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__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3__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题课题3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知识回顾 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药品是什么?2、实验装置的选择要考虑什么因素?3、写出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4、怎样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气体?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故事一、屠狗洞的秘密故事二、一个老鼠洞夺三条命 山东宣判神秘死亡案 20072007年年4 4月,威海荣成某镇某石材月,威海荣成某镇某石材厂的三位工人一夜之间神秘死亡。厂的三位工人一夜之间神秘死亡。经警方侦查,他们死于一氧化碳经警方侦查,他们死于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来源于与死者宿中毒
2、,一氧化碳来源于与死者宿舍一沟之隔的一家海产品加工厂,舍一沟之隔的一家海产品加工厂,而而“引引”一氧化碳入室的是一条一氧化碳入室的是一条老鼠地道。最终,荣成法院判决老鼠地道。最终,荣成法院判决该加工厂老板赔偿三名死者亲属该加工厂老板赔偿三名死者亲属共计共计3636万余元。万余元。课题课题3 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CO2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目的:探究目的:设计实验:设计实验:倾倒二氧化碳倾倒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1、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2、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支持燃烧。3、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一、二氧化碳探究实验探究实验1
3、 1、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倾倒二氧化碳的实验1、烧杯内的蜡烛为什么会烧杯内的蜡烛为什么会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性质?2、为什么下层蜡烛先熄灭,为什么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后熄灭?上层后熄灭?3、据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据此试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有什么性质?探索问题探索问题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两点性质: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的两点性质:第一、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第一、一般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第二、密度比空气的大。第二、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使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瓶会瓶内气压减小,所以瓶会变瘪。变瘪。探
4、究实验探究实验2 2、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探究实验探究实验3 3、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与水反应有没有与水反应()喷稀醋酸)喷稀醋酸()喷水)喷水()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向小花上喷稀醋酸向小花上喷稀醋酸 向小花上喷水向小花上喷水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纸花变红色;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纸结论:水不能使紫色纸花变红色;醋酸溶液能使紫色纸花变红色。花变红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向二氧化碳中放入喷水后的小花 将第四朵花取出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将第四朵花取
5、出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现象分析变红变红不变不变不变不变变红变红酸可以使酸可以使紫色石蕊紫色石蕊变成红色变成红色水不能水不能使紫色使紫色石蕊变石蕊变红红二氧化二氧化碳不能碳不能使石蕊使石蕊变红变红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与水反应后的生成后的生成物可使石物可使石蕊变红蕊变红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的密度为1.977g/L);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1体积二氧化碳);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热。(1 1)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H2O H2CO3现象:现象:
6、将喷水后的小花放入二氧化碳中,紫色石蕊试液 变红。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H2CO3 H2O CO2现象:现象:当加热时,碳酸分解,从溶液中逸出二氧化碳,所以红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2)与石灰水反应(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这个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现象: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 Ca(OH)2 CaCO3 H2O 碳酸钙 讨论:讨论:为了使用石灰浆Ca(OH)2抹的墙壁快点干燥,为什么常常需在室内生炭火盆?为什么开始放炭火盆时,墙壁反而潮湿?(3 3)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
7、燃烧;不能供呼吸。(但某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不能供呼吸。(但某些活泼金属可以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例如镁)例如镁)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1 1、灭火;、灭火;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灭火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也不支持燃,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碳 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能覆盖在可燃物的表面,使可燃物 隔绝氧气而熄灭。隔绝氧气而熄灭。2 2、干冰作致冷剂;、干冰作致冷剂;3 3、植物光合作用作气肥;、植物光合作用作气肥;4 4、工业原料、工业原料.CO2纯碱纯碱汽水尿素尿素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温度计灭火灭火工业原料
8、工业原料致冷剂致冷剂气体肥料气体肥料小结小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的用途2 2、COCO2 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CO2灭火灭火尿素尿素纯碱纯碱汽水汽水工业原料工业原料光合作用光合作用致冷剂致冷剂人工降雨人工降雨(1 1)COCO2 2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2 2)COCO2 2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a a、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b b、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c c、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能像
9、温室的玻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能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象叫“温室效应温室效应”。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危害危害a a、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尽量减少使用化石燃料b b、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燃料 c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当碳燃烧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2CO2 2CO点燃点燃 二、一氧化碳二、一氧化碳1.1.可燃性可燃性(与二氧化碳不同)与二氧化碳不同)(1 1)现象)现象 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燃烧
10、时发出蓝色的火焰。2COO2 2CO2点燃点燃(2 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2.2.还原性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1 1)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黑色的氧化铜变成了红色的铜;(2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仔细观察如图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仔细观察如图实验,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微观解释:微观解释: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一氧化碳夺取了氧化铜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氧化铜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COCuO CuCO2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3.3.毒性毒性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一氧化碳跟血液中的血红蛋
11、白的结合能力比氧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气强,使人体缺少氧气而窒息,甚至死亡。而窒息,甚至死亡。(1 1)中毒原因)中毒原因(2 2)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用煤炉取暖时,注意通风。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时,轻者呼吸大量空气,重者送往医院治疗。1 1、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能与水反应2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反应可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利用此反应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4 4、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
12、、温室效应及防止温室效应增强应采取的措施3 3、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还原性和毒性学完本学完本节课节课我我们应该们应该知道些什么知道些什么?1 1、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相比()A、比空气的大 B、比空气的小 C、与空气的相等 D、无法判断 2、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A、难溶于水 B、能溶于水C、微溶于水 D、不易溶于水A AB B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一、选择题3、下列操作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C、将二氧化碳倾倒入放着燃着蜡烛的烧杯中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D D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二
13、、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有人说,一闻到煤气气味就赶快将煤炉搬到室外去.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闻到煤气的气味应首先开窗通风,这个说法是错误的,闻到煤气的气味应首先开窗通风,然后关闭煤气阀,寻找泄露处。然后关闭煤气阀,寻找泄露处。2 2、有人说,只要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有人说,只要在煤炉上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毒了.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因为这个说法毫无根据。因为COCO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起反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起反应。应。COCO2CO石灰水石灰水CO2COCO2CuO(1)怎样除去)怎样除去CO中的中的CO2(2)怎样除去)怎样除去CO2 中的中的CO三、思考题三、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