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G330521_T 89-2023 地理信息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实施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JG330521_T 89-2023 地理信息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实施指南.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DJG330521ICS03.120.10A75DJG330521/T892023德清县地方技术性规范DJG330521/T892023地理信息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实施指南Guideforimplementingthecoreprocessofqualitymanagementsystemforsmallandmicroenterprisesinthegeographicinformationsurveyingandmappingindustry2023-07-20发布2023-07-31实施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IDJG330521/T892023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
2、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25基本要求.26工作要求.2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主要调查内容.8附录B(规范性附录)企业质量诊断报告.10附录C(规范性附录)质量提升成效评价.11附录D(规范性附录)优良案例编写要求.13参考文献.14IIDJG330521/T892023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德清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洁、范芳亚、
3、刘鹏、祁晶晶、张芝珍。IIIDJG330521/T892023地理信息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实施指南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理信息行业小微企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基本要求和工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各相关方开展地理信息行业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的实施和验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16界定的及以下
4、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3.23.3相关方interestedparty;stakeholder可影响决策或活动、受决策或活动所影响、或自认为受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小微企业smallandmicroenterprises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符合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规定的小型、微型划分要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经济组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涉及小微企业划定标准的要求。符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中涉及小微企业划定标准的要求。优质中小企业High-qu
5、alit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是指在产品、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创新能力强、专注细分市场、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要求: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符合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中涉及优质中小企业划分依据的其他要求。3.4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管理体系中关于质量的部分。1DJG330521/T8920233.5质量管理体系实现qualitymanagementsystemrealization建立、形成文件、实施、保持和持续改
6、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4总体要求地理信息行业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总体要求:认证提升的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要求;正确认识和树立全员、全过程、全企业、多方法的质量管理理念;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由服务机构指导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强化领导的作用,使领导的作用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充分激发出企业的内生动力,建立长效机制,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在质量管理的实际工作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紧密联系实际;基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分析,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和建议。5基本要求5.1数据收集认证提升过程中的数据收集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基本要求
7、:依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收集数据,对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等数据,要履行保密义务;认证提升过程所收集的数据应提供佐证材料并确保相关材料真实、可靠、准确;数据的收集、验证和分析过程具有可追溯性。5.2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基本要求:企业须在本县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在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无违法违纪行为,且未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要求;企业有认证提升意愿,愿意投入必要的资源,如人员调配、制度建设,内部设施改进等。5.3服务机构资质及能力实施认证提升的服务机构应符合但不限于以下资质及能力要求:合法注册,
8、具备企业法人资格和相应的资质条件;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机构;能够认真遵守认证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按照认证规则开展认证活动;具备实施指导、培训、管理咨询方案的能力;具备固定的场地,必要的经营设备、设施;建立关于遵循法律法规要求、保密承诺和顾客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规则;配备专业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且具备相关教育、培训背景的服务人员;相关服务人员熟悉质量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具备质量管理相关技术、管理和职业经验,具有质量管理体系咨询或审核经历,熟悉质量管理相关工具、方法、技术及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6工作要求6.1工作流
9、程2DJG330521/T892023认证提升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应包括以下环节:a)确定行动计划;b)制定行动方案;c)开展走访调研;d)编制行业报告;e)确定试点企业;f)开展分级培训;g)入企指导实施;h)质量问题整改;i)成果验收评价;j)汇编优良案例;k)编制总结报告。图1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作流程图6.2实施细则6.2.1确定行动计划6.2.1.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依据计划指导帮扶的企业数量和服务机构的资质、服务能力要求,按照有关规定要求,选择、确定参与认证提升工作的服务机构。6.2.1.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宜组织服务机构、产业协会、专家学者、行业内相关企业等相关方单位召开
10、启动会。6.2.1.3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认证提升工作进行动员部署,重点说明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要求、实施步骤、相关支持政策等。6.2.1.4服务机构应重点说明认证提升工作相关质量诊断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等。6.2.2制定行动方案6.2.2.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实际情况,组织制定认证提升工作各阶段工作计划、细化目标、分解任务等,并形成提升行动方案。6.2.2.2服务机构应参与制定本地区认证提升工作相关质量诊断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技术文件,协助建立并维护本地区认证提升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管理)、技术支撑小组(专家支持)、工作实施小组(一线对接)。6.2.2.3工作方案应包含但不限
11、于以下内容:a)工作目标、工作原则、工作要求、实施步骤(包含时间计划及进度安排);b)质量诊断管理办法、实施细则;3DJG330521/T892023c)一业一策一企一档一提升方案;d)工作成效评价指标;e)认证提升工作的质量保证和监督管理办法。6.2.3开展走访调研6.2.3.1服务机构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企业现场调研,例如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培育企业“一对一”质量诊断调研和企业培育成效调研等,通过质量诊断,从不同层面、角度了解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痛点。6.2.3.2调研方式宜包括:走访座谈、问卷调查、资料查阅、现场咨询、远程视频、记录、影像留存等途径。6.2.3.3服务机构
12、宜根据企业类型,针对企业相关职能部门灵活实施现场调研,提出质量诊断建议;调研沟通对象主要包括高管、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其他相关人员。6.2.3.4调研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企业基本情况;b)提供的产品或服务;c)各部门职责权限;d)既有规章制度和管理文件;e)产品或服务主要流程和关键质量控制;f)质量分析改善报告或经济运行报告;g)产品、过程或服务风险识别与管控;h)目前存在的问题或期望得到的改进等。6.2.3.5企业现场调研具体内容按附录A的规定。6.2.3.6服务机构应出具企业质量诊断报告,同时,对企业质量诊断意见进行确认。企业质量诊断报告表按附录B的规定。6.2.4编制行业报告6.2.4
13、.1服务机构首次现场调研应以编制行业调研报告为目的,通过监管机构领导、行业协会协同、小微企业支持共同完成。6.2.4.2专家工作组为地理信息行业调研报告的主要负责团队,技术支撑小组负责提供相关技术支持。6.2.4.3基于“1+1+4”模式组建核心专家团队,即由1名试点行业技术专家+1名浙江制造资深体系专家+4名组员组成,其中4名组员至少由1名副高级职称专业带头人+2名相关专业行业人员+1名本专业高级审核员组成。图2“1+1+4”专家小组4DJG330521/T8920236.2.4.4地理信息行业调研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行业的整体市场规模描述;b)行业发展战略决策分析;c)行业的质
14、量发展现状描述;d)行业的质量发展水平评估;e)行业标杆企业分析;f)产品应用特征分析;g)行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分析;h)行业销售渠道研究。6.2.5确定试点企业6.2.5.1推荐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入围条件,结合各县(市、区)拟申请、拟推荐企业的实际,采取企业自主申请(自荐)与有关主管部门、行业组织推荐的方式,做好认证提升示范企业的推荐工作。6.2.5.2建议基于首次行业调研情况,专家经过对地理信息行业进行首次调研,了解行业内产业链相关企业该阶段发展水平,评估企业发展提升潜力,采取多方研讨、小范围调研的方式提出试点企业建议名单。6.2.5.3遴选
15、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审查各区、县的推荐企业,市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核查,精选“有提升意愿、有改进需求、有示范作用,具备优质中小企业潜力”的企业作为认证提升遴选企业。6.2.5.4试点企业情况分析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策划达成项目目标所需企业职能架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生产服务流程及关键控制点、表格工具等内容;b)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信息、技术、设备、物资等资源配置;c)策划进程中的评价节点、目标,及项目结束时的评价方法、目标;d)与企业高层或相关人员研讨策划的方案、制度、流程等实施内容的可行性;e)围绕相关制度、流程和其他措施,设计安排相适应的培训活动;f)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质
16、量监测与保障措施,如质量计划,验收条件、标准和方法;g)方案的各个待实施内容,获得企业认可后,可收集准备的相关资料;h)项目实施的预期阶段目标和预期阶段成果等。6.2.6开展分级培训6.2.6.1服务机构应针对不同岗位人员,分层次进行培训,培训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集中培训或专题指导等。6.2.6.2服务机构应将培训的重点放在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流程实施、解决途径等小微企业普遍匮乏、疏忽的质量痛点和难点问题上。6.2.6.3分级培训形式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类型:a)面授学习,包括理论授课、移动课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b)云课堂,主要以录播、直播等线上形式相结合;c)混合式教学,即面授
17、学习、云课堂等相结合,满足企业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培训需求;d)送教上门,把教学课堂搬进企业生产现场,以“直观、浅显、易懂”的培训方式,调动了员工学业务、提技能的积极性;5DJG330521/T892023e)开展跨地区跨国的行业沟通交流,引入相关行业国际领先企业相关管理工程人员,国际顶尖学者等通过远程等开展多方式的跨国行业沟通。6.2.6.4应建立如下的分层培训体系:a)高层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领导小组)主要培训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基本思想、核心理念、管理原则、优秀案例等;b)主管部门、制度建设工作组成员主要培训内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管理工具、实施指南等;c)制度建设工作组、文件编写人员培
18、训内容:文件基本结构、编写技巧、编写工具。6.2.7入企指导实施6.2.7.1服务机构应积极引导企业成立认证提升行动工作小组(简称企业工作小组),应由企业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担任组长。6.2.7.2服务机构应按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和进程,入企指导企业组织实施和培训。6.2.7.3方案实施应包含成立认证提升行动工作小组、流程梳理和制度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实现等。6.2.7.4流程梳理和制度创建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a)依据GB/T19001的要求,结合现场调研收集的信息及发现的问题,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梳理;b)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相关制度,包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产品工艺技术规程、操作指
19、导书等;c)在企业制度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建立适合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考虑不同层级、流程之间的接口和关联,避免交叉和缺失。同时关注与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的结合,避免两层皮现象的产生。6.2.7.5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a)开展体系启动运行的全员动员,并提出运行要求,宣讲、学习运行制度和相关要求。企业体系运行启动的动员工作应由最高管理者负责,企业工作小组组织相关制度要求的宣贯,并提出运行要求;各部门组织学习,企业工作小组组织抽查考核;b)体系运行时间至少为三个月,形成运行记录、数据、绩效改进等资料。按要求填报阶段性工作成果,并按照审核结果继续下一步工作。市场监
20、督管理部门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支持;c)企业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制度和文件要求,启动体系运行,并做好相应的运行记录;d)收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出现的问题等,企业工作小组评审体系建设的符合性、适宜性,组织进行修改、完善和改进,包括对各层次制度、流程和接口关系的改进和完善,以及方案(程序文件)与第三层次文件及记录表格等。6.2.7.6服务机构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应及时调整和修订方案计划。6.2.8质量问题整改6.2.8.1服务机构应对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质量管理现状、产品实物质量水平等进行调研诊断,并结合企业所在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需求,以问题为导向,对每家企业存
21、在的质量管理问题做针对性管理改善,做到“一企一策”。6.2.8.2服务机构应掌握企业质量管理现状、查找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短板、剖析企业质量发展瓶颈。6.2.8.3服务机构应指导企业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工作。6.2.8.4根据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结果,服务机构应提出体系运行改进建议和计划。6.2.9成果验收评价6DJG330521/T8920236.2.9.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组织评审专家组对企业的体系建设与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价。6.2.9.2评审专家组应来自相关领域、行业的评审员和行业专家组成,其中,评审员为经专业培训及考核的质量管理领域专家;行业专家为经行业主管部门、协会或专业技术机构
22、推荐,代表行业参与评审的技术或管理专家。6.2.9.3评价时,宜采用文件评审和现场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包括查阅档案、文件和记录,询问人员,现场观察等规定的方法进行。6.2.9.4企业认证提升工作成效评价应包含提升工作成效体现、过程记录、验证性材料三大类评价项目,验收指标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附录C的规定调整使用。6.2.9.5评价结束后,企业应提出并实施改进、创新行动计划;特别针对评价等级不合格的企业,服务机构应重点指导企业进行问题分析,改进提升。6.2.9.6在认证提升工作中,不宜要求企业在各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均取得成效。企业如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取得改进,均应视为取得成效。6.2.9.7服务机构应依法依
23、规对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认证,对符合认证要求的,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向企业颁发认证证书,并组织实施有效的跟踪监督。6.2.10汇编优良案例6.2.10.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服务机构应依据参与企业实施情况和取得的成效,推荐优良案例。6.2.10.2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服务机构应组织指导企业参与编写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优良案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突出企业应用GB/T19001提升生产运营、质量管理水平的经验;b)企业生产质量关键控制点和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解决情况;c)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具体的量化绩效指标或可测量的绩效结果;d)企业通过应用GB/T19001所实现的质量管理提升绩效。
24、6.2.10.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优良案例的编写按附录D的规定。6.2.11编制总结报告6.2.11.1应选取一批具有发展潜力和代表意义的小微企业,通过走访座谈、与先进地区优秀企业的成功实践进行比对研究,总结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的有效模式。6.2.11.2宜对帮扶企业应开展问卷调查及客户满意度调查等工作。6.2.11.3服务机构应归纳总结每家参与试点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所取得的成效,在取得企业签字认可后,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交纸质报告,作为试点行动成果。6.2.11.4宜在宣传方面采取适宜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组织制作宣传品、发表文章、媒体报道等。7调研方面现场调研工作内
25、容自主创新水平1、了解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及实施计划,并深入了解提供资源保障情况。2、通过查阅试点行业企业相关资料,了解企业研发投入强度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同比增长情况。3、查询企业科技类认定资料,深入了解企业科研情况,比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设计中心或研究院的要求寻找差距。4、深入了解企业已拥有与产品质量、安全、节能环保相关的设计或制造的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成果情况,并收集该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标准创新奖等情况。产业协同水平1、通过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企业对相关产业的技术引领能力,是否能有效带动标准、产品、工艺及技术的进步。2、通过访谈和资料
26、查询了解企业现有供应链管理体系,摸清与品牌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的底数和基数。3、通过走访等形式了解:企业产品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情况、企业内外部的质量承诺及落实情况,遵守质量诚信管理的要求的情况,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对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情况。品质卓越水平1、收集企业已定品牌战略及实施计划,并确认提供资源保障情况;2、实地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现行管理模式,对照其管理体系是否按照GB/T19580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并收集实施证明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有卓越绩效管理模式自评报告、政府质量奖获奖证书等。3、深入了解企业体系认证情况,确认企业是否按照GB/T19001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4、通过咨询
27、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及专家,了解试点行业是否有特定要求,是否建立国际同行业通行的管理体系并获得认证证书;5、通过查阅试点行业企业已有产品检验报告、工艺流程图等技术资料,深入了解产品技术指标是否符合“浙江制造”产品技术规范要求。DJG330521/T892023AA附录A(资料性附录)现场主要调查内容表A.1给出了现场调研工作的具体内容。表A.1调研工作具体内容8调研方面现场调研工作内容标准化水平1、通过标准信息数据库,收集和整理相关产业标准数据,分析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础信息。2摸清这些标准与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差异。3、从已经发布的浙江制造标准数
28、据库中整理与地理信息行业直接相关的标准清单,与德清县的实际情况做一一分析,决定下一步是否制定浙江制造标准还是直接进入“品字标”对标培育。社会责任1、经济主体责任:主要从该试点企业产值、就业率等方面考察;2、产品质量责任:主要从该企业是否是该行业带头企业,是否能引领技术革新等方面考察;3企业是否符合现有碳排放政策等;4、人才队伍建设:主要考察试点企业是否培养出行业高级技术人才,企业科研、管理人员队伍梯度建设是否合理。5、质量诚信的披露及落地情况:主要考察企业质量信用评价和声明,以实现所策划的结果和对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情况,质量诚信责任落实情况;6、公益履职:通过收集企业相关资料,确认企业公益履职
29、情况。7风险识别与控制1、顾客要求识别不确定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2、过程设计控制过程失效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3、生产过程失效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4、产品交付过程失效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65、工作环境失控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检验及不合格品过程失控影响风险识别与控制;DJG330521/T892023表A.1调研工作具体内容(续)、通过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目前针对自身主导产品制定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情况,、绿色低碳责任:主要从环保,能源等方面考察,是否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满意度的收集:通过收集行业主管部门、供应商、顾客满意度,确认其满意度状况。9企业名称:现状分析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规模、发展
30、定位以及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等基本信息,以及企业管理手段、认证情况等质量信息。质量诊断序号质量问题涉及部门/环节诊断意见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签字或盖章):日期:年月日质量诊断专家(签字):日期:年月日DJG330521/T892023BB附录B(规范性附录)企业质量诊断报告表B.1给出了企业质量诊断表的格式。表B.1企业质量诊断表10类别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要求提升工作成效体现“品字标”品牌企业企业的总数量组织运营过程中遵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注重质量安全;质量文化营造,有明确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企业所属产业的分布情况企业所属地区的分布情况产业产能产值情况非“品字标”企业品质卓越组织有与质
31、量管理提升相关长短期计划,并配备计划实施需要的软硬件资源(具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合作伙伴等方面的资源配置自主创新产业协同社会责任实施过程记录培育企业项目工作组人员清单、成立方式、工作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持证上岗率、人均质量培训时间、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活动员工比率、QC小组活动人员参加率、申请专利数量、信息化建设投资额、设备完好率、设备故障率、合作伙伴数量、采用了5S管理、目视管理(VCS)、全面生产维护(TPM)、工业工程(IE)的应用等方法培育的产业、专家、标准、企业、产品库清单培育的产业、地域、企业的选取和实施方案每期培训的通知、培训内容、现场照片、签到表、满意度诊断服务的专家团队为企
32、业提供诊断服务的方案和措施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现所需的其他记录文件DJG330521/T892023CC附录C(规范性附录)质量提升成效评价认证提升成效评价指南作为企业的认证提升活动和结果进行系统评价的依据,可指导企业开展自我评价,也可指导政府市场监管部门对企业认证提升效果进行评估。企业应通过认证提升活动的自我评价,识别改进和创新的机会,确定优先次序并制定行动计划。自我评价的输出应显示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如果重复进行,则应显示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认证提升活动的进展状况。企业自我评价或市场监管部门评估时,可根据需要加以修改。提升成效评价表见表C.1。表C.1提升成效评估指标活动中的人力资源、技术资源、
33、基础设施、信息资源、11类别评价指标评价内容评价要求提升成果验证性资料培育企业获得“品字标”品牌企业的证书包括但不限于一次产品合格率、废品率、直通率、产品故障率、进货检验合格品率、新产品研发周期、新产品产值率、关键工序能力指数、内外部质量损失、独具特色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工具和方法的应用结果及其他产品质量指标的绩效水平以及具体问题的改善成果未获得“品字标”品牌企业的对标提升成效呈现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满意程度、顾客忠诚程度、顾客流失率、市场占有率、顾客投诉和抱怨对“品字标”培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他标准化活动参与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的制修订等标准化活动。过程完整有效,有成熟稳定的流程文件
34、与作业指导书,有明确的工作/质量指南,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传达其他奖项获得市级及以上质量嘉奖、科技奖励DJG330521/T892023表C.1提升成效评估指标(续)12DJG330521/T892023DD附录D(规范性附录)优良案例编写要求D.1标题D.1.1一级标题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试点企业质量诊断案例D.1.2二级标题自拟二级标题,应突出该案例的亮点特色,提高辨识度,切忌空泛。D.2正文D.2.1总体要求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应注重提炼具有典型性、启发性、推广性的亮点做法与成功经验,可以聚焦在某个点,不必面面俱到。语言通俗易懂,分析有理有据,可插入图表。D.2.2具
35、体要求内容可分为五个部分,应包含以下内容:一、现状分析。简述企业质量发展现状,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规模、发展定位以及在产业链中所处地位等基本信息,以及企业管理手段、认证情况等质量信息。二、质量问题。分析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难点、痛点或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提升方案。简述企业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使用的帮扶手段和行动方案,注重问题导向,以及行动中取得的提升成效,前面提到的质量问题是否得以解决。四、创新亮点。绍帮扶行动中产生的创新经验、亮点做法和突破思维,突出做法实际成效或想法的预期效果。五、发展建议。在本次企业质量提升行动中获得的经验与启示。D.2.3主要起草单位列出编制该案例的13家主要单位的名称
36、,可以是企业、服务机构,也可以是地方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或者其他相关单位。13DJG330521/T892023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2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3GB/T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4GB/T20001.1标准编写规则第1部分:术语5小微企业应用ISO9001提升质量管理的实施指南6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工作指南(2022版)7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2017)(国统字201175号)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10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工信部企业202263号)_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