泡的电阻最大;灯泡最暗时,其功率为_ w。图1 8.(问答题,1 0 分)图(a)是 用D I S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图 图(c)(1)实验中,连接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之间软管内的气体不可忽略。移动活塞,多次记录注射器上的体积刻度V和压强传感器读数p,绘出的p -图像可能为_。(2)用 第(1)问中获得的数据绘制工-V图像,如 图(b)所示,则连接注射器与压强传感p器之间软管内气体的体积为_。(3)若用天平测出若干粒大米的质量为m,然后将这些米粒装入上述装置中的注射器内,移动活

9、塞,多次记录注射器上的体积刻度V和压强传感器读数p,绘出图(c)所示的图像。则可求出大米的密度为(用 m、V i、V 2 表示)。(4)第(3)问中,若读出注射器上的体积刻度为V 3 之后,用手握住注射器左侧的大部分位置,向外拉动活塞,其余操作无误,继续采集若干数据,请在图(C)中大致画出大于V 3 部分的图线。19.(问答题,14分)如 图(a),轨道ABC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其中AB段水平,BC段足够长且与水平方向夹角a=30。,两轨道间平滑连接,一质量m=lkg的小物块静置于B 端。现对小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12N,当物块沿BC向上运动2m 时撤去F。取 AB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

10、,物块沿BC向上运动2m 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 随位移大小x 的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g 取 10m/s2,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同等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1)撤去拉力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V;(2)物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3)若从小物块开始运动的时刻计时,请在图(c)画出03 s的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E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线(仅要求正确画出图线)。20.(问答题,16分)如图,两根质量、电阻均相同的金属棒MN、PQ分别置于光滑的金属导轨上,导轨水平和倾斜部分均处在垂直于导轨、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中,倾斜导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37。,不计导轨的

11、电阻,MN与固定在水平导轨上的力传感器连接。现对PQ施加平行于倾斜导轨的随时间由0 开始逐渐增大的作用力F”使其在距导轨底端x=3m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电脑显示MN受到力传感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与时间成正比,即 Fz=0.5t。MN始终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 取 10m/s2。(1)判断PQ的运动情况,并说明理由。(2)判断F i的方向,并写出F i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式。(3)求 PQ运动到导轨底端时,速度v 的大小。(4)若 PQ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Fi做功W=1.5J,则 MN产生的焦耳热Q 为多少?202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考物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

12、析试题数:2 0,总分:10()1.(单选题,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原子核变化的是()A.光电效应B.天然放射现象C.a粒子散射D.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正确答案】:B【解析】:光电效应是核外电子受激发迁移;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发生了变化;卢瑟福的a粒子散射试验说明的是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原子核很小;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了洛伦兹力。【解答】:解:A、光电效应是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产生光电子的现象,和原子核变化无关,故A错误;B、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出的三种射线均来自于原子核,属于原子核变化,故B正确;C、a粒子散射实验,是用a粒子轰击金属箔,研究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变化无关,故C错

13、误;D、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发生偏转,是因为受到了洛伦兹力,与原子核变化无关,故D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了一些物理现象,记住发生这种现象的原理是什么,就能很好的解决此类题目。2.(单选题,3分)按照恒星演化的不同阶段进行分类,目前的太阳是()A.主序星B.原恒星C.白矮星D.红巨星【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恒星演化,结合恒星的寿命与太阳质量的比值与恒星寿命的关系,即可确定太阳的寿命与其质量的关系.【解答】:解:太阳现在正处中年或壮年阶段,处于恒星演化的中期,叫主序星阶段,A正确,BCD错误;故选:Ao【点评】:对这些天体演变知识要有所认知,恒星寿命与其质量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3.(

14、单选题,3分)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不仅由于其嗅觉灵敏,还 因 为()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不停地运动【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分子在做无规则热运动,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解答】:解: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位置,不仅由于其嗅觉灵敏,还因为分子不停地运动。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解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动理论的内容,灵活解释一些常见现象。4.(单选题,3分)图示为中国运动员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参加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比赛中,过弯道时的情景,则()A.运动员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B.运

15、动员受到重力、弹力、向心力的作用C.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员的速度成正比D.向心力的大小与运动员的角速度成正比【正确答案】:A【解析】:对运动员进行受力分析即可;根据向心力的公式得出向心力大小与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关系。【解答】:解:A、对运动员受力分析,运动员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故A正确;B、向心力是按作用效果命名的力,其不是一个新的性质力,故B错误;2c 根据公式尸向=血:可知,当半径一定时,向心力与运动员的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C错误;D、根据公式F向=m 32r可知,当半径一定时,向心力与运动员的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运动的相关应用,熟悉物体的受

16、力分析,结合向心力公式即可完成解答。5.(单选题,3分)某种“冷光灯”如图。其后面的反光镜表面涂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利用干涉原理,可将灯光中具有明显热效应的那部分电磁波叠加相消。被叠加相消的是()反射薄膜A.红外线B.红光C.紫光D.紫外线【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两个界面上的反射光相干涉后互相抵消,以及红外线的热效应判断。【解答】:解:增透膜两个界面上的反射光相干涉后互相抵消,从而将灯光中具有明显热效应的那部分电磁波叠加相消,根据红外线具有明显热效应,被叠加相消的是红外线,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干涉及红外线的热效应,6.(单选题,3分)关于电流周围产生的磁场

17、分布,XX XI I x 5X*XA.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z*、/L n,Go:B/:*.,、/、B.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XX 1 必 1 XXXC.x环形导线产生的磁场D.环形导线产生的磁场【正确答案】:D知道波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为减弱点。下列图示正确的是()【解析】:根据安培定则和通电导线周围磁场的强弱判断各个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解答】:解:A.根据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强度分布规律可知,离导线越远,磁感应强度逐渐减弱,磁感线越稀疏,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导线左侧磁感线应垂直纸面向里,右侧磁感线应垂直纸面向外,故A错误;B.根据安培定则可知此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为逆时针方向选项中方

18、向正确,但离导线越远磁场越弱,磁感线应逐渐稀疏,故B错误;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环内部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环外侧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选项中方向错误,且环内磁感线分布应当不是均匀的,故C错误;D.根据安培定则可知该环形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大致向右,且靠近上方磁感线向上弯曲,靠近下方磁感线向下弯曲,故D正确。故选:Do【点评】:本题考查安培定则和通电导线周围的磁场强弱,离导线越远场强越弱,灵活运用安培定则判断直线电流和环形电流以及的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7.(单选题,3分)小明乘坐摩天轮,由最低点A匀速转动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增大B.动能转化为势能,机械能不变C.动能不

19、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D.动能、势能、机械能均保持不变【正确答案】:C【解析】: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匀速转动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解答】:解:小明乘坐摩天轮,由最低点A匀速转动到最高点B的过程中,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大,故C正确,A B D错误;故选:Co【点评】:本题主要对机械能的考查,机械能为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匀速转动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判定机械能的变化。8.(单选题,3 分)加速度的变化率”可以表示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汽车加速度的变化率越小,乘客舒适感越好。某轿车由静止启动,前 3 s 内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0 3.0A.2s3

20、s 内轿车做匀速运动B.第 3 s末,轿车速度达到10m/sC.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m2/s3D.乘客感觉02 s 内比2s3 s 内更舒适【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加速度变化率的定义式可以知道其单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恒定不变。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数学知识求汽车的瞬时速度。【解答】:解:A、由图像知2s3 s 内,加速度不变,轿车做匀加速运动,故 A 错误;B、a-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量,03 s 内 图 像 的 面 积 为=S=詈x 5m/s=10m/s因初速度为0,即 第 3s末,轿车速度达到1 0 m/s,故 B 正确;C、加速度变化率为加速度的变

21、化量A a除以时间t,A a单位为m/s 2,时间单位为s,故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为m/s 3,故 C 错误;D、由图像知02 s 内的加速度变化率为E=|m/s3而 2s3 s 内加速度变化率为0,由题知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客感觉越舒适,即 2s3 s 内乘客感觉更舒适,故 D 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体运动时加速度的定义,知道在a-t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围图形的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能理解加速运动与减速运动由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决定,而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变化决定。9.(单选题,4分)如图,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BC连线水平,上、下区域I、H分别存在垂直轨道的

22、水平磁场。将一铜质小球从A端由静止释放,经足够长的时间后,小球仅在BC的下方往复运动。则()A、II区域内均存在匀强磁场B.I、II区域内均存在非匀强磁场C.I内存在匀强磁场,II内存在非匀强磁场D.I内存在非匀强磁场,II内存在匀强磁场【正确答案】:D【解析】:小球在区域I有机械能损失,说明磁通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感应电流和焦耳热,在II区域内没有机械能损失,即没有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由此分析出磁场的分布特点。【解答】:解:由题意知,小球在区域I中有机械能损失,可知在区域I中有电磁感应现象,即产生了焦耳热,则知小球在I内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所以I内存在非匀强磁场。而小球在区域n中没有机械能损失,

23、即没有产生电磁感应现象,则知小球在n内磁通量不发生变化,即H内存在匀强磁场,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相关应用,理解在电磁感应现象中能量的转化特点即可完成分析。1 0.(单选题,4分)如图,带电金属小球A套在倾角a=30。的光滑绝缘杆上,与。点等高的位置固定另一带电小球B。A处于静止状态时,A、B连线与杆的夹角0=30。A受杆的弹力大小为FN,A、B间的库仑力大小为F库,则()A.FN与F库相等B.A、B两球可能带异种电荷C.将A球移至0点,A球仍能保持静止状态D.将 A 球移至0 点的过程中,A、B 间的电势能减小【正确答案】:A【解析】:对

24、小球A 进行受力分析,根据A 球所处的平衡状态结合几何关系分析出力的变化趋势;根据电场力的做功特点分析出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B、由题意,对小球A 受力分析如图可见,想让A 球处于平衡状态,A、B 两球只能是同种电荷。对 A 球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由几何关系知n1=22=60所以 FNCOS60=F COS60解得FN=F,*,故A 正确,B 错误;C、将 A 球移至0 点时,同理对小球A 受力分析可知,此时B 球对A 球的库仑力水平向左,又因为重力竖直向下,支持力垂直于杆,则由三力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小球A 不能受力平衡,故C 错误;D、由题可知,B 球对A 球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

25、,故 A、B 间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库仑定律的相关应用,同时要理解受力分析的特点,结合几何关系分析出力的变化趋势即可。11.(单选题,4 分)图示装置中,接通电路后,最初平行的导线M、N 均发生弯曲形变。若将该装置放置在垂直于M、N 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M、N 又恢复成未通电时的平行状态。关于通入M、N 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按电源A.大小相等,方向可能相同B.大小相等,方向一定相反C.大小可能不等,方向可能相同D.大小可能不等,方向一定相反【正确答案】:B【解析】:通有电流的两导线由于各自激发磁场的作用,会发生弯曲,将该装

26、置放置在垂直于M、N所在平面的匀强磁场中,M、N又恢复成未通电时的平行状态,说明磁场对导线的安培力与导线间的作用力等大反向,那么两导线上电流不可能同向。电流大小必须相等。【解答】:解:A C.若两导线中的电流同方向,则两导线相吸,放入匀强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相同,但两导线产生的力属于作用力反作用力,那么不可能恢复到未通电状态,故AC错误;B D.若两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根据安培定则可知,两导线分别在M、N处产生磁场的方向相同,再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在未加磁场时,两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相同,使得两导线有远离的趋势,从而发生弯曲形变。若将其放入磁场中时,存在一个磁场,其方向与M、N两处磁场方向相

27、反,且若导线M、N两导线的电流大小相等,则存在一个磁场使得M、N两处的合磁感应强度为零,即M、N两导线不受安培力的作用,从而恢复成未通电时的平行状态,故B项正确,D项错误。故选:Bo【点评】:本题考查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安培定则与左手定则。12.(单选题,4分)如图,用轻质丝线与小铁球组成单摆,将摆球拉开一个微小的角度后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摆球到达最低点B时的动能为Ek、加速度为a,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为t。仅改变摆长L,将摆线拉开相同角度后由静止释放摆球,多次重复实验。下列图像正确的是()5D.O /.【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单摆周期T=2T TJ 1,结合题意可知t与L

28、并不成线性关系,再根据a =?=鬻=2 g(1 -c o s。),故a-L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最后根据动能定理可知Ek-L图线应是一条直线。【解答】:解:A、第一次到达B点所用的时间应当为打,即 t=,发现t与L并不成线性关系,故A错误;B C、在最低点加速度为向心加速度,为 a=*=登=2g(l-cosO),故a-L图线为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故B正确,C错误;D、根据动能定理E k=m g L (l-c o s 0),故E k-L图线应是一条直线,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单摆周期表达式以及单摆向心加速度、动能等表达式的考查,本题的难点在于将物理表达式转化成图像。1 3.

29、(填空题,4分)图示为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实验中,金箔的厚度约为4.0 x _ m (选填 1 0-叫 1 0-6、m 3 )。用高速飞行的a粒子轰击金箔,发现:_ a粒子产生超过9 0。的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选填 绝大多数、少数、极少数)。炎尢*X柒伎【正确答案】:1 I O S 2极少数【解析】:熟记在a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的大概厚度,同时理解实验现象即可。【解答】:解:a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的厚度约为4.0 x l 0-6 m;实验现象是绝大多数的a粒子几乎沿直线通过,只有极少数a粒子产生超过9 0。的大角度偏转,甚至被弹回。故答案为:1 0-6;极少数【点评】:本题主

30、要考查了a粒子散射实验,属于物理学史的考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多注意积累即可。1 4 .(填空题,4分)雷雨天,在避雷针附近产生电场,其等势面的分布如虚线所示。A、B、C三点中,场 强 最 大 的 位 置 是 一带电量为-2.0 x l(H C的点电荷q,由B运动到C,则其电势能的变化A E p=_ J。7kV-、lOkV-【正确答案】:1 A点;2-4.0 x l 0【解析】:由等势面越稀疏的位置电场强度小判断场强大小,由W=q叩求解电势能变化。【解答】:解:等势线越密集的地方场强越大,A、B、C三点中,场强最大的位置是A点。由 B 运动到 c,则其电势能的变化 AEP=EpC-EpB=q

31、(Pc-q(PB=q(P c -8B)=-2 X1 0-7 x (9/cV -7kV)=-4.0 x 1 04/故答案为:A点,-4.0 x 1 0-4【点评】:本题考查静电力,学生需深刻理解电场强度与电势的关系。1 5.(填空题,4分)图(a)为中国古代的鱼洗:有节奏地摩擦鱼洗双耳,可以看到盆内水波荡漾,甚至喷出水柱。原理是:搓双耳时,产生两列相向传播的同频率水波,相遇时产生的_ (选填“干涉、衍射)现象。图(b)为某时刻相向传播的两列水波的波形图,A、B、C、D、E、F六个质点中,可能 喷出水柱 的是一点。图(a)图(b)【正确答案】:口 干涉;2 B D F【解析】:频率相同的两列波,相

32、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发生了相遇,即振动加强;波峰与波谷相遇,这三点是振动减弱点。【解答】:解:有节奏地摩擦鱼洗双耳,产生两列相向传播的同频率水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由题意知 喷出水柱 是因为两列波的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发生了相遇,即振动加强。由图像可知,A、C、E三质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这三点是振动减弱点。而B、D、F三质点经过后即为波峰与波峰相遇处,即为振动加强点。所以可能“喷出水柱”的 是B D F。故答案为:干 涉;B D F【点评】:明确波的干涉的特点,知道发生干涉的条件即可解决。1 6 .(填空题,4分)如图,一辆汽车以恒定的速度在公路上高速行驶,

33、突然驶入阻力较大、广阔的水平沙地。若保持恒定功率继续行驶,且行驶方向不变,则汽车在沙地的运动情况为:理由是:因质量m、功 率P恒定,阻 力F f突然增大,_o【正确答案】:1 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行驶;2 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汽车做减速运动,又因为功率不变,随着速度v 减小,牵引力增大,则可得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因阻力Ff增大,所以最终匀速的速度小于开始匀速运动的速度。【解析】:汽车的最大输出功率为额定功率,在匀加速阶段列牛顿第二定律,依据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当牵引力等于阻力的时候,汽车到达最大速度,可求得阻力,据此来分析判断。【解答】:解:由

34、题意知,原来汽车匀速行驶时,满 足 F=FfP=Fvo=FfVo当驶入阻力较大、广阔的水平沙地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可见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汽车做减速运动,又因为功率不变,则 由 P=Fv可知,随着速度v 减小,牵引力增大,则可得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且速度为即汽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行驶。由上述分析知,理由是:因质量m、功 率 P 恒定,阻 力 Ff突然增大,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汽车做减速运动,又因为功率不变,随着速度v 减小,牵引力增大,则可得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因阻力Ff增大,所以最终匀速的速度小于开始

35、匀速运动的速度。故答案为: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后以较小的速度匀速行驶;加速度与速度反向,则汽车做减速运动,又因为功率不变,随着速度v 减小,牵引力增大,则可得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不再变化,因阻力Ff增大,所以最终匀速的速度小于开始匀速运动的速度。【点评】:掌握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要求同学们能对两种启动方式进行动态分析,公 式 P=F v,指实际功率,F 表示牵引力,v 表示瞬时速度.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机车达到最大速度.另一个关键点记住在处理变力做功的问题上,动能定理是个很好的选择.1 7.(问答题,4分)图(a)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3

36、V,内阻r=0.5Q,定值电阻R i的阻值为8 Q,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 0 Q,小灯泡L的U-1图线如图(b)所示。闭合电键S,将变阻器的滑动片由a移到b端的过程中,滑片在_(选填“a端、b端、ab中央)时,灯泡的电阻最大;灯泡最暗时,其功率为_ W。图(a)图(b)【正确答案】:b端;0.24【解析】:根据图b所示电路图求出流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的关系式,作出该关系式的图象,由图象求出灯泡的工作电压与工作电流,然后求出灯泡的总功率。【解答】:解:伏安特性曲线上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电阻,由 图(b)可知灯泡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增大,当滑片在b端时,R2和R i都不接入电路,此时

37、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大,灯泡的电阻最大。设R2滑片上部分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2 t,则R i和R2混联的等效电阻为R1 2=(Ri+4)(&-4 上)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当R2 1=611时,&2有最大值为R12max=7Q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最小,灯泡功率最小,最暗。当灯泡与等效电阻Rl2max串联接在电路中时,设灯泡两端电压为U,通过灯泡的电流为I,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U+I(Ri2max+r)代入数据有U=3-7.5I(V)将上述表达式反映的图线作入题图(b)中如图所示,两图线交点即为此时灯泡的工作点,可得此时灯泡的功率为P=0.3Ax0.8V=0.24W故答案为:b端,0.2 4【点评】:

38、本题考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题关键掌握图像交点的含义。1 8.(问答题,1 0 分)图(a)是 用D I S 研究在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的气体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1)实验中,连接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之间软管内的气体不可忽略。移动活塞,多次记录注射器上的体积刻度V和压强传感器读数p,绘出的p -号图像可能为_。(2)用 第(1)问中获得的数据绘制三-V图像,如 图(b)所示,则连接注射器与压强传感p器之间软管内气体的体积为_。(3)若用天平测出若干粒大米的质量为m,然后将这些米粒装入上述装置中的注射器内,移动活塞,多次记录注射器上的体积刻度V和压强传感器读数p,绘出图(c)所示的图像。则

39、可求出大米的密度为(用 m、V i、V 2 表示)。(4)第(3)问中,若读出注射器上的体积刻度为V 3 之后,用手握住注射器左侧的大部分位置,向外拉动活塞,其余操作无误,继续采集若干数据,请在图(C)中大致画出大于V 3 部分的图线。【正确答案】:C;V 1;-Vlrv2【解析】:(1)根据实验原理,考虑到连接部分的体积,选择争取的的图像;(2)根据玻意耳定律分析出气体的体积;(3)根据玻意耳定律分析出大米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完成分析;(4)根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V=C T 定性地画出正确的图像。【解答】:解:(1)由于连接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之间软管内的气体不可忽略,当压强增加

40、后,连接部分软管内的气体体积也减小,但连接部分体积未变,则注射器中有气体进入连接部分,相当于注射器漏气,当V减小时,*增大,p随之增加的程度不是线性关系,当V越小时,压强越大,进入软管内的气体越多,压强增加程度越小,斜率越小,故绘出的p-/图像可能为C,故 C 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o(2)设连接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之间软管内气体的体积为V o,根据玻意耳定律p (V+Vo)=C则有:=c#+%)当;为 时,v=M,代入上式得V 0=V|(3)设大米的体积为V%,以注射器内及软管内封闭的气体为研究对象,由玻意耳定律p(V+V o-V *)=C则有 j =c(v+/v次)当;为。时,v=

41、v2,代入上式得VM+Vi+V】则可求出大米的密度为P =券=占V 米 V1+v2(4)用手握住注射器左侧的大部分位置,向外拉动活塞时,气体的温度会增加,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知随着体积增加,;,图像的斜率减小,故图像如图A IZ:v故答案为:(1)C;(2)V 1;(3)占;(4)如上图所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理想气体的实验规律,根据实验原理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根据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p V=CT 即可完成分析。1 9.(问答题,14分)如 图(a),轨道ABC固定于竖直平面内,其中AB段水平,BC段足够长且与水平方向夹角a=30。,两轨道间平滑连接,一质量m=lkg的小物块静

42、置于B 端。现对小物块施加一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12N,当物块沿BC向上运动2m 时撤去F。取 AB所在水平面为零势能面,物块沿BC向上运动2m 的过程中,其机械能E 随位移大小x 的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g 取 10m/s2,物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且最大静摩擦力与同等压力下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求:(1)撤去拉力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v;(2)物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3)若从小物块开始运动的时刻计时,请在图(c)画出0 3 s的过程中,小物块的机械能E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线(仅要求正确画出图线)。【正确答案】:【解析】:(1)根据物体沿BC向上运动的距离求出重力势能增加量

43、,由图b 读出机械能增加量,从而求得动能增加量,再由A Ek=3m/求解物块的速度大小v;(2)由运动学速度一位移公式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物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U;(3)先由运动学公式求出物块沿BC向上运动2m 所用时间。根据此过程中,物块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F 与 Ff的合力对物块做的功得到E 与 t 的关系式。撤去拉力后,物块做匀减速运动,最后停在斜面上,再根据功能关系得到E 与 t 的关系式,即可画出小物块的机械能E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线。【解答】:解:(1)物块沿BC向上运动2m 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量为AEp=mgxsina=lxl0 x2xsin30J=

44、10J由 图(b)可知物块动能增加量为AEk=AE-AEp=12J-10J=2J由)(=|m v2解得 v=J=J m/s=2 m/s1,2 n2(2)拉力作用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lm/s2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垂直于斜面方向根据平衡条件有FN=mgcosa=lxl0 xcos30N=5V3N在沿斜面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Ff-mgsina=ma解得Ff=6N物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日=蠢=|百(3)撤去拉力的时刻为ti=,=s=2s0 2 s时间内F 与 Ff的合力沿斜面向上,物块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该合力对物块做的功,即E=(F-Ff)*2解得 E=3t2(J),(0

45、t2s)所以E 随t 成二次函数关系增大,图线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的一部分。撤去拉力后,物块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3=但 史 处m解得 a=llm/s2物块速度减为零的时刻为t2=ti+-=2s+A S=sar 11 11在 2*s 时间内物块机械能的变化量等于摩擦力对物块做的功,即 E-12J=-FwTaQ-2)2整理得 E=-3 3 t2+132t-120(/)(2s t mgsina所以当物块速度减为零后将静止在轨道上,此后机械能将不变,而物块在t2时刻的机械能为综上所述作出E-t图像如图所示。答:(1)撤去拉力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v为 2 m/s;(2)物块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以为

46、|8;【点评】:解决本题时.,一要理清物体的运动情况,运用动力学方法求出各段过程的时间和位移。二要熟练运用功能关系分析机械能与时间的关系,得到解析式,再画出E-t 图像。2 0.(问答题,1 6 分)如图,两根质量、电阻均相同的金属棒M N、P Q 分别置于光滑的金属导轨上,导轨水平和倾斜部分均处在垂直于导轨、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中,倾斜导轨与水平方向的夹角a=3 7。,不计导轨的电阻,MN与固定在水平导轨上的力传感器连接。现对P Q 施加平行于倾斜导轨的随时间由0开始逐渐增大的作用力F i,使其在距导轨底端x=3 m 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棒与导轨始终垂直且接触良好,电脑显示MN受到力传感器水平向

47、右的拉力F 2 与时间成正比,即 F 2=0.5 t。MN始终保持静止状态,重力加速度g取 1 0 m/s 2。(1)判断P Q 的运动情况,并说明理由。(2)判断Fi 的方向,并写出Fi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式。(3)求 P Q 运动到导轨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4)若 P Q 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Fi 做功W=1.5J,则 MN产生的焦耳热Q为多少?【正确答案】:【解析】:(1)分析出P Q 所受的安培力的关系,由此分析出P Q 的运动情况;(2)根据对导体棒的受力分析得出Fi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式;(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导体棒的加速度,结合运动学公式计算出速度;(4)根据能量转

48、化的特点结合电阻的比值关系得出MN产生的焦耳热。【解答】:解:(1)设两根金属棒的质量和电阻分别为m、R,因 MN水平方向受两个力处于平衡,故磁场对MN的作用力F 安水平向左,感应电流I 由N指向M,P Q 中的电流由P指向Q。由右手定则,可以判断P Q 沿导轨向下运动,又因为F =B I LE=B L v因 B、L、R为恒量,故 P Q 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即 PQ由静止开始沿导轨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对 P Q 受力分析如图、G F安/L g受到重力、支持力、F安、F1四个力作用,其中FN=m g c o s a即支持力不变,则仅有F安、Fi随时间而变化,但加速度恒定,合外力恒定,故

49、Fi必须与F 交平衡,由左手定则知,F安平行于导轨向上,则F】平行导轨向下,且Fi=F 安=尸2=0.51(3)因Fi与F女平衡,故PQ受四个力的合力为F 合=1 51 1 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 g s i n a=m a解出a=g s i n a=1 0 x 0,6m/s2=6m/s2由匀变速运动公式可得v=72ax=V 2 x 6 x 3m/s =6m/s(4)因为Fi=F女且两者方向相反,则F安 做功为W 4=-1.5J由功能关系知亚安=总即 Q ,S=1.5J又因为两个金属棒电阻串联,正比分配总电热,故MN中产生电热为Q=:Q=:x l.5J=0.75J答:(1)PQ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理由见解析。(2)Fi的方向为沿着导轨向下,Fi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Fi=0.5t o(3)PQ运动到导轨底端时,速度v的大小为6m/s。(4)若PQ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Fi做功W=1.5J,则MN产生的焦耳热Q为0.75J。【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电磁感应的相关应用,理解电动势的产生,根据电路构造分析出电流及对应的安培力变化,解题的关键点是理解能量的流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