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8课 张居正改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同步练习:第8课 张居正改革.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8.新提升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明朝中期,地主阶级改革派惊呼“元末之事可为殷鉴”,除非“得磊落奇伟之士,大破常格,扫除廓清,不足以弥天下之患”。这是因为()边防废弛、边患严重政治腐败、吏治混乱赋役紊乱、财政危机阶级矛盾尖锐、内外交困 A B C D【解析】结合张居正改革的社会背景,分析判断都正确。【答案】D 2下列关于张居正改革时面临状况的叙述,最准确的是()A内外交困的统治危机 B蒙古贵族的劫掠 C明政府统治腐败,财政困难 D社会矛盾尖锐【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内外交困是最完整最准确的概括,B、C、D是具体表现。【答案】A 3张居正得以升任内阁首辅,“任法独断,操持一切”,
2、直接原因是()A 陈六事疏受到皇帝重视 B张居正考中进士具备为官资格 C张居正是特殊人才 D皇帝年幼【解析】由于万历皇帝年幼,作为皇帝老师的张居正升任内阁首辅,“任法独断,操持一切”。【答案】D 4为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行无阻,张居正采取了下列哪一措施()A严肃纲纪 B设立驿站制度 C创设颁行考成法 D控制内阁【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张居正认为必须革除无所事事、命令不行等积弊。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新法畅通,于 1573 年创设颁行考成法。【答案】C 5针对明中期以来边防残破的积弊,张居正倡行“外示羁縻,内修守备”的边防新政。下列体现“外示羁縻”思想成功的是()A提高了长
3、城防御体系的抗御能力 B打退了朵颜部首领南犯喜峰口 C加强了汉蒙间互市友好往来 D起用了戚继光等一批著名边将【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张居正实施边防新政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外示羁縻,内修守备”改革的具体措施进行思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居正的“外示羁糜”,是在“内修守备”的前提下,力争改善汉蒙关系,积极加强友好往来。可排除 A、B、D。【答案】C 6一条鞭法中“赋役征银”办法的实行,具有的现实意义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城镇手工业雇佣劳动的发展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有促进作用 A B C D【解析】“赋役征银”是我国赋役制度的一大进步,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
4、“现实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即可判断出均是正确的。【答案】D 7明朝自实行一条鞭法以后,曾经改变了财政历年亏空的局面,出现了“太仓粟可支2 十年”的富余情景,而且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这表明()A税收具有强制性的特点 B税收只有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两种形式 C税收是商品经济的产物 D税收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解析】由一条鞭法的实行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这一特殊现象得出税收具有调节经济职能的一般性规律认识。【答案】D 8张居正丈量土地的目的不包括()A掌握国家实际田亩数 B限制土地兼并 C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解决地主隐瞒土地、转嫁徭役负担的问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
5、解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于掌握明朝土地兼并严重这一历史背景,结合背景理解内容措施。对于清查出的隐瞒土地,只要按亩纳税,仍然承认其对土地的所有权,其实质不变,仍然是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故选 B。【答案】B 9 张居正死后官秩被削,名誉被毁,祸及家人同僚,十年改革毁于一旦。主要原因是()A明神宗的反对 B改革收效甚微 C损害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利益 D张居正为官暴戾【解析】张居正改革损害了当时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势必遭到他们的反对。【答案】C 10张居正在明朝进行了力挽狂澜的变法革新运动,张居正被称为“救时宰相”的原因有()他在内外交困的危局中挺身而出他采取的措施切中时弊,成效显著他的改革得到了
6、后代统治者的拥护他进行改革的目的是维护人民的利益 A B C D【解析】“救时宰相”的称号与改革的时代背景、时代作用有密切的关系,不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法令在其死后被废除;显然不对,张居正作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代表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雏护的是地主阶级的统治,改革虽然采取了一些维护人民利益的措施,但不能掩盖其阶级属性。【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为了改变“贪官为害”“驱民为盗”、吏治腐败的局面,改变因循敷衍、没有实效的官场恶习,明朝万历元年(1573 年)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
7、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抚按以上述标准考核属吏,吏部以之考核抚按一级,朝廷以之考核吏部。如抚按不能悉心甄别、如实考核,则抚按为不称职,吏部应秉公汰黜之;如吏部未能精心核实处理,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处置。逐级考核之外,还有随事考成的制度,即规定六部都察院及各衙门之间来往公文、传达处理均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建立了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绝纲法度莫不修明”。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请回答:(1)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主要标准。(2)归纳“考成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3【解析】第(1)题,目的由材料中第一
8、句话可得出;主要标准结合材料中“安静宜民者为上”来回答。第(2)题,特点根据材料逐句分析;作用则依据所学回答。【答案】(1)目的:整顿吏治。主要标准:“安静宜民”(不扰民,不乱政)。(2)特点:标准、职责明确;注重实绩;逐级考核,随事考成。作用:加强了监察,整肃了吏治;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保证了政令畅通。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万历九年(1581 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规定:把原来历代王朝规定征收的田赋(土地税)、徭役(农民无偿为国家服劳役)、杂税合并起来,折合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以白银形式统一征收;把徭役归入田亩之后,被国家征调而又不愿服徭役的人,可以出银雇人代役
9、。当时“天下有不得不条鞭之势,张江陵(居正)不过因势而行之”,而此法达成“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也是张居正认为最值得炫耀的事。材料二明代中期,各地书院兴起,士大夫讲学之风日兴,各种新说层出不穷。万历年间,李贽在湖北麻城书院讲学时以“异端”自称,他嘲讽孔子并非圣人,“亦庸众人类也”,戏谑将孔子奉为偶像是“丑妇之贱态”,反对把“四书五经”作为统一思想的标准,认为人人都有权做出自己的思考判断。张居正对讲学“特恶之”,在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中,指斥讲学是“群聚徒党”空谈废业”,因此“尽改各省书院为公廨。凡先后毁应天府等处书院六十四处”。万历七年(1579 年),根据张居正的建议,朝廷下诏禁讲学、毁
10、天下书院。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说明“一条鞭法”对赋役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二反映了明末怎样的新思潮?(2)依据材料,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简评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行为。【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归纳“一条鞭法”的表现,由“李贽”可判断新思潮为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第(2)题,结合“一条鞭法”的影响和“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消极影响回答。【答案】(1)合并赋役项目,统一征收银两;以田亩多少为主要征收标准;允许纳银代役。批判传统僵化的儒学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萌芽。(2)“一条鞭法”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兴盛的现实,放松了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但其“禁讲学、毁天下书院”的行为,钳制和阻挠新思潮的兴起,强化了思想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