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运算律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961974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运算律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运算律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运算律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 运算律 北师大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四单元 运算律单元分析:1.课标分析: 本单元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学生掌握了四则计算和混合运算顺序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运算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掌握运算技巧,提高计算能力。2.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第七课,属于小学中年级的内容。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加法,但是还没有接触过运算律,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这对今后的学习有重要影响。所以说本课内容是一个过渡,既要用到以前的知识,又是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本课主要解决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明白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学会应用,使用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运算律对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抽象,列举例子,再举例子中运用,

2、使用各种方法计算答案。运算律首先告诉学生学习原因,帮助学生探索运算律获得的原因,其次告诉学生运算律的好处,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使用运算律,从生活实际出发,把生活中的问题运用运算律来解决。运算律有很多种,本节课只学习加法的交换律a+b =b+c, 加法的结合律(a+b)+c=a+(b+c),课本上举男生女生跳绳踢毽子 的例子,由学生熟悉的出发,通过不同的提问方法,最后得到相同的答案。让学生明白加法的结合律是难点,让学生学会使用又是一重点,难点。在检查一道加法题是,可以使用加法交换律验证是否算的准确3.学生情况分析小学四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中年级,已经学习加法了,掌握了简单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

3、算,但是还没接触过运算律,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新东西,新概念。运算律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些抽象,他们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时期,要帮助他们完成好这个转化。既要向他们呈现具体的失事例,也要帮他们形成抽象思维的方法。小学生对具体的事例,可爱的图片感兴趣,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一起他们的兴趣。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可能比较容易接受,而对于之前加法学的不好的学生,这是难上加难,必须要注重这类学生的需求,从最简单的开始,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乐趣。4.教学方法与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到苏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之以渔,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老师在旁进行指导,解答疑问。一到学生自己发

4、现探索问题,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生一个人解决问题可能有些困难,让小组同学在一起,既有利于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一起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习。第一课时 买文具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认识引入中括号的必要性。2.过程与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电脑出示2003年

5、2月,我国新疆喀什地区发生了6。2级的大地震,造成许多学校的房屋倒塌,为恢复学校的正常上课,党和政府紧急调动各地的帐篷,使灾区的学生能按时开学上课。你能为灾区学生做什么?(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分析处理信息,了解灾区学生的困苦。)1、根据情景图提出问题2、说一说了解了哪些已知条件。二、自主学习、建立模型。1、学生根据课本实际情景图的要求,独立列式计算完成课本提出的问题。学生大部分会列分步算式,少数学生可能会列综合算式,但由于他们未学 ,所以在列综合算式后,发现按运算顺序来算的话,得出的结果会不同,为什么呢?2、学生处于“悱偾”状态,老师适时请出 来帮忙,由此,学生对括号的作用印象一定非常深刻。(首

6、先学生独立试做,然后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三、精讲点拨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算式与以前的有什么不同?2、启发学生想一想,通过计算对比会发现什么?3、学生通过刚才的比较总结: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先独立思考,再讨论交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你能为灾区学生做什么?引出书上的第4题:捐书引导学生先说出计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指出错在哪里?怎样才能改正)四、知识应用及拓展。1、把算式转化成可以简便的算式,进行简便运算。2、完成“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先算什么?再计算。第2题:认真观察

7、,小组内算一算,说一说,比一比。第3题:在运算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错误,并让学生记住一些特例。五、小结本课:你对中括号的作用及用法掌握怎么样?六、作业布置:配套练习板书设计:中括号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练一练1.口算。245 1830 2006 19402540 2603 1430 125802.填空。(1)估计9642时,这样想:96( ),42( )。( )和( )相乘得( )。所以9642( )。(2)308005的末尾有( )个0(3)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一个四位数,其中一个因数是两位数,那么另外一个因数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

8、是( )位数。3.判断题。(1)37050与37005的积相等。 ( )(2)89998989(991) ( )(3)两个三位数相乘,积一定是五位数。 ( )4.选择题。 (1)847853这道题可以利用( )来简算。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2)两个因数的积是480,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5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是( )96 2400 不能确定(3)86240,里应填( )320 180 2105.计算(1)先估算,再列竖式计算。28548 95408 36075(2)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02 2398+46 25321256.应用题(1)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要白白流掉12千

9、克水,照这样计算,一年要流掉多少千克水(按365天计算)(2)运动会举行大型团体操表演,一共有4个方阵,每个方阵有25行,每行25人,一共多少人参加表演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能运用交换律验算加法和乘法,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过程与方法:渗透分类数学思想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教学重点:会选择算法,使一些计算简便。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交换师:同学们,

10、刘老师今天想做个小调查。我们班谁家有自行车?生:我家有。师:那你能告诉老师你家自行车是谁骑的吗?生:妈妈(我)骑的。师:妈妈(我)骑自行车,老师想把妈妈和自行车的位置交换一下,你们说可以吗?生:不可以。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自行车骑妈妈了。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再看下面这句话。小明在钓鱼。“小明”和“鱼”的位置可以交换吗? 生:不能。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鱼在钓小明了。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么再看25这个数中的“2”和“5”的位置可以交换吗?生:不可以。师:为什么呢?生:因为交换位置之后就变成52了,数字变大了。师:刚才我们讨论的几个问题能不能交换位置啊?

11、生:不能。师:在数学中也有些情况不可以交换位置,但是,有些情况就可以交换位置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数学中有关交换的问题。二、自主探究、初探定律1、出示:8+18 279-17 154 168 18+8 17-279 415 816师:请同学们观察这8个算式,观察后您们能进行分类吗?(学生交流)2、点名学生上黑板进行分类。80+65 65+80 154 415 279-17 17-279 168 816师:你是按什么分类的?生:我是按加、减、乘、除法进行分类的。师:抽生口算前4道算式, 然后请同学们观察前面4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生1: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和没有变。生2:乘法算

12、式中两个因数的位置交换了,积没有变。师:后面的四道题,虽然位置交换了,可是你们现在无法计算,暂时不探究这四道题。但是你们想不想计算这四道题?(想)那你们现在就要好好学习,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有没有信心。(有)(师取下这4道算式)三、合作探究,猜想验证1.加法交换律师提出:在8+18=18+8这道算式中,交换了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是不是在所有的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都不会发生改变呢?那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请同学们写出几道加法算式并试着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计算它们的结果,并验证我们的猜想。学生交流回答,师选择算式板书: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有没有找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发生了变化这种

13、情况? (没有)师:出示算式,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抽生回答)生1:交换加数的位置。生2:和不变。师总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师:谁愿意为这个规律起个名称?(抽生回答)生:加法交换律。(教师板书,全班齐读加法交换律内容)师:你们真聪明!现在谁能用字母来表示一下加法的交换律?(抽生回答)(板书:abb+a)。其实啊!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或者符号来表示,但我们一般都用a+b=b+a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及时练习:学生口答。(师: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口答) 20 + 30 = ( ) + ( ) 524 678 ( ) + 524 + ( ) = +

14、( ) 3 + ( ) = Y + ( )师及时反馈2.乘法交换律1.师:我们已经验证了加法交换律,那么乘法中是否也存在着这个规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同样地,先请每位学生编出乘法算式并试着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看看它们的结果有没有积发生了变化的这种情况?生:没有。师:请学生汇报情况,师板书。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抽生回答)生: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教师板书)师:谁能给这个规律起一个名称呢?(抽生回答)生:乘法交换律(教师板书,全班学生齐乘法交换律内容 )师:怎样用字母来表示这个规律呢? (抽生回答)生:(abba)2、及时练习。(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5、口答) 10 5 = ( ) ( ) ( ) ( ) C ( ) = F ( ) 25 18 4 25 ( ) ( )3、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交换律”(板书)。下面,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四、巩固内化,运用定律师:利用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我们可以检验计算是否正确。(出示课件),怎样进行验算呢?请你们完成“课堂学习单”的第一题。 1.(1) 7 4 验算:+ 6 4 1(2) 6 4 验算: 2 7 2 7 6 4 4 4 8 1 2 8 1 7 2 82、运用定律计算。比一比,谁算得快?(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将你的

16、好方法介绍给你的同桌。)1308670 25374 403560265 125238 3、拓展练习:32125 2516125五、总结全课师:同学们,请把课本翻到60和61页,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交换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谁来说说你今天这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说一说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交换律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bb a abba8+18 = 18+8 154 =415学生的例子 学生的例子 教学反思第四课时 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加法结合律(教材第52页)教学目的:1.知识与

17、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能力以及思维灵活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同学们,暑假期间,我们学校举行军事夏令营活动,三年级一班有营员42人,二班有营员45人,三班有营员55人,请你计算一下,这三个班共有营员多少人?(1)全班试做,指名板演。(2)集体订正:424555142(人)2.师:这道实际应用题同学们做得都很好,老师这还有一道例题(出示例2),同学们看能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说明:从近期

18、生活实际入手,使学生置于情景之中,便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为学习例2连加法做好铺垫。二、尝试探究构建模型1.出示例2。例2.四年级一班有48人,二班有50人,三班有49人,三个班共有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1)全班试做。(2)指名板演。(3)做完的同学自己先说一说每种方法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怎样?(4)师:由两种算法的结果相间,可以看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可 以怎样表示?(同桌相互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如下:(4850) 4948(5049)2.谁能编一道像例2这样的应用题,(指2至3名学生编)然后全班同学用两种方法解答。3.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样

19、的关系?(投影出示)(1213)1412(1314)(320150)230320(150230)说明:通过编题解答,使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结合律,为后面归纳概括打下基础。4.归纳概括加法结合律。(1)从黑板和投影上的算式同学们发现了什么规律?(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2)指名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3)教师准确口述规律,然后出示加法结合律内容。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我们把这样的规律叫做加法结合律。(揭示并板书课题:加法结合律)(4)全班整体感知加法结合律。(齐读)说明:由小组到个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发散学生的思雄,

20、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5.学习加法结合律字母公式。(1)自学(ab)ca(bc)(2)弄清a、b、c的意思。6.做一做。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2568)3225()130(704)(130)7.探究复习题的另一种简便算法。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同学们想一想:复习题怎样计算更为简便一些?42455542(4555)说明:学以敢用,强化简算意识。8.小结:加法结合律对于我们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切实掌握好。9.质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说明:清除练习中的障碍与疑点,使学生真正学懂会用。三、解决应用1.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学习例3.计算

21、48032575(1)同学们观察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3)集体订正,并指名说出这样算的根据。3.学习例4.计算32548075(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例4怎样算比较简便?与例3有什么不同?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全班试做,指名板演。(3)集体订正,说出计算时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说明:把两道例题放在解决应用这个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问:我们在以前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地方应用过加法结合律?5.练:(做一做)1373163怎样算比较简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6.读:阅读教材第14一15页,看看还有什么地方不清楚?7.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

22、结合律,并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了简便运算,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说明:对学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教育。四、综合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数。369258147369(147)(2347)5623()654(97a)(654)说明:巩固结合律,打好基础。2.在符合加法结合律的等式后面打号。a(209)(a20)9 ( ) (b)()b ( )(1020)304010(2030)40 ( )3.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 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l2

23、345991005050说明: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防止思维定势。4.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的?918911854115591682503213549652411说明:巩固例题,打好基础。5.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你能很快算出下面两个算式的和吗?1357171924681820说明: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创造性以及较高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五、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教学反思第五课时:乘法结合律教学内容: 乘法结合律(第54-55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通过探索活动,发现乘法的结合律,并用字母进行表示。2.

24、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1、通过探索活动,进一步体会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发现乘法的结合律。2、在理解结合律的基础上,会对一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教学方法: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教学准备:教学挂图,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假设情境,激趣导入1、出示长方体图,让学生估计搭这个长方体用了多少个小正方体。2、用不同方法验证结果。让学生用不同方法计算,并引导讨论为什么方法不同结果却一样,这其中是否蕴含着某些规律。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根据

25、上题的规律提出假设2、验证提出的假设是否适合其它数据小组内举一些数据来验证,可借助计算器,用一些较大的数据验证。 全班交流,并用字母表示结合律。三、测评反馈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尝试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概括出简算的方法。2、 进一步尝试用用乘法结合律解决连乘运算中的简算问题。3、 集体讨论第5题。四、板书设计乘法结合律 3(54)=60 15254=1500 (35)4=60 15(254)=1500 乘法结合律:(ab)c=a(bc)教学反思第六课时:乘法分配律教学内容探索乘法分配律,应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教材第56页的内容,及第57页的“试一试”、

26、“练一练”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在发现、归纳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探索乘法的分配律。教学难点:发现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教师:同学们,通过探索活动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些数学规律,并应用如乘法结合律等解决问题。这一节课,我们再一起去探索,看

27、看我们又会发现什么规律?让我们一起走上探索之路。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呈现课文插图(实物投影或挂图)教师: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你怎么算?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小组中说一说是怎么想的。3、反馈交流情况。由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有选择地板书)。学生A: 69+49=54+36=90(块) 学生B:(6+4)9=109=90(块)要求学生结合插图说明算式的意义。4、 指导学生结合观察算式的特点。5、 举例验证。让学生根据算式特征,再举一些类似的例子。如:(40+4)25和4025+4254264+4236和42(64+36)讨论交流:(1) 交流学生的举例是否

28、符合要求:(2) 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3) 还有什么发现?(简便计算)6、字母表示。教师: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能写出你的发现吗?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板书。(a+b)c=ac+bc7、提示课题。教师在未完成的板书中添上:乘法分配律。三、精彩展示课文第57页的“试一试”。1、(80+4)25(1) 呈现题目。(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能否应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简便。(3) 鼓励学生独自计算。2、3472+3428(1) 呈现题目。(2) 指导观察算式特点,看是否符合要求。(3) 简便计算过程,并得出结果。四、课堂练习课文第57页的“练一练”。板书设

29、计 乘法分配律 69+49=90 4025+425=1100 (6+4)9=90 (40+4)25=1100 乘法分配律:(a+b)c=ac+bc教学反思第七课时:练习四教学内容:练习四(第59-60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进一步熟练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进行简算。2、过程与方法: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问题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教学重点:灵活地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进行简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进行简算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学准备: 计算器教学过程:一、

30、 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做第1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说简算方法。做第3题:小组活动: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连的又对又快,在做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适用的条件。二、花圃中的乘法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理解列式的算理,即第1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周长,第2个问题为什么是计算面积,体会周长与面积的不同含义。三、观察与思考:本题是一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渗透了一些函数的思想。先呈现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再根据图上给出的信息解决所提出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所列算式中乘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接着,可让学生再举例来验证自己的发现。四、 课堂总结五、 板书设计练习四一、用乘法结合律、分配律进行简算二、花圃中的乘法 三、观察与思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