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164075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4课《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4课《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4课《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课《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4课卖炭翁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卖炭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多角度诵读诗歌,了解乐府诗句式、用韵的特点,理解白居易选用乐府体裁的原因。 2.品析诗歌中的特别之处,感受白居易高超的叙事艺术。 3.对比顺宗实录中的农夫性格,评说卖炭翁悲剧的必然性,体会白居易深刻的讽喻意图。 教学重点 品析诗歌中的特别之处,感受白居易高超的叙事艺术。 教学难点 对比顺宗实录中的农夫性格,评说卖炭翁悲剧的必然性,体会白居易深刻的讽喻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 请学生猜猜这两张图上是哪一个字。(出示图片) 炭,表示在山崖间伐木烧火,最终烧成的一种黑色燃料,可见炭得来不易。一千多年前一老翁靠卖炭为生的不易日子却被一双无情

2、的手轻易地拨弄。 手的主人是谁呢?我们一探究竟。 活动一: 读节奏音韵,明乐府之美 1.读出节奏之美学生朗读诗歌,边读边看注解,注意两个“敕”“叱”的读音,找出诗歌中的字数与其他不同的句子,画下来。 预设:全诗有3句,“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三言句,其余18句皆是七言句,“四三节奏”。 老师小结:卖炭翁是乐府诗,属于古体诗的一种,古体诗每句字数无严格限制,长短句的交错有利于诗歌节奏的变化生姿。 2.读出音韵之美学生再读诗歌,分别把自己读得较短促低沉和读得较平直高昂的韵脚圈画。 预设: 翁、中(平直高昂),色、黑、食(短促低沉) 单、寒(平直高昂),雪、辙、歇(短促低沉) 谁、儿(平直高

3、昂),敕、北、得、直(短促低沉) 老师点拨:本诗韵脚“平入平入平入”一连三次反复类迭,声调起伏较大。 老师小结:乐府诗用韵灵活自由,因为白居易当时的官位卑微,加上深通音律 ,如此安排是为了便于传唱,使下情可以上达。 活动二: 品特别之处,感叙事之妙 1.概说故事请学生用一句话分别从老翁、宦官、白居易的角度概说故事。 老翁:我辛苦伐木、烧得的炭,千里迢迢,冰天雪地里运送,却被宦官打着宫市的旗号强取豪夺,只能割舍。 宦官:“宫市”可是我仗势敛财的好地方,这不,又用半匹红绫一丈纱豪夺了千余斤炭,那老翁还不敢吱声。 白居易:老翁冰雪天伐木、烧炭、运炭、卖炭,为换得温饱,却因“宫市”丢了一车炭。 2.品

4、特别处这首诗歌语言平实,故事内容直白,看似平常,却能塑造感人至深的卖炭翁形象,因内里皆是特别之处,尽显白居易的巧思匠心。 (1)老师示例“身份特别”,学生补充。 示例:身份特别,容量巨大,悲剧性强。 一是凸显辛劳,炭需要伐薪烧,耗时久耗力多; 二是色彩对比,烧炭烧得满面尘灰烟火色、十指黑黑,色彩暗淡,而宫中人是黄、白,色彩明亮。而最后换得的红纱,更如滴滴血泪,刺目锥心。 预设补充: 三是设置矛盾,天越冷炭越容易卖; 四是强调无情,炭“贱”只能换得温饱,却被衣食无忧之人强夺。 (2)学生自主发现特别之处,批注赏析。 预设:环境特别,冰天雪地,路途遥远。 (如“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5、句式特别,两处设问,指向双方。 (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数字特别,对比罗列,暗写豪夺。 (如“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描写特别,动作连串,以手绘形。 (如“把”“称”“回”“叱”“牵”“驱”“系”等) 表里特别,出场反差,退场隐身。 (3)师生合作解特别,探究释难。 师生对话,选择其中一两组觉得难解的特别之处进行集体思考批注。 重点预设:表里特别,出场反差,退场隐身。 卖炭翁的出场:“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批注:从“伐”“烧”二字简单的概述中,可以看出卖炭翁得

6、炭之艰辛,耗时之久。 “南山”路途漫漫,着实不易。 聚焦到脸、手的颜色,既有画面感,也有色彩感,他的出场就是一个吃苦耐劳、劳作艰辛的形象。 而宦官的出场则是“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批注:“翩翩”写出了他们的神气十足,聚焦代表身份的衣服颜色“黄”“白”,更是与卖炭翁的出场形成鲜明的反差,不着一字,已叹宦官行径之恶劣嚣张。 然而白居易只安排了宦官的退场,并没有交代卖炭翁的,他的隐身里面是什么用意呢? 批注:隐身一是前文已铺陈,知其性格,明其世道,结果不言即明;二是掀开里层一角,表层留有空白,供读者思想想象,悲剧性久久不散。 活动三: 思性格之异,悟讽喻之深 1.与顺宗实录中敢打宦官的

7、农夫性格作对比 (1)在文中圈画直接表达卖炭翁情感的词语。 学生发言。 预设:“忧”“愿”“惜不得” 小组讨论卖炭翁与农夫性格的不同。 师生对话。 预设:卖炭翁较农夫,更多的是展现卑微胆怯,不敢反抗,这既是性格命运的使然,也是封建制度对其精神的虐杀,注定他无能为力,即使反抗,也会如农夫的故事一样,治标不治本。 透视作者情感,感受其道德自觉和自我反思 找找文中隐晦表达白居易情感的词语,并揣摩其背后意义。 师生对话。 预设:“可怜”,这既是卖炭翁内心的独白,也倾注了白居易对其的无限同情和对己无力的无限悲痛,是对其衣薄却盼寒的矛盾心理的体察,是对后面宫市之难被抢炭的愤慨,是对其想惜却不能惜的行动与内

8、心之间巨大张力的无奈。 老师小结:感其悲苦,叹己无力,是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是对社会不平剥削的控诉,更是一个知识分子高度的道德自觉和自我反思! 了解“宫市”毒瘤,添加一言心得,评说卖炭翁悲剧的必然性 补充助读资料:所谓“宫市”,就是中唐以后,皇帝直接掠夺百姓的残酷方式;许多“白望”(有的甚至假借其名义)对百姓进行搜刮,用百文钱便可买到价值几千的东西。更荒唐的是,百姓的东西被强抢以后,还要付给宫廷看门人过路费和运费。因此卖炭翁所描写的场景在当时不胜枚举,百姓们为了生计不得已到市场上去卖东西,却往往是满载而去,空手而归。因此有人评价说:“这是唐建国两百多年从来没有的贪暴行为,的确令人发指。” 学生结合文本和资料,添加一言心得,评说卖炭翁悲剧的必然性。学生动笔,师生对话。 预设:卖炭翁的社会地位地下,吃苦耐劳但不敢反抗,是悲剧的主观原因,他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底层劳动人民受苦隐忍的代表。 而学生自然能得出官宦只手遮天,把持“宫市”,名为买物,实为劫掠,封建统治者不予彻底整改,百姓反抗无用,是导致卖炭翁乃至千千万万底层人民悲剧的根本原因。 作业布置: 1.发挥想象,续写故事中卖炭翁的“退场”。 2.阅读白居易新乐府其他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