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上册 23《孟子》三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上册 23《孟子》三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五四制)语文八年级上册 23孟子三章 一等奖创新教案23 孟子三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 1背诵默写名句。 2正确认识“天时”“地利”“人和”的时代意义。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文常了解 1
2、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2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内容包括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3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
3、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历史上尧舜功绩,到处游说,宣传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寄希望于封建统治发“仁心”,力图维护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今天看,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值得肯定。 (二)朗读课文 注意把握字音、停顿、重音。 注意排比句的节奏,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二、合作探
4、究 1翻译课文。注意下列重点词句。 (1)通假字。 亲戚畔之(“畔”同“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 (3)一词多义。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三里之城(的) 以天下之所顺(用)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环而攻之(代词) 多助之至(到) (4)重点句子的翻译。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
5、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2思读课文,理清论证思路。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论证的? 明确: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开篇提出论点,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论点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论据 进攻天时不如地利 防御
6、地利不如人和 战争中需要“人和” 类推 域民 固国 威天下_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多助顺之 失道寡助畔之 3学习文言文,要注意联系现实,古为今用,赋予经典作品以时代意义。对于人和得道你是怎样认识的?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和”是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是团结,共渡难关,是齐家强国的根本。 三、反馈与检测 1本文的主旨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解释加线的字词。 委而去之:离开 池非不深:护城河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凭 以天下之所顺:用 三里之城:的 环而攻之:代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 3翻译句子。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
7、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2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3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文义。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我们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 二、教学
8、新课: (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距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但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政治主张未被采纳。 2解释下列的词。 (1)移:使改变。 (2)威武:威胁
9、暴力。 (3)屈:使屈服。 (4)焉:怎么,哪里。 3翻译课文。 先对照课文及工具书自主学习,疑难之处做标记,然后组内交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班内交流,互助学习。 (二)合作探究,分析内容。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三、课堂小结
10、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仁人志士,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直到今天,当我们再读课文时,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但在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中,也隐藏着某些封建思想的糟粕,比如妻妾制度,三从四德等,所以我们要学习辩证地看待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扩展延伸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光辉形象,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举例说明。 五、板书设计: 富贵不能淫 妾妇之道: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 大丈夫之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材分析】
1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八下所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历代传诵的议论文名篇,全文逻辑严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的论证,使结构清晰,辞采飞扬,富有说服力。文章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和基础,前几个学期学习过一些简单的议论文,但接触文言议论文是首次,本文是文言文中的经典议论文,但部分语句比较晦涩,给学习本文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难度,把重点放在“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理解论证方法”上
1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 积累一些文言词汇。 2过程与方法: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入论证论点方法,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3情感与态度: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思考讨论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反复品读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思想,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方法,并进一步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 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
13、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在“导入-诵读-翻译-品读-拓展”课堂教学模式下,通过教师启发引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通过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 具体内容:“我所知道的孟子”资料搜集展示: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
14、张及个人修养。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孟子最早提出 “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历史上尧舜功绩,到处游说,宣传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寄希望于封建统治发“仁心”,力图维护原始井田
15、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今天看,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值得肯定。 设计策略:课前搜集资料;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资料搜集情况; 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导入能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生活在孔孟之乡的中学生应该对孟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大都相对对孔子了解得多一些,对孟子知之甚少。所以课前设计搜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归类整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孟子及其思
16、想的了解。课前检测时,各组学生纷纷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孟子及其思想。这样既展示了课前预习的结果,又顺势导入本篇课文学习。 (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 1反复诵读: 具体内容:诵读课文: 设计策略:自由诵读、录音范读、齐读和指导诵读、评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复诵读。教师指导诵读: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 评价方式:指名诵读 设计意图:诵读是古诗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哲人对话,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突出了教学
17、重点中的“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思想”。 2自主翻译: 具体内容:翻译全文: 设计策略: 自主翻译,学生借助课下注释,逐词逐句翻译课文; 小组交流,学生以单元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解决疑难词句,再不会的问题板书提交全班解决; 课堂释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上两步尚未理解的词句; 重点强调,通过大屏幕检查学生翻译效果,并强调重点词句: 词性活用:苦、劳、饿、空乏、乱、动、忍都是形容词或动词的使动用法,翻译时,要译成 “使”。 一词多义:国、拂。 通假字:曾、衡、拂。 虚词:于、以等。 重点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8、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评价方式:指名学生以接龙形式翻译全文,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设计意图:翻译环节至关重要,它是学生积累文言词语的过程,牵涉到学生对文意的正确理解和对文章思想的正确解读。本阶段各个环节,步步推进,稳抓稳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突出教学重点中的“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并为下一步探究文章做好准备。 (三)合作探究,点拨提升 具体内容:理解作者思想观点,明确写作思路,把握语言特色。 设
19、计策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理解文章思想观点,明确文章观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把握文章写作思路及语言特色。学生发言后,通过屏幕展示文章思路:文章先用六位名人的史实说明人才在苦难中造就;然后从正面论述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由人生扩展到治国,反面论述没有忧患的危害;最后得出作者的思想观点。语言特色是使用了大量排比句,雄辩有力、富有气势等。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合作交流、探究的结果。 (设计意图)本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什么?(思想观点)二是怎样写的?(写作思路、语言特色等)本环节进一步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继续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最
20、后教师点拨提升。突破教学重点“体会作者思想”,解决教学难点“把握文章写作特色”。 (四)拓展延伸,丰富积累 具体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设计策略:课前搜集资料,课上小组交流教师点拨提升。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合作交流,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进一步理解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 (五)随堂检测,直面现实 具体内容:结合个人和民族的现实,思考讨论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 设计策略:结
21、合历史反思现实。“正是忧患意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正是忧患意识,大和民族精诚团结,忍辱精进,才在二战的废墟上建立了一个科技大国。改革开放后,我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可另一方面,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民族复兴虎视眈眈;日本人更是不断寻衅滋事;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的较大灾难包括雪灾、洪涝、地震、干旱等请同学们结合个人和民族的现实,思考讨论忧患意识的现实意义。” 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这一环节拓展阅读和思考的空间,让学
22、生从语文小课堂走向了社会大生活,唤醒了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激情。同时随堂检测的教学环节,也能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事例)六位圣贤(结论)苦难造就人才 个人与国家(对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点) 反思重建: 孟子这篇短文是历史传诵的说理名篇,本文不仅逻辑严谨、富于辞采,而且所说明的道理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材料。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内容,发掘文章的教育意义,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终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目的?应是教学的教学重难点。基于此,自己尝试采用在“导入-诵读-翻译-品读-拓展”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学,通过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学习疏通文意,通过合作探究仔细品味理解文章内容、文章思路,体会语言特色。拓展延伸则引导学生联系古今中外历史和现实,领会人处于困境才会奋发有为,国无忧患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树立正确对待苦难和安乐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