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纵深地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纵深地带.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深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纵深地带无正常生活的家庭等,造成学生心理障碍。(3)教师看重学生家长的地位、身份,或因请客送礼等引发的对学生不公正的待遇,使学生形成报复心理。(4)教师打击、挖苦、侮辱学生,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引发暴力行为。(5)处在生理成熟时期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同学间的友情和感情,引起成长的烦恼。(6)社会道德风气、精神污染、不正之风、贪污腐败等现象对中小学生的毒害很大。从知识传授模式的误区中走出来张警鹏: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离不开道德认知,但道德认知不等于道德知识传授。将人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必须要靠学习者个人的主动建构;只有在自己的直接经验、情感、心理活动共同参
2、与下建构起来的道德认知,才能指导自己的道德行为。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要从知识传授模式的误区中走出来。道德教育应该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于孩子们相互的交往中,存在于学生与老师的交往中。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学生才可能主动同化和顺应相关的思想道德知识。中小学思想道德课程内容,一定要贴近青少年学生思想实际,贴近未成年人的认知水准。只有被真正理解并纳入个人认知结构的思想道德知识,才能被主体运用于指导自己的自觉行为。人的思想道德认知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社会生活实践的体验和经验,因而过多预设过于纯洁而又脱离现实的、或过分理论拔高的、或不加选择的真实的、或功利和物欲造就的现实情境,恐怕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发
3、展产生负面影响。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要系统唐光霖:我们在论说道德教育的时候,无法不面对一大堆杂乱无序、似乎看不到相互之间有多少联系的德育目的。比如遵守秩序教育、守时教育、良好卫生习惯教育、节俭教育、诚信教育、勤奋教育、良知教育、责任义务教育、友爱教育、爱国爱家乡教育、爱集体与爱家教育、同情心教育、帮助别人教育、礼貌教育、平等与尊重教育、正派与公正教育、体贴体谅他人教育、忍耐与宽容教育、勇敢坚强教育、求真教育等等。在随意列举的20个目的中,每一个都可以按现行理解的“知、情、行”一分为三,那么我们现在已经有了60个德育目的;且这些又可以分为无数个具体不同的目的,如尊重父母的教育、尊重老师的教育、尊重
4、同学的教育、尊重邻里的教育、尊重各种劳动者及劳动成果的教育、尊敬老人教育、自重自尊教育,等等。这是不是成千上万。我们的德育理论如何处理这无数的德育目的、以便让人们较好地把握。只有实现对德育的系统把握,道德教育在受教育者方面的系统实施才有可能,才能根据系统目的之间的因果联系获得抓“因”求“果”的正确思路与方法。对道德目的有机系统的把握,还可以分清它们的轻重主次,在需要侧重选择时帮助我们作出正确的选择。有意的正面教育低效、甚至无效,无意的负面影响反而显著。学习不好、毛病不少,家长发愁、老师讨厌三、思想道德教育要有新招如何克服思想道德教育的问题,洛阳幼儿师范学校的上官光明讲师、河南省xx市教科所的张
5、国建所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教师身教:德育的“实招”上官光明:要把德育工作的“实招、硬招、高招”落到实处,关键就是“身教”这一招。对学生来说,持续的、稳定的身教主要来自教师。教师处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线,是学生的“密切接触者”和直接影响者。教师和学生接触时的一切活动都是身教,不管你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包含着道德信息。只要学生能感觉到,就会产生德育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时空的,千万不要误认为,只有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活动才是教育,才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我们的一部分教师往往在“正式”的场所(如课堂)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而在平常的一般生活场所,表现得“不
6、拘小节”,而这些“小节”却恰恰被我们的学生当作“真经”来学习、借鉴。在德育中之所以存在“有意的正面教育低效、甚至无效,无意的负面的影响反而显著”这种现象,原因就在这里。当然,重“身教”不是不要“言教”,而是要以“身教”为主,“言教”为辅。适当的“言教”是需要的、必要的,但不可喧宾夺主。“言教”点到为止,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反思、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对“身教”作诠释性的“言教”,还是有必要加以提倡的。不良行为的学生如何办张国建:现在,中小学生中不良行为最多、最令老师和家长头疼的是初中学生。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尚小,他们的自立意识和自主能力还都较差,他们即使有一些毛病或不良行为还严重不到危害社会和引起老
7、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的程度;高中生则由于绝大部分是通过考试录取的。初中生里毛病较多、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往往成绩也比较差,这些学生绝大部分不能进入高中学习,这样高中生的素质普遍较高,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也相对较少。由于应试教育倾向,老师很自然地就把主要精力用到了学习好的学生身上,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成了老师讨厌的对象,不少老师虽然口头上并没有放弃这些学生,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把这些学生排到教室的最后面去座,这些学生只要不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就算达到目的,甚至还有不少地方出现了驱赶这些学生的现象。这些有不良行为的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看不到自己的希望,不但不会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而
8、且很容易使辍学念头成为实际行动。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如果在学校得不到及时纠正,他们带着这些错误的观念和习惯踏入社会,将会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危害。对待这些问题学生,老师和家长往往是批评和斥责,很少认真研究这些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拿不出切实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对这些学生的教育缺乏耐心,期望通过一两次、三五次的谈话和教育就使学生有大的转变、有根本的转变。如果这些学生的行为出现一些反复,马上就认为这些学生无可救药。一些讽刺、挖苦等难听的话语随之而来。其实,学生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现象。孩子要形成一个好习惯、改掉一个坏习惯都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孩子品德的形成要比知识的掌握困难得多、复杂得多
9、,行为规范要变成学生的自觉行为,不单是知不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信不信、行不行的问题,通过一两次教育就能彻底变好的学生是很少的。这些年的教育实践使我感觉到:所有学生身上的能量几乎是个常数,他不在这个地方释放,就会在那个地方释放;他不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就会把精力用到其它方面;他不把精力用在做好事上,就会把精力用在做坏事上。所有学生的表现欲望也几乎都是一个常数,他如果不能在学习方面表现自己,就会在其它方面表现自己;他在做好事方面不能表现自己,那他一定会在做坏事方面表现自己。一个什么都不想做,在什么地方都不能显示自己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因此,我们老师和家长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能量释放到学习上,释放到有
10、意义的事情上。兴高采烈,想得到夸奖;愁眉不展,想得到安慰;迷惑不解,想得到指点四、家庭道德教育怎么办河南省槐滨县教研室符运杰主任认为:家庭教育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提高家庭教育实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孩子离家上学时家长要给予信任和祝愿孩子离家上学时是一天学校生活的开始,如果有一种好的心情,一个好的打算,对一天的学习活动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家长要抓住这个时机给孩子信任和祝愿,使孩子产生一种心理暗示和积极情绪。如,告诉孩子:“相信你今天的学习会有新的提高”,“祝你在学校学习进步、心情愉快”,“相信你今天上课能够注意听讲”,“今天的课堂作业你会按时完成的”,“你今天和同学会和睦相处的
11、”,“今天的考试你会发挥出好的水平”,“你会很快顺利到达学校的”,“天气变冷了,你会克服困难按时到校上课的”,等等。孩子放学回家时家长要给予理解和赏识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孩子面临许多复杂具体的情况,经历丰富的心理体验,其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有令人高兴的,也有令人烦恼的;有心情舒展的,也有思想压抑的。回到家时,就有相应的表现:或者兴高采烈,想得到家长的夸奖;或者愁眉不展,想得到家长的安慰;或者迷惑不解,想得到家长的指点。此时,家长要注意观察,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理解和赏识,增强成功感和自信心,淡化缺点,减小自卑感。如:“今天有什么高兴的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听。”,“有什
12、么困难需要爸爸(妈妈)帮助吗。”,“今天又帮助哪位同学了。”,“今天又给老师提出什么好的问题了。”等等。孩子在家庭中家长要寓教育于具体活动之中家庭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基地,如果家长能够根据学校教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家庭生活实际,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教育,那么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容易养成。如,培养孩子勤奋的习惯,要落实在每天按时作息、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衣服、按时完成作业、坚持课外阅读等具体活动中;培养孩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落实在不攀比吃穿,吃饭不挑食、不剩饭,不乱花零钱、爱护衣物、爱惜文具和生活用品等具体活动中;培养孩子孝敬父母,要落实在见到爸爸妈妈主动问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不给父母
13、添麻烦,帮助父母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或父母的生日,或三八妇女节等)到来时,要真诚地表示祝贺等活动中。对灌输式、口号式、文件式的德育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五、学校道德教育怎么办山东省xx县师范学校张宇讲师认为,学校道德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自主教育,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当前,中小学生有的过分依赖家长,生活不能自理;有的缺乏自信,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有的上进心不足,消极悲观等。鲁洁教授说:“自主的生活,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品德和多方面的素质。”因此,学校加强自主教育必须真正让学生做生活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加强自主教育,教师要帮助引导学生能自己看到自己、发
14、现自身的独一无二的创造力和智能因素,做到自己教育自己;要帮助学生具有成就感和建立对生活的自信,立足将来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大写的人;要帮助学生竭尽心灵的全部道德力量在集体中把自己树立起来,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而感到自豪。在学习上开展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智慧存在。在生活上让学生自主参与,看到自己并显示自己的力量所在。强化尊重教育,培养学生关怀意识中小学生有的厌学、甚至中途辍学;有的心理压力比较大,丧失自尊;有的对他人、集体产生愤怒、抵触和报复情绪等。甚至还有的声泪俱下地说:“爸爸,我不想上学了,我想跟着你打工。”“妈妈,我们搬到没有学校的地方去住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15、。重要的是主观上我们还不能够对学生付出真挚的情和爱,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意识。尊重学生,教师要首先和学生做朋友,蹲下来看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以礼相待。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尊重学生的生命、学习、劳动和创造。第二,教师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意味着理解、期待和尊重,要承认和肯定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愿望。信任作为一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种有效手段。你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就必须相信他是怎样的人,把他当成怎样的人看待。第三,教师要善于对学生作肯定的评价,正确理解教育惩戒的意义。作为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表现,表扬和批评都是尊重学生的一种形式,但批评要慎重、公正、适度、方式得当。第四,教师要善于自
16、我克制,自我克制是教师做到尊重学生的一个重要保证。没有自我克制,尊重学生就无法保证,也就没有成功的教育。重视体验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生有的对德育活动感到枯燥乏味,对灌输式、口号式、文件式的德育不理解、不接受,甚至反感,德育为什么不能出现生机和保持活力。究其原因是道德教育不能生活化和实践化。只有在生活实践活动中重视体验教育,让学生去感悟,学生才能把社会主导性的道德要求与自己的内在价值追求、与自己的主体特性相结合,构成自我身心的统一,自我与社会的统一。在道德体验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在各学科教学中,诱发学生的道德体验,使学生愉悦地获取知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包括环境、制度和精神文化建设等,都具有体验教育的因子,要引导学生去挖掘、尝试,提升其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