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 3625.2-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2部分:地下矿山.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6232356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314.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23_T 3625.2-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2部分:地下矿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DB23_T 3625.2-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2部分:地下矿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23_T 3625.2-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2部分:地下矿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23_T 3625.2-2023 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 第2部分:地下矿山.docx(9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13.200CCSC65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3625.22023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第2部分:地下矿山2023-08-28发布2023-09-27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23/T3625.22023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基本要求.15风险分级管控.26隐患排查治理.67文件管理.98信息化建设.99持续改进.910建设评定.10附录A(资料性)常见风险分级管控清单.11参考文献.53IDB23/T3625.2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2、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DB23/T36252023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分为八个部分: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地下矿山;第3部分:露天矿山;第4部分:尾矿库;第5部分:小型露天采石场;第6部分:选矿厂;第7部分:采掘施工单位;第8部分:地质勘探单位。本部分为DB23/T36252023的第2部分。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双鸭山市建龙矿业有限公司、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冶金设计规划院、庆安尚璞矿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红兴隆农垦宝利采金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3、王建国、杨颖、武立彬、陈友良、李长宏、赵德伟、谢崇士、黄国平、张健、崔煜、岳强、刘艳红、王子玉。IIDB23/T3625.22023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指南第2部分:地下矿山1范围本文件给出了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提供了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文件管理、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和建设评定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及相关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4、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642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23694风险管理术语GB/T27921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DB23/T22962019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DB23/T25762020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通则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的通知(矿安202288号)3术语和定义DB23/T22962019和DB23/T25762020中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5、适用于本文件。4基本要求4.1自主建设企业自主完成双重预防机制的策划和准备,并组织实施,包括进行风险评估单元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风险管控、安全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和治理、隐患统计分析和应用工作。4.2机构设置4.2.1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生产、技术等专业技术人员组1DB23/T3625.22023成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机构。4.2.2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4.2.3分管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人以及各专业技术人员应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6、4.3制度建设企业应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双重预防机制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成为企业各层级、各岗位日常工作中的组成部分。4.4组织培训企业各层级应根据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的需要,编制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员对本单位的双重预防机制的制度、程序、方法进行培训学习,并保留培训记录。4.5全员参与企业全体员工应根据工作岗位职责参与风险点划分、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评估、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验收、统计分析等各环节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4.6安全投入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确保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实施所需的安全生产投入,并对投入不

7、足产生的后果负责。4.7闭环管理企业应实现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隐患排查、隐患分级治理、隐患治理验收、隐患统计分析、文件管理、持续改进和运行效果的全闭环管理。4.8监督考核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的目标责任考核、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情况应记录并归档。5风险分级管控5.1风险点划分5.1.1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5.1.2风险点划分方法5.1.2.1组织安全、生产、技术、设备、工程、通风、机电、采矿、地测等部门及岗位人员,发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

8、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2DB23/T3625.220235.1.2.2风险点的排查由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组织,各职能管理部门分别主持,单位负责人、分管领导、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岗位人员参加,按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验、法规及标准要求、事故教训等,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判断。5.1.3风险点企业应根据自身工艺流程包含但不限于以下风险点:a)掘进系统:平巷凿岩、斜巷凿岩、天(溜)井凿岩、掘进爆破、铲装作业、支护作业等;b)通风防尘系统:主通风机、局部通风设备、井下通风防尘、通风构筑物施工管理及设备安装等;c)采

9、矿系统:钻孔施工、爆破落矿、出矿、破碎(破碎锤作业、大块爆破)、放矿、设备维修、服务车辆等;d)供配电系统:配电线路、地面变电所、井下变电所、电工作业等;e)压风系统:地面(井下)压风机、管道及其安全附件等;f)运输系统:有轨运输、无轨运输、运输系统检修等;g)提升系统:绞车操作、井口(底)把钩、井口(底)信号、井底装载、井筒装备及检修、机电系统及检修等;h)充填系统:充填料制备站、充填料浆制备作业、充填挡墙施工、充填管路安装与维护、滤水管安装、采空区充填巡查等;i)供排水系统:水泵房、供水站、水池、水仓、供排水管线等;j)炸药库:炸药库、井下发放站、装卸运输爆炸物品等;k)其它:设备维护保养

10、、地质灾害、桁车、检查作业、电焊作业、气割作业、维修车间、消防设施及地面运输等。5.2危险源辨识5.2.1辨识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a)规划、设计、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b)周边环境;c)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d)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e)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f)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g)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h)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i)设备设施维修、废弃、拆除和处置;j)自然条件。5.2.2辨识内容企业应按GB/T13861的规定,根据单元划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组织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

11、和管理因素分析危险源出现的条件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故障模型。3DB23/T3625.220235.2.3辨识方法辨识方法应符合GB/T27921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法:a)头脑风暴法,适用于车间、班组岗位危险源辨识;b)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适用于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c)作业危害分析法(JHA),适用于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5.2.4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5.2.4.1企业应全面辨识重大危险源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设置重大危险源监控系统,进行日常监控,按照规定向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5.2.4.2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应符合技术规定。含有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控中心(室)视频监控

12、资料、数据监控系统状态数据和监控数据应与有关监管部门监管系统联网。5.3风险分析企业应根据危险源辨识结果,对风险演变的过程及失效模式进行分析,判定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5.4风险评估企业应基于风险分析,充分考虑当前的风险管控措施,结合企业自身实际,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宜选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b)安全检查表法(SCL);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d)风险程度分析法(MES)。5.5风险分级5.5.1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对应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5.5.2

13、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视为存在重大风险:a)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b)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c)构成重大危险源的;d)具有中毒和窒息、爆炸、火灾、冒顶片帮、坍塌、高处坠落、透水等危险的场所,受影响作业人员在3人及以上的;e)水文地质类型中等以上的;f)经风险评估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5.5.3企业根据危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的结果填写风险分析评估记录。5.6风险管控5.6.1风险管控措施5.6.1.1管控原则4DB23/T3625.22023企业在选择风险管控措施时应遵循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和重点突出人的因素等原则

14、。5.6.1.2管控类别5.6.1.2.1风险管控措施主要包括:a)工程技术措施;b)管理措施;c)培训教育措施;d)个体防护措施;e)应急处置措施。5.6.1.2.2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应优先考虑工程技术措施。5.6.2风险管控措施评审企业在进行风险管控措施实施前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评审:a)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b)是否使风险降低至可控状态;c)是否产生新的危险源或危险有害因素;d)是否已选定最佳的解决方案。5.6.3风险分级管控原则5.6.3.1企业应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的管控层级。风险管控层级宜分为公司(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和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

15、对风险管控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具体管控如下:a)重大风险(红色风险)管控层级为公司(厂)级,由主要负责人管控;b)较大风险(橙色风险)管控层级为部门(车间)级,由部门(车间)负责人管控;c)一般风险(黄色风险)管控层级为班组级,由班组负责人管控;d)低风险(蓝色风险)管控层级为岗位级,由岗位人员负责管控。5.6.3.2企业应遵循风险等级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依照分层、分级、分类、分专业管控要求划分落实主体。5.6.3.3企业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较大以上风险,应重点进行管控。5.6.3.4企业上一层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层级同时负责管控,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16、。5.6.4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企业应在每一轮风险评估后,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编制包括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并按规定及时更新。常见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见附录A。5.7安全风险告知5.7.1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企业应根据风险等级,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生产设施、作业场所等区域存在的不同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上。并在醒目位置公示。5DB23/T3625.220235.7.2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企业应通过对作业活动、关键任务、生产工序等风险分析,利用统计学的方法,采取柱状图、曲线图或饼状图等,将不同作业的风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标示出来并公示,实现对重点环节的重点管控。5.7.3岗位风险告知

17、卡企业应在员工作业场所设置岗位风险告知卡,岗位风险告知卡应包含岗位名称、岗位风险、风险等级、可能导致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应急电话、安全标识等信息。5.7.4较大风险公告栏企业应在存在较大以上风险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风险公告栏,风险公告栏应包含场所名称、场所主要风险、风险等级、可能导致后果、风险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应急电话、安全标识等信息。5.7.5安全标识及定置管理5.7.5.1企业应在存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较大以上风险的场所、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安全标识。5.7.5.2企业应持续开展作业场所整理、整顿、清扫工作,实施设备、设施和器具合理布局、分类摆放、划线定

18、置管理,保持作业场所整洁,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5.7.6风险公告标识保持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四色分布图、作业风险比较图、岗位风险告知卡、较大以上风险公告栏及其他安全标识进行维护更新,确保其完好醒目。6隐患排查治理6.1隐患排查准备6.1.1隐患排查清单依据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按照风险等级与管控责任分别编制各级、各部门的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排查清单内容应包括: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措施失控表现、管控部门、管控责任人、排查责任部门、排查责任人和排查频次等。6.1.2隐患排查检查表按照隐患排查清单制定综合、日常、专业和专项检查表。每次的检查结果应如实记录,分类整理存档。6.2隐患排查组织及方式6.

19、2.1组织根据组织机构设置不同,确定隐患排查组织级别,一般包括公司(厂)级、车间(部门)级、班组级和岗位级。6.2.2方式6DB23/T3625.220236.2.2.1按照属地负责、分级、分专业管理形式开展隐患排查,隐患排查活动方式分为综合检查、日常检查、专业检查和专项检查。6.2.2.2综合检查由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部门组织。6.2.2.3日常检查由车间、班组和岗位组织。6.2.2.4专业检查由专业部门组织。6.2.2.5专项检查是针对重大活动、季节性和节假日等因素开展的隐患排查活动。6.2.3排查频次隐患排查频次应满足以下要求:a)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重大隐患每月至少组织一次;

20、b)安全管理部门每旬至少组织一次;c)部门(车间)每周至少组织一次;d)班组每天组织一次。6.3隐患分级6.3.1根据隐患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可能导致事故后果和影响范围,安全事故隐患分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6.3.2重大事故隐患判定见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6.3.3重大隐患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上报。6.4隐患治理6.4.1隐患治理要求6.4.1.1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主要包括公司(厂)治理、车间(部门)治理、班组治理、岗位纠正等。6.4.1.2隐患治理应做到方法科学、资金到位、治理及时有效、责任到人、按时完成。6.4.1.3能立即整改的隐患应立即整改,无法立即整改的隐患

21、,治理前要研究制定防范措施,落实监控责任,防止隐患发展为事故。6.4.1.4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6.4.1.5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的隐患,企业应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企业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停止作业、撤离人员、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

22、告。6.4.2隐患治理步骤6.4.2.1通报隐患信息在每次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6.4.2.2下发隐患治理通知7DB23/T3625.22023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应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隐患整改责任人、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6.4.2.3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以时限要求实施隐患治理。6.4.2.4治理情况反馈隐患治理后,隐患存在单位向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报告情况。6.4.2.5隐患整改验收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

23、患整改成果及效果组织验收,实现闭环管理。6.4.3一般隐患治理对于一般事故隐患,根据隐患治理划分的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组织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确认。6.4.4重大隐患治理6.4.4.1经判定或评估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编制事故隐患评估报告书。评估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a)事故隐患的类别;b)影响范围和风险程度;c)对事故隐患的监控措施;d)治理方式;e)治理期限的建议等内容。6.4.4.2企业应根据评估报告书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a)治理的目标和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d)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e)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24、f)安全措施和应急措施。6.4.5隐患治理验收6.4.5.1隐患治理完成后,企业应根据隐患分级治理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实现闭环管理,出具验收意见书。6.4.5.2重大事故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6.4.5.3对政府督办的重大事故隐患,按有关规定执行。6.5隐患统计分析和应用企业应每年对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分析,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并将分析结果纳入危险源辨识、风8DB23/T3625.22023险评估和分级管控过程中。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格式见通则附录B。7文件管理7.1企业应完整保存文件、过程资料和数据信息,并建立电子档案。包括但不限于:a)企业风险分

25、级管控清单;b)设备设施清单和作业活动清单;c)安全风险公告;d)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e)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f)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g)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相关制度;h)隐患排查项目清单、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内容的文件成果。7.2涉及重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估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7.3涉及重大事故隐患,其排查记录、评估记录、治理方案、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8信息化建设8.1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和隐患信息,提高风险管控效果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8.2企业应实现信息化管理,相关信息系统中企业基本信息、双重预防机制

26、相关组织机构及人员、设备设施库、作业活动库、相关管理制度、体系文件等信息填写完整。8.3企业宜建立双重预防机制信息化平台。8.4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9持续改进9.1评审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适时和定期对风险分级和隐患排查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情况进行评审。评审每年应不少于1次,并保存评审记录。9.2更新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企业应及时更新有关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信息,主要包括:a)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变化或更新;b)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c)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d)风险程度变化后,需要对风险控制措

27、施的调整;e)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的再评估;f)新辨识出的危险源;g)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9DB23/T3625.22023h)未遂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i)企业认为应当修订的其他情形。9.3沟通9.3.1企业应建立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风险信息和隐患信息,提高风险管控效果与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9.3.2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10建设评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评定按通则第10章执行。10风险点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评价级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编号类型名称序

28、号名称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1作业活动凿岩1通风、检测气体通风不良、有害气体超标。3中毒和窒息局扇架设合理,风筒口与工作面压入式应不超过10m,抽出式通风应不超过5m,风带无破口漏风。1、作业前通风至少15分钟;32、班长、安全员每班进行巡查。、作业前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班前会、周一例会重点强调、培训。佩戴防毒、防尘口罩佩戴自救传感器,组织撤人,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处理。班组级班组班组长2检查照明无照明或照明不足3其它伤害配备充足照明;跟进安装及时。作业前检查,照明不良时及时恢复。班前会、周一例会重点强调、培训。按要求增加应急灯班组级班组班组长3检查浮石顶帮有浮石3

29、物体打击配备合格且数量充足的排险工具1、敲帮问顶,仔细观察顶板及围岩情况;2、合理利用撬毛台车进行现场排除;3、严格按照站位、监护、问顶、退路顺序排险;4、安全员、班长每天巡查做好监督。按期进行采场顶板安全知识培训。安全帽、背甲等劳保护品佩戴齐全。撤离现场;及时支护。班组级班组班组长DB23/T3625.22023A附录A(资料性)常见风险分级管控清单A.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见表A.1。表A.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第1页共27页)11风险点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评价级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编号类型名称序号名称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

30、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1作业活动凿岩4检查构造岩石节理发育,顶板不稳固。1选择合适的支1、敲帮问顶,仔细观察顶板及围岩情况;安全帽、背甲、进行采场顶撤离现护方法;钻孔2、采取施工锚索、木支护等安全措施;口罩、工作服、冒顶片帮板安全知识场;及时间排距、间距3、安全员、班长进行安全巡查;绝缘鞋等劳保护培训。支护。合理。4、注意观测顶板冒落预兆。品佩戴齐全。公司级公司主要负责人5排险排险方法不当31、配备合格、齐全的排险工具;2、选择安全位置站位,观察好退路;进行采场顶安全帽、背甲等撤离现物体打击3、严禁单人排险,必须一人排险一人监护;板排险方法劳保护品佩戴齐场;及时4、作业前对顶板进行敲帮问顶;培训全

31、。支护。5、安全员、班长现场监护排险。班组级班组班组长6检查台车台车带故障运行31、持证上岗,无关人员严禁操作设备;班前会、周2、每班检查台车上的各类仪器、按钮、油位、管一例会进行车辆伤害、路接头、胎压、制动、电缆接头等是否有问题,发戴绝缘手套、劳配备掩设备的日常触电现问题及时修复;保手套。车木维护保养培3、设备运行期间严禁无关人员靠近;训。4、班长每班做好监督。班组级班组班组长DB23/T3625.22023表A.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第2页共27页)12风险点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评价级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编号类型名称序号名称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

32、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1作业活动凿岩7凿岩作业操作工违章作业4车辆伤害物体打击放炮事故1、下井前观察职工精神状态、劳保护品佩戴情况,发现异常整改后才可下井;2、持证上岗,无关人员严禁操作设备;3、进入作业面严格按照作业顺序、操作规程作业;4、作业前寻找安全位置停车;作业前检查有无盲炮,发现盲炮,装药诱爆,无法装药立即距离残、盲炮孔300mm打平行炮眼诱爆处理;5、移动设备减速慢行、注意避让,行驶过程中注意查看周边情况;6、班长、安全员每班监督到位;7、人走设备必须断电。利用班前会、周一例会进行爆破规程学习。安全帽、背甲等劳保护品佩戴齐全。岗位级班组岗位工2爆破1敲帮问顶采场顶帮有

33、浮石3物体打击按要求布孔1、作业前敲帮问顶,仔细观察顶板及围岩情况;2、配备合格、齐全的排险工具;3、作业前合理利用撬毛台车进行现场排除;4、严格按照“站位、监护、问顶、退路”八字法排险;5、安全员、班长每班巡查做好监督。进行采场顶板排险方法培训安全帽、背甲等劳保护品佩戴齐全。撤离现场;及时支护。班组级班组班组长2检查照明无照明或照明不足3冒顶片帮物体打击摔伤按照要求打吊线眼1、作业前检查,配备充足照明:2、作业前检查,照明不良时及时恢复。必须佩戴绝缘手套、电笔。按照要求增加应急灯班组级班组班组长DB23/T3625.22023表A.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第3页共27页)13风险点作业步骤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评价级别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管控措施管控层级责任单位责任人编号类型名称序号名称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2作业活动爆破3区域检查周围有易燃物3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