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有答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204907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3.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咸阳城东楼》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 有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8咸阳城东楼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导入i学习目标取第诗意颊文学常识问题探究旨课堂箝板书设计【知识储备】一、导入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面对这历史名城,看着秦苑、汉宫的荒废, 唐代诗人许浑有无限感慨,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咸阳城东楼,品味诗人当时的历史沧桑感吧。二、目标学习目标:1、知人论世,读懂诗意。2、体会诗歌中蕴含的历史沧桑感。3、会赏析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4、学习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结合诗人的生平经历及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旨。教学难点:理解名句在文学发展中的新含义。三、原文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

2、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四、注释四、古诗对比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19 广东中考模拟】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 宫所在地。 霏霏:细雨纷纷状。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1)咸阳城东楼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台城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2)两

3、首诗都运用了 “融情于景”的手法,请做分析。(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2019 广西初二期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借“欲济无舟楫”想表达 之意;登岳阳 楼中写登楼所见雄奇壮观景象一句是8 .杜甫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涕泗流”?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三)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古诗,完成小题。【2019 甘肃初三期末】(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

4、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拆, 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9 .从诗歌体裁上看,甲、乙两诗都是;从表达方式上看,、乙两诗都是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1)徒有羡鱼情(2)亲朋无一字11 .体会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任选一个。(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吴楚东南琼,乾坤日夜浮。12 .结合对乙诗的理解,请你说说作者“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迁移拓展】夏日寄江上亲友唐许浑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口彗口彗落槐

5、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许浑南郭烟光异世间, 碧桃红杏水潺潺。猿来近岭狒猴散, 鱼下深潭翡翠闲。犹阻晚风停桂楫, 欲乘春月访松关。几回策杖终难去, 洞口云归不见山。答案【基础过关】1 .咸阳城东楼是(朝代)的 写的一首(体裁)诗。【答案】 唐朝 许浑 七言律【解析】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兼葭汀洲绿芜苑渭水【答案】jidn jia ting wil yuanwOi【解析】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3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兼葭:(2)汀洲:(3)芜:(4)行人

6、:(5)当年事:(6)故国:(7)东来:【答案】(1)芦苇一类的水草。(2)水中的小洲。(3)丛生的杂草。(4)这里指作者自己。(5)指秦、汉灭忙的往事。(6)指秦汉故都咸阳。(7)指诗人自东边而来。【解析】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实战过关】一、默写记忆型默写:(1) 一上高城万里愁,O (咸阳城东楼)(1分)(2)溪云初起日沉阁,。(咸阳城东楼)(1分)(3) ,蝉鸣黄叶汉宫秋。(咸阳城东楼)(1分)(4) ,故国东来渭水流。(咸阳城东楼)(1分)【答案】1、兼葭杨柳似汀洲2、山雨欲来风满楼3、鸟下绿芜秦苑夕4、行人莫问当年事【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背记

7、并能默写古诗词。注意“兼葭”“汀”“驿”“芜”等字词的正确书写。理解型默写:1、时移事迁,历史痕迹难以分辨,别去追寻前朝往事的诗句是:2、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3、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描写秦汉宫苑的荒芜,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O4、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用一个“愁”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句子是:【答案】1、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2、溪云初起日沉阁3、鸟下绿芜秦苑夕4、一上高城万里愁山雨欲来风满楼蝉鸣黄叶汉宫秋兼葭杨柳似汀洲【解析】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兼葭”“汀” “驿” “芜”等字词的正确书写。二

8、、课内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2019 江苏中考模拟】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 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溪、阁:作者自注“南近脩溪,西对慈福寺阁”。当年:一作“前朝”。1 .诗人在首联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请作简要分析。【答案】 直接抒情:“一上”表明时间之

9、短,“万里”(用夸张的手法)表明愁绪之多(广,长),以 此直接渲染愁绪;借景抒情:“兼段”和“杨柳”之景恰似家乡之景。勾起思乡之情。表达思念的心绪。【解析】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南望去,远处烟笼兼葭,雾罩杨柳, 很像长江中的汀洲I。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监,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兼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 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 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表达思乡思亲的心绪。2 .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答案】 狂风突起整个楼

10、宇顿时被凄风笼罩,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生动形象地描摹了山雨来临前的自然景象,也暗示了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解析】 第一问,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山雨将到, 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 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问,蓦然凉风突起,咸阳西楼顿时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 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3 .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 前朝秦汉的

11、兴亡之事。对唐王朝气息奄奄、颓势难救的衰败形势的痛借与感慨之情。【解析】 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 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 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 “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 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2019 河北初三期末】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2、。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4 .对上面这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B.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对应词语词性相同。“秦苑”和“汉宫”是借古称今的写法。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答案】D【解析】D错误,诗人首联扣题,抒情写景,诗人起笔直接书写怀乡之情愁。15.请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句诗。【答案】 这句诗是千古名句,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它对山

13、雨欲来、狂风四起的 自然景象做了形象的描写,动感分明;也是对唐王朝危机四伏、喑含紧张气氛的形象勾画,寓意深远。【解析】 考查对诗句的赏析。“山雨欲来风满楼”既是自然界中人们十分熟识的规律,又蕴含着一 种深刻的社会或政治局势的体验。“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描写动感鲜明,意象生动,含蕴丰厚,不愧为千古传送之绝唱。三、课外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2015 山东初二月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 .解释下面的词句。太清:端居耻圣明:【答案】 指天

14、,天空。 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解析】 了解词语基本义,能够根据诗歌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6 .下列理解错误的是()o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J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C. “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D.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J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答案】C【解析】C中实际是指“想出来做官,却没有人来进行引荐”。(二)阅读下面诗词(共4分)【2014 河南初一期中】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班,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

15、山北,凭轩涕泗流。16 .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子是什么?找 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3分)【答案】 吴楚东南圻,乾坤日夜浮。(1分)圻、浮两个字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2分)【解析】 首先要理解“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表现景象宏大的特点,据此阅读本诗,从中摘 引相似的诗句即可。根据要求,点评生动的字词,说明其在表达景物特点上的作用。17 .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分)【答案】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1分)【解析】 结合对诗人杜甫及其作品内容与风格的了解,抓住最后两句理解诗人的情

16、感,点明“忧国 忧民”这一点即可。(三)诗歌鉴赏【2018 宁津县育新中学初二月考】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李德裕,中唐杰出政治家,武宗朝任宰相,后宣宗即位遭贬谪,最后被放逐到海南,任崖州(今 海南琼山市东南)司户参军,终于贬所。此诗为诗人63岁在崖州时所作。18 .诗歌登崖州城作体裁是【答案】七言绝句【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体裁的掌握能力。古代诗歌总体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也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的诗歌;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唐代出现的格律诗,分为律诗和 绝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19 .“独上高楼望帝京”包含

17、了哪些情感?【答案】暮年迁谪、远离家乡的孤独寂寞之情;遭受政治打击后的眷恋君国之情。【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 情感的基础上作答,还要注意联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独上高楼望帝京”一句抒发诗人去京遥远、 暮年迁谪、远离家乡的孤独寂寞之情以及遭受政治打击后的眷恋君国之情。20 .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 一句的妙处。【答案】 这一句使用夸张手法,极言自己离开京师之遥远;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眷念之情, 以及对回京之难的感叹。【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极言去京遥

18、远。这种艺术 上的夸张,其中含有浓厚的抒情因素。人不能像鸟那样自由地快速地飞翔。可是即使是鸟吧,也要半年才 能飞到。这里,深深透露了依恋君国之情,和屈原在哀郢里说的“哀故都之日远”,同一用意。(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2018 宁津县育新中学初三期中】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李德裕,中唐杰出政治家,武宗朝任宰相,后宣宗即位遭贬谪,最后被放逐到海南,任崖州(今 海南琼山市东南)司户参军,终于贬所。此诗为诗人63岁在崖州时所作。21 .“独上高楼望帝京”包含了哪些情感?【答案】 暮年迁谪、远离家乡的孤独寂寞之情;遭受政治打击后的

19、眷恋君国之情。【解析】 考查诗句抒发的思想感情。解答此题除了要读懂诗句内容外,还要注意标题、注释。特别 是注释中的关键内容,往往暗示着答案。注释:武宗朝任宰相,后宣宗即位遭贬谪,最后被放逐到海南, 任崖州(今海南琼山市东南)司户参军,终于贬所。此诗为诗人63岁在崖州时所作。再结合诗句内容,所 抒发的情感就很容易把握了。22 .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 一句的妙处。【答案】 这一句使用夸张手法,极言自己离开京师之遥远;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京城深深的眷念之情, 以及对回京之难的感叹。咸阳城东楼:选自全唐诗卷五百三十三。咸阳:秦代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

20、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 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兼葭:芦苇一类的水草。汀洲:水中的小洲。溪:指咸阳城南的脩溪。阁:指咸阳城西的慈福寺。芜:丛生的杂草。行人:这里指作者自己。当年事:指秦、汉灭忙的往事。故国:指秦汉故都咸阳。东来:指诗人自东边而来。五、诗意登上百尺高楼,引我万里乡愁。芦苇杨柳丛生,好似家乡沙洲I。乌云刚刚浮起在溪水边上,夕阳已经沉落楼阁后面。山雨即将来临,满楼风声飒(SQ)飒。秦汉宫苑,一片荒凉。夕照下,飞鸟下落至长着绿草的秦苑中,秋蝉也在挂着黄叶的汉宫中鸣叫着。行人莫问当年秦汉灭亡的往事,都城依旧,只见渭水不停东流。六、赏

21、析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首联扣题,抒情写景。“兼葭”,暗用兼葭的诗意,表思念心绪。诗人一登上咸阳高高的城楼,向 南望去,远处烟笼兼葭,雾罩杨柳,很像长江中的汀洲。诗人游宦长安,远离家乡,一旦登临,思乡之情 涌上心头。兼葭杨柳,居然略类江南。万里之愁,正以乡思为始:“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 “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迢遥广大,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笔触低沉,景致凄迷,触景生 情,苍凉伤感的情怀落笔即出,意远而势雄。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颔联写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诗人傍晚登上城楼,只见脩溪罩云,暮色苍茫,一轮红日渐薄远山,夕 阳与慈福寺阁姿影相叠,仿佛靠近寺

22、阁而落。就在这夕照图初展丽景之际,蓦然凉风突起,咸阳东楼顿时 沐浴在凄风之中,一场山雨眼看就要到了。这是对自然景物的临摹,也是对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解析】 欣赏诗句。“鸟飞犹是半年程”,极言去京遥远。这种艺术上的夸张,其中含有浓厚的抒情 因素。人不能像鸟那样自由地快速地飞翔。可是即使是鸟吧,也要半年才能飞到。这里,深深透露了依恋 君国之情,和屈原在哀郢里说的“哀故都之日远”,同一用意。【点睛】 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主要有描写、抒情两 类;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如比兴、象征、对比、衬托、托物言志等;谋篇布局的技巧。鉴赏诗歌的表达技 巧,不在于辨识作品

23、运用了哪些技巧,而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效果。23 .诗贵含蓄,此诗三、四句情感表达曲折委婉,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 诗人用山欲留人来表达不得回乡的痛楚之情,不说走不了,而说山留人,将重重阻碍的羁 绊,说成殷勤的挽留;没有直接表达对当权者的不满,表面写景物,语气平静舒缓,实则蕴含着对统治者 的愤懑之情。【解析】 考查诗歌的含蓄特点。“青山似欲留人住”运用拟人的手法,不说自己出不了山,却说山要 留住人,赋予了山以人的情感。将重重阻碍的羁绊,说成殷勤的挽留。“百匝千遭绕郡城。”这“百匝千遭” 的绕郡群山,正成为四面环伺、重重包围的敌对势力的象征。人到极端困难、极端危险

24、的时刻,由于一切 希望已经断绝,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不幸,思想上都有了准备,心情往往反而会平静下来,借景抒情。(五)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题。【2016 浙江中考模拟】诣红楼院寻广宣不遇题唐李益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隔窗爱竹无人问,遣向邻房觅户钩。【注】广宣:一位善诗的僧人,与作者常有往来,诗酒唱和,过从甚密。红楼:长安城东北角的安国寺内朱红色的大楼,巍然屹立,富丽堂皇。户钩:开门的工具。24 .请简析第二句中“倚”字的表达效果。【答案】 运用拟人手法,写了湛蓝的天空如水洗过一般明净高远与红楼相依相偎,描绘出红楼高耸 入云的雄姿,流露出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解析】 此题考查练

25、字,首先解释字义“倚”是依偎之意,再结合诗句分析拟人手法,再回答情感“诗人对秋日红楼景色的喜爱之情”。25 .请简要赏析三、四两句所运用的细节描写。【答案】 诗人访友不遇,并不返回,而是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看似唐突无理,实则无理而 妙,可见诗人对竹子的喜爱,诗人对这里环境的熟悉以及和主人相知之深。(3分,指出细节1分,分析2 分)【解析】 此处考查细节描写的作用,细节是“觅户钩”,写出了诗人反客为主,寻找开门的工具,再 回答情感一一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主人相知之深。四、古诗对比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2019 广东中考模拟】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

2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台城(唐)韦庄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注释台城:在今南京市鸡鸣山南,从东晋到南朝结束,这里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 宫所在地。 霏霏:细雨纷纷状。 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1)咸阳城东楼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台城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象。【答案】秋天春天【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由“蝉鸣黄叶汉宫秋”可知是秋天;由“江雨霏霏江草齐”“台 城柳”可知是春天。(2)两首诗都运用了 “融情于景”的手法,请做分析。【答案】咸阳城东楼通过兼葭杨柳、

27、溪云,夕阳,风雨,风声,杂草,鸣蝉,秦苑汉宫,抒发了诗人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担忧(或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机四伏的无限担忧;或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台 城通过江雨、江草、鸟、杨柳、烟雾,抒发了诗人对唐王朝即将覆亡(或衰败的状况)的无限担忧。【解析】本题考查对表达手法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结合诗作说明描写了怎样的具体景象, 如咸阳城东楼中“兼葭杨柳、溪云、杂草,鸣蝉”等景象,台城中“江雨、江草、鸟”等景象;接 着要展开联想阐明诗作表达的情感;咸阳城东楼中诗人对家国衰败的无限担忧,台城中诗人对唐王 朝即将覆亡的忧虑之情。(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2019 广西初二期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28、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干谒诗,作者借“欲济无舟楫”想表达 之意;登岳阳楼中写登楼所见雄奇壮观景象一句是,O【答案】想做官却无人引荐 吴楚东南琼乾坤日夜浮【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 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得出答案。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 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

29、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 一样。这句诗是诗人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表达想做官却无人引荐之意。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诉,乾 坤日夜浮”写登岳阳楼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 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据此即可解答。8 .杜甫登上岳阳楼为什么会“涕泗流”?从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因为作者已是暮年,独自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国难家仇百感交集,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

30、子翻 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一问:“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 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 的情景,所以他就禁不住伤心,老泪纵横了。第二问:这句诗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 后,感到无可奈何,万分压抑的感情,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三)比较阅读下列两首古诗,完成小题。【2019 甘肃初三期末】(甲)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乙)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

31、东南拆,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9.从诗歌体裁上看,甲、乙两诗都是;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诗都是【答案】律诗 抒情诗【解析】 律诗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四 联八句,依次是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由此可知,这两首诗都属于律诗。孟浩然写了望洞庭湖赠张 丞相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登岳阳楼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抒写了诗人眼睁 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这两首诗都是抒情诗。10.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1)徒有羡鱼情(2)亲朋无一字【答案】(1)空、白白地 (2)书

32、信【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中重点词语的理解,需要结合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分析。“徒有羡鱼情” 的意思是: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徒”的意思是“空、白白地”。“亲朋无一字”的意思是:没有得 到亲朋故旧一字音信。“字”的意思是“书信”。1L体会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任选一个。(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2)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答案】(1) “蒸”字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字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2) 一 “麻” 一 “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解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33、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 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1) “蒸”写出了洞庭湖的广阔浩瀚,“撼”写出了 洞庭湖波涛汹涌的磅礴声势。(2) “圻” “浮”写出了水面的宽阔和水的力量。12 .结合对乙诗的理解,请你说说作者“凭轩涕泗流”的原因有哪些?【答案】 一方面是个人与亲朋失去联系,年老多病;二是国家多难,战乱未平,动荡不安。【解析】 作者“涕泗流”有自身原因,也有家国之愁。这首诗借登楼抒发了作者辗转江湘,颠沛流 离之苦;国家动乱中,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诗人年老多病,乘孤舟四处漂流。诗歌将诗人漂泊无依的孤 独感和对国家多难、壮志未酬的无限伤心之情表露无遗。1

34、3 .甲、乙两诗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甲)表达了作者积极入世的思想和希望在政治上得到援引的心情(或者抒发了作者求官不得的苦闷心情);(乙)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思想感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要注意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个人遭遇。望 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作者想请张丞相推荐自己出仕做官,从而有机会实现自己抱负的心愿。登岳阳楼 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迁移拓展】夏日寄江上亲友唐许浑雨过前山日未斜,清蝉嘎口彗落槐花。车轮南北已无限,江上故人才到家。泛溪夜回寄道玄上人许浑南郭烟光异世间, 碧桃红杏水潺潺。猿来近岭狒猴散, 鱼下深潭翡翠闲。犹阻晚风停桂楫,

35、 欲乘春月访松关。几回策杖终难去, 洞口云归不见山。没落局势的形象化勾画,它淋漓尽致而又形象入神地传出了诗人“万里愁”的真实原因。云起日沉,雨来 风满,动感分明;“风为雨头”,含蕴深刻。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 句。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颈联写晚眺近景,虚实结合:山雨将到,鸟雀仓惶逃入遍地绿芜、秋蝉悲鸣躲在黄叶高林,这些是诗 人眼前的实景。但早已荡然无存的“秦苑”“汉宫”又给人无尽的联想一一禁苑深宫,而今绿芜遍地,黄叶 满林;唯有鸟雀和虫鸣,不识兴亡,依然如故。历史的演进,王朝的更替,世事的变化沧桑,把诗人的愁 怨从“万里”推向“千古”,以实景叠合虚景,

36、吊古之情油然而生。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尾联作结,融情于景。诗人最后感慨道:羁旅过客还是不要索问当年秦汉兴亡之事吧!我这次来故国 咸阳,连遗址都寻不着,只有渭水还像昔日一样长流不止而已。“莫问”二字,并非劝诫之辞,实乃令人思 索之语,它让读者从悲凉颓败的自然景物中钩沉历史的教训;一个“流”字,则暗示出颓势难救的痛惜之 情。渭水无语东流的景象中,融铸着诗人相思的忧愁和感古伤今的悲凉,委婉含蓄,令人伤感。七、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许浑(约791约858),字用晦,丹阳(今江苏)人,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 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

37、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 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咸阳城东楼。2、写作背景咸阳城东楼一诗大约是许浑于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所写。此时唐王朝已 经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 景,即兴写下了这首七律。八、问题探究(1)分析“一上高楼万里愁”的“愁”含义和作用。笏耆:含义:愁,思乡,怀古。作用:一个“愁”字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以“愁”开篇,其后交待“愁” 的缘由(用首句引出下文情感的抒发)。(2) “山雨欲来风满楼”可谓“绝妙好词”,试从内容角度赏析。笏芳:全句

38、只有寥寥七个字,十分形象地写出山城暴雨即将来临的情景,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还预示 着唐皇朝的统治,已经面临着崩溃在即的危机。此联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是千古传咏的名句。(3) “简要赏析咸阳城东楼颈联的表达效果。参考:颈联晚眺近景,虚实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强调过去的秦汉宫苑,现今只是绿芜遍地,黄叶满林, 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 今昔对比,吊古之情油然而生。(4)根据咸阳城东楼内容,概括作者“愁”的原因。笏考: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5)请从情景交融的角度简要赏析本诗

39、。参考:本诗开篇愁字笼盖全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面则交代因何 而愁。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抒发了对家国 衰败的无限感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九、诗歌主旨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 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十、课堂小结1、总结: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渲染,勾勒出一个萧条凄凉的意境,借秦苑、汉 宫的荒废,抒发了对家国衰败历史沧桑的无限感慨。全诗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赋予抽象的感

40、情以形体,在呈现自然之景的同时又体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以及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景别致而凄美,情愁苦而悲怆,意蕴藉而苍凉,境雄阔而高远,神完气足,为唐人登临诗篇之佳作。2、熟读成诵。十一、板书设计咸阳城东楼 七J Ai J 七J dTS.首颔颈尾首句扣题,抒情写景7对家国衰 晚眺远景,寓意深远。败历史沧 晚眺近景,虚实结合。桑的无限 尾联作结,融情于景。J感慨【基础过关】1 .咸阳城东楼是(朝代)的 写的一首(体裁)诗。2 .写出加粗字的正确读音。兼葭汀洲绿芜苑渭水3 .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兼葭:(2)汀洲:(3)芜:(4)行人:(5)当年事:(6)故国:(7)东来

41、:【实战过关】一、默写记忆型默写:(1) 一上高城万里愁,O (咸阳城东楼)(1分)(2)溪云初起日沉阁,o (咸阳城东楼)(1分)(3) ,蝉鸣黄叶汉宫秋。(咸阳城东楼)(1分)(4) ,故国东来渭水流。(咸阳城东楼)(1分)理解型默写:1、时移事迁,历史痕迹难以分辨,别去追寻前朝往事的诗句是:2、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常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3、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描写秦汉宫苑的荒芜,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 o4、许浑咸阳城东楼中用一个“愁”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O二、课内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小题。【2019 江苏中考模拟】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

42、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注咸阳:今属陕西。咸阳旧城在西安市西北,汉时称长安,秦汉两朝在此建都。隋朝时向东南移 二十城建新城,即唐京师长安。唐代咸阳城隔渭水与新都长安相望。此题一作咸阳城西楼晚眺。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溪、阁:作者自注“南近脩溪,西对慈福寺阁二当年:一作“前朝二1 .诗人在首联中是如何表达愁绪的?请作简要分析。2 .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画面。联系全诗,说说这个诗句有怎样的表达作用。3 .根据诗句推测,尾联中的“当年事”指的是什么事?

43、此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2019 河北初三期末】咸阳城东楼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兼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14.对上面这首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写秋日登楼远眺的所见所感,抒发了怀古之情,音韵婉转,格调苍凉悲慨。B.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一联实写暴风雨来临前的景象,生动传神。C.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对应词语词性相同。“秦苑”和“汉宫”是借古称今的写法。D.全诗除了第一句含有议论的成分,其余诗句都是寓情于景,没有议论。15.请赏析“山雨欲来风满

44、楼”这句诗。三、课外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问题。【2015 山东初二月考】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5.解释下面的词句。太清:端居耻圣明:6.下列理解错误的是()oA.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J两句写景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C. “欲济无舟楫”写诗人想渡湖水却没有渡湖的车辆和船只。D.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J两句是比喻诗人想做官而没有途径。(-)阅读下面诗词(共4分)【2014 河南初一期中】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

45、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班,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6 .诗中能和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相比美的句子是什么?找 出这两句中的关键词并体会其表达作用。(3分)17 .联系诗的后四句,体会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1分)(三)诗歌鉴赏【2018 宁津县育新中学初二月考】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李德裕,中唐杰出政治家,武宗朝任宰相,后宣宗即位遭贬谪,最后被放逐到海南,任崖州(今 海南琼山市东南)司户参军,终于贬所。此诗为诗人63岁在崖州时所作。18 .诗歌登崖州城作体裁是19 .“独上高楼望帝京”包含了哪些情感?20 .请从运用修辞和抒发情感两方面分析“鸟飞犹是半年程” 一句的妙处。(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2018 宁津县育新中学初三期中】登崖州城作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注李德裕,中唐杰出政治家,武宗朝任宰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