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与知”的重构 外感病初期辩证体系重构.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6199205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与知”的重构 外感病初期辩证体系重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感”与知”的重构 外感病初期辩证体系重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感”与知”的重构 外感病初期辩证体系重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与知”的重构 外感病初期辩证体系重构.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感”与“知”的重构|外感病初期辩证体系重构8月,感知增生中法新媒体艺术展在上海华侨城苏河湾艺术馆展出后又转战深圳华美术馆,由中方策展人颜小东和法方策展人查尔斯卡克皮诺联合策展,他们试图通过这次展览深度探讨媒体的概念以及以人的多重感知与媒体交互的问题。展览的主题“感知增生”颇具深意。人与媒体的连接是通过感知实现的,“感知是个组合词,感所概括的是(主体)以生理器官获得对外部事物的反应并由此传递至大脑后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而知是及此进一步的智力活动,其发展是经验阶段性的系统化,以及在此之上的知识成果的产生。”随着媒体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人的感知系统的逐渐复杂化,正是为了顺应媒体的不断更新,导致了感知

2、的“增生”“增生作为生物学术语,原指细胞通过分裂繁殖而数目增多的现象,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好的生理性增生,也有可能是不好的病理性增生。”在这里,“感知增生”是在媒体变革的状况下,感官重构的现实和在媒体艺术中呈现和体验的可能性。在这一主题引导下,所有展品都试图带给观众以往不曾有过的全新感知体验。有趣的是,由于中国和法国的两位策展人各自独立地进行作品的征集和选择,选择的结果呈现了有趣的差异性:法国策展人在选取作品时更注重作品带给观众的直接感受,以及由此带来的审美体验,给人的体验更轻松,可以说偏重于“感”;中国策展人则更注重作品中传达的艺术家的观念特质,观众往往需要得到一些作品的文字阐释才能对作品真正理

3、解,可以说偏重于“知”。通常在国际间的新媒体展上,往往由于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而模糊了展览中不同作品的“在地性”(locality),不知此次展览中体现出的两种明显差异的倾向,是策展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还是中法两国文化的“在地性”差异呢。如果是后者,那么这种在策展人计划之外出现的新媒体艺术的“在地性”呈现方式,倒也蛮值得讨论。那么让我们分别看看以“感”为重的法国艺术家作品和以“知”先行的中国艺术家作品。为了给观众呈现新鲜有趣的感官体验,法国艺术家作品毫无疑问提供了很多让观众与作品交互的机会。可爱的音乐花园植物话语由一组敏感的盆栽植物组成,它们能够对观众的碰触和温度做出反应,当人们靠近或碰触它们时

4、,美妙的音乐就会响起,不同的植物奏响不同的音乐,当很多人一起与植物交互的时候,一场植物交响乐就响起了。这是我们在自然媒介中无法体验到的经历。另外也有在感官体验之外传递一定观念的作品,比如我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是一个基于指纹扫描的装置。很多人都有过通过指纹扫描进行身份验证的经历,在这个装置中,当观众将手指按压在感应器上之后,大屏幕上会出现此人的指纹,观众能够在这一刻体验到自我身份辨识的放大体验,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巨大的指纹在屏幕上不断肢解、演变有趣之余,吸引人思考有关个体身份解构与变化的问题。相比之下,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显得比较严肃,以“知”先行。徐文凯的作品水测中,有水滴不断从装置中落下,落

5、到一个量杯中,速度时快时慢。原来水滴是按照0/1(二进制)来操作的,0为一滴水,1为一条水。如此在量杯中即可测量数据的体积。这份数据其实是一份特定的邮件名单,包括全球艺术家、艺术团体、画廊和收藏夹的电子邮件地址。于是在水滴下落的过程中,人被简化为数量,与其身份和意义剥离。当然也有除观念外带给观众意外的多感官体验的作品,比如林俊廷的记录0秒。该作品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一个“魔镜”,观众进门坐到镜子前面的椅子上,停顿之后会在镜中看到自己的身影倒退着离开椅子、走出房间,而当下的自己仿佛进入另一维度;后一部分,当观众真正起身走到镜子的背后,可以看到前方有绿色的光圈由远及近扩散而来,仿佛时光隧道一般据说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看到这件作品,当下跌倒在地,他们认为艺术家将他们的濒死体验真实地呈现了出来。除展览之外,这次的艺术展项目还包括3个新媒体艺术表演以及2个跨界特别项目,从不同层面上探讨了媒体艺术带给我们更丰富的感知体验的可能性。虽然整个展览从作品选择到布展的视觉效果都可圈可点,然而也许是因为中法两位策展人各自独立选择展品的缘故,展览主题概念内部的逻辑与展品的规划布置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性,是此次展览的一个小小遗憾。除此之外,整个展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作品还是颇多的,对单纯的展览形式以外的表演、特别项目的尝试,也不失为对新媒体艺术展览新形式的积极探索。(图片提供深圳华美术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