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扬州慢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 性必修下册扬州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受意象所包含表达的意义。2、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作方法。【重点难点】1、抓意象营造意境,体会词人的心境。2、并通过鉴赏全词,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化用典故的写 作方法。【教学过程工导入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代文人留下了许多关于扬州的名句: 南朝文人殷芸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写了扬州的富庶繁华; 唐朝诗人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写了扬州的风 光美丽;隋炀帝三下扬州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扬州留下 了众多的历史。公元1176年,21岁的姜夔在扬州停下了脚步,他看
2、到 了什么想到什么就让我们到他的扬州慢中去寻找答案吧!二、姜夔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婉约派的 代表词人。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 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三、下面请大家来朗读课文,初步体味词中情感。四、赏析全词:1、题解:(1)首先请问大家:这首词的词牌是什么?(扬州慢)这首词 的题目是什么?(扬州慢)为什么词牌和题目都是一样的呢?【如: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牌和题目不同】师: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所以词牌词题是统一 的。扬州慢既是词调(词牌)又是题目,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后来只被用作词谱,就与词的内容无关了。(2)提问:从词
3、的题目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明确:这首词写的是扬州的景象,还是一首慢词。回忆知识点:宋词分类:风格:婉约词。字数:长调。2、词前小序交待了什么内容?明确:交待了词作的时间,及眼前所见所闻扬州景色,写作的缘 由其他词人的评价(以为有黍离之悲也)3、关于词内容的讲解:(1)找学生背诵课文,学生们熟悉课文内容。(2)阅读上阕,学生讨论回答:问题设置:(1)作者眼前的扬州城是怎样的一座城(用词中最简练语言概 括)明确:空城(废池)。接着提问:诗人为何“解鞍少驻初程”?他心目中原本的扬州又 是怎样的景象呢?(用词中词句回答)明确:完成旅程的最初阶段后,在扬州停留,稍作休息。(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换句话
4、说:扬州自古繁华富庶。(古诗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2)扬州城自古以繁华富庶而闻洛,你能从词中找出杜牧盛赞 扬州的句子吗?明确:“过春风十里”化用典故,杜牧赠别诗:“娉娉 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 这是作者的想象,从表现手法来说,为虚写。明确: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结合背景】两 次窥江:南宋建炎三年、绍兴三十一年。(3)、在词中作者用了哪些景来渲染被金人侵略后的扬州的呢?(注意抓意象)明确:尽养麦青青(视觉),废池乔木(视觉),清角吹寒(听觉), 二十四桥(视觉),冷月无声,桥边红药。一一这些景都为眼前实景。(4)、这些眼前实景,营造出
5、如今扬州怎样的一幅景象?明确:凄凉、萧条、荒芜、残破不堪之景。昔日的繁华富庶与今日的萧条、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借昔日的繁 华反衬出今日的衰败。(5)学生讨论: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废池乔木为无情之物怎会“犹厌言兵”呢? (讨论)明确:用了拟人修辞。废池、乔木本是没有知觉的东西,词人 将它们人格化,意即它们是15年前那场浩劫的目击者,战争的恐怖、 敌人的凶残,种种景象仍然留在它们心中,连他们都在痛恨金人发动 的侵略战争,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诗人将它们人格化,表面上与其说 是说废池、乔木痛恨金人发动的侵略战争,不如说“犹厌言兵”是姜 夔情感的写照。虽未亲眼目睹战争的残暴,但仅仅
6、通过如今这片荒凉 的扬州城,就能想象出这原本繁华的都城所遭遇的一切。(6)学生阅读下阕,分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月本来无声,可这么一说,反而觉得它是本该有声的了。为什么呢?明确:因为从前的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极盛,笑语盈耳,还有 美女吹箫唱歌,月儿见此光景也陶醉了,它也跟着人们一起欢笑。可 是现在呢? “二十四桥仍在”,而歌声笑语却听不到了,甚至连月儿 也没有声息了,只是沉浸在冷冰冰的湖水中,随波荡漾。如此冷落凄 凉的景象,怎能不令人伤怀呢?二十四桥仍在玉人不在物是人非雕栏玉砌仍在朱颜改(7)、词的下片首句,“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杜牧为何 而惊?该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7、明确:因“空”而“惊”在这里作者姜夔用了一个想象,假设杜 牧重游扬州时,看到如今扬州后的反映。在“重到须惊”、“难赋深情” 的衬托下,返照现实扬州何等凄清荒凉,何等令人心痛!使劫后扬州 的荒凉更加突出。衬托,有时比直抒胸臆,感时伤怀,更为含蓄有致。 然而,这种想象的景,被称为虚景。(8)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最后一句采用反问的修辞, 但却为直抒胸臆。姜夔游扬州时值隆冬,芍药并未抽蕊开花,但扬州 芍药向来以“甲天下”著称,作者不禁想象到将来芍药盛开,而名都 已成空城,更何况国难未息,还有谁来赏花采摘呢?全词至此一声长 叹,把伤今怀古之情推先高潮。也给读者留下深沉的思考和回味。五、艺术表现手法:(简略概括)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虚实相生。(实写和虚写)3、化用典故(化用杜甫题扬州智禅寺、赠别、遣怀诗 中的诗句)拓展阅读: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具体指出哪些是真实描写, 哪些是想象之词?明确:二、三联是实写,末联是虚写。2、从哪些角度来写景?视觉、听觉。3、诗眼:喜板书:情:悲实写:养麦青青废池乔木清角吹寒无声冷月桥边红药景:对比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虚写: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