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14~15课——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第14~15课——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含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第1415课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含答案解析)第四单元 1415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周周练 考查范围:第四单元 1415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悲哀 衰弱 嘱拖 诸多 B.惨淡 踪迹 栅栏 钩留 C.晶萤 警醒 奔丧 游逛 D.亏空 搀扶 谋事 迂腐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老李最近不但失业,又生了重病,可真是雪上加霜、祸不单行啊! B.近几年来,我都是东奔西走,为了生活到处奔波。 C.看到眼前的美景,他触目伤怀,一种喜悦涌上心头。 D.背影这篇课文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情真意切,让人感动。 3.
2、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点出事情起因,把背影置于大不幸的家庭背景中,笼罩在哀伤的氛围之中) B.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反映出父亲放下沉重的橘子后,感到身体很轻松) C.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 D.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表现了“我当时的心理:觉得父亲的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
3、上行驶。 B.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C.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D.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 5.下列对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2)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3)面对它们,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 A.拟人、比喻、设问 B.比喻、拟人、设问 C
4、.比喻、拟人、反问 D.拟人、比喻、反问 6.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白杨树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抒发了作者对抗日军民的崇敬之情。 B.象征与比喻、拟人不同。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即象征义),从而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因此,象征是就篇章而言的。而比喻、拟人是修辞手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C.白杨礼赞是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全文主线的。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杨朔,我国现代作家。 7.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
5、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 8.下列词语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_)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9.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_) (2)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_) (3)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_) (4)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_) 10.语文课上,老师带同学们“走近作者”,同学们纷纷举手展示自己对作者的了解
6、,请你根据要求答题。 小元:本文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永泉:朱自清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_,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新宇:七年级时,通过阅读他的散文春,使我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生命的可爱。 (1)永泉在回答时故意挖空以考考同学们,请你填空。 (2)小元和新宇的话都有语病,请你将病句部分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1.阅读散文,回答问题。 萧萧白杨 许冬林 白杨树是我见过的生长得最专注的树了。树干挺拔向上,像毛笔的中锋,笔直指向天空。那些丫枝里,没有一个逃兵,哪怕一点异心都没有。看着那样统一步调的丫枝,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
7、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 和白杨相比,感觉南方的树木是娇生惯养的。南方有佳木,它们枝叶蓊郁,八方伸展,是一副柔媚多情的姿态。而白杨呢,它大约是乔木中的君子,行坐端庄,穆穆临风。 以前读到“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我以为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萧萧是白杨在风里落叶的声音长风浩荡,秋色肃杀,和落叶一起沉寂于大地的,还有永不复返的生命。古诗十九首里,白杨就这么萧条冷落,似乎一直在很悲剧地落叶。 后来做中学老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直到亲眼看见,才惊觉白杨原来不那么萧索。 在新疆,秋日朗照的天空下,看到水渠边的一
8、排白杨树,我竟然也和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茅盾先生一样,惊奇地叫了一声。 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风吹白杨,万叶翻动,萧萧有声。西北地区的树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子要稀一点。叶子的间隙里,风可以张开膀子穿过去。不像南方的树,叶子太密太厚,永远是荷尔蒙旺盛的青春期,风一吹,声音模糊得没有重点。 我喜欢白杨,喜欢它的这种疏朗与简洁,就像难得一遇的谦谦君子,儒雅,低调,懂得节制欲望,与攘攘注尘世总是保持一段距离,可又是有力量的。我站在白杨下,听风吹白杨,感觉像是站在楼兰遗址的颓墙前,虔诚地倾听古人浑厚庄严的歌谣。 白杨入画。但不是中国水墨
9、,而是西洋油画。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气宇轩昂。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适宜画白杨。在油画框里,白杨用枝干和茂盛的叶子,来表达阳光醇厚,表达天空高远。 去交河故城时,我在吐鲁番的一条路边停下,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了一棵白杨。 交河故城是唐朝安西都护府遗址,在吐鲁番。安西都护府是唐代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首任都护是乔师望,他是唐朝将领,庐陵公主的驸马。后来接任的郭孝恪击败龟兹后,把安西都护府从交河城迁到了龟兹,即今天的新疆库车县。此后,都护府在唐蕃战火中几失几守,最后府衙基本稳定在龟兹。王维有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
10、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 在唐代,从长安望向安西都护府,那是山长水阔,黄沙漫天。那些远赴西北镇守边塞的文武官员,那些鞍马风尘夜夜望乡的中原士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边塞诗人岑参写出了边地苦寒却也雄奇的大观。那时,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岑参第二次出塞任职。新的守边人来了,老的守边人回去,一拨拨人马轮换,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岑参来给他的前任武判官送行,“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那时,西北的白杨一定落光了叶子,在漫天风雪中伫立成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样子。 当春天来临,交河故城的城
11、墙下桃花盛开。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白杨也在春风里萌发新叶。我想,那些一拨拨来过西北、驻守过西北、穿越过古丝绸之路的人们,是否在深深孤独中,慢慢就散发出白杨的气质? 如果有白杨,又何惧大地空旷。 (散文,2019.06有删改) 注攘攘:世人追名逐利的样子。 (1)下面选项中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段说白杨的形象让人想起“忠诚”,也照应了后文那些忠诚的守边人。 B.第段作者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来刻画白杨之美。 C.第 段“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一句中“长安”具体指的是唐代的都城长安。 D.作者对白杨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从认为它一贯萧索到喜爱感佩。 (2)请谈谈作者认为西洋油画比中国水
12、墨更适合画白杨的原因。 (3)作者和茅盾看到白杨树都“惊奇地叫了一声,茅盾是因为恹恹欲睡之感被傲然挺立的白杨惊醒,而作者是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原因。 (4)请结合上下文,分析第段“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 (5)第 段作者为什么要引用王维的诗? (6)请结合文本分析第 段画线句中“白杨的气质的内涵,并联系当今一则事例谈谈你的感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嘱拖”的“拖应为“托”。B.有误,“钩留的“钩”应为“勾。C.有误,“晶萤”的“萤应为“莹”。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ABD使用正确;C.使用有误,触目伤怀:见到某种情况而内心特别悲伤。该
13、成语和“一种喜悦涌上心头意思不符。故选C。 3.答案:B 解析:B.“心里很轻松似的”表现了父亲对为儿子又做了一件事而感到满足和欣慰。故选B。 4.答案:B 解析:A.有误,解释说明,必须放在所解释的内容后面,不能用标点隔开,逗号放在小括号后;B.正确;C.有误,并列的谓语动词连用,之间用逗号,所有顿号改为逗号。D.有误,并列短语之间用顿号,改为“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故选B。 5.答案:B 解析:(1)“高原”比作“大毯子是比喻;(2)“不折不挠、对抗”写白杨树是拟人;(3)为设问。故选B。 6.答案:D 解析:ABC正确;D.有误,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故选D。 7
14、.答案:(1)抒情 (2)议论 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表达方式的能力。 (1)“赞美是抒情; (2)“是不是”是议论。 8.答案:A 解析:肥胖,形容词。棉袍,名词。马褂,名词。背影,名词。故选A。 9.答案:(1)心理描写 (2)语言描写 (3)外貌描写 (4)动作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描写方法的能力。常用的描写方法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答题时,可以结合语境进行甄别。 10.答案:(1)你我 欧游杂记 (2)“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人错,可删去“生于”或“人;“通过阅读他的散文春,使我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生命的可爱”错,可删去“通过或“使”。 解析:(1)注意“欧字的写法。 (2
15、)“生于江苏省东海县人”属于句式杂糅;“通过阅读他的散文春,使我感受到了春天的魅力、生命的可爱属于缺少主语。 11.答案:(1)C (2)因为阳光下,白杨被照得通体明亮,叶子翠绿,树干纯白,色彩饱和度强。而西洋油画,用色饱满,所以适宜画白杨。 (3)因为终于亲眼见到了喜欢的白杨,看到了它的挺拔高俊,见证了它毫无晦暗苍凉之色,且它的“疏朗与简洁”深深吸引了“我。一声惊叫,完全是兴奋喜悦之声。 (4)此刻的心情,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自然喜悦;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自然喜悦;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自然兴奋。 (5)引用王维的诗,证明“此时的安西,已经
16、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6)“白杨气质”指的是:忠诚、耐得住寂寞、傲岸挺拔、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示例)袁隆平院士扎根农田,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农田与科研一线。他不为名利,不求热闹,只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坚强不屈。他种的是“稻子,可谁又能说他的形象不像一棵参天的白杨呢? 解析:(1)“长安”应指国家的“长治久安。 (2)根据第段“西北无边无际的阳光下色彩饱和度强”可知白杨树特点;“西洋油画,用色饱满,可知西洋油画的特点;两者相合,所以西洋油画比中国水墨更适合画白杨。 (3)因为一直喜欢白杨,终于在如此广袤的大地上亲见了白杨,所以非常兴奋;根据第段“我以为
17、白杨秋风是一幅仓皇晦暗的画面”和第段“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生生把晦暗苍凉的白杨给提亮了,可知作者对白杨一直心存误解,如今疑云散尽,所以兴奋地惊叫;白杨的“疏朗与简洁”,如谦谦君子的风格,深深吸引了“我。 (4)“我”特意下车亲手抚摸一棵白杨时的心理,应当是喜悦与兴奋并存。亲眼看到无比崇敬的白杨,消除了对白杨“晦暗苍凉的误解,看到白杨的疏朗与简洁,联想到谦谦君子,这一切都让自己喜不自胜,于是激动兴奋,下车抚摸白杨,亲近白杨。 (5)引用王维的诗,根据“王维诗里的安西,已经是位于龟兹的安西都护府了”证明历史变迁;同时,引用古诗,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韵味,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6)“白杨的气质,根据第段“在主干的统领下,奔向同一个方向,会让人心底涌起忠诚两字”,可以概括出“忠诚二字;根据第 段“一定在不遇故人的孤独中,用白杨的葱茏喂养着乡思和希望”,可以概括出“耐得住寂寞;根据第段“白杨实在英挺,是纤尘不染的那种英挺伟岸”,可概括出“傲岸挺拔;根据第 段“新的守边人来了用人之颠沛换国之长安”,可知“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白杨的气质”,是无数为国奉献的人所拥有的。结合当今事例,可以选择疫情中坚守岗位的医护人员,可以选择中印边境为国捐躯的英雄,还可以选择神舟十二号上的航天英雄。总之,结合时事,并与“白杨的气质”相关联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