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一学期(经济生活主观题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第一学期(经济生活主观题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姓名:班级:考号:一、非选择题1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现代化,是我国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 促进社会公允、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需改革税制、稳定税负、优化结构、 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下表是我国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措施(部分):信息一国务院确定,自2023年5月1日起,将剩下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 生活服务业等四个行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将房产、土地等不动产纳 入增值税抵扣,投资的部分可抵扣。“营改增”全面推开后,2023年全年减
2、税超过5 000亿元信息二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成果,不断提高城乡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在教化、医疗等方面的负担信息三2023年,政府投资选择那些长期能够优化经济结构,短期能够拉动经济增长 的项目,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等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措施陪B分)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答案】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通过营改增的税收调整,促进经 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通过实施 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工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通过基础 设施建设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等
3、投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说明我国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措施(部分)是如何体现财政作 用的。本题留意两个问题,一是要驾驭财政的作用,二是要找出材料中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措施。 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说明即可。材料中通过实施一系列社会保障措施,改善人民生活。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 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材料中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中西部铁路建设等投入,体现了财 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材料中通过“营改增”的税收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和 产业结构升级,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点睛】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应与社会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避开大起大落。在 经济增长滞缓、
4、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 加经济建设支出,削减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应实力制约时,政府可以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 通过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2 .中心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明确到2023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 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确定指出: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 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主动开拓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确保政府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 攻坚任务相适
5、应。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学问说明在扶贫开发中应当如何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 【答案】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在 扶贫开发中的投入力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允,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扶贫开发中要:遵循财政支配原则,确保财政扶贫资金支出。完善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优化配 置。敬重纳税人的权利,提高纳税人的权利意识,提高财政扶贫资金运用的透亮度,强化 社会监督,保障资金在阳光下运行。【解析】本题以中心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 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财政支出、财政的作用等相关学问,着重考
6、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学问, 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实力。本题考查经济生活学问,设问指向在扶贫开发中应当如何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属 于措施类试题。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作用首先明确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允、改善人民生活 的物质保障;然后分别从遵循财政支配原则、完善财政预算制度、提高纳税人的权利意 识等角度绽开分析,实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统一。【点睛】收敛性试题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学问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学问 点,或者具体到一个学问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学问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须要 学活、用活学问,做到融会贯穿。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学问范围(留意 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
7、这里有个学问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务、答题 角度。收敛性试题的主要思路是:以所要求的学问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找寻相关信息, 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假如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学 间的迁移和借用了。3 .材料一、夏季本应是猪肉销售淡季,肉价通常会下降,但今年却一反常态,多地猪 肉价格强劲反弹,创下两年内新高。据调查,近两年,由于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农 户基本上无利可图,养猪农户大大削减;由于生物能源的发展,玉米等一些粮食价格一 路看涨,猪饲料的价格也就跟着上涨。专家认为,此次猪肉价格上涨是价格连续下跌后 的理性回来,由于价格上涨,养殖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会扩大生产规
8、模,肉价不行能出现 过度上涨,这正是市场这只无形之手调整的结果。(1)依据材料一,运用“生活与消费”的学问,分析材料体现的经济道理。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地惠及全体人民,必需加快 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切最干脆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意人民需求。形成 合理有序的收入支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允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请结合“收入支配与社会公允”的有关学问,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地惠及 全体人民?【答案】(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养猪农户削减,导致生猪供应量削减,猪肉价格上涨 2分价值确定价格。猪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价格变动调整产量,影响
9、生产经营。受利益驱动,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 农户削减,导致生猪供应量削减。此次肉价上涨,养殖户会扩大生产规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或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坚持和完善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为缩小城乡收入差 距,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支配格局供应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酬劳在初次支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进步、劳动酬劳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支配更加留意社会公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文付为主要手段的再支配调 整机
10、制,规范收入支配秩序,爱惜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整过高收入,取缔 非法收入。初次支配和再支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允,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允。大力发展生产力,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供应物质 基础。【解析】(1)本题要求依据材料一,运用“生活与消费”的学问,分析材料体现的经济 道理。材料中可以看出,养猪农户削减,导致生猪供应量削减,猪肉价格上涨,体现了供求关 系影响价格;猪饲料价格上涨,养猪成本增加,导致猪肉价格上涨。体现了价值确定价 格;由于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猪农户削减,导致生猪供应量削减。此次肉价 上涨,利益驱使会促使养殖户会扩大生产规模。体现了价
11、格变动调整产量,影响生产经 营;整个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确定作用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2)本题要求结合“收入支配与社会公允”的有关学问,谈谈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 公允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一块学问教材讲的特殊清楚,组织答案时力求精确完整。财宝由人民创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允地惠及全体人民,就必需坚持和完善按劳支 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 收入支配格局供应重要的制度保证;就必需提高两个比重,实现两个同步;就必需再支 配更加留意社会公允;就必需正确处理公允与效率的关系。本题第一问题通过一则材料考查价值规律的相关学问。商品的价格为什么时高时低
12、?引 起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呢?假如把不同商品放在一起,会发觉他们的价格各不相同。 是什么确定他们各自价格呢?通过这类问题的考查,会让学生弄清这些问题的缘由,从 而理解价值规律的相关学问。其次问考查收入支配的相关学问。如何实现发展成果更多 更公允地惠及全体人民,涉及到收入支配制度问题,财宝是人民创建的,如何让人民共 享发展成果,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要让学生树立以人民为中 心的思想,懂得通过支配方式的调整和相应的举措,能够实现社会财宝支配的公允。【点睛】这类题要明确设问的学问范围。这就要求学生明确答题时所依据的学问范围, 看这个学问范围属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
13、与哲学模块,还是选修模块。 在回答时要留意两种状况:第一,设问限定的范围是隐性的,须要结合设问与题干材料 来确定;其次,答题所依据的学问具体到某一模块的某一学问点上时,答案不能超过这 个范围。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度城市居民农村居民20238 472 元2 622 元20239 422 元2 936 元202310 493 元3 255 元202315 781 元4 761 元202331 195 元11 422 元材料二 据波士顿询问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 们个人全部财宝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大约0.5%的家庭
14、拥有全国个人财宝 的60%以上。而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又有大约70%的财宝驾驭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 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距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 上,社会财宝支配悬殊过大,是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材料三 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将“优化国民收入支配格局”列为2023年财政 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内容。指出2023年的改革攻坚日 程表上,收入支配不容缺位。(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收入差距拉大的具体表现。(2)结合材料三,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从而实现社会公允。【答案】(1)具体表现:城乡居民收入差
15、距大,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居 民;财宝过分集中在一部分先富阶层,中低阶层收入低且比重大;地区收入差距大。(2)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全体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坚 持和完善按劳支配为主体、多种支配方式并存的支配制度,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支 配的原则。政府要加强对收入支配的调整,充分发挥财政和税收的作用,提低、扩中、 调高、取非,把收入差距限制在确定范围内。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教 化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努力增加农夫收入,努力促进收入支配公允,最终实现共同富有。【解析】本题以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话题设
16、置相关情境,从经济生活角度设 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收入支配与公允等学问点的把握程度。试题考查考生获得和解 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描述和阐释事物的实力。(1)结合材料,收入差距拉大的具体表现,考生可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中低阶层 收入低且比重大、地区收入差距大等角度进行说明。(2)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考生可从国家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使全体 人民的收入都有所增长;国家应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支配制度,坚持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 支配的原则;政府要加强对收入支配的调整;国家要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允的作用;国 家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努力促进收入支配公允等方面绽开回答。5.材料一 从2023年
17、起先,每年的11月11日网络零售平台阿里巴巴集团都实行大规 模的促销活动,“双11”也成为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节。过去的5年,中国社会零售 总额涨了 1.8倍,而网络零售总额则飙涨了 19倍。有经济评论家认为,中国电子商务 的春天已经到来。材料二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大背景下,电商无疑是产业经济领域最 闪亮的明星,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起先觉醒。困难变更的经济环境驱使着传统商家革新自 身的商业模式,争先恐后地进驻电商领域。现如今的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仍处于混战厮杀 的粗放格局中,怎样才能在“春天”中占得先机,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感到迷茫和无助。 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学问,分析“电子商务
18、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 生的主动影响。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学问,请你从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茫和无助”提出 合理化建议。【答案】(1)生产确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变更了人们的消费 方式,提高了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者的网购热忱推动网络零 售业的快速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转变观念,制定科学的经营战略,革新自身的商业模式。提高企业创新实力,依 靠科技和管理,形成网络竞争优势。在网络竞争中,恳切守信,依靠质量和信誉,树 立企业形象。【解析】本题以“电子商务的春天”和传统企业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迷茫和无助为背景 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
19、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学问,本题考 查考生获得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本题难度中等。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一,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学问,分析“电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 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主动影响,本题的学问范围是生产和消费的学问,问题指向是分析“电 子商务的春天”对我国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主动影响,属于意义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 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生产确定消费的方式和水平、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等方面来分析说 明。(2)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学问,请其从经营方面为传统企业摆脱“迷 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本题的学问范围是经济生活学问,问题指向是从经营方面 为传统企业摆
20、脱“迷茫和无助”提出合理化建议,属于建议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 可结合材料从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实力,靠科技和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等方面来组织答案。6.材料一 以下是北京某高校2023年即将毕业的学生就择业问题发表的看法。同学甲:我要依据自身专业特长、爱好爱好和实力找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同学乙:我想考公务员,因为工作比较稳定,也更风光 。同学丙:只要留在北京,什么工作都可以。(1)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学问,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 择业观。材料二 当前我国“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并存,“两难”问题困扰着政府、企业 和劳动
21、者。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冲突,确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 “舞”。(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学问,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 做。【答案】(1)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通过就业获得酬劳,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 劳动力能够不断实现再生产。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 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学甲依据自身条件择业,体现了自主 择业观,但考虑自身条件的同时还要看到社会的须要。同学乙选择公务员是因为公务员 更风光,不符合职业同等观。同学丙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从社会须要动身实现就业, 而不能仅仅考虑地域。政府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主动的
22、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整就业、 政府促进就业和激励创业的方针。企业应当主动担当社会责任,为劳动者供应良好的 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劳动者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自身技能和素 养。【解析】本题以高校毕业生就择业问题的看法和当前我国“用工难”和“就业难”问题 并存为背景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设题考查就业的学问,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学问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本题难度一般。(1)本题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学问,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 析三位同学的择业观,本题的学问范围是经济生活的相关学问,问题指向是阐述实现就 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并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择业观。考生解答本题要首先留意本题有 两问:一是阐述实现就业对于劳动者的意义,干脆考查教材基础学问,考生可依据教材 对这一学问的表述干脆回答即可;二是简要评析三位同学的择业观,属于评析类试题, 考生可从甲、乙、丙三个同学的观点与哪种就业观相符或相违反,并要指出其具体的做 法。(2)运用经济生活有关学问,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 如何做,本题的学问范围是经济生活有关学问,问题指向是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 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如何做,属于措施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政 府实施就业和坚持的就业方针、企业应当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等角度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