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J52T 084-2020 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docx(1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DBDBJ52/T084-2020备案号: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Assessmentstandardforgreeneco-communitiesofGuizhouprovince20200509发布20200601实施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地方标准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Assessmentstandardforgreeneco-communitiesofGuizhouprovinceDBJ52/T084-2020主编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绿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贵州省住房和城乡
2、建设厅施行日期:2020年06月01日2020贵阳前言根据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工程建设地方标准修订任务的通知的要求,本标准由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绿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经过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家及地方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DBJ52/T084-2017进行修订。12345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场地利用;环境宜居;6健康安全;7资源节约;8生活便利;9信息化管理;10鼓励与创新。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是:1、调整优化章节结构,增加绿色交通、公共卫生安全等内容
3、。2、按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街坊四级进行绿色生态小区评价。3、调整优化评分规定,调整补充各类指标的控制项条文。4、对装配式建筑的装配率进行修订。5、补充体育设施单处设施最大服务人数,并增加体育设施种类。6、增加室外照明灯具要求,增加住区内的游泳池和水上乐园供水方式,增加新型建筑材料、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使用要求。7、丰富智能充电设施的要求,包括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智能充电设施的设置、公共停车位和住宅停车位智能充电设施的设置。本标准由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对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
4、寄送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西路28号贵州设计大厦,邮编:550081,联系电话:0851-86826437)本标准主编单位: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贵州绿建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遵义金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贵阳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中天城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单晓刚龙君黄巧玲路雁冰刘廷家杜松易思梅李凯李定文黄文淑吕刊宇罗颖杨建华罗应东柳鑫杨硕张婵赵云陈云旷蓉汪燕张志钰孙清莉刘锐邓杰李江迪王进谭颖黄兴军赖振彬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潘佩瑶胡俊辉董辉刘武奕蒋德勇曾建江王媛姜勇徐霞2目次1
5、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3.1基本要求.53.2评价与等级划分.54场地利用.74.1控制项.74.2评分项.7I规划布局(41分).7生活服务(59分).85环境宜居.105.1控制项.105.2评分项.10I场地生态设计(30分).10II室外环境质量(45分).11III低影响开发(25分).126健康安全.146.1控制项.146.2评分项.14绿色设计(32分).14室内空气质量(24分).14安全耐久(44分).157资源节约.177.1控制项.177.2评分项.17I能源资源(36分).17II水资源(25分).18材料资源与碳排放(39分).193附录A配套设施控制指标
6、(m千人).278生活便利.208.1控制项.208.2评分项.20I绿色交通(54分).20II物业管理(34分).21人文(12分).219信息化管理.239.1控制项.239.2评分项.23I基础设施(41分).23管理与服务(59分).2410鼓励与创新.2510.1基本要求.2510.2鼓励项.2510.3创新项.252附录B配套设施设置规定.28附录C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控制要求.32附录D体育设施设置要求.44附录E居住街坊绿地率控制指标.45本标准用词说明.46引用标准名录.47附:条文说明.494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
7、Requirements.53.1BasicRequirements.53.2EvaluationandRanking.54Siteutilization.74.1ControlItem.74.2ScoringItem.7IPlanninglayout(41points).7IILifeservices(59points).85Environmentlivable.105.1ControlItem.105.2ScoringItem.10ISiteecologicaldesign(30points).10IIOutdoorenvironmentalquality(45points).11IIIL
8、owimpactdevelopment(25points).126Healthandsafety.146.1ControlItem.146.2ScoringItem.14IGreenDesign(32points).14IIIndoorAirQuality(24points).14Safetyanddurability(44points).157ResourceSaving.177.1ControlItem.177.2ScoringItem.17IEnergyresources(36points).17IIWaterresources(25points).18MaterialResources
9、andCarbonEmissions(39points).1958Convenienceoflife.208.1ControlItem.208.2ScoringItem.20IGreentransportation(54points).20IIPropertymanagement(34points).21IIIHumanities(12points).219InformationManagement.239.1ControlItem.239.2ScoringItem.23IInfrastructure(41points).23IIManagementandService(59points).2
10、410Encouragementandinnovation.2510.1Basicrequirements.2510.2Bncouragement.2510.3Innovation.25AppendixAControlIndexofSupportingFacilities(m2/1000).27AppendixBProvisionsonSettingupSupportingFacilities.28AppendixCControlRequirementsforPlanningandConstructionofSupportingFacilities.32AppendixDRequirement
11、sforSettingupSportsFacilities.44AppendixEControlIndexofGreenSpaceRateinResidentialNeighborhood.45Thisstandarduseswordstoexplain.46CitationStandardList.47Appendix:ArticlesExplain.4961总则1.0.1为引导绿色生态小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建设质量,创建高品质住区,规范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1.0.3申报绿色生态小区必须具有明
12、确的规划用地范围,住区规划用地规模应不小于2万m2。1.0.4贵州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住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对场地利用、环境宜居、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等元素进行综合评价。1.0.5绿色生态小区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2术语2.0.1绿色生态小区greenecologicalcommunity在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环节,充分体现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环境负荷,具备健康高效舒适的居住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住区。2.0.2住区residentialarea城镇中不同人口规模、
13、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生活聚集地。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规定,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居住街坊四级。2.0.3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5-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以居民步行十五分钟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0人100000人(约17000套32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的地区。2.0.4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10-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以居民步行十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
14、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000人25000人(约5000套8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的地区。2.0.5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5-minpedestrian-scaleneighborhood以居民步行五分钟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000人12000人(约1500套4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的地区。2.0.6居住街坊neighborhoodblock由支路等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围合的住宅用地,是住宅建筑组合形成的居住基本单元;居住人口规模在1000人300
15、0人(约300套1000套住宅,用地面积2h4h),并配建有便民服务设施。2.0.7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2.0.8热岛强度heatislandintensity2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温的差别,用二者代表性测点气温的差值表示,是城市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2.0.9可再生能源renewableenergy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空气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2.0.10再生水reclaimedwater污水经适当再生工艺处理后,达到一定
16、的水质指标,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水。2.0.11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water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2.0.12输配系数(TDC)transmissionanddistributioncoefficient建筑所需的全年总的冷热量与全年各风机、水泵总电耗的比值。2.0.13装配式建筑assemblyTypestructure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2.0.14绿色建材greenBuildingMaterials在全寿命期内可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节能、减排、安全、健康、便利和可循环特征的建材产品
17、。2.0.15绿色交通greenTransportation满足交通需求,提高交通效率,使城市交通通达有序、安全舒适、低能耗、低污染的城市交通体系。2.0.16绿色施工green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2.0.17智慧工地smartConstructionSite利用先进的网络、电路、通信、交换、无线、电子线路、光纤、数字、存储、计算等电子技术,将工地内外各个领域、各个空间的有效数据信息集成,实现对工地状态的感知
18、与反馈、控制与管理,通过各种层级的智慧管理整合、分析、优化处理各类数据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智慧的管理的方向和方案。2.0.18绿色诊断sreendiagnosis定期对住区的用地及布局、环境质量、资源利用、设施设备和建筑性能等方面进行诊断,保证生态小区的环境质量、构筑物和设备设施安全性能、住区绿色性能等。2.0.19电动汽车slectricvehicle3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及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统称。根据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GB/T3730.1,对汽车的定义为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43基本规定3.1基本要求3.1.1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时,应以住区为评价对象,且保证
19、住区的完整性。当评价对象处于住区规定的不连续区间时,按照就低不就高的原则执行。3.1.2绿色生态小区评价应在建筑工程竣工后进行。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可进行预评价。3.1.3绿色生态小区预评价应满足以下条件:1已按绿色、生态、低碳理念编制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2编制完成绿色生态建设实施方案,包括绿色建筑推广、交通、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建设概况和项目建设计划。3完成总建筑面积20%以上的施工图。4民用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3.1.4绿色生态小区评价应满足以下条件:1建筑工程已竣工验收。2所有配套设施建成并达到使用条件。3.1.5申请评价方应对住区进行技术和经济分析,合理确定住区规模,选用适当的技术、设备和材料,对规划、设计、施工阶段进行全程控制,并提交相应分析、测试报告和相关文件。3.1.6评价机构应按本标准的有关要求,对申请评价方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评价等级。3.2评价与等级划分3.2.1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指标体系由场地利用、环境宜居、健康安全、资源节约、生活便利、信息化管理6类指标组成,且每类指标均包括控制项和评分项;为鼓励绿色生态小区的技术提高和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鼓励与创新项。3.2.2绿色生态小区的预评价和评价应包括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