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春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 .相识“昼、耘”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耘”等4个字。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3 .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4 .能依据诗歌内容,绽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教学重点:L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5 .能通过读诗句,想象诗中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教学打算:课件课时支配: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同学们,谁来说说,在你眼中,童年是什么样的呢?(自由、天真、无忧无 虑)在同学们眼中童年真是多姿多彩!是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往事, 欢乐
2、也好辛酸也罢,都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现在,老师将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宋代感受一下当时人们的童年乐趣。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三首古诗,标出自己不相识的字词,与同桌沟通。2 .(出示7个会认的字)(1)学生齐读,留意读准“磬、陂、漪”的读音。(2)认读多音字“供”。3 .(出示4个会写的字)指名学生读,师正音。4 .学生齐读三首古诗,师正音。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读完这三首古诗,结合注释,你从中读懂了什么呢?(有小孩子在种 瓜、小孩子在玩冰、牧童在吹笛子)大家读懂的还真不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 学习第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板书诗题)二、
3、作者简介:北京高校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 家。山东清平(今临清)县人。1930年考入北京清华高校西语系。1934年毕业 后,在济南山东省立中学任教。1935年考取清华高校交换探讨生,赴德国留学, 在哥廷根高校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 位。1946年辞掉剑桥高校的约聘,毅然回国。历任北京高校教授兼东方语言文 学系教授、系主任。1978年任北京高校副校长。1995年11月,“北京高校季羡 林海外基金会”成立。季羡林老先生已然功成名就,为什么还记忆犹新那个小山 村?三、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老的内心世界。现在请同学们
4、齐 声朗读课文。(分男生、女生部朗读,读的同时请把你认为美丽的段落作上标记)同学们读得不错,男生声音瞭亮,女生感情细腻。这里有几个词语须要特殊 留意。浩渺篝火旖旎绝伦惆怅耄耋嚼烂慨然茅塞顿开离乡背井(学生认读)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文章哪些段落写得特别美丽?(学生站起来朗读并稍加分析,3-4个人)我也找了两段,大家看看能不能把空填上?我看过许很多多的月亮。在 的瑞士莱芒湖上,在 的非洲大沙漠中,在 的大海中,在 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当说都是 的,我都异样宠爱。此地既然有有,有,有,有,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烁于 之上,上下,,而且, ,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
5、在我的窗外。这 么好的段落大家应当记住,现在,我们试着不看课本,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齐 读)跟生字词语一样,希望同学们课后还要再复习巩固,不妨把它背下来。同学 们,朗读有助于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但要真正解读一篇文章,我们还必需深化分 析,学会质疑,学会鉴赏。同学们请结合背景资料,(提前印发季羡林的家乡情)默读课文,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你认为好的(或不好)的地方找出来。 (学生活动)(学生质疑,学生自主解答)(老师穿插点拨)问题:1 .既然作者如此酷爱惦念自己的家乡,为什么他不常回家看看呢?学生甲回 答:季老年龄大了,农村的条件比较艰苦,回家不便利。学生乙回答:季老 的家乡没有亲人了,所以没有回
6、去的必要了。学生丁回答:季老思念的是他 童年的那个家乡,而不是现在的大家的回答都有可能,我们的理解,只是从 文章本身动身来分析。我们的分析与季老的内心所想是否完全一样呢?就很难确 定了。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季羡林老先生就在北大,大家可以写封信给季老, 谈谈一个中学生对他的文章的理解。我信任,他确定会乐于解答的。当然了,更 好的是拼搏三年,到北大与季老当面探讨。2 .他的家乡没有山,为什么还写山呢?生答:过渡,文章其次自然段中说 中国古代诗文写月亮须要山水的陪衬,所以下面提到了山,还写了水3 .作者明明是写家乡的月亮为什么写那些童年趣事呢,是不是多余?生答: 这些童年趣事也是围围着月亮来写的,捉
7、知了、看月亮、做梦、捡鸭蛋都跟月亮。4 .为什么除了写家乡的月色,作者还写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既然这些 地方的月色都很美,岂不让家乡的小月亮黯然失色?生答:这是对比,文章中明 确提到了 “对比之下我觉得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家乡月色的宠爱,更 能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个同学的回答特别好。 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家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 除了亲切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从济南到北 京,始终说到世界上三十多个国家,要说景色,比家乡那只有在童年看来才有浩 渺之势的苇坑美得多的怕不是一处两处,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家
8、乡, 家乡的月亮越美,更加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正如作者所说,“然而,每值这样 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旧是家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老师提问:那在作者眼中,思乡究竟是什么味道呢?同学们齐读一下。(倒 数其次段)家乡不是一个抽象的语词,而是由很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是融 汇了很多内容的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往往都是从一些详细的东西动 身,由眼前之景激起乡思之情,即平常我们所说的一一借物抒情。因此,即使很 多平常的人事景物也会因为融汇了乡思而具有了特殊的意味。在月是家乡明 中,这种事物就是一一月亮!那我想问:这篇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什么是它的 抒情线索呢?很好,是月亮!文章虽
9、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却都是紧紧围绕月亮 绽开的。这就是散文一一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解惑结束后,重申三个问题:对比、借物抒情、形散神不散。)四、总结文本:大家已经探讨得很充分了。我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作者为什 么要用杜甫的诗作为题目呢?由于杜甫这句诗是千古名句,特殊能引发读者的共 鸣,被广为传诵。用它来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的乡思之情。本文的哪一段中有 一句话事实上就是对这句诗的说明?正如作者所说“事情也许就是这个样子”, 正是说明它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感受。所以,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功成名就,即使身 在他乡,还记忆犹新自己的家乡。季羡林先生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出了 国门,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
10、的爱国情结;他走进燕园,走上了高校的讲台,但 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 没有走出那刻苦名新的平民情结。有评家称他为“平民中的大师,大师中的平民”。(为一名高校生看行李。)五、写作实践:同学们,我们学习学问是为了应用学问,提高实力。现在我 们一起来做个训练一一写作实践。有很多事物能唤起我们对家乡的怀念:老树、老街、老房子、门前的池塘、 一塘的荷花想想夕阳的余晖和袅袅的炊烟,想想母亲呼喊儿女的声音请 置身于某个情境,写一个片断。4*梅花魂教学目标:1、相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缕缕、清香、漂泊、唯 独”等词语。读读记记“享有盛名、玷污”
11、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 情 是怎样表达出来的。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理解外祖父对梅花品行的阐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题1、今日我们要学的是一个有关梅花的故事。2、板书课题。查字典理解“魂”的意思。那么“梅花魂”的“魂”指的是 什 么?二、出示自学目标1、驾驭课文生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三、出示自学指导: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
12、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精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四、学生起先自学五、检测学习状况1、检测生字、新词驾驭状况。检测方法:学生上台板演生字、新词;板演内容由老师提问易错、重点生字、 新词,或者让学生提问自我认为的易错生字词;板演后,学生集体订正,师适时 点拨。如“魂” “幽” “葬” “衰”等,要提示学生留意各个部件的组成。2、体会、探讨理解词语的含义:畏惧、享有盛名、眷恋、希奇。3、检测课文阅读状况:(1 )找一两名优秀生进行阅读课文,然后再随机找 两名后进生进行阅读,其他学生细致听,随时发觉问题,赐予帮助。(2 )同桌 互读。(
13、3)再读课文,理清叙述的依次。探讨作者回忆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 ” 从这些事中体会到了什么?第一(第2自然段):外祖父经常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而且读着读着就 流出眼泪。(板书:读诗落泪)其次(第3自然段):外祖父对一幅墨梅图特别疼惜。(板书:珍爱梅图)第三(4 一 11自然段):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受得哭起来。(板书:不能 回国)第四(12 13自然段):外祖父在离别前把最珍贵的墨梅图送给外孙女。 (板书:赠墨梅图)第五(14 一 15自然段):船快开时,外祖父又递给外孙女绣着梅花的手绢。 (板书:送梅花巾)4、小结六、当堂作业1、抄写本课生字、词。(重点写“幽”、“甚”、“衰”)2、熟读
14、课文。其次课时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梅花魂。二、出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行,理解“魂” 的含义。3、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三、出示学习指导:1、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2.同桌或者小组同学探讨课 文,理解梅花的品行,理解“魂”的含义。3、同桌探讨体会外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词句。8分钟后看谁学得最好!四、学生起先自学五、检查自学状况。1、说说课文讲了外祖父的哪五件事?(板书)2、读了这五件事,你感觉到这位老人的一颗怎样的心?从文中的哪些词语 知道?(出
15、示最终一段,释“眷恋”一词。)对这个句子有什么疑问,可以提出来。3、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外祖父那眷恋之心?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上 批 注。六、谈谈体会1、学习第一件事。(1)出示句子:“我很小的时候泪珠落在我的腮边、 手背。”(2)思索探讨:“经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说明什么?(老人时刻不忘 自己是中国人,不忘中华民族文化,也要让自己的子孙也不 忘自己祖国的文化。) “读到一些诗句就落泪”是因为什么?a、适当说明说明三句诗的出处、意思及其表达的情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春草明年绿
16、,王孙归不归。”出自王维的山中送别,意思是:明年春天 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自由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出自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浣溪沙, 大意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似乎夜里的梦,满天无穷无尽落着的雨丝, 细得似乎心里的愁。这些诗大致都体现了一种思乡怀亲之情。b、明确老人的思乡之情是他落泪的缘由。(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老人的思乡之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邦,不能回,所以伤感地流泪了)2、学习外祖父的另两处落泪(即第三、五件事)(1)从“听到不能回国,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了” 一 句,体会老人始终酷爱着、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受地哭了,充分表 现 了他对祖国
17、深深的眷恋。(2)从“赤道吹来的撩乱了老人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 子苍老了很多。”体会到思乡的深情,孤独的苦痛,一下子把他催老了。(3)从“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个手绢,一色洁 白的细亚麻布上面绣着血色的梅花。”体会到老人把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 心 让外孙女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3、沟通学习其次件事。(1)师:从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中,我们感受到外祖父的爱国之心。课题写 梅花,梅花与外祖父有什么关系?读读第三自然段,看体会到什么。(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情有独钟?“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 玩,我间或摆布,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
18、特别疼惜, 家人碰也碰不得。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 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我不当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忽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 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训罢,便 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渐渐抹净。”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 会他对梅图的珍爱。a、体会“轻轻、渐渐”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b、“清白”是什么意思? “沾污”又是什么意思?c、爷爷是让妈妈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思想)从何而知?(“这清白 的梅花,是沾污得的吗? ”)d、指导朗读,读出对梅图的珍爱。4、“这清白的梅花为什么不能沾污? ”一向宽容慈祥的外祖父为什
19、么这次会 大动干戈呢?老师范读“临别赠梅图”一事。(1)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其中 哪几句话点明白梅花的品行?(“这梅花,是中国最出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 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行、有灵魂、有 骨气的! ”)(2)由此可见老人爱梅其实爱的是梅花的 什么?(梅花的精神)(3)播放梅花凌寒独放的图片,出示古诗王安石的梅花、 墨梅,难怪外祖父这样赞美梅花,读句“这梅花,是中国最出名的花,旁的 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 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行、有灵魂、有骨气的!” (4)师:这仅仅是在赞美梅 花吗
20、?是在赞美什么?齐读句子”“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有气节的 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 愿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再次探讨:a、梅花的秉性象征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b、此时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借物喻人)c、由此可见,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美的是什么?(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 (5)历史上有气节的人物有哪些?(6)饱含深情读”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很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不 管历尽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愿低头折节。他 们就像这梅花一样。”(7)外祖父保存这幅梅花图是为什么?(是让自己保存梅花的秉性,也就
21、是中 国人的气节。)现在他把它送给外孙女又是为了什么?(也让外孙女保持这种秉 性、这种气节。)这就是题目“梅花魂”的内涵。学习最终一段1、齐读最终一段,说说这段对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点明中心)2、回顾全文,口头概括本文的中心。(课文讲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对梅花 的宠爱,反映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表露了一位华侨老人的中国心。)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你体会到了什么?(开头和结尾紧密联 系。开头讲由梅花想到外祖父;结尾又从梅花想到外祖 父的爱国心。这样前后 呼应,首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七、当堂训练1、抄写课文中让你感动的语句。2、填写基本功。口语交际
22、: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学目标:学习与人交谈的礼仪,懂得如何围绕主题与他人沟通,并从中获得有用的信 息。教学重难点:能依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地表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记者采访的视频)看完这段采访视频,大家认为采访须要留意哪 些技巧?(要有礼貌;提出有用的问题;细致听别人说完;提出新的问题,并耐性等 待别人回答。)嗯,看来大家都明白了!今日,我们也要来当一回小记者,不过,我们 不是去采访同学,而是去采访我们的父母、邻居等大人,采访的主题就是“走进他 们的童年岁月”。(板书课题)二、明确要求。1 .个人展示,明确交际要求。老师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来介绍自己采访所用的“问题清单”,说说采访内
23、容。 假如其他同学认为他的采访内容符合主题,而且对其采访的内容也特别感爱好, 请鼓掌表示支持。假如听完以后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或是觉得哪些地方须要改进, 可以大胆举手提问。2 .评价沟通,提高口语水平。(1)激励上台展示的同学,大方表达,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音频、 视频等,帮助其他同学更好地了解采访内容。(2)请同学说一说支持的理由。在评价沟通中进一步确定采访的重点: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 一个话题提出更多的问题。(4)思索总结。小结:最好给大家介绍内容全面而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不要只局限于一两 个方面。三、规范语言,有序表达。1 .回顾教科书供应的信息,明确采访时的技巧:要细致
24、、耐性地听别人讲话, 一边听一边做简洁的记录,不要随意打断别人,不明白的地方或感爱好的内容可 以适当追问。2 .照看在口语交际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可以供应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有 确定的句式协助。四、模拟演练。1 .现在大家手中都有了问题清单,请以老师为采访对象,来模拟一下采访的 情景吧!生:老师您好!请问您小时候在哪里上小学?师:XX学校。生:那您最宠爱哪个学科呢?师:我最宠爱的学科是XX。生:为什么呢?师:因为这个学科的老师很亲善,上课很好玩。有一次(老师讲起小时候 的故事来)生记录。2 .现在,大家了解采访的流程了吗?(了解了)刚刚老师所说的信息,大家有没 有记录呢?(有)那么,对于老师所
25、说的童年记忆,你们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回 答)3 .学生自由模拟练习。五、小结。想要了解别人的故事,就必需先了解与人沟通和倾听故事的技巧。作为小记 者的同时,不要遗忘你也是一名倾听者。大家今日回家之后,去采访一下你的爸爸 妈妈或者家里其他长辈吧!记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共享。2 .大家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四时、田园、杂兴)(1)(出示相关资料)四时田园杂兴是宋代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 组田园诗,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夫的生活。这 首诗就是第三十一首。“兴”在这里读四声,“杂兴”就是随兴而写的诗;“四时” 在这里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题目的意思是:看到一年四季不
26、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 的感想。(2)学生齐读诗题。3 .学生再次齐读全诗,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1)指名学生说说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2)理解词语:杂兴:随兴而写的诗。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锄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儿女:男女。当家: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童孙:孩子们。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阴:树荫。(3)结合注释,尝试完整地将全诗的意思说出来。(白天锄地,夜晚搓麻线,农 家男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小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也在桑树荫旁边 学着种瓜。)4 .(播放纯音乐)请同学们伴着这古朴高雅的音乐,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边读边想象,说一说这
27、首诗呈现出了怎样的画面。(1)诗中先写了哪些人物?(村庄男女)他们在做什么?(耘田、绩麻)后面还写 了谁?(童孙)他们在做什么?(学种瓜)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教学目标:能将从某件事、某个瞬间中受到的触动、得到的成长详细真实地记录下来。 教学重难点:能自主修改作文,依据同学的看法修改作文。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出主题。(多媒体播放学生婴幼儿时期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谁。学生发言, 老师引导。)刚才播放照片的时候,同学们脸上都洋溢着华蜜的笑容。大家看到自 己小时候的照片,脑海里确定出现出了一个又一个成长中的故事。老师看到这些 照片,也感慨万千。转瞬间,同学们已经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
28、娃娃,长成了朝 气蓬勃的少年,长大仿佛就在一瞬间啊!二、小组探讨,感受成长。1 .小组探讨:什么是长大?你在哪一刻感到自己长大了?那一刻你做了什么事 情?事情的经过是怎样的?你是怎么想的?先请同学在小组内沟通一下,然后与全 班同学共享。2 .学生汇报沟通内容,师引导学生总结。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长、形体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思索,学会了反思, 学会了孝顺,学会了辨明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懂得了责任的真正内涵。(学生互动沟通成长故事,一方面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视察生 活、思索问题,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多问 为什么的习惯,从而让学生明白只有想得详细才能写得
29、详细。)三、回顾教科书,点拨写法。1 .联系课文梅花魂,作者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几件事?(读诗词落泪、珍爱 墨梅图、因不能回国而哭泣、赠“我”墨梅图、送“我”绣着梅花的手绢)重点 是什么?作者在写这些事情的时候重点写的是事情的哪个要素?(经过)小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详细:(1)要把“经过”部分分成几步,依据确定的依 次来写;要写清“经过”中的重要情节、场面,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 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现详细清晰地写出来,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2 .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第17自然段,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小结:借助自然景物,移情于景,表达作者对自由的憧憬和酷爱以及
30、对童年的 怀念。引导学生在课文选段中学到写作的方法。3 .从刚才的探讨中选择一件令你成长的故事,将故事的经过写清晰,表达自 己的真情实感。四、佳作共赏。1 .刚才我们获得了写作阅历,依据这些阅历,我们来观赏一篇佳作,看看小作 者是如何体会成长的。2 .老师出示范文,由学生朗读。老师提问:文章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说 说你的理由。3 .老师点拨总结:文章要想感人,就要说真话,诉真情。五、写作实践,沟通共评。1 .出示写作要求: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 清晰,还要把自己受到感受、感到成长的那个瞬间写详细,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2 .学生完成习作。3 .学生互评,沟通共享。
31、六、小结。听了同学们的成长故事,我发觉,此时此刻,同学们真的长大了,记得有位 名人说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 擅长视察,勤于写作,说真话、做真人。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 .通过沟通,学习更多方法,更好更快地驾驭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情感。2 .学习描绘情景的方法,学会更直观地描写情景;驾驭通过两种事物对比,突 出表现其中一个事物的方法。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游子吟,理解诗中内容,想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 情景,体会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描绘情景的方法,学会更直观地描写情景;驾驭通过两种事物对比,突出 表现其中一个事物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32、读游子吟,理解诗中内容,想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情 景,体会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本单元我们相识了古代诗人笔下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与萧红一起巡游了祖父 的园子,观赏了季羡林先生家乡的月亮,感受到老华侨浓浓的爱国之情。那么,我 们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来理解和体会情感的呢?二、沟通平台。1 .齐读教科书第15页“沟通平台”中四位同学说的话,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可以通过想象,从作者的角度思索,体会作者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 把握情感;可以通过抓重点语句的方法体会情感;可以通过抓住细微环节描述,体 会作者的情感。)2 .这些方法都能让我们又快又准地把握文章情
33、感,以后在做阅读理解时,也 可以运用这些方法。三、词句段运用。1 .(出示相关句子)(1)请两位同学读上面的两个句子,并说说这两个句子在描写情景的时候,用 到了什么手法?(先总写事物特点,再详细表现)这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让我们 更直观地理解、体会到所描写的情景。)细细品读,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有没有一 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有)你感受到了什么?(太阳光的剧烈和天气的酷热)(2)依据这种描写的方法,从下面6个词中选一种情景写一段话,留意要直观 表现出所写情景的特点。例:慢一一蜗牛在树下往上爬,它爬的真慢啊,等它爬到树梢的时候,花谢了, 叶黄了。2 .(出示相关句子)(1)学生默读,与同桌沟通,
34、这4个句子都有什么特点?(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 凸显其中一种事物的特点。)(2)你能仿照这种方式写一写吗?例:这里的饭菜再香,也比不上妈妈做的菜香。不管你们说得多好,我还是觉得,这个玩具不如我家里那个好玩。3 .上面的两种描写方法,一种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情景的特点,一种让我们 一目了然地把握所写事物,这两种方法在以后的写作中要记得运用,这可以让你 们的作文既直观易懂又不失技巧。四、日积月累。1 .齐读游子吟,师正音。2 .(出示作者资料)了解诗人孟郊。3 .诗题告知我们什么信息?(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吟:诗歌体裁的一种。)这 里的游子指的是(诗人)。4 .我们了解了诗人的相关资料,知道诗人仕途
35、失意,颠沛流离,在这种时候, 他更觉得亲情珍贵,于是,他想起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在做什么呢?(缝衣服)从哪 里得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怎么缝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为什 么要密密缝?(因为胆怯 缝得不坚固儿子回来时衣服已经破了。)因此,慈母手中 的针线,是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 回来得晚衣服破损。于是,诗人不由感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指(小 草,比方微小),三春晖是(春天的阳光,这里指母爱),所以这里运用的是(比方)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一一谁说子女那像小草一样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春晖般的慈母恩情呢?5 .这首诗中,作者回忆了一
36、个极其平常的情景,描写了一位慈母为儿子缝制 衣服的画面,歌颂了母爱的宏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爱与敬重。6 .带着对母爱的赞美和敬重,让我们再次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游子吟o五、小结。童年的一个个场景,就像一支支动人的歌,不论我们用多少笔墨,都写不尽这 首好听的乐曲。(2)诗中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为什 么?(因为这两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从哪里看出来?(小孩子虽然不懂 耕织,但也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种瓜。)这两句除了表现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还 表现了什么?(农家孩子的勤劳好学)5.(出示相关图片)你能依据图片的提示背诵全诗吗?试一试。四、课堂小
37、结。学到这里,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吗?(呈现了农村惊慌繁忙的劳动 生活,主要表达了对天真可爱、勤劳好学的农村儿童的宠爱和赞美之情。)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洋溢着一种平和、安静的气氛。历来很多诗人以描 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著称,写下了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 课下可以接着搜集、品读更多的田园诗。其次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 .上节课我们穿越到了宋代,在诗人范成大的描绘中,我们感受到了(农村惊 慌繁忙的劳动生活)和(农村儿童的天真可爱、勤劳好学)。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 下这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再次感受农忙季节农家孩子们的天真欢乐。2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另一位诗
38、人杨万里,去感受一下冬日里孩子们丰富多 彩的生活吧!(板书诗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齐读古诗,划分节奏。(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锌。敲成/ 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2 .题目中的“稚子”是什么意思?(小孩子)“弄”是一个动词,意思应当是(玩)。 诗题告知我们,这首诗主要写的是(小孩子玩冰)。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个小孩子究竟是怎样玩冰的吧!(1)齐读诗的第一、二句,结合注释,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早晨,小孩子把冰从盆里拿出来,把它做成一种打击乐器。)从哪里可以看出时间是早晨?(晓)小孩子是怎么把冰做成乐器的?(彩丝穿取:用彩丝穿起来)(出示图片)你 眼前出
39、现出怎样的情景?(冬日的早晨,小孩子兴奋地从金属盆里当心翼翼地把冰 取出来,细致地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锤敲。)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这个小孩子怎样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动手实力 强)(2)小孩子把冰做成乐器之后,又有哪些举动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诗的第三、 四句。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小孩子敲打“银钻”,声音悠远好听。)从哪里看出声 音悠远?(穿林响)为什么最终一句诗说“忽作玻璃碎地声” ?(因为一不当心冰碎了。)这里 的“玻璃”,是不是指现在玻璃杯、玻璃窗的玻璃?(不是,是一种玉石。)这里把 冰碎的声音比作了玉石落地破裂的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方)从这两句诗中,你体会到了这个小孩子
40、怎样的感情改变?(小孩子瞬间由喜 笑颜开变得悲观无比。)你是从哪个字体会出来的?(忽)(3)结合注释和我们的讲解,你能不能试着说出全诗的意思?(早晨,小孩子从 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用彩色的丝线穿起来当作银锤敲。敲出来的响声像玉磬一 样喷亮,穿过树林传得很远,突然听见冰碎了,发出了像水玉落地破裂的声音。) 这首诗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特点)。三、小结。多么可爱的孩子呀!假如是你,会有这般奇思妙想吗?板书设计第三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 .学习新学问前,我们先请两位同学背诵一下前面学的两首古诗一一四时 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2 .前面我们已经跟着两位诗人,从夏季到冬季,
41、体会到了农村童孙的勤劳好 学和弄冰稚子的顽皮聪慧,现在让我们随着另一位诗人雷震,去感受乡村傍晚的 童真童趣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齐读古诗,说一说:诗题“村晚”告知我们什么?(地点、时间)地点在哪 里?(乡村)时间呢?(傍晚)所以诗题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乡村的傍晚发生了 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 .出示相关资料,了解作者。3 .再次齐读全诗。(1)说说前两句诗写了哪些景物。(草、池塘、水、陂、山、落日、寒漪)7 个景物的描写,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出示图片,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水草长 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青山衔着红彤彤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 在粼粼水波中。
42、)所以,这两句诗写的就是乡村落日之景。(2)此时,谁出现在这如画的美景中了?(牧童)他在做什么?(骑着牛,随意吹 着短笛)从哪里看出来随意?(短笛无腔信口吹)怎么理解这句诗呢?(无腔:没有曲 调;信口:随口。意思就是短笛是随口吹奏的,没有曲调。)所以后两句诗的意思就 是(回家的牧童悠然地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吹着不成调的曲子)。(3)通过感受诗中的场景,你觉得牧童的童年生活怎么样?(无忧无虑)这首诗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乡村晚景的宠爱和赞美之情,对闲适自由、无忧 无虑的生活状态的宠爱与憧憬之情。)(4)再次有感情地齐读全诗。三、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三首古诗,我们感受到了孩子们多姿
43、多彩、无忧无虑的童年,你的 童年又是什么样的呢?课后写下来吧!2祖父的园子教学目标:1 .相识“蚱、啃”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晃”,会写“蝴、蝶”等13个 字,会写“蝴蝶、蜻蜓”等12个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出示蝴蝶、蚂蚱、倭瓜等园中景物的图片)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 吗?(学生答)假如现在你有一个大大的园子,里面就有这些动物、植物,你会宠爱 吗?(宠爱)为什么呢?(因为动物很可爱,因为有吃不完的瓜果,因为可以
44、在园子里 玩)是啊,假如有一个这样的园子,老师也会流连忘返呢!不过,今日我们要去 巡游的,不是我们自己的园子,而是萧红笔下“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 .学生默读课文,找出不相识的字词。2 .学生汇报,师指导识字:(1)多音字“晃”:hudng (明晃晃)hudng (晃动)(2)正确区分“拔”(拔萝卜)与“拨”(拨打)。(3)承:留意中间有三横,不要写成两横。3 .(出示生字)指名学生带读,留意读准字音。4 .(出示“蝴蝶、蜻蜓、蚂蚱”等词语)学生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并划分段落。思索:你觉得祖父的园 子是一个怎样
45、的园子?(充溢欢乐的、自由的、美丽的园子)2 .小组探讨: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的哪些场景?3 .全班沟通:记忆中的园子(第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 (第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健康的、美丽的、自由的(第1617自然段); 在园中玩累了,可以欢乐地入梦(第1820自然段)。4 .(出示第13自然段)(1)学生齐读,说说祖父的园中有什么。(昆虫)有哪些昆虫?(蜜蜂、蝴蝶、蜻 蜓、蚂蚱)这里着重写了哪种昆虫?(蜜蜂)作者先是运用了 ABB式的叠词,再用比 方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蜜蜂的可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它们的(宠爱之情)。(2)除了昆虫,园中还有什么?(树)哪些树?
46、(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着重写 了(大榆树)。(出示与大榆树相关的句子)细致默读上面的句子,找出作者描写大 榆树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比方)有什么作用?(勾画出大榆树的高大和不 容忽视,也写出了大榆树的活力。)再次齐读第13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此刻你正闲逛园中,看到这些富有 朝气的景物,是多么沉醉啊。四、小结。祖父的园子里有蝴蝶,有蜜蜂,还有大榆树,真是生气勃勃,但是不是只有这 些呢?还须要我们进一步去发觉。其次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相识了祖父的园子,看到了里面的小昆虫和大 树。现在,我们将进一步相识祖父的园子,看看祖父的园子里还有什么好玩的、好 玩的事
47、物。二、精读课文,重点赏析。1 .走近祖父,感受祖父的慈祥。(出示第415自然段)学生齐读第415段,思索这部分主要写了园中的什么?(人)主要是 谁?(“我”和祖父)“我”和祖父在做什么呢?(在园中栽花、拔草、种小白菜、 铲地、浇水。)(1)这么看来,“我”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啰?(不是)为什么?(因为“我”其 实并不懂怎么干活,都是在捣乱。)从哪里看出来?(重点词:胡闹、乱钩、马马虎 虎)对于“我”这种“帮倒忙”的行为,祖父有没有生气?(没有)从哪里能看出?(“祖 父大笑起来” “把我叫过去,渐渐讲给我听”)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祖父对“我” 怎么样?(疼爱)真是一位慈祥的祖父,怪不得“我”在园中能如此逍遥自由。(2)除了这些,“我”在园中还有哪些乐趣?(摘黄瓜吃、追逐蜻蜓、采倭瓜花、 捉蚂蚱玩)玩腻了,“我”就去帮祖父浇菜,怎么浇的?(把水往天上扬,大喊着:“下 雨啰!下雨啰!”)从今处的语言描写,我们不难看出,“我”此刻无比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