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T-GZASWSS 001—2023).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227708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90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T-GZASWSS 001—2023).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T-GZASWSS 001—2023).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T-GZASWSS 001—202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T-GZASWSS 001—2023).pdf(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03.080.01 CCS GZASWSS A16 团体标准 T/GZASWSS 0012023 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friendly,smart,aging and livable environment 2023-06-02 发布 2023-06-02 实施 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 发 布 T/GZASWSS 001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3 5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3 6 等级评定管理.4 附录 A 评价内容及分值.6 参

2、考文献.20 T/GZASWSS 001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单位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州市老人院提出。本文件由广州市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老人院、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广州市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国栋、张蓓、熊奇炜、张瑞秋、任之尧、吴凯、韦美金、李炜玉、刘国龙,卓敏,方鹏,杨琼琼,马婷婷,林梅兰,彭晓辉 T/GZASWSS 00

3、12023 1 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涵盖“户外空间与建筑、交通、居所、信息与智能化、医疗服务、康养、社会参与及社区融合”环境的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评价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行业主管部门、第三方评价机构对城市宜老社区、养老机构等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的质量开展评价。文件中的一级评价指标也适用于对智慧城市中的室外公共环境及居室环境展开质量评价。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5016-2

4、021 建筑环境通用规范 GB 50763-2012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5019-2021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GB/T 36670-2018 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 GB/T 33660-2017 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指南 GB/T20501.3-2017 公共信息导向系统 GB 3096-2008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2022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0001.1-2012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T/ASC02-2021 建筑评价标准 CJJ 27-2012 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宜老社区 age-frie

5、ndly community 适宜老年人群居住的社区,由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的老年住宅和能够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医疗、文化、体育等养老服务的社区医疗设施、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构成的居住社区。养老机构 Nursing facilities 指依法办理登记,为老年人提供全日集中住宿和照料护理服务的机构。无障碍环境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一个既可通行无阻而又易于接近的理想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无障碍设施 barrier-free facilities 为残疾人、老人等社会特殊群体自主、平等、方便地出行和参与社会活动而设置的进出道路、建筑物、交通

6、工具、公共服务机构的设施以及通信服务等设施。健康建筑 healthy building 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医养结合 integrated medical and nursing care 对于不同身体机能、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提供养老和医疗康复服务的一种养老模式。社会参与 social participation T/GZASWSS 0012023 2 指参与社会活动、参与社会互动、参与资源分享、参与社会角色,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提升生活质量。社区融合 community integration 指个体

7、参与社区活动的程度、与社区他人的人际距离以及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失能老人 disabled elderly 由于衰老、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导致身体机能出现障碍进而日常生活完全或部分不能自理的老人。4 基本规定 被评价方可以为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和照料服务,依法登记注册和备案,具备固定的服务场所,具有合法的经营资质和相关资质证书,无重大违法记录,未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且持续运营满 1 年以上。友好智慧健康宜居环境评价规范应覆盖“物理环境、人文环境、健康医疗、社会环境”四个主题,涵盖一、二、三级评价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户外空间与建筑、交通、居所、信息与智能化、医疗服务、康养、社会参与

8、及社区融合”。友好智慧健康宜居环境评价规范的二、三级评价指标的内容详见附录 A。附表 A 中“分值”栏中注明“基本要求”的条款为被评价方参与评价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如不符合条款,则无资格参加评定。5 评价方法与等级划分 友好智慧健康宜居环境评价应按照总分确定等级。对附表 A 中“分值”栏中注明分值的条款,应根据“操作说明”栏进行分值判定。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一级评价指标的总分均应为100分,各自的评分项根据实际测评得分分别为Q1、Q2、Q3、Q4、Q5、Q6、Q7。评价维度的权重设置 友好智慧健康宜居环境的评价类别分为宜老社区和养老机构,各类一级评价指标权重w1w7应按下表取值,如下:评价类别 户外

9、空间与建筑w1 交通 w2 居所 w3 信息与智能化w4 医疗服务 w5 康养 w6 社会参与及社区融合w7 宜老社区 0.15 0.05 0.15 0.15 0.25 0.15 0.1 养老机构 0.2 0.05 0.25 0.1 0.2 0.1 0.1 友好智慧健康宜居环境评价的总得分应按照公式(1)进行计算:Q=w1Q1+w2Q2+w3Q3+w4Q4+w5Q5+w6Q6+w7Q7 公式(1)等级划分 被评价方总得分分别达到50分、60分、70分、80分、90分时,友好智慧健康宜居环境评价等级应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级数越高,表示被评价方在环境、服务、适老化等方面的综合

10、实力越强。6 等级评定管理 组织 T/GZASWSS 0012023 3(1)由养老行业主管部门组建等级评定委员会,统筹实施等级评定工作。评定委员会在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设办公室,负责评定委员会日常工作。(2)评审专家由民政部门向社会公开招募,经评定委员会遴选后纳入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等级评定自评专家库。(3)从评定委员会自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评定专家,组成评定小组,小组成员数不少于5人,明确专家组组长。在现场开始评审前,申请社区/机构和全体评定专家现场签订诚信评定承诺书。(4)完成评审后,汇总评分结果,经过专家组讨论,形成现场检查结论性意见,并向申请社区/机构通报。评定报告由全体专家签字后,

11、提交至评定委员会。评定专家要求 专家组评定人员由以下人员组成:从事养老服务管理5年以上的管理人员,从事一线养老照护工作5年以上的工作人员,从事医疗行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临床专家,从事建筑行业5年以上的高级工程师,从事社会心理学研究5年以上的专家学者,评定小组专家成员至少保证以上每个领域1名相关专家。意见公示 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对各申请社区/机构的评定资料、过程和报告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将专家组评审意见公示,公示期一般为 7 个工作日。申请社区/机构有异议的,可向评定委员会办公室申请复评;公示无异议的,评定委员会办公室将评定报告和公示结果报评定委员会复议。动态管理 等级有效周期为3年,自颁发证书之

12、日起计算。对于等级评定满一年的社区/机构,可在获评等级有效期内,申请更高级别的等级评定,其评价程序与首次评价相同。对于已获等级评定的社区/机构进行随机抽查,存在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故)、医疗事件(故)的社区/机构,将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或黑名单;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社区/机构,将取消其资格、收回相应证书和牌匾,并在相关网站上进行公示。等级到期、变更后,原有等级证书和牌匾由发放单位回收并公示。T/GZASWSS 0012023 4 A A 附录A (规范性)评定内容及分值 表A.1-表A.7规定了友好智慧城市适老宜居环境二、三级评价指标的内容与分值 A.1 户外空间与建筑(100 分)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

13、标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分要求 分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园林绿化 宜老社区或养老机构内绿化应满足:(1)有草、灌木、乔木等绿色植物,且植被维护状态良好;(2)没有易产生飞絮的植物,行人经过路段没有带刺、根茎易于露出地面以及容易蔓生枝条的植物。5 现场查看 植被种类应满足:(1)适应当地气候,生长良好;(2)种类丰富,不同季节均可见绿。5 现场查看 设有园林景观小品及设施,应符合以下条件:(1)景观小品:如花坛、雕塑等;(2)水景:如水池、喷泉等;(3)园艺操作场地或种植花箱设施;(4)屋顶花园或温室花园;(5)认知症老人疗愈性景观(提供五感刺激等元素,可开展小组活动)

14、。注:符合 1 项得 1 分,符合 4 项及以上得满分。5 现场查看 舒适性 周边无污染源及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运的区域。4 现场查看或使用手机地图应用查看 建筑所处场地的环境噪声平均值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 的规定。4 现场查看 主要功能房间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湿度控制,具备加湿和除湿条件。4 现场查看 设置室内热舒适监测与发布系统。2 现场查看 公共活动空间及就餐空间设有温度或湿度调节设备,如加热器、空调、电风扇、加湿器、除湿器等。2 现场查看 室内噪声应符合以下条件:5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5(1)居室与电梯井道、有噪声震动的设备机房

15、等相邻布置时,设有隔声降噪措施;(2)公共活动空间能够实现动静分区,同时开展多项活动时,声音相互无干扰;(3)就餐空间声环境良好,人员就餐、通行及设备移动时无明显回声和噪声;(4)公共走廊、楼电梯、门厅等交通空间声环境良好,人员通行及设备移动时无明显回声和噪声。注:符合 1 项得 1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得 5 分。自然采光应符合以下条件:(1)居室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2)公共活动空间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3)就餐空间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4)公共走廊具有良好的自然采光条件。注:符合 1 项得 1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得 5 分。5 现场查看 照明应符合以下条件:(1)照明控

16、制面板位置明显,安装高度适宜(距地面 0.80-1.20m),控制面板形式便于老人识别并操作;(2)照度充足、均匀,无明显眩光或阴影区;(3)配备智能感应灯等,满足老人夜间走动的需求;(4)公共活动空间照度充足、均匀,灯具无明显眩光、易维护;(5)人工照明的整体印象良好,通过局部照明、选用有特色的灯具等多种形式,营造出明亮、温馨、家庭化的照明氛围。注:符合 1 项得 1 分,满分为 5 分。5 现场查看 通风调节应符合以下条件:(1)居室内设有带开启扇的外窗;(2)公共活动空间设有带开启扇的外窗;5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6(3)就餐空间设有带开启扇的外窗;(4)公共走

17、廊设有带开启扇的外窗,或设有机械排风设施;(5)卫生间及洗浴空间设有带开启扇的外窗,或设有机械排风设施。注:符合 1 项得 1 分,满分为 5 分。公共标志 设有应急导向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出口标志、疏散路线标志、消防和应急设备位置标志、楼层平面疏散指示图等,标识信息应准确无误,并且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显著性。2 现场查看 设有通行导向标识,包括但不限于人行/车行导向标志、楼梯/电梯导向标志、楼层号等,标识信息应准确无误,并且具有一致性、连续性和显著性。2 现场查看 设有服务导向标识,包括但不限于公共活动空间、就餐空间、公共卫生间标志等,标识信息应准确无误,并且具有明确性和显著性。2 现场查

18、看 建筑内外均应形成完整的无障碍标识系统,清楚地指明无障碍设施的走向及位置。2 现场查看 场地内公共信息符号应符合 GB/T 10001.1 的要求,且符合以下全部条件:(1)安装牢固、无残缺破损,不会对人员带来安全隐患;(2)位置易于老人查看,未被照明设施、监控设施、树木等遮挡,且不影响轮椅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及其他设施功能的安全使用;(3)标识设计在尺寸、颜色、文字、材质等方面符合老人视觉特点和相关行业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字体放大、增加背景色与内容颜色的明度对比等,易于老人识别。注:符合 3 项得 3 分,符合 0-2 项得 0 分。3 现场查看 建筑场所 可以提供(1)膳食供应、(2)休息、(

19、3)保健康复、(4)文化、(5)娱乐等服务用房或场地附属设施,且独立分区。5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7 注:符合 1 项得 1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得 5 分。可以提供(1)供电、(2)空气调节、(3)排水、(4)污水处理、(5)垃圾及污物回收等服务设施。注:符合 1 项得 1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得 5 分。5 现场查看 建筑主要出入口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为平坡出入口;(2)为同时设置台阶和轮椅坡道(或升降平台)的出入口,且台阶及坡道两侧设有扶手。3 现场查看建筑主要出入口 建筑内部公共走廊地面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无门槛及高差;(2)门槛高度及地面高差15

20、mm,且以斜面过渡。3 现场查看 设置消防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配备手提式灭火器,应急照明灯。2 现场查看 建筑内的公共交通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公共走廊、过厅、楼梯间等地面平整、防滑,无缺损。3 现场查看 公共走廊、楼梯的扶手安装坚固,材质防滑,触感温润,形状易于老人抓握。3 现场查看 室外人车通行道路地面平整、防滑、不积水。3 现场查看 室外人行道与建筑出入口、车行道或其他场地(例如活动场地)实现无障碍衔接,便于轮椅通行。3 现场查看 设置无障碍电梯,且符合国家标准 GB 55019-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的基本规定。2 现场查看 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主要使用的楼梯和台阶

21、应符合国家标准GB 55019-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的基本规定。2 现场查看 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主要使用的扶手应符合国家标准 GB 55019-2021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的基本规定。2 现场查看 户外活动场地应设置盲道,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GB 50763 的规定。2 现场查看 A.2 交通(100 分)主要包括以下评价要素,其中对公共交通站点(包括公共汽车站点、轨道交通站点等)相关交通标识、无障碍设施等的评价限定在被评价宜老社区或养老机构 1 公里范围以内。T/GZASWSS 0012023 8 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标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

22、分要求 分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交通便捷度 公共交通情况符合以下条件时得相应分数:(1)主要出入口 500 米内,有至少 1 个公共交通站点(包括公共汽车站点、轨道交通站点等),得 10 分;(2)机构主要出入口 1000 米内,有至少 1 个公共交通站点(包括公共汽车站点、轨道交通站点等),得 8 分;(3)公共交通情况不符合(1)和(2),但设有定期班车接送老人到达附近的公共交通站点,得 5 分。10 现场查看 主要出入口不直接开向城市主干道、快速路等交通量大的道路,以利于老年人出行安全。5 现场查看 内部人车交通组织符合以下条件时得相应分数:(1)人车分流(老年人通行道路无机动车辆通

23、行),得 5 分;(2)人车混行,但能避免车辆对人员通行的影响(例如道路设计区分步行道与车行道),得 3 分。注:无院区或内部道路时,此项得 5 分。5 现场查看 交通标识 交通场站内无障碍标识要素中信息传递应使用的图形符号;无障碍标识的布置位置与无障碍通行、服务、信息交流等设施的建设均应符合 GB/T 33660 与 GB 50763 中相关规定。5 现场查看 在交通场站各个入口处配置场站平面图,平面图应能反映各交通场站内包含的无障碍设施布局,其设计应符合 GB/T 20501.3 中相关规定。5 现场查看 在交通场站各个入口处配置场站导向图,导向图内应包含轮椅坡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

24、等无障碍设施的具体位置且能清晰引导,导向图的设计应符合 GB/T 20501.4 中相关规定。5 现场查看 在交通场站的出入口、十字路口、操作复杂的无障碍设备等位置设置无障碍召援服务牌,并清楚标明服务电话。5 现场查看 人行道和人行横道 人行道和人行横道应考虑身体机能障碍人群的通行需要,设置相应的无障碍辅助设施。人行道具体设计要求符合 GB50673-2012 中 4.2 规定,人行横道具体设计要求符合 GB50673-2012 中 4.3规定。5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9 人行天桥 人行天桥应考虑行动障碍者和视觉障碍者的通行需要,设置相应的无障碍辅助设施,人行天桥具体

25、设计应按照 GB50673-2012 中 4.4 的规定。注:若被评价方无人行天桥,则该项得 5 分。5 现场查看 停车场 无障碍停车位的位置应紧挨无障碍出入口,有无障碍标志。5 现场查看 停车场的无障碍出入口应直接通向地面建筑内部或室外场地,与地面建筑的无障碍交通系统中的自动电梯、升降平台等相结合。5 现场查看 对于存在高度差的无障碍停放设施,应根据需要设置起伏较小的坡道、升降平台或电梯等辅助设施。4 现场查看 无障碍设施 交通场站入口处应设置低位服务设施,满足基本问询与帮助需求。5 现场查看 设置有无障碍服务综合管理系统,集成无障碍服务专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和公共安全系统

26、的信息。5 现场查看 无障碍专用服务系统具有基本导向及无障碍设施查询服务、无障碍求助服务、安全监控及自动报警功能。2 现场查看 交通场站其他无障碍服务智能化系统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GB 50016 和 GB 50314 中的相应规定。2 现场查看 公交站 站台有效宽度应能方便轮椅通行,车道中间设置站台时应考虑轮椅使用者通行的方便性。5 现场查看 设置有盲文站牌或语音提示服务设施,盲文站牌的位置、高度、形式与内容应方便视觉障碍者的使用。5 现场查看 站台设置“爱心座椅”并张贴“关爱老人请您让座”类似标志的温馨提醒。5 现场查看 公交到站有语音提醒,且 LED 屏滚动宣传。2 现场查看 设置有紧急

27、报警或救援按钮。5 现场查看 A.3 居所(100 分)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标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分要求 分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居室 居室内外窗和开敞阳台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及方便老人辨识的措施。5 现场查看 居室内设置紧急呼叫装置,并确保老人方便触及。5 现场查看 居室净高不低于 2.4m。5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10 居室空间符合以下全部条件:(1)满足轮椅和助行器通行、回转与停放的空间需求;(2)便于护理人员在老人床边进行护理操作;(3)设有可供老人家属就坐休息的空间;(4)留有增设坐便椅等辅具的空间。注:符合 1 项得 3 分;符合 3

28、 项及以上得 10 分。10 现场查看 居室内的设施配置符合以下条件:(1)设有冰箱或空调;(2)设有电视。注:符合 1 项及以上得分。5 现场查看 居室的空间尺度宜人,具有家庭化氛围,空间元素丰富,色彩搭配协调,符合以下条件时得相应分数:(1)完全符合以上描述,得 10 分(2)部分符合以上描述,得 5 分(3)完全不符合以上描述,得 0 分 10 现场查看 文娱及健身用房 设置(1)棋牌室、(2)阅览室、(3)书画室、(4)音乐舞蹈室、(5)健身室、(6)具有开展讲座、影视观看等功能的多功能厅。注:符合 1 项得 3 分,符合 3 个及以上得 10 分。10 现场查看 设安全监控系统及紧急

29、呼叫装置,保证紧急呼叫装置方便老人触及。5 现场查看 配备相应的娱乐设施及健身用设备和器材。5 现场查看 相关设施设备和器材及时维修、定期保养没并做好记录。5 文件查看 卫生间及洗浴空间 公共卫生间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设有无障碍厕位,或设有无障碍卫生间;(2)如厕区设有扶手,且形式、位置合理;(3)设有方便轮椅老人接近和使用的盥洗池;(4)设有紧急呼叫设备。注:符合 1 项得 3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得 10 分。10 现场查看 居室内设有洗浴设施或设有公共洗浴空间。基本要求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11 洗浴空间满足老人基本的安全洗浴需求,符合以下全部条件:(1)

30、设有便于老人使用的淋浴设备,且配有易于识别的冷热水标识;(2)设有便于老人使用的扶手;(3)设有紧急呼叫装置或为老人配备可穿戴紧急呼叫装置。注:符合 3 项得 10 分,符合 0-2 项得 0 分。10 现场查看 就餐空间 内部或附近设有洗手池,能满足老人就近洗手、漱口的需求。5 现场查看 座椅通道宽敞不拥挤,能满足轮椅通行的需求。5 现场查看 餐桌椅符合以下全部条件:(1)牢固稳定、无尖锐棱角;(2)带有扶手、靠背;(3)方便移动、清洁;(4)部分餐桌便于轮椅老人使用。注:符合 4 项得 5 分,符合 0-3 项得 0 分。5 现场查看 A.4 信息与智能化(100 分)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标

31、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分要求 分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智能设备设施 具备远程实时通信设施,如对讲系统,呼叫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8 现场查看 具备智能监护设施,如智能胸卡、手环、床带等,保证及时获取到老人的状态、位置、生命体征等数据。10 现场查看 具备手机 APP 客户端,分别供医护人员、监护人、机构管理人员使用。8 现场查看 具备智能医疗设施,能够在养老过程中获取老人的状态、位置、生命体征数据,如血压、心率、血糖、心电图等。10 现场查看 具备两种以上可以采用语音或者红外、无线控制的智能电器,如智能灯、智能窗帘、智能空调、智能电视等。8 现场查看 具备智能监控功能

32、,通过楼层监控屏、中控中心指挥决策系统等实现智慧化监护。8 现场查看 T/GZASWSS 0012023 12 物联网感知设备 具备采集与老人健康指数相关的基本环境信息的能力,如温度、湿度、气压等环境状态。10 现场查看 具备设计来年人安全信息及行为的采集能力,如火警、有害气体、跌倒或其他突发事件。8 现场查看 具备健康指标参数异常情况报警功能。5 现场查看 具备对身份编码进行统一识别和管理的能力。5 现场查看 远程服务 提供远程医护处方及远程配药服务。5 文件查看 提供远程康复指导服务。5 文件查看 提供远程教育服务。5 文件查看 提供远程咨询服务。5 文件查看 A.5 医疗服务(100 分

33、)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标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分要求 分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人员、场地及设备要求 可以提供诊室、治疗室、处置室,分药室等。基本要求 现场查看 设有紧急送医通道,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将老人安全快速地转移至急救车辆或急救出入口。基本要求 现场查看 配备有专业的(1)医师、(2)护士、(3)康复师、(4)心理咨询师、(5)营养师等专业技术人员,且具备符合国家认可的执(职)业资格证书。注:符合 1 项得 3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者得 10 分。10 现场资质查看 配备有常规体征检测设备,如(1)血压,(2)血氧,(3)血糖等的监测。注:符合 1 项得 3 分,符

34、合 3 项及以上者得 10 分。10 现场查看 配备有病历管理、健康监测等信息化管理系统。10 现场查看 附近设有可供老人休息等候的空间和设施(如候诊区、休息座椅等)。10 现场查看 设有用于为老人提供康复服务的空间。10 现场查看 慢病管理服务 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预约方式为老人提供疾病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10 查看文件材料 收集病史信息、检测健康信息为老人建立医疗健康档案。5 查看文件材料 T/GZASWSS 0012023 13 为 65 周岁以上老人提供每年 1 次的常规体检,包括(1)血常规、(2)尿常规、(3)肝肾功能、(4)心电图等项目。符合 1 项得 2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

35、者得 5 分。5 查看文件材料 有糖尿病老人,则应有胰岛素注射管理记录。5 查看文件材料 定期开展健康宣教、保健学习等健康培训讲座。5 查看培训记录 每月至少开展 1 次生活习惯改善宣教活动:如饮食习惯等。5 查看培训记录 其他服务要求 至少每周 1 次为中、重度失能老年人巡诊,并做好记录;对于轻度失能、能力完好老年人及时应诊。5 查看文件材料 安排医护人员 24 小时值班,及时提供紧急救护服务。5 查看文件材料 提供院内感染控制服务,建立感染预防和处理办法,有消毒和隔离制度。5 查看文件材料 A.6 康养(100 分)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标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分要求 分

36、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人员及设备 配备专业(1)医师、(2)康复治疗师、(3)药剂师、(4)护士、(5)护工等专业技术人员。注:符合 1 项得 3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者得 10 分。10 现场资质查看 配备志愿者服务队伍及社区服务人员。5 现场查看 设有开展安宁服务的分区或用房,如临终关怀室、安宁疗护区等。5 现场查看 配备有康复服务所需要的设备设施及用品,如血压计、急救箱等生命体征监测设备及理疗仪、红外仪等养生所需康复器材 符合项得 1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者得 5 分。5 现场查看 配备智慧化康养服务信息化平台。5 现场查看 基础服务 提供疾病诊治(含紧急救护)及转诊服务。5 查

37、看文件材料 提供用药管理服务,对老人用药提醒,指导老人服用药品。5 查看文件材料 上门巡诊服务,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申请家庭医生/护士/护工进入家中诊断或看护。5 查看文件材料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为每位老人设立个人档案,老人以及家属可以获得自身病情、历史病情、用药情况以及体检信息。5 查看文件材料 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定期组织为老人买菜/早餐/洗衣等 5 查看文件材料 T/GZASWSS 0012023 14 康复护理服务 为老人提供运动康复服务,如床上翻身、坐位训练、关节活动训练、平衡协调训练等服务。5 查看文件材料 为老人提供言语障碍康复服务,根据老人的基本情况制定语言康复计划,形成适合的语言

38、训练方案。5 查看文件材料 为老人提供日常生活能力康复服务,如进食训练、排泄、个人卫生穿衣等康复训练。5 查看文件材料 为老人提供心理康复服务,如情绪疏导、精神慰藉、心理辅导、危机干预等。5 查看文件材料 其他服务 能够使用(1)按摩、(2)刮痧、(3)拔罐、(4)艾灸等中医药技术为老人提供疾病预防、体质改善等服务。注:符合 1 项得 2 分,符合 3 项及以上者得 5 分。5 查看文件材料 使用红外保健仪、颈椎仪等仪器为老人提供仪器养生服务。注:符合 1 项即可得分。5 查看文件材料 提供安宁服务,如根据临终老人的心理特点,最大限度满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控制疼痛和各种不适症状.。5 查看文

39、件材料 提供文化娱乐服务,组织适宜老人的游戏、文体、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为失能老人提供电视、广播、阅读等文化娱乐项目。注:符合 1 项即可得分。5 查看文件材料 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根据需求开展非药物干预措施,如(1)保健运动、(2)作业康复任务、(3)游戏活动、(4)怀旧活动等。注:符合 1 项即可得分。3 查看文件材料 提供陪同就医等陪同服务。2 查看文件材料 A.7 社会参与及社区融合(100 分)二级评价二级评价指标指标 三级评价指标及三级评价指标及评分要求评分要求 分值分值 操作说明操作说明 社区活动 定期提供志愿服务活动。10 查看文件材料 定期举行亲情互动活动。10 查看文件材

40、料 定期举行卫生保健宣教活动。5 查看文件材料 定期举行文化娱乐活动。10 查看文件材料 T/GZASWSS 0012023 15 定期开展政治教育活动。5 查看文件材料 定期进行心理疏导及倾听等沟通活动。5 查看文件材料 社区水平 为社区活动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如运动健身器材。6 现场查看 提供护工服务。6 查看文件材料 提供保洁和安保服务。6 查看文件材料 主观状态管理 关注老人的社交意愿。5 查看文件材料 关注老人的自我价值认同。5 查看文件材料 关注老人的孤独感等主观情绪。5 查看文件材料 关注老人的老化态度,包括但不限于心理社会丧失、身体变化等。5 查看文件材料 制度政策 制定社区融

41、合服务规划。6 查看文件材料 制定相关制度保证对社区活动参与人员的权益。6 查看文件材料 制定公众教育服务制度。5 查看文件材料 T/GZASWSS 0012023 16 参考文献 1.张玲.养老社区建筑空间设计J.建筑技术开发,2022,49(04):21-23.2.徐丽婷,陈维肖,徐辰,等.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宜老性研究以南京市4个社区为例.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20,37(3):424-431.3.孙雪林,钱东方,张子轩,胡欣,金鹏飞.我国医疗机构药师参与慢病管理的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22,57(13):1131-1136.4.田园.社会参与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研究D.山

42、东建筑大学,2022.5.杨超,罗天培,董之婕,袁方舟.社区融合:概念、结构与测量、前因后果及研究展望J.社区心理学研究,2021,12(02):127-141.6.于大川,朱丽君,赵小仕.失能老人的照护特征与照护效果研究J.南方人口,2022,37(03):27-38.7.农崟荷.失智症友好型养老设施空间环境评价及改造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7.8.DB13/T5544-2022 养老机构认知障碍友好环境设置导则S 9.GB/T 37276-2018 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S.10.DB 52/T 1648-2022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规范S.11.DB 32/T 3530-2019 智慧养老建设规范S.12.DB 34/T 4031-2021社区养老康养服务规范S.13.DB 4403/T 69-2020 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评价规范S.14.DB 4201/T 644-2021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