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2T 1049-2015 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232370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2T 1049-2015 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DB52T 1049-2015 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52T 1049-2015 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52T 1049-2015 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03.100.20A10DB52贵州省地方标准DB52/T10492015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ConstructionrequirementsandevaluationspecificationsForrenewableresourcesregionaldistributionmarketinGuizhou2015-07-22发布2016-01-22实施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52/T10492015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设立原则.25建设规范要求.26经营管理要求.37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38验收评估.4附录A(资料

2、性附录)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验收评估表.5参考文献.6IDB52/T10492015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贵州省商务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商务厅、贵阳市再生资源行业协会、贵阳市物资回收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张劲军、张玲、刘宁娜、廖开阳、吕磊、季节、葛奚铭。IIDB52/T10492015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建设要求及评估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的设立原则、建设规范要求、经营管理要求

3、、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和评估规范。本规范适用于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的建设和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标准要求总则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7危险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

4、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1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T229.3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高温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再生资源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已经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价值,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主要包括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固体废弃物、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如橡胶、塑料、农药包装物、动物杂骨、毛发等)、废玻璃等。3.21DB52/T10492015集散市场按照再生资源分类标

5、准、品质状况,进行集中、分拣、加工、交易、仓储、物流的固定经营场所。3.3区域性集散市场按照再生资源分类标准、品质状况,进行集中分拣、加工、交易、仓储、物流,再生资源集中度较高、交易规模较大、跨地区辐射面较广、服务功能较完备、经营管理较规范的固定经营场所。4设立原则4.1符合所在城市总体规划,其选址、布局、规模和建设要与当地经济技术、城建交通、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协调发展。4.2符合相关环保要求,在具体场址选择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4.3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国家土地、建筑、环境保护、劳动保障、消防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4.4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再生资源总量

6、确定用地规模,总占地一般要满足其使用寿命10年以上。4.5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政策和规定。5建设规范要求5.1建设规模5.1.1总体要求5.1.1.1市场建设用地规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城市规划要求和当地再生资源总量确定,总占地面积不少于30亩,市场经营面积占地1万平方米以上,年再生资源处理量10万吨以上。5.1.1.2根据整体功能配置要求,区域性集散市场应具备分拣加工、商品展示交易、仓储配送、配套服务和信息发布交流等功能。5.1.2分拣加工区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混凝土硬化地面,具备商品分拣加工功能。5.1.3商品展示交易区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需具备商品展示、商品交易、商务服务等

7、功能,主要为经营者提供再生资源产品展示交易平台。5.1.4仓储配送区建设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采用规范化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并配备吊装、叉车和运输车等设备设施。5.1.5配套服务区2DB52/T10492015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配套服务包括市场管理办公室、停车场、监控设备、电子地磅等相关的配套服务设施。5.1.6信息中心应配备电脑及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设施,具备经营户信息管理、再生资源市场行情发布、商品供求信息发布等功能。5.2建设要求5.2.1货场建设要求固定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标准,对环境有影响的加工生产不能露天作业,货场地面道路应根据载荷符合GBJ22标准,符合GB185

8、97、GB18599要求。5.2.2厂房建设要求建筑设计应符合GB2894、GB12348、GB50057、GB50016的要求及环保、市容、消防相关要求,交通便利、不扰民。5.2.3配套设施建设要求5.2.3.1集散市场应保持场内道路通畅,消防无障碍,应按设置符合消防技术规范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5.2.3.2集散市场内每个经营单位设办公室,办公区、生活区与再生资源堆放区分离。5.2.3.3集散市场内应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市场边界有围墙隔断,围墙高度不低于1.8米。5.2.3.4集散市场应配置电气线路、照明设施或其他电器设备,电气线路、照明设施应使用阻燃PVC管保护,供电设施应满足市场所有用电

9、设施设备的用电负荷要求。5.2.3.5集散市场应设置通信设施、配备经营招牌、消防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安全警示等标志标牌,并提供相应的安保服务。5.2.3.6集散市场应配备不低于100吨电子地磅及不低于10平方米磅房。6经营管理要求6.1市场内部要建立健全行政、财务、生产等方面经营管理制度,达到规范管理、科学管理的目的。6.2市场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岗位知识、职业技能培训,掌握必要的劳动保护知识。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劳动者,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局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6.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进出市场的再生资源及拆解处理后的产品名称、数量、时间、来源或

10、去向进行登记记录,并按档案管理相关规定执行。7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7.1执行要求作业环境必须满足GBZ1、GBZ2.1、GBZ2.2、GBZ/T229.3的要求;消防安全执行GB50016的规定;安全生产必须按照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国务院397号令)和GB12801的要求执行,并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标准规定,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3DB52/T104920157.2污染物排放要求大气排放按GB16297的要求执行;污水排放按GB8978的要求执行;渗漏液及排水应达到GB8978的要求;厂界噪声达到GB12348要求。7.3安全生产措施建立综合治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生产

11、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设备操作人员在工作着装、使用机械设备、用电、处理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8验收评估8.1组织实施单位对列入贵州省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类建设项目,验收由商务部门牵头,会同财政、环保、发改、消防等部门,共同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验收评估。8.2验收评估程序项目建设完成后,由项目实施单位向商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验收材料,商务部门对提供材料初审通过后联系相关单位进行验收评估。8.3验收评估指标根据本规范相关规定,按百分制确定验收评估指标及分值,详见附录A。4序号指标评定分值1.1分拣加工区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71.1.1商品展示交易区

12、建筑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71.1.2仓储配送区建设面积不低于3000平方米。71.1.3信息中心配备电脑及电子显示屏等设备设施。31.2配套服务区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包括市场管理办公室、停车场、监控设备等。61.2.1资源回收处理量年回收处理再生资源量不低于10万吨。101.2.2货场建设要求固定建筑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标准。41.2.3厂房建设要求建筑设计需符合GB2894、GB12348、GB50057要求41.2.4道路通畅,配备满足安全需要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51.2.5每个经营单位设办公室,办公区、生活区与再生资源堆放区分离。41.3市场边界有围墙隔断。31.3.1电气线

13、路用阻燃PVC管保护,供电设施满足市场用电负荷要求。31.3.2配备招牌、摊位号牌等经营标志,相应位置设立安全警示牌,提供安保服务。31.4配备不低于100吨电子地磅及不低于10平方米磅房。41.4.1建立健全行政、财务、生产经营等管理制度。41.4.2从业人员经过岗位知识、技能培训,掌握必要的劳动保护知识。31.4.3对进出市场的再生资源产品名称、数量、时间等建立档案管理制度。31.5.1大气排放达标,无环保投诉。51.5.2噪声排放达标,无环保投诉。51.5.3污水排放达标,无环保投诉。51.5.4建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5实际得分:得分率:实际得分X100%/90DB52/T10492015AA附录A(资料性附录)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验收评估表表A.1再生资源区域性集散市场验收评估表5DB52/T10492015参考文献1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7第8号2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通知商贸发2009142号3商务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商贸发2010187号4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申报条件财办建201063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6DB52/864-2013贵州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_6DB52/T1049-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