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城区康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城区康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上城区康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 年)(意见征求稿)根据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 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 系”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 (国办发20195号)、关于推进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 量发展的意见(浙委发2019) 27号)、杭州市居家养 老服务条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康复养老 需求,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按照省、市推进康养体系建设的 重要任务,特制定上城区康养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20-2022)o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满 足老年人需求为出发点,着眼建
2、设“幸福颐养标杆区”, 深入推进医养康养有机融合,建立“以健康养老为核心、 以适度医疗为支撑、以功能康复为重点”的养老服务新模 式,推进“居家康养、社区助养、机构护养”的康养体系 建设,持续延长健康寿命,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获得 感。二、基本原则 1-2个“互联网+养老”服务项目。2022年,完成全区养老 服务资源整合,形成规范的上城“互联网+养老”模式。(牵 头单位: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数据资源管理 局、各街道)五、保障措施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 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领导机制,高标准规划、高要求 部署、高水平推进全区康养体系建设。建立养老服务联席会
3、 议制度,加强部门协同,统筹推进工作,切实解决涉及多部 门的重难点问题。成立上城区康养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 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民政、卫健、编办、财政、人社、 发改、教育、市场监管、住建、文广体旅、残联、工会、团 委、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全面组织领导康养体系建 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民政局,负责制定实施 方案、落实部门责任、实施检查指导等具体工作。各成员单 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各自职责和分工,履职尽责,全面 完成任务。2、加强指导监管。各责任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强化对试点工作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要突出问题导向,组织专 门力量,结合康养体系建设试点进展情况,采取现场指导、
4、 座谈研讨等方式,提供政策支撑,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要加强养老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管,严肃查处侵害老年人权益 的行为。建立健全民政部门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监管机 制,加强对康养机构建设、运营和服务的监管。以服务、质 量、费用、绩效等为重点,加快推进综合监管制度建设。加 强康养设施和服务安全管理,建立定期检查机制,保障老年 人利益。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厉查处。3、加大经费保障。以提升养老服务资金绩效为重点, 整合民政、卫健、残联、工会、团委、妇联等为老服务项目 经费,统筹安排资金,保障试点工作正常开展和康复服务体 系建设持续推进。对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和失智老人由 政府购买康复服务,探索纳入医
5、疗保险、养老服务补贴,对 其他试点老年人提供低偿康复服务,鼓励支持购买商业保 险,提高老年人康养服务支付能力。加大资金投入,对康养 联合体给予必要补助,2020年投入康养体系建设资金200万, 每年按10%的比例增加。4、加大宣传引导。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加强对建立 完善康养体系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政策措施的 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试点工作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电视、 报刊以及互联网等广泛宣传普及康养知识,引导老年人及其 家庭充分认识康养工作的重要性,帮助老年人形成正确的健 康消费观念,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寿命。1、资源联合。整合养老、卫生、残疾康复资源,建设 康养联合体,促进康养资
6、源共享和利用。2、智慧服务。建立统一的康养需求评估和信息平台,供需两端有机对接,精准提供和监管康养服务。3、方便可及。坚持预防与康复治疗相结合,以社区和 居家康养为基础,保障老年人获得普惠就近就便的专业服 务。4、多元供给。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大力发展康养产业,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康养服务需求。三、总体目标构建设施配套完善的康养阵地体系。统筹规划布局,将康养机构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形成功能完善、 规模适度、上下衔接、覆盖全区的康养服务设施网络。构建 医养有机结合的康养供给体系。深化医养康养结合工作,持 续改善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机构 开展多样化、多层次的医
7、养结合服务。构建专业素质优良的 康养队伍体系。建立岗前培养、在岗培训、继续教育相结合 的康养培训体系。通过多种保障举措,提高养老护理员队伍 稳定性和服务专业性。构建持续高效互助的康养志愿体系。 培育发展社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拓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 网络。深化“时间银行”、“银龄互助”等工作,推进志愿 服务制度化、规范化。通过有效整合区域内康养资源,推动政府部门、医疗机 构、社会组织与老年人康养服务、家庭成员照护能力提升需 求有效对接,到2022年,基本建成具有上城特色的居家社 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省市康 养体系建设提供可借鉴推广的上城康养新模式。康养服务形 成网络。构
8、建形成养老(医疗)机构、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 心(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站)、 居家上门四级康复体系,康养联合体覆盖100%街道。康养水 平明显提升。100张以上床位养老机构建有康复室。护理型 床位占机构床位数55%以上,全区有1个以上养老机构建有 失智症照护专区,建成至少2个认知症友好社区。康复队伍 明显改善。三级以上养老护理员掌握康复基本技能,培训失 智失能家庭照护者不少于3000人。街道、社区两级基层均 至少配备1名以上专职养老人员,每60张养老机构床位配 备1名社会工作者,每500名老年人配备1名持证专职社会 工作者。康养平台整合优化。依托“浙里养”平台,实现一
9、个平台管理康养服务、一张地图展示康养资源、一组数据掌 控康养态势、一部手机通办康养事项、一套政策保障体系建 设。U!1、开展建强康养组织体系行动。建实区、街道、社区 三级康养服务组织体系,为全区康养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体系 保证,确保康养体系建设有人抓、能抓好。区本级要建实养 老服务指导中心,落实上城区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人员、场地、 资金等要素保障,确保指导中心实体化运作,确实承担起全 区养老服务工作指导和监督作用。街道要成立街道级居家养 老服务中心并实体运行,安排专职社区工作者或助老员负 责,承担起街道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社区要成立社区级居家 养老服务中心,抓好社区助老员队伍建设,明确工作职责, 加
10、强管理规范,做细做实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牵头单位: 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委编办、区人社局、各街道)2、开展康养联合体建设行动。在区、街道建设定位清 晰、职责明确、上下联通、衔接有序的康养联合体,实现高 位规划建设、错位经营发展。鼓励养老机构与康复、医疗机 构毗邻而建。区级康养联合体,以大中型民办养老机构为主 体,联合各类康养资源,建立出院后护理、稳定期康复、生 活期照护联合机制。街道级康养联合体,以居家养老服务中 心为主体,联合基层医疗机构、康复机构、中医推拿馆,联 通家庭病床、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专 业化的康养服务。要高标准建设街道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提升生活服务、康复
11、护理服务、托养服务、家庭支持服务、 社会工作和心理疏导服务、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服务等服务水 平,实现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2020年,街道级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康复护理、康复器具租赁等 服务全面开展。2022年,全区建成1-2个康养联合体。培育 1-2家具有一定规模的康复器具租赁单位,形成可复制推广 的康复辅助器具租赁模式。(牵头单位:区民政局,配合单 位: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各街道)3、提升社区康养能力行动。按照杭州市居家养老服 务条例要求配建新建住宅项目、已建成居住小区社区居家 养老服务用房。鼓励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腾退的用地、用 房,适宜的优先用于康养服务。探索“1+
12、N”颐养社区模式。 打造具有居家上门服务、专业日托服务、养老顾问服务、社 区助餐服务、社区特色养老服务的“4+X”社区居家养老服 务照料中心(康养驿站)。完善助餐配送餐长效运行机制, 推进老年食堂(助餐点)建设,社区助餐服务覆盖率达100%。 2020年,提升改造1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022 年,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未达到规划 要求的,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齐,社区居家养老 服务配套用房实现100%达标,服务功能优化,形成15分钟 康养服务圈。(牵头单位: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住建局、 区规划分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监管局、各 街道)4、开展深化
13、医养结合建设行动。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及辖区内各养老服务机构开 展签约服务,逐步为辖区老人提供“养、护、医、康” 一体 服务,满足老年人慢性病管理、医疗护理、康复指导等需求。 做实老年人健康档案,全面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身体状况评 估,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康养数据库。康养筛查评估纳入基 本卫生公共服务和家庭签约医生团队服务内容。积极探索 “互联网+护理”服务,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 完善。加强老年人慢性病早期筛查、早期干预及分类管理, 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类服务同养老服务紧密结合。鼓励 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康养机 构。鼓励养老机构配备医务
14、室、护理站等,100张以上床位 养老机构建有康复室,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造1-2家 示范型“失智照护专区”养老机构,失智型床位达到总床位 5%以上,提升养老机构对失智老人的照护水平。提升护理型 床位占比,2020年,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1%以上。2022年, 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以上。(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残联、各街 道)5、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行动。为具有本区户籍, 居住在本区,年满60周岁且能力评估达到中、重度失能的 老年人或80周岁以上轻度失能老年人提供家庭养老照护床 位服务,加大困难老年人家庭建设养老照护床位的补助力 度。探索家
15、庭养老照护床位服务、家庭病床服务、机构养老 床位服务之间有序互转的评估、运行和监管机制。2020年, 建设2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出台标准化服务规范。2022 年,建设家庭养老照护床位不少于500张,形成体系完整、 流程规范的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上城模式”。(牵头单 位: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各街 道)6、开展适老化改造行动。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 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 五个方面,实施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采取个人自负 和政府支持相结合,推进家庭适老化改造提质扩面,拓展到 有需要的老年人,促进康养服务消费。围绕未来社区建设和 老旧
16、住宅小区(社区)“微更新”工作,积极开展加装电梯、 无障碍设施改造等工作,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改 造,营造适老化的社会环境。2020年,全面开展困难老年人 家庭适老化改造工作,改造家庭数量不少于100户;2022年, 完善工作流程和制度,全面形成适老化改造长效机制,困难 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实现全覆盖。(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残联、各街道)7、开展康养队伍能力提升行动。建立养老护理员、医 护人员培训制度,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 地,实施养老护理员素质提升工程,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水平 和能力。开展家庭养老照护者培训,提高失能失智老年人照 护者的护
17、理知识和技能。完善康养人才激励政策,落实康养 人员岗位津贴、入职奖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奖励等制度。 2020年,组织开展康养人才培训,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 积极推进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建设,安排不少于1000户 的失能失智家庭开展支持培训活动。2022年,完成全区养老 护理员轮训。建立2个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基地,安排不少 于3000户的失能失智家庭开展支持培训活动,建立家庭支 持培训长效机制。(牵头单位:区民政局,配合单位:区人 社局、区财政局、区卫生健康局、各街道)8、开展康养文化氛围建设行动。树立积极老龄化理念, 优先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效推广“时间银行”、“银龄互 助”等互助式养老模式
18、,尊老敬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 统筹街道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引导支持社区公共设 施、基层老年体协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符合老年人特点及需 求的各类文体活动,充分调动老年人参与积极性。多渠道扩 大老年教育供给,丰富老年教育形式及内容,提供开放、便 利、多层次的老年教育服务。开展内容丰富的孝道文化践行 活动和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老年人消费权 益保护和养老服务领域非法集资整治工作,老年人被骗现象 有效遏止。2020年,探索建立更加完善和规范的“时间银行”、 “银龄互助”模式,培育一批服务于老年人生活服务、健康 服务、精神慰藉、
19、法律援助等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2022年,建立“时间银行”、“银龄互助”长效运作模式。 (牵头单位:区卫生健康局,配合单位:区民政局、团区委、 区财政局、区文广体旅局、区教育局、各街道)。9、开展老年精神关爱行动。推进老年人心理与关怀服 务,实施老年精神关爱项目,整合专业组织、志愿组织等力 量,为空巢、独居、失能、残疾、计生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 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健康和关爱服务。鼓 励老年人自愿开展或参与形式多样互助式养老,引入社会工 作者等专业力量,积极引导志愿者进入养老服务机构、空巢、 独居、高龄等老人家庭进行精神关爱行动。2020年,为独居、 失能、失智、高龄等特殊困
20、难老年人家庭开展关爱巡访。2022 年,全面建立居家社区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制度,特殊困难 老年人家庭月探巡访率达到100%。(牵头单位:区民政局, 配合单位:区卫生健康局、区财政局、团区委、各街道)。10、开展智慧养老行动。巩固“互联网+养老”试点建 设成果,按照“1+N”模式建设上城区养老服务信息分平台。 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平台,提供紧急救护、家政预约、健康咨 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生活服务项目,实 时对接线下养老服务;建立养老服务监管平台,自动分析人 流量和使用绩效,实时调取视频信号,把好养老服务安全关 口。建设智能化养老社区和机构,构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养 老基础设施体系。2020年,规范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