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198941 上传时间:2023-09-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七年级上册 4 古代诗歌四首 一等奖创新教案4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能背诵,用“读-译-析-悟”四步法学诗,理解诗歌意思。品悟作者的情感。 3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4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诵读并背诵,用四步法理解诗歌意思。(重点)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及其情感。(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 1播放一分钟大海视频,头脑中会出现许多描绘大海的词语,以“我看到了大海”说话。 【讲授】了解作者 2以你在电视中所见的曹操形象,你觉得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哪位

2、同学可以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曹操? 屏显: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除此之外,读这首诗我们还会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曹操! 【讲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曹操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 1学生自由朗读, 请同学评价。(注意纠正字音) 学生评价朗读的语调、语

3、速、重音。 2听视频朗读:注意把握诗人豪迈的情感。 【活动】疏通文意,根据注释译诗 请学生翻译,并注意提醒校正。 补充:临,到达,登上;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屏显:参考译文 (曹操)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在萧瑟的秋风中,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星辰运行不息,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产生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吧。 【活动】精析诗句 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PPT:问题组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所写主要景物是什么? 23-10具体描绘了

4、四幅画面,请结合每幅画面中的诗句或词语,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呢?这是一个怎样的曹操?该句怎样读? 答案参考: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参考:A.“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这是一个辽阔和威严的大海;曹操53岁依然亲率大军北上,可见这是一个充满豪情的曹操!该句朗读要舒缓,语调高亢! B.“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大海;他相信自己人生即使到了秋天也会像春天一样奋发向上,这是一个乐观自信的曹操。该句朗读要突出“丛生”“丰茂

5、”重音! C.“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盎然生机和宏伟气象。这是一个具有惊人力量的大海;他也仿佛化为波涛,席卷宇内,荡平诸侯!这是一个激情澎湃的曹操。朗读要充满激情! D.“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学生想象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展现大海之大,有吞吐日月星辰的气势。这是一个壮美辽阔的大海;无大胸怀难以有这样大境界,激发了统一中国的豪情壮志的气概!这是一个胸襟博大,具有一统天下志向

6、的曹操!该句是全诗写景高潮,声音带有临风而歌的意味,高亢而情感饱满。 【讲授】品悟写法 1这首诗以描绘沧海的壮美和辽阔,表现诗人博大的胸襟,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对未来充满乐观的情怀!这种情感全文并没有直接抒发出来,怎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写景。这种写法叫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如果再叫你评价曹操,你又会感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确:他是一个胸怀宽广、心有壮志、乐观自信、积极进取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讲授】小结 学法小结:学诗四步法读译析悟 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总结:感受曹操的英雄

7、气概 【活动】板书 观沧海 曹操 读译析悟 心胸开阔,抱负远大 对未来充满信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体知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2了解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3理解杨花、明月、子规三意象。 4感受诗人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诗歌写景的目的:寓情于景,为抒情铺垫。 【教学过程】 导语: 唐诗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诗歌是唐代文学艺术的代表形式。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全盛期。唐代诗人众多,仅传下姓名的诗人就有2300多,仅全唐诗中收入的唐诗就有48900多首,一个人每天背一首,得用130多年。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诉说悲欢离合,歌唱远大理想,揭露社会黑暗,赞美

8、大好河山,总之,唐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唐诗,领略一下唐诗那醉人的风采。 一、文学常识:古体诗和近体诗 在唐代,人们把较少格律限制的诗叫古体诗(格律:诗、词等关于字数、句数、对偶、平仄、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把唐朝时出现的讲究格律的诗称为近体诗(古体诗和近体诗最初都是唐朝人的说法,古体诗因产生年代早,相对于唐朝人已经是古代的诗体了;格律诗在唐朝时是刚刚成熟的,相对于唐朝人来说是“新近”产生的,所以唐朝人称它为“近体诗”。我们现代人不过是沿用了唐朝人的说法,实际上“近体诗”离我们不但不近,反而已相当久远了。)近体诗又分为两类:律诗和绝句。 古体诗 近体诗 形成年

9、代 唐代之前 唐代 格律要求 较少限制 限制严格 形式分类 古诗,古风 律诗,绝句 举例 蜀道难 送杜少府(律)闻王昌龄(绝) 二、读。 语速,语调,节奏。 三、文学常识。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世称“诗仙”。 四、释题,背景。 1标题 闻:听说。 左迁:迁,调动官职,一般是降职;古人以右为尊,左迁就是降职。 寄:寄托,托付。 2背景:诗人王昌龄于天宝8年被贬偏远之地,当时李白正在扬州,听说此事,便写下此诗,寄托对朋友的牵挂。 五、赏析。 1第一句写了哪些事物? 杨花,子规的啼鸣(不是子规)。 2写这两个事物的作用是什么? (1)点明时令:暮春时节。 (2)渲染气氛

10、:黯淡、凄楚的气氛。 杨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 子规啼鸣:离愁别恨,与友人分离的痛苦。 (3)烘托心情:痛苦,痛惜,悲痛。 3这句景物描写中含有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对友人离别的痛苦景中含情,融情入景。 4写景的目的:一般诗文,写景的目的,基本上都是为了抒情,绝大多数景物描写本身,就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景是为抒情铺垫(准备)。 5第一句是写景,第二句是叙事。“闻道”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闻道:听说。表现了作者的惊惜之情:友人已经走了,而且已走了很远,而且是受了贬谪而走。 龙标:地名,本是王昌龄迁谪之地,这里指王昌龄本人,古人常以籍贯、职务、任职之地名称其本人。 6“过五溪

11、”表明了友人怎样的处境(状态)?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迁谪之偏远;道路之艰难;未及与朋友告别,朋友已走了很远。表明作者内心的悲痛,对友人的前途和命运的关切之情。 7前两句的写景叙事,都是为了下两句的抒情作铺垫(准备)。 8第三句的“愁心”是什么意思?作者因何而“愁”? 寄:寄托,托付。 与:给。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9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于明月? (1)明月是圆的,让人想起“团圆”这个概念,如果月圆人不圆(全),就会引起望月人的情思。 (2)明月升起时,天地之间是宁静的,明月的光辉是柔和的,

12、人们在夜的宁静中沐浴柔和的月光,容易引起无限的遐想; (3)明月升起,远隔两地的亲友都能同时看到它,千里可共,因而人们望月时容易想起远方的亲朋和故乡。 (4)明月给人的感受如冰似玉,晶莹润泽,它象征了亲情友情的纯洁。 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同时具备以上特点,所以,再也没有什么比一轮明月更能让人产生思乡,怀旧,念远之情。 10最后一句,为什么寄托在明月中的对友人的关切之情托风来传送? 因为风既迅疾又轻柔,可以快速而轻柔地把自己的关切之情带到朋友身边。 11明月与轻风本来是没有情感的,作者为什么还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在这里把明月和轻风人格化了,把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

13、的知心人。什么叫把客观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让它同样具有情感。 通过把明月人格化,让明月成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到偏远荒凉的所在。同时,不仅表现出诗人和朋友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寓有只要明月还在,两人的友谊就会像皓月一样长存之意。 把客观事物人格化,能表达更强烈、更深厚的情感。 12“夜郎”:此处的夜郎不是指贵州的古夜郎国,而是指湖南的夜郎县。 诗意是:即使你在比本来就很遥远的夜郎还要遥远的地方,我的思念与牵挂也如明月一样千里伴君行。 13“直到”的“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作者盼望自己的心意早日到达朋友身边的焦急的心情。明月虽可寄托,长风虽然迅

14、疾,但这份情意送到朋友身边毕竟需要时间,作者希望长风一路快跑,不作片刻的停留,以早一点把自己对友人的牵挂与安慰之情送到朋友身边。 14李白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你能从诗中哪个具体的语句体现出这种浪漫的情怀? 后两句。诗人与友人虽然远隔万里,山高水长,但却能借明月长风传达对友人的情意,突破了现实时空的阻隔,具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浪漫和浪漫主义:浪漫,富有诗意,充满幻想;浪漫主义: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 15主题:诗人通过对暮春时节特定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16写作特色: (1)融情入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 (2)客观事物人格化,

15、抒情更强烈,更深沉。 17诗人的形象:每一首诗中必定会有的那个人,就是诗人自己。从这首诗中,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请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模仿下面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读完这首诗,我仿佛看到,李白正独自站在窗前,抬头仰望着遥远天边那一轮明月,他的心中牵挂着远方的友人,这个月明之夜啊,他又将彻夜难眠。 次北固山下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文学艺术的三座高峰,许多名篇佳句脍

16、炙人口,源远流长。大自然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都成为诗人吟诵歌咏的对象,并借此抒发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次北固山下(板书)。 二、学生看文中注释,解释题目 (1)次,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为名胜之地。 (2)介绍作者: 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唐代诗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 (2)一生朗读。其他同学评价。 (3)教师总结,指导朗读要求:节奏停顿;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感情充沛。 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因此,朗读时要注意

17、划分音节,分出轻重缓急,读出来才抑扬顿挫。下边把这首诗的前两节标上符号示例(“”表示节奏,有“”线的地方应该适当的停顿或舒缓;“”表示中重,“ ”表示重读),没有符号的地方可以读得轻一些。请按照朗读诗歌的要求,朗读这首诗。 (4)师范读、练习读、分组读、齐读。 四、细读揣摩 (1)请学生说一说诗句的意思,(3位同学起来说说)教师归纳: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的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我多么思念亲

18、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2)整体把握。 五、思考讨论 (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色?请你从诗人的角度,以“我看到了 ”描述一下。 本诗传神地描写了北固山下绮丽的景色,首联点明题目,诗人漫游在外,到北固山下,而要走的路还很远,颔联、颈联写水涨江阔、日生春暖,本是寻常的江南景色,但诗人以一个北方人的眼光来审视这司空见惯的景象,便观赏出种种奇异的美。 (2)领会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泛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

19、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3)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一句?说说理由。(学生可以主动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引导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六、

20、课堂小结 这首诗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开头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在“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境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级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失诗苑奇葩,艳丽千秋。 天净沙秋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诗歌有关知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2过程与方法: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游子在外的漂泊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诗人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会诗歌意

21、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七百多年来,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因为它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怀主人公置于特定氛围中,使主观意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这是一篇抒情作品,仅用28个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二、解题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马致远,元代著名散曲家,早年热衷于功名,却屡不得志,经历了漂泊生涯20余载,本曲是这种漂泊生涯体验的结晶,是作者用血和泪写成的,是元曲中的“绝唱”,元人誉之为“秋思之祖”。 三、朗读诗歌 1师配乐范读 2学生齐读 3学生给诗歌划分节奏,注意

22、重音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学生配乐朗读 四、学生合作探究 1学生闭目,随着教师的描绘想象这幅画面,感悟内容,体会思乡之情。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才老树,看到暮鸦在树梢上盘旋,昏鸦要归巢了;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看到人家炊烟缕缕,是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这时太阳就要下山了,太阳也要回家了还没有找到抽空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难熬的长夜。唉,自己有家难归,令人心碎肠断,更添悲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学生交流自己想象的画

23、面,及作者所表达的思乡情。 3四人为一组,讨论以下问题: (1)这首小令前三句十八个字,写了哪九种景物?你认为这样写有何好处? (2)体会篇末所写的:“断肠人”应是怎样的人? (3)说说这首小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思?其“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在文中体现的? 以上问题由学生讨论,师适当点拨,共同明确: (1)这首小令共写了藤、书、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景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不简陋,九种景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景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

24、,简约之中见深细。 (2)独在荒凉的古道上,顶着西风,骑着瘦马前行,太阳下山了,伤心的人正在天涯漂泊,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断肠人”就是漂泊在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本句揭示“秋思”的含义,至于游子为什么漂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去想象。 (3)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感情是抽象的,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可感的事情,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使人感到具体生动。 4齐声朗读并背诵诗歌。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六、总结 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就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除了最后一句,全都是景语,而字字却是扣着“情”来写,古人说:“凡景物,皆情语”,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人们说起“乡愁”就会想到这篇作品。 作业 展开想象,将天净沙秋思改写成一篇散文。 八、板书设计: 天净沙秋思 (正衬)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断肠人在天涯思念故乡 (反衬)小巧、流水、人家(以乐景衬哀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