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气候、地形综合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2024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气候、地形综合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综合题专训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我国冷锋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冷气团逐渐变性,锋稳定少动,当第二条冷锋南下,两者相遇形成华南锢囚锋。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4-6月。下图为某年5月16日8时华南地区锢囚锋示意图,锋线把图中划分为三区域,分别盛行气流 I 、 II 、 III 。该时段前后,北部湾北岸出现连续暴雨天气。(1) 每年4-6月冷锋南下到华南沿海地区时稳定少动。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2) 判断从海洋吹向陆地到达北部湾的气流的性质,并说明理由。(3分)(3) 分析此次北部湾
2、北岸连续暴雨的成因。(3分)(4) 从冷气团的强度方面分析,说明华南锢囚锋主要形成在4-6月的原因。(6分)综合题专训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 读上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分)(2)分析美国
3、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6分)(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分)(5) 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4分)综合题专训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热带辐合带是热带地区主要的、持久的、具有行星尺度的大型天气系统,其生消、强弱、移动和变化对热带地区天气和气候影响极大。热带辐合带的位置具有纬向变化,西北太平洋的热带辐合带在7月达到最北的置,可达20 N 30 N 。热带辐合带是热带气旋的重要源地,尤其是每年7月,热带辐合带达到最北时,对北半球台风生成的作用更加明显。据研究,澳大利亚的冷空气活动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下图为7月西北太平
4、洋热带辐合带的位置示意图。(1) 分析7月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的形成过程。(6分)(2) 推测图示热带辐合带控制地区的天气特征。(4分)(3) 说明7月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利于台风形成的原因。(6分)(4) 试对澳大利亚冷空气与西北太平洋台风的形成和发展的相关性作出合理解释。(6分)综合题专训42022届湖南长沙长郡中学一模,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整体地形南高北低,南部(35 N 以南)属于青藏高原主体。一般来说,由于北部祁连山脉的阻挡,影响青海省北部地区的地面冷空气一般来自两股,一股是强冷空气灌入天山以南地区盆地后,逐渐溢入高原西侧阿尔金山山口,从而进入
5、柴达木盆地,进而自西向东影响北部大部分地区,在后部冷空气很强时也可以南溢进入高原主体,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西路冷空气,另一股冷空气往往沿着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地区迅速东移南下,因沿途路径相对较为平坦,移速较快,很容易在高原东北部河谷地区形成向西回流倒灌的冷空气,成为影响青海东北部地区的另一股冷空气,此股冷空气一般被青海天气预报工作者称为东路冷空气。这两股冷空气常在青海湖附近迎面相遇,形成青海湖锢囚锋。下图为青海湖锢囚锋生消过程中降水落区分布概念模型图。(1) 图中左阶段,青海湖出现增温现象,请分析其原因。(6分)(2) 图中中阶段形成锢囚锋,判断东西路冷空气势力强弱,并说明原
6、因。(8分)(3) 图中三个阶段雨区,请任选一个雨区,简述其分布与形成与差异。(4分)综合题专训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研究表明,中生代末期我国南部整体地势东高西低,古长江各段尚未连接在一起,古川江与古金沙江在甲地汇合后往南流。至新生代,我国东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西部青藏高原隆起,逐渐形成西高东低的阶梯状地貌,随后季风加强,古川江流向改变并经乙地向东流,长江各段最终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大江东去。下图示意中生代末期古长江流域周边地理事物分布。(1) 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沉积了巨厚含盐地层,分析该巨厚含盐地层的成因。(4分)(2) 从地壳运动的角度,分析新生代以来古长江流域地势格局发
7、生转变的原因。(4分)(3) 推测新生代古川江流向发生变化并经乙地向东流的地理过程。(8分)(4) 甲地分布着长江流域唯一一处中生代前形成的钛磁铁矿,科研人员依据汉江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来判断古长江东西贯通,简析其判断的科学道理。(4分)综合题专训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罗布泊地区广泛分布着不同时期的砂岩、粉砂岩等沉积岩,沉积岩受地质作用而形成风蚀垄槽与风蚀丘,多个风蚀丘分布在同一个风蚀垄上,这一现象被称为雅丹共基座现象。风蚀垄抗风蚀性弱。风蚀垄地貌与风蚀丘形成于不同时期。(1) 判断该地风蚀垄形成时期的主导风向,并说出判断依据。(4分)(2)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推测图中风蚀
8、丘的形成过程。(4分)(3) 根据地貌侵蚀强度,分析图中沉积岩形成后,风蚀丘主体与风蚀垄形成的先后顺序。(4分)(4) 有学者推测,图中风蚀丘的相对高度将会变大,请为此提供依据。(6)综合题专训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辫状河道形成的主要条件是河流流量很不稳定,含沙量大。冰岛肖尔索河为辫状河,发源于火山众多的内陆冰原。因河床存在多处沙洲,造成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宛如无数条青龙跨过冰原盆地,形成一幅青、白、灰等色调丰富的大地画。下图示意肖尔索河辫状河道景。(1) 分析肖尔索河多发间歇性洪水的原因。(4分)(2) 说明在一次洪水作用下肖尔索河道沙洲的形成过程。(4分)(3) 指出肖尔
9、索河洪水的间歇性对辫状河道形成的作用。(4分)(4)推测气候变暖给肖尔索河“大地画”景观带来的变化。(4分)综合题专训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广阔的近海大陆架上,常发育有由潮流作用形成的脊、槽相间分布的潮流沙洲群。海岸带的水体通常含有高浓度的悬浮体,这些悬浮体与潮流沙洲的形成密切相关。南黄海辐射沙洲(又称南黄海潮流沙春)位于老黄河口至长江口北侧的江苏近岸地区,大部分沙测在海平面以下,水下地形复杂且变化迅速。各沙脊的长度多在10100km,宽度在1015 km ,沙脊之间发育的潮沟水深在1030m之间。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悬浮体浓度很高,物源丰富多样,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悬沙浪度值最
10、低,冬季表层悬沙浓度值最高,平面扩散范围也最大),影响范国广,是世界上悬浮体含量最高的海城之一。下图示意南黄海辐射沙洲位置。(1) 从形态、地理位置的角度,描述南黄海辐射沙洲的特征。(6分)(2) 指出形成南黄海辐射沙洲的主要动力。(4分)(3) 现阶段南黄海辐射沙洲南部地区的沉积物主要来源于长江,试说明原因。(6分)(4) 从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南黄海辐射沙洲附近海域夏季悬沙浓度值低,冬季表层悬沙浓度值高的原因。(6分)综合题专训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气候变暖,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贡嘎山冰川普遍出现后退、厚度减薄、面积减少等现象,但其东坡冰川(代表冰川为海螺沟、燕子沟冰川)和西坡
11、冰川(代表冰川为大、小贡巴冰川)末端消融速度存在差异。在冰川形成和向下运动过程中侵蚀两侧及底部的基岩和松散物质,使岩块和砂砾等混杂于冰川内部形成内碛,而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研究表明,当冰川表磺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发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贡嘎山部分冰川表碛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1) 描述1990-2019年间贡嘎山冰川表碛总体变化特征。(4分)(2) 在气候变暖背景下,说明贡嘎山冰川表碛增多的原因。(6分)(3) 表碛的厚度对冰川消融具有两面性,请作出合理解释。(6分)(4)推测2019年后贡嘎山东西坡冰川末端消融速度的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12、6分)综合题专训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雨花石是南京及周边地区雨花台组砂砾石层里质地坚硬、形态圆滑、色彩斑斓的砾石其中玛瑙质雨花石因二氧化硅热液渗入岩石孔洞中冷凝、重结晶而形成。距今1.45亿年前,南京地区发生了火山爆发,大量岩浆喷出地表,岩浆活动使地下水成为富含二氧化硅的热液;距今2300万年前,古长江、古秦淮河、古滁河流经此地,后因地壳抬升,古河床形成了由雨花台组砂砾石层构成的台地;距今2000万年前,南京地区又发生一系列火山活动,横山就是当年火山活动的遗迹之一,该次岩浆作用促使雨花台组砂砾石层中的鹅卵石最终成为雨花石。下图为南京雨花石分布及地理景观示意图。(1) 两次火山活动对玛
13、瑙质雨花石形成的作用。(8分)(2) 指出横断山地层剖面中玄武岩层与砂砾石层的形态差异,并说明其形成原因。(8分)(3) 说明雨花石从雨花台砂砾石层进入玛瑙涧河床中的地质作用过程。(6分)综合题专训1(1)经过南岭(两广丘陵)受地形风挡,风速减慢。随着纬度降低,南下的冷气团逐渐升温,锋面两侧气压差减小。锋面势力减弱,该时期北上暖气流受南下冷气团阻挡大尺度环流形势较稳定,冷锋得以维持。(2)(较为)暖湿。理由:气流由海洋吹向陆地。挟带了较多的水汽,且经过华南热陆面加热,气流温度较高。(3)三支气流辐合抬升形成锋面气旋,上升气流强烈。气流 II 、 III 性质湿润,水汽充足。锋面稳定少动,雨带停
14、留时间长。(4)与7、8月相比,4-6月冷锋能够南下到达华南沿海地区。与冬季相比,此时冷空气势力较弱,滞留时间较长。4-6月(气流)偏南风较强,登陆挟带丰沛的暖湿水汽。综合题专训2(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
15、(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综合题专训3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2分)来自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2分)两支气流方向相反,迎面相遇辐合上升明显。(2分)多云;多阵雨;昼夜温差较小;风速较小。(6分,一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3)此时热带辐合带所在纬度较高,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利于气旋形成;(2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较高,20 N 30 N 海域太阳高度大,水温高,水汽充足;(2分)热带辐合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放热,加剧热低压的气流上
16、升。(2分)(4)澳大利亚冷空气强度与西北太平洋台风势力呈正相关。(2分)澳大利亚冷空气活跃,东南信风势力强,越过赤道形成的西南风较强劲;(2分)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明显,热带辐合带强度增大,利于热带气旋的形成。(2分)综合题专训4东西两路冷空气沿地形相对低洼处向青海湖地区汇集,西路冷空气已经到达青海湖西侧开始堆积,而东路冷空气则已沿东部河谷地形倒灌进入青海湖东侧,处于二者之间的青海湖地区受两侧冷空气锋前暖空气挤压的影响,这一区域整层空气相对前一天有所增温膨胀。西路冷空气势力强于东路冷空气势力。原因:西路冷空气顺阿尔金山山口进入,产生狭管效应,风速加快,西路冷空气势力更强;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海拔
17、高气温更低,西路冷空气势力更强;西路冷空气顺地势从高处往低处自西向东运动,重力叠加,势力增强。(3)左图中的两个雨区均为冷锋雨区,各分布在冷气团一侧。中图中的两个雨区均为锢囚锋雨区,均匀分布在锋线两侧。右图中的雨区是在钿囚锋消亡后,随着冷空气向南部高原爬升,隆水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南部偏北地区出现相对较强降水,形成冷锋雨区。综合题专训5(1)中生代末期江汉盆地距海较远,四周高山环绕,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地处中低纬度,气温较高,蒸发强烈,流域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江汉盆地是内流盆地,径流不断从四周带来盐分进入湖盆;内流盆地形成时间长,盐分积累多。(4分)(2)受板块碰撞影响,西部地壳强烈隆起;东
18、部岩石圈向海洋伸展变薄,使得东部高原、高地陷落。(4分)(3)(受板块挤压)甲地地壳持续抬升隆起,阻挡古川江南流,古川江最终由向西南流改为向东北流;青藏高原隆起使东部季风环流加强,降水增多,乙地东、西两侧河流整体侵蚀作用加强;乙地以东地区地壳陷落,(巫山与江汉盆地)河流落差增大,溯源侵蚀、下蚀作用加强,切穿巫山,使得古川江东流。(8分)(4)甲地有古长江流域中唯一的钛磁铁矿,江汉盆地中的钛磁铁矿沉积物只能来自甲地;只有当古长江贯通后,钛磁铁矿风化后经流水侵蚀,钛磁铁矿风化物才能被流水搬运至江汉盆地沉积。(4分)综合题专训6(1)东北西南风;风蚀垄(槽)是由风力侵蚀形成,风蚀垄为东北西南走向,风
19、蚀槽为东北西南走向。(4分)(2)地质历史时期形成深厚的沉积岩,因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地区,风化作用强烈,风力强盛。平坦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强烈的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雅丹地貌),风力进一步侵蚀使凹槽扩大,切断土墩,形成风蚀丘。(4分)(3)风蚀丘侵蚀强度大,暴露时间长,形成时间早;风蚀垄被侵蚀强度小,暴露时间短,形成时间晚。(4分)(4)风蚀垄岩性软,抗风力侵蚀弱;西北地区(温差风化强,)风力侵蚀强;(风蚀丘间的)风蚀垄被继续侵蚀,导致风蚀丘相对高度变大。(6分)综合题专训7(1)暖季(夏季)(午后)气温较高,冰川大量融
20、化;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将覆盖在火山上的冰川融化,形成洪水。(4分)(2)洪水到来时,携带大量泥沙在平原地区堆积,(形成水下浅滩);洪水过后,水位下降,泥沙(浅滩)出露,成为沙洲。(4分)(3)一次洪水过后形成沙洲,再次洪水来临时,侵蚀原有河床(沙洲),又堆积形成新的沙洲,导致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形成辫状河道。或答在多次洪水的作用下,原有沙洲被多次侵蚀破坏,不断堆积形成新的沙洲,导致河道多次分叉和汇聚,形成辫状河道。(4分)(4) 气候变暖使得冰原消融,景观色调逐渐变得单一;最终间歇性洪水消失,景观消失。(4分)综合题专训8(1)呈放射状分布,形态独特(或规模大,沙脊和潮沟交错分布);北邻老黄
21、河口,南靠长江口,地理位置特殊。(6分)(2)潮汐(潮流)、洋流、波浪、入海径流。(4分)(3)距离长江人海口较近;长江径流量大,入海泥沙量大;夏半年,受夏季风的影响,南黄海存在一支自南向北流的沿岸流,将长江入海口处的泥沙挟带到此处沉积。(6分)(4)夏季该海域盛行东南风,除受台风影响外,大部分时间风速较小,风浪较小;秋冬季多偏北风,风力强,风浪大;冬季强烈的风暴潮使得海底沉积物上泛,导致沙洲附近海域海水中泥沙含量远大于夏季。(6分)综合题专训9(1) 表碛覆盖范围扩大(向高海拔地区扩张);表碛的厚度变大(冰川末端表碛变厚)。(2分)(2)气温升高,冰层变薄,大量冰川内碛裸露于冰川表面,成为表
22、碛;冰川后退过程中,山体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大,岩石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因重力作用,掉落至冰川表面,使表磺增多(冰川减薄后,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张导致大量的冻融和风化侵蚀岩屑物增加)(8分)(3)当表碛较薄时,表碛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快下覆冰川消融;当表碛覆盖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阻热效应(热量向下传递少),进而抑制冰川消融(6分)(4)东侧快,西侧慢。东侧冰川末端表碛厚度薄、增幅小,冰川消融加快;西侧冰川末端表碛厚度大、增幅大,消融速度慢。(6分)综合题专训10(1)第一次:岩浆喷出形成多孔的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二氧化硅热液渗入岩浆岩,冷凝形成纹理,第二次:岩浆热量使(岩浆岩、沉积
23、岩等)砾石内矿物发生重结晶(变质作用);二氧化硅热液渗透,使砾石二次硅化(渗入冷凝形成纹理)(8分)(2)形态差异:玄武岩层厚度小、形态破碎(尖顶);砂砾石层厚度大。形态完整(平层、台地)。形成过程:古长江长期搬运堆积,河床形成巨厚的砂砾石层;火山喷发,玄武岩层覆盖砂砾石层,地壳抬升,玄武岩经受风化、侵蚀,厚度变薄、形态破碎;砂砾石层受上覆玄武岩层保护,少受风雨侵蚀,形态完整。(8分)(3)裸露的砂砾石层,在外力作用下风化,或崩塌,破碎进入玛瑙涧;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侵蚀搬运能大强:岩性坚硬的雨花石不断被磨蚀变得浑圆:当河流流速减小时,河水挟带的雨花石在河床不断沉积。(6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