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9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92.pdf(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课题课题 2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过程与方法: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二、教学重点: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的表述探究所能得到的结论。三、教学难点: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实验、分析、归纳 五
2、、课时安排:五、课时安排:1 课时 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题引入 通过讲述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指导学生可以利用人体感觉器官-视、听、嗅、触来进行观察体验。倾听,理解 让学生了解观察实验的方法-视、听、嗅、触。介绍观察实验的步骤 化学实验观察应分三步骤,即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观察之后应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在实验条件下物质的变化,体现的性质。倾听,理解 让学生了解正确观察实验的步骤。创设问题情境 蜡烛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物质,那么关于蜡烛的有关性质你知道哪些呢?引导同学进入本课题探究蜡烛的有关性质。甲:蜡烛是白色或红色圆柱体的固体。乙:
3、蜡烛燃烧时会熔化为液态,蜡液流下来之后,又很快凝结为固态。丙:蜡烛硬度较小,容易切断或折断,且不溶于水 增加同学探究蜡烛有关性质的兴趣、热情。点燃前 取一支蜡烛观察颜色、状态、形状、硬度,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儿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操作并记录,然后由同学互相补充自己看到的不同的现象。让学生学习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了解蜡烛的有关物理性质。燃着时:测定三个焰层的温度。取一只点燃的蜡烛,让同学观察其火焰颜色。甲:外层为明亮的黄色,内层颜色较暗,中间颜色最暗。乙:三个焰层颜色不同,那么温度是不是也有区别呢?培养同学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并引出下面的问题。2 为了弄清同学的疑问,三个焰层的温度到
4、底相同还是不同,同学可将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入火焰中,1 秒后取出,观察火柴梗燃烧的情况。操作后,发现外层黑色较深,越向中间,颜色越浅。得出结论:外焰温度内焰温度焰心温度。锻炼同学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总结问题的能力。将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操作后:甲:内壁出现小水珠;乙:火焰熄灭了,水雾不明显;丙:烧杯内壁生成黑色粉末状物质。培养同学如实观察,如实记录的科学严谨态度。燃着时:测定生成物水 同学们进行了同样的操作,为什么却出现了不同的现象呢?分组讨论和再次实验后得出结论:甲组:第一次,我们见到了蜡烛熄灭的现象,是我们在操作时蜡烛灯芯较小,当我们将烧杯倒扣之后,灯芯在接近烧杯底部的位置,一会
5、儿,蜡烛熄灭了。我们经过讨论认为是蜡烛燃烧消耗了氧气,所以熄灭了。第二次我们进行实验,火焰离烧杯底部较远,看到烧杯壁上出现水雾。锻炼同学相互合作的学习方式。甲组同学针对自己实验的现象作了分析,分析得很好,蜡烛熄灭解释的更准确一些,应该是蜡烛燃烧消耗氧气,同时生成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气体受热向上运动,也促使了蜡烛的很快熄灭。距离烧杯底部较远,蜡烛就能正常燃烧了,因为那里有充足的氧气。下面由乙组同学介绍实验分析。乙组:第一次实验我们的蜡烛灯芯较长,烧杯底部很快变成黑色,没有看到水雾的生成,第二次,剪短灯芯后,见到了水雾的生成,知道了蜡烛燃烧后会生成水。培养学生正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正确表述探究
6、所得结论的能力。燃着时:测定生成物水 乙组同学看到了黑色物质,那么黑色物质是什么呢?它其实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炭黑,在实验时,我们将一白色瓷碟底部罩在火焰上方,也可以看到黑色碳黑的生成。同学回家可作为一个家庭小实验完成。倾听,解惑,跃跃欲试要回家操作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探究的热情。3 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快速倒转过来,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现象。操作实验,观察到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疑问:蜡烛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呢?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设疑能力。燃着时:测定生成物二氧化碳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倾听,解惑。总结出蜡烛燃烧生成的是水和二氧
7、化碳两种物 质。培养学生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将蜡烛熄灭,提问同学看到的现象。看到白烟。疑问:白烟是什么呢?让学生习惯设疑,有疑问才会有进步。同学点燃白烟,实验白烟的可燃性。两个同学合作,一人熄灭蜡烛,一人点燃白烟。经过一次或几次实验,同学都得到了白烟可燃的结论。疑问:白烟是什么呢?为什么可以燃烧呢?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精神。白烟可能是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吗?讨论得出结论,白烟不可能是水蒸气,因为水蒸气是不可燃的;也不可能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可灭火,所以也不可燃。锻炼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熄灭后 白烟是蜡烛燃烧过程中生成的 蜡蒸汽遇冷凝结成的固态白烟,所以可燃。倾听,解惑 培养学
8、生根据实 验现象,正确表述探究所得结论的能力。布置作业 有关蜡烛还有其它探究内容的同学,在家中可自己设计实验,探究蜡烛的有关性质。完成有关蜡烛的探究的实验报告;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完成作业并可进行深入学习。留给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点燃前:组成?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燃烧时:火焰的分层及温度?烛身的变化?生成的产物?熄灭后:白烟 1、检验物质燃烧后有水生成: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证明有水生成。2、检验物质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4 3、石蜡+氧气点燃二氧化碳+水 反应物 反应条件 生成物 4、黑烟:是没有完全燃烧的碳(炭黑);白烟:是石蜡蒸汽冷却后形成的石蜡固体。5、烟:是固体小颗粒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雾:是小液滴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的。七、教学反思七、教学反思 正确引导学生,锻炼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及时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明确问题和探究目的,关注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对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和变化后的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得出可靠的结论,最后认真填写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