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江西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pdf

上传人:wo****o 文档编号:96153767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PDF 页数:27 大小:62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上半年江西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9上半年江西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上半年江西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上半年江西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9 上半年江西教师资格高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电子显微镜下,在大肠杆菌和小肠上皮细胞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A核糖体B内质网C叶绿体D细胞核2严重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的病原体是一种冠状病毒,结构如图 1 所示。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SARS 病毒属于原核生物BSARS 病毒的变异率较高CSARS 病毒能在 MSN 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增殖DSARS 病毒颗粒

2、内仅有 A、T、C、G 四种碱基3 图 2 表示细胞中一种常见的水解反应。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的是()。A胰岛素B纤维素C核糖核酸D脱氧核糖4科学家用红、绿两种荧光物质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并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红、绿两种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各占半边,一段时间后两种荧光在融合细胞表面呈现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A膜磷脂能翻转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5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图 3、图 4 分别表示胃癌细胞在不同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一定时

3、间后,胃癌细胞的凋亡率和凋亡基因 Bax、Be-2 的表达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工蜂毒腺细胞合成的蜂毒素影响胃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BBax 蛋白和 Bel-2 蛋白均可明显缩短癌细胞增殖的周期C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一定浓度内随浓度增大诱导效应增强D蜂毒素能通过促进 Bax 蛋白产生和抑制 Be-2 蛋白产生,诱导胃癌细胞凋亡6 细胞周期包括 G1 期、S 期、G2 期和 M 期。下列有关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的 G1 期是各个时期中耗时最短的时期B细胞分裂过程中核糖体功能最活跃的时期是 S 期C在 G2 期 DNA 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DM 期较长的细

4、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7 图 5 为细胞膜上与 K+、Na+转运有关结构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正确的是()。A通道蛋白对离子运输没有选择性B钠一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C细胞内 K+外流和细胞外 Na+内流均消耗 ATPD细胞内低 K+、高 Na+环境依靠钠一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8从牛的体细胞中取出细胞核,发现去核的细胞代谢减弱。当重新植入细胞核后,发现该细胞的生命活动又能恢复。这说明细胞核()。A控制生物的一切性状B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是遗传物质表达的场所9将被标记上 15N 的 DNA 双链分子的大肠杆菌在只含有 14N 的培养基中培养至

5、第 n 代后,仅含 14N 的 DNA 分子的大肠杆菌数与含 15N 的 DNA 分子的大肠杆菌数之比为 15:1,由此可推测出 n 是()。A.2B.3C4D510红绿色盲是由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色盲男子产生的精子都有色盲基因B色盲女子产生的卵细胞都有色盲基因C色盲男子约半数体细胞中含色盲基因D表型正常的女子体细胞一定不含色盲基因11获得无子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矮秆抗病小麦和无子番茄常用的方法分别是()。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生长素处理ABCD12图 6 表示人体基因 Y 表达合成促甲状腺激素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核中进行,

6、需要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B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 RNA 酶的催化作用C在甲状腺细胞中进行,需要核糖体参与D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不需要 ATP 参与132011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斯坦曼发现了能够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的树突状细胞(DC),DC 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应答。该材料支持的观点是()。ADC 与巨噬细胞有相似的免疫功能BDC 来源于记忆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DC 只参与细胞免疫而不参与体液免疫DDC 激发免疫应答的过程不需要抗原参与14 科学家通过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从而产生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卵细胞,此卵细胞

7、与二倍体个体所产生的精子结合发育成三倍体草鱼胚胎。若以二倍体草鱼体细胞含两对同源染色体为例,上述过程中四种细胞染色体行为与细胞名称相符的是()。1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 Aa、Bb、Cc 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cm,每个显性基因的表达使纤维长度增加 2 cm。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 F1 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A614 cmB616 cmC814 cmD816 cm16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图 7

8、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较小的蛹作为亲本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C该实验表明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相同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频率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17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及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5 ppm 生长素促进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B20 ppm 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C30 ppm 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D籽粒成熟的过程中激素作用是相互拮抗的18 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动物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种群密度下降

9、甚至走向灭绝。下列有关栖息地片段化对动物种群不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B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C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D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19下列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的是()。A与艾滋病患者拥抱B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C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D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20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图 8 是培育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中可以不用 PCR 扩增 DNAB过程中所需酶的种类与中相同C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属于定向变异DDNA 探针可以

10、检测抗冻基因是否表达21某教师设计的“光合作用”内容新授课的部分教学目标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不易检测B该教学目标的要求为应用水平C制订教学目标应以教科书为依据D该教学目标规定了教学的最高要求22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提出问题包括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B实施计划不包括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C得出结论就是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D学生在一次探究活动中一定要亲历以上的每个环节23下面是某位教师进行“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教学时,关于达尔文实验的教学片段。在该教学片段

11、中,教学的主要意图是()。A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是植根于特定文化背景的B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设计思路和分析方法C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具有暂定性,是不断发展的D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是众多科学家长期共同研究的成果24某位教师利用如下题目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该题目所考查的认知水平属于()。A识记B理解C分析D综合25 某师范生拟通过访谈法开展“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的研究。他首先确定了内容及结构的合理性、内容的多少、内容的难易度、内容的衔接性 4 个维度,然后再据此设计 8个具体的访谈问题。确定上述 4 个维度的首要依据是()。A关于课程内容的文献研究结果B针对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尝试性访谈结果C

12、“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的问卷调查结果D关于不同国家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框架的比较研究结果参考解析:1【答案】A。解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细胞中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无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一种细胞器,即核糖体。小肠上皮细胞是真核细胞,真核细胞中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多种细胞器。二者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故本题选 A。2【答案】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故 A、C两项错误。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RNA。如图所示,SARS 病毒是 RNA 病毒,其颗粒内存在的遗传物质为 RNA,不含 DNA,故存在的碱基是 A、U、C

13、、G,D 项错误。RNA 为单链结构,复制时易出错,故 RNA 病毒的变异率较 DNA 病毒高,B 项正确。3【答案】D。解析:细胞中的水解反应是生物大分子与水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其结果是生物大分子分解成单体。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其单体为氨基酸;纤维素是多聚糖,其单体为葡萄糖;核糖核酸是由多个核糖核苷酸组成的。三者都是生物大分子,都能发生图示中的水解反应。脱氧核糖是一种五碳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此类水解反应。故本题选 D。4【答案】B。解析: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般的流体,具有流动性。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随着细胞

14、的融合,标记为红、绿两种不同颜色的蛋白质分子,在融合细胞表面从各占半边变为均匀分布,说明被荧光物质标记的蛋白质发生了“移动”,进而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故本题选B。5【答案】B。解析:分析图 3 可知,随着蜂毒素浓度的升高,胃癌细胞的凋亡率不断升高,且当蜂毒素浓度大于 4mL 时,其诱导效应显著增强。分析图 4 可知,随着蜂毒素浓度的升高,Bax 基因表达增强、Be-2 基因表达减弱,说明蜂毒素能促进 Bax 基因的表达,而抑制 Be-2 基因的表达。两个结果共同说明了蜂毒素可影响胃癌细胞基因的表达,进而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综上所述,A、C、D 三项正确。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其新陈代谢较旺

15、盛,酶的活性较强,其细胞周期较正常细胞短。题图不能证明 Bax 蛋白和 Be-2 蛋白均可明显缩短癌细胞增殖的周期,B 项错误。6【答案】D。解析: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 期),其中分裂间期又分为 G1 期、S 期和 G2 期。G1 期是一个生长期,此时期主要进行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并为下阶段 DNA的合成做准备,因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故此时期是核糖体最活跃的时期,B 项错误。S 期是 DNA 合成期,DNA 分子的复制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的,C 项错误。G2 期有少量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为 M 期做准备。M 期主要进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时间较 G1 期、S 期、G2

16、期短得多,这一时期较长的细胞更容易被观察到,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故 A 项错误、D 项正确。7【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K+通道只允许 K+通过,Na+通道只允许 Na+通过,说明通道蛋白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A 项错误。图中钠一钾泵能将 K+运到细胞内,能将 Na+运到细胞外,并且有 ATP 催化部位,说明其具有运输和催化两种功能,B 项正确。膜内 K+浓度高于膜外,膜外 Na+浓度高于膜内,细胞内 K+外流和细胞外 Na+内流都可通过各自的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 ATP,属于协助扩散,C 项错误。由图可知,钠一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细胞内高 K+、低 Na+的环

17、境,D 项错误。8【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有无细胞核的对照实验说明细胞核对细胞的新陈代谢有明显影响,说明细胞核的存在能使细胞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即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9【答案】D。解析:DNA 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即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总有一条来自模板 DNA。标记 15N 的 DNA 链随着复制过程会进入两个不同的 DNA 分子,所以无论培养至第几代,总有两个 DNA 分子中的一条链是被 15N 标记的。培养至第 n代后,DNA分子个数为2n。根据15:1这一比例,可以计算出在培养至第n代后共有152+2(即32)个 DNA 分子,所以 2n=32

18、,n=5。故本题选 D。10【答案】B。解析:红绿色盲是由 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若用 B、b 分别表示该性状的显隐性,则色盲男子的基因型为 XbY,所有体细胞中都有性染色体 XbY,其产生的精子有 Xb、Y 两种,含 Y 的精子中没有色盲基因。故 A、C 两项错误。色盲女子的基因型为 XbXb,产生的卵细胞中都有 Xb 染色体,即都有色盲基因,B 项正确。表型正常的女子的基因型有XBXB、XBXb 两种,可能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D 项错误。11【答案】C。解析:无子西瓜是通过多倍体育种得到的:先用多倍体育种得到四倍体西瓜,将其与普通二倍体西瓜杂交可得到三倍体西瓜,三倍体细胞在进行减数

19、分裂时出现染色体联会紊乱,所以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种子。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育种方法是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矮秆抗病小麦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普通小麦中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易感病两个品种,从 F2 中选出矮秆抗病小麦不断自交、选育,可得到能稳定稳传的矮秆抗病小麦。无子番茄是通过生长素处理得到的。在未传粉之前,在雌蕊的柱头上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因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可促进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从而得到无子番茄。12【答案】A。解析:图中表示转录过程,在细胞核中进行,需要四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形成 mRNA 的前体,正确。表示 mRNA 修饰加工过程,需要 RNA 酶的催化,此过程发生在细胞核,错误。

20、表示翻译过程,此过程需要核糖体的参与,因得到的产物是促甲状腺激素,发生该过程的细胞应是垂体,错误。表示蛋白质的加工过程,此过程中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并消耗 ATP,错误。13【答案】A。解析: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巨噬细胞能摄取、处理侵入机体的抗原,并将抗原呈递给 T 细胞。根据题干描述,DC 的免疫功能与巨噬细胞相似,既能参与细胞免疫也能参与体液免疫,故 A 项正确、C 项错误。DC 是一种免疫细胞,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记忆细胞可以分化为效应 B 细胞或效应 T 细胞,B 项错误。DC 识别抗原后才能激发免疫应答,D 项错误。14【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低温诱导可使二倍体

21、草鱼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不形成纺锤体,所以初级卵母细胞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而导致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因染色体数目加倍,减数分裂后得到的卵细胞应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含两对同源染色体,而 c 图所示细胞中只有三条染色体,故 C 项错误。二倍体卵细胞与二倍体个体产生的精子结合得到的胚胎细胞是具有两组同源染色体的三倍体,而 D 图所示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且为二倍体,故 D 项错误。15【答案】C。解析:AABbcc 与 aaBbCc 杂交,由题干可知后代中显性基因的数量影响着棉花纤维的长度

22、。要想判断 F1 棉花纤维的长度范围只需找出后代中显性基因最多和最少的个体即可。根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显性基因最多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Cc,显性基因最少的个体的基因型为 Aabbcc。已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6 cm,基因型中每多一个显性基因,棉花纤维的长度就增加 2 cm,所以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14 cm,基因型为 Aabbcc 的棉花纤维长度为 8 cm。故本题选 C。16【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在持续人工选择的情况下,面粉甲虫蛹的平均重量持续增加,说明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较大的蛹作为亲本,使体重较大的个体的基因保留了

23、下来,A 项错误。在停止人工选择后,平均蛹重逐渐下降,说明在自然环境下,体重大的个体易被环境淘汰,体重越小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下生存和繁殖的能力更强,B 项错误。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甲虫蛹的体重越来越大,而自然选择的甲虫蛹的体重越来越小,可见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C 项错误。实验中,由于人工选择的作用,基因频率处于不断变化中,D 项正确。17【答案】D。解析:比较表格数据可知,喷洒 5 ppm 生长素的水稻,产量和成熟粒率都是最高的,所以 5 ppm 生长素促进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 项正确。和空白对照组相比,喷洒 20 ppm 乙烯利的水稻成熟率增大了,说明 20 ppm 乙烯

24、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B 项正确。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喷洒 30 ppm 赤霉素的水稻的千粒重数值更大,说明 30 ppm 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C 项正确。该实验中,每次只喷洒了一种激素,而没有进行同时喷洒两种或两种以上激素的实验,故无法判断各类激素对水稻籽粒成熟的作用关系,可能是协同作用,也可能是拮抗作用,D 项错误。18【答案】B。解析:栖息地片段化使动物活动范围变小,不利于动物个体的迁入、迁出,阻碍了基因交流,且片段化的栖息地内的食物、空间等各种资源有限,会使种内斗争加剧。故 A、D 两项正确。大种群中个体较多,基因交流范围更大且不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小种群中个体较少,

25、基因交流范围有限,容易发生近亲繁殖,使种群遗传的多样性下降,且易受不利因素影响,基因频率易发生较大变化,不利于种群的生存与繁衍。故 B 项错误、C项正确。19【答案】B。解析: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HIV 是一种 RNA 病毒,HIV 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导致患者几乎丧失免疫功能。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握手、拥抱、游泳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选项中,A、C、D 三项属于日常接触,B 项属于血液传播,故本题选 B。20【答案】A。解析:过程表示反转录法获取目的基因的过程,可以不用 PCR 扩增 DNA,A 项正确。过程表示重组质粒的构

26、建,需要用限制酶对质粒进行切割,再用 DNA 连接酶,将质粒与目的基因组装起来。过程用到的酶是 DNA 聚合酶和限制酶(与切割质粒的限制酶相同),B 项错误。定向变异是按照人的意愿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基因工程)让生物朝人需要的方向进行的变异。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中,目的基因不能在农杆菌中表达,农杆菌没有发生变化,C 项错误。DNA 探针只能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在受体细胞中复制、转录,不能用于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可以使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D 项错误。21【答案】A。解析:该教学目标中,“理解”“掌握”这一系列的要求过于笼统,不够具体,这些目标是否达成不容易检测出来。表达教学

27、目标时,应用明确、具体、可观察的行为动词来陈述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相应的学习行为,如“描述”“列出”“概述”等。故 A 项正确。应用水平的教学目标应是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该教学目标中,“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光合作用的概念”等为了解水平,“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为理解水平,故 B 项错误。制订教学目标需要考虑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社会需要等多重因素,故 C 项错误。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教学设定的最高要求,故 D 项错误。22【答案】A。解析: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都有其基本要求。提出问题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尝

28、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尝试书面或口头表述这些问题;描述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所在。做出假设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估计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要的材科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实施计划的基本要求包括以下几点:进行观察、实验;实施计划,收集证据、数据;尝试评价证据、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的基本要求包括描述现象,分析和判断证据、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要求包括写出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综上所述,A 项正确,B、C 两项错误。学生在每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一定

29、要亲历上述的所有环节,如提出问题可以由教师完成,D 项错误。故本题选 A。23【答案】B。解析:在该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分析达尔文的“生长素的发现”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对达尔文的实验设计思路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也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实验的分析方法,以便巩固科学探究的过程。该教学片段中,未涉及当时特定文化背景,也没有讲全部的生长素发现过程,故本题选 B。24【答案】A。解析: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识记指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理解指以一种语言或一种交流形式被译述或转化成另一种语言或

30、另一种交流形式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为依据,对材料进行初步重新整理与排列,指出材料包含的意义和趋势。运用指在某些特定的和具体的情境里,使用抽象概念,只是对所学知识的初步运用,而非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分析指将材料分解成各组成要素或组成成分,弄清各种观念的有关层次,或者明确所表达的各种观念之间的关系,阐明材料各要素的组织原理,即对材料内容组合起来的组织、系统和结构的分析。综合指对各种要素或组成成分加工,形成新的结构整体或新的模式;制订出合理的工作计划或操作步骤;确定一套抽象关系,用以对特定的资料或现象进行分类或解释;或者从一套基本命题或符号表达式中演绎出各种命题关系。评价是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

31、,指为了特定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及符合准则的程度做出定量的和定性的判断。题中所示题目,要求学生能够判断各概念之间的关系,类似于对一种结构或框架的回忆,属于识记水平。故本题选 A。25【答案】A。解析:用访谈法开展教育研究,需要进行的主要准备工作之一是确定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一般是列出研究者想要了解的主要问题。访谈问题是从研究问题的基础上转换而成,是为了回答研究问题而设计的。该师范生拟通过访谈法开展“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适切性”的研究,并确定了访谈问题的维度,说明他不仅选定了要研究的课题,还进行了相关研究内容的学习。文献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该师范生所设计的问题维度,都是围绕课程内容设置的,其

32、首要依据是关于课程内容的文献研究结果。故本题选 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26神经调节的过程中,受刺激产生的兴奋可以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还会在突触的部位传递到别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 ATP 对突触传递的作用。问题:(1)突触传递的过程,常被描述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突触前神经元上的兴奋传递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并与突触后膜上的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3 分)(2)Glu 是大鼠神经元释放的一种递质,科研人员用 Glu+ATP 处理离体培养的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到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变化与用

33、Glu 处理无差异。由此推测_。(3 分)(3)科研人员分别用 ATP 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突触前神经元,用 Glu 受体抑制剂处理突触后膜,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 9 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 对突触传递具有_作用。(3 分)(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 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由图 10 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 能够_。(3 分)(5)综合上述结果可推测,细胞外 ATP 影响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机制是_。(3 分)27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生态系统后形成植被景观明显不同的“斑块”。科

34、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后形成的“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问题:(1)调查结果显示,小叶章入侵后,“斑块”的群落丰富度(填“增加”“减少”或“不变”)。(3 分)(2)以相邻的本地群落中笃斯越桔、牛皮杜鹃为对照组进行分析,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_逐渐消失,_种类明显增加,且植株的总体高度增加。(6 分)(3)在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_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6 分)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28材料:问题:(1)上述材料中,教师在展示地衣图片时,图片中必须包括

35、哪些信息?(5 分)(2)简要分析该教师是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初生群落演替这一概念的。(15 分)29材料:问题:(1)分析两个案例中教师教学的突出特点。(10 分)(2)为达成教学目标案例 1 和案例 2 分别采用了什么具体的教学策略?(10 分 j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30 分)30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要求:(1)利用所提供的仪器和材料,设计“探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步骤。(10 分)(2)教师拟引导学生分组设计和执行实验方案。请写出相关教学思路(包括数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处理等环节)和具体的数据处理方法。(20 分)参考解析:26【答案

36、】(1)神经递质受体(2)ATP 对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作用(3)抑制(4)抑制细胞膜上的 Ca2+通道开放,从而使 Ca2+内流受阻(5)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抑制突触传递解析:(1)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前神经元上的兴奋传递至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与突触前膜结合,引起神经递质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从而将兴奋由突触前神经元传递至突触后神经元。(2)用 Glu+ATP 处理离体培养的突触后神经元与用 Glu 处理离体培养的突触后神经元相比,电位变化无差异,说明 ATP 对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作用。(3)用 Glu 受体抑制剂处理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不能接受

37、来自突触前膜的兴奋,抑制了兴奋的传递。用 ATP 处理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与对照组相比,电位变化减弱了,说明 ATP 对突触传递具有抑制作用。(4)由图 l0 可知,用 ATP 处理后,Ca2+通道电流相对值减小,说明 Ca2+浓度变小,流入细胞的 Ca2+减少,可推测出 Ca2+通道的开放受 ATP 的抑制。(5)由(4)可知,ATP 可以抑制 Ca2+通道开放,进而使流入突触前神经元的 Ca2+减少。而 Ca2+又能使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递质。综上可知,ATP 通过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进而抑制突触传递。27【答案】(1)增加(2)灌木;多年生草本(3)垂直和水

38、平;次生演替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无小叶章入侵时,样方群落内只有两种灌木,随着入侵程度的增大,植物的种类变多,即群落的丰富度增加。(2)表格数据显示,随着小叶章入侵程度的增加,群落内的笃斯越桔与牛皮杜鹃数量逐渐减少,最终消失,而群落内的大白花地榆、高山乌头等植物增多,即灌木逐渐肖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增加。(3)群落的空间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小叶章入侵后,在多年生草本取代灌木的过程中,植被的高度由低到高,且生态系统形成植被景观明显不同的“斑块”,说明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发生

39、了变化。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火山岩、冰川泥上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留下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例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题中的演替发生前,地面上已有植被覆盖,属于次生演替。28【参考答案】(1)教师展示地衣的图片是为了向学生说明裸岩上可以生长植物,并能发生群落演替。因此,教师展示的地衣图片必须包括地衣的生活环境、地衣的形态结构、其他生物以及文字说明,说明地衣就

40、是生长在裸岩上的,地衣是藻类和真菌共生而成,可以为其他生物的生长提供条件。(2)材料中的教师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了初生群落演替的概念。教师向学生提供了有代表性的事实来支撑提出的概念。教师在学生无法理解裸岩上的演替时,向学生呈现了地衣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与初生演替相关的概念,如裸岩、地衣等。另外,教师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后续的问答过程中帮助学生获得概念支撑。教师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材料中,教师以引导学生画四格漫画的形式,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帮助学生了解初生演替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层层递进,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掌握初生演替的过程。帮助学

41、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材料中,学生开始认为“裸岩上不能长东西”,教师通过科学概念的建立,帮助学生消除了这一错误概念。综上所述,该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四格漫画的绘制,帮助学生形成了初生群落演替的概念。29【参考答案】(1)案例 1、案例 2 中的教师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案例 1 中,教师变“教学”为“导学”,首先组织学生课前学习相关的概念,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接着组织学生去乡镇医院检验科进行学习,设身处地地感受生物学与社会实际的联系。这一教学活动可以无形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视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相应的生物学知识。此

42、外,该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大讨论的合作学习,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这符合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案例 2 中,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实验,自主探究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进而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出相关的结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共同得出“生物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机制”,达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2)案例 1 中,教师组织学生到乡镇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让他们听医生介绍各种疾病引起的对应指标参数的变化的案例,学生联系社会实际,更深刻地领悟生命健康的重

43、要性,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体现了科学一技术一社会(STS)的教育教学策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开展健康大讨论,体现的是合作学习策略。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归纳出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体现了讲授教学策略。案例 2 中,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实验,采用的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让学生讨论总结人体体温变化规律,进行“生物体维持 pH 稳定的机制”的探究活动,体现了探究学习教学策略。30【参考答案】(1)实验步骤:将 03gmL 蔗糖溶液用清水稀释成浓度分别为 005 gmL、01 gmL、015gmL、02 gmL、025gmL 的蔗糖溶液,将这些溶液按照浓度高低依

44、次装入写有编号的 5 支试管中。制作多个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临时装片。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紫色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在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的一侧滴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从高浓度开始),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如此反复多次,使盖玻片下面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蔗糖溶液中。在低倍镜下观察不同蔗糖浓度下细胞中央液泡和原生质层的变化程度,确定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所在的大致区间。在确定的大致浓度区间中再次细化蔗糖溶液的浓度梯度,并利用稀释的方式进行配制,配制完成之后重复步骤。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不同蔗糖浓度下细胞中央液泡和原生质层的变化程度,找出的液泡变

45、化的临界值,就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液浓度。(2)教学思路:提出问题根据已知条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泡在 03 gmL 的蔗糖溶液中时,能够观察到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引导学生回答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 03gmL。追问: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在 00 3 gmL 范围内更加准确地判断出细胞液的平均浓度?预设学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泡在蔗糖溶液中,液泡大小不发生明显变化时的蔗糖浓度近似于细胞液的浓度。可以利用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从而找到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的临界浓度。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问题:如何设置蔗糖溶液浓度梯度?教师与

46、学生共同确定实验方案先预设一组浓度间隔较大的蔗糖溶液,即浓度分别为 005 gmL、01 gmL、015 gmL、02 gmL、025 gmL 的溶液。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依次浸泡在浓度由高到低的蔗糖溶液中,观察液泡的变化,从发生质壁分离到不发生质壁分离或开始吸水,以确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所在的区间。在以上区间继续设置浓度梯度较小的蔗糖溶液,利用同样的方法观察,确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液的近似浓度。确定实验结果记录方法教师提出问题:刚才我们说观察液泡在不同溶液中的变化,我们怎么记录这个实验结果呢?把我们看到的细胞形态画出来吗?学生讨论,教师最后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记录方案:设计一个表格

47、,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下,用“+”的多少表示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用“0”表示细胞内外溶液浓度相当,用“一”的多少表示细胞吸水膨胀的程度。执行实验方案按照讨论时的分组进行实验,小组成员自行分配各自的任务,或制作切片、或观察、或记录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学生分组执行实验方案并在如下表格中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观察指导。数据分析与处理该实验中会存在一些误差,包括实验材料本身细胞液浓度有差别,每组学生配置的溶液浓度会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学生观察时主观上的差异等。因此,在误差范围内的数据可以保留。若有的小组记录的结果与其他小组相差较大,应当帮助学生分析可能的原因,但他们组的数据不能计入全部数据内。最后,将各组测得的细胞液浓度综合在一起,计算出的平均值就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细胞液浓度。本实验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为列表取平均值法。表达与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问题: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够得到什么实验结论?从实验过程中的细胞变化确定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平均浓度的原理是什么?让各小组将本小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疑问与其他小组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教师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