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辽宁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下半年辽宁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下半年辽宁教师资格证高中语文面试真题及答案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师引导学生回顾陶渊明的诗句,学生思考后自由作答,如他曾饮酒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曾为世人描绘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他曾如数家珍般描绘了“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乡村美景。教师总结,引出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的田园诗归园田居(其一)并板书课题。【板书:归园田居(其一)】(二)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尝试划分停顿节奏。2.自由诵读,根据注释及手头资料疏通文意。3.思考标题含义:“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明确:回归田园,种田度日的隐居生活。题
2、眼是“归”。(三)深入研读1.从何而归?(尘网、樊笼。)预设:“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明确:“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激烈,陶渊明既不愿成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成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樊笼”比喻为官场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板书:从何而归樊笼】2.为何而归?(性本爱丘山。)明确:(1)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
3、误。实则为了养家糊口,大济苍生。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的是争权夺利,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2)“守拙归园田”表现出诗人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板书:为何而归本性】3.归向何处?预设:归向园田(田园风光: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却成为一片恬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的景象,这是如仙境般的田园
4、,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出优美的田园风光,由近到远,声色相调,淡浓相宜,描摹了诗人心中的桃园朴拙自然、宁静中不失生机的乡村图景。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宁静和谐的心境,也是对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之情的外露。【板书:归向何处田园】4.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小组讨论,代表总结所得,在班级中汇报交流。明确:“羁鸟”
5、是关在笼中的鸟;“池鱼”是禁在池中的鱼。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也暗示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总结:运用比喻说明作者身在官场,而心系田园的心情,对自由的向往。【板书:厌恶官场、心系田园、向往自由】(四)拓展延伸讨论:有人说陶渊明归隐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成理即可,教师要注意引导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小结作业小结:古有“学而优则仕”之说,本来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从这个角度看,陶渊明似乎是消极避世的。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陶渊明的归隐是对污浊现实社会绝望后作出的一个超脱的选择。他坚持高尚的志趣是对黑
6、暗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这就是人生的有舍有得,他为了追求田园生活,追求自由的高洁品格,他选择了舍弃。作业:请结合自身,谈谈你对“隐逸之士”的评价,写一篇300字以上的随笔。【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归园田居(其一)的写作手法。【参考答案】归园田居(其一)是陶渊明的一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歌,在本诗之中作者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写作手法:先写近景,再写远景,远近结合。前四句是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房舍简陋,可树影婆娑,于自然平淡之中显出恬静幽美。五六句是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动静结合。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户庭无尘
7、杂,虚室有余闲”等表现出了乡村宁静祥和之美。静景之中,作者又看到动的画面。“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在静止的画面中多了许多的动感,让这幅乡居图顿时生动活跃起来了。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描写平淡质朴,不加任何修饰,却极为精练自然。2.本节课你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学,那么如何处理学生不参与合作讨论的问题呢?【参考答案】创设轻松的环境。在组内,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评比制度。让学困生和学困生做比较,从而形成公平的对比,而不是学困生对优等生,让他们感到自卑,无所事事。同时,教师在抛出问题的
8、时候,应该设计一些浅显的问题给学困生,从而减轻学困生的自卑感和压抑感,让他们在积极、轻松的环境下展现自我、敞开胸怀。帮助他们制定适度的目标。远期目标很重要,近期目标更重要,帮助他们制定容易实现的目标,使他们相对容易地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自信源于成功,成功的体验让他们品尝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更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多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避免优等生挤占后进生的空间,给他们展示的舞台。从评价标准的制订上为学困生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对后进生有所侧重和倾斜,使他们的点滴表现能通过显性的评价体现出来。高中语文再别康桥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采用温故知新的方式进行导入:迄今
9、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又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二)整体感知1.补充作者相关介绍及创作背景。明确: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2.学生自由朗读,欣赏配乐诗朗诵,并思考这首诗抒发了作
10、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朗读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明确:感情是浓厚的,表达对康桥的爱和不舍。语气应该是舒缓、轻柔、低沉的,例如悄悄、轻轻、沉默等词。(三)深入研读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彩虹、青草、星辉、夏虫等自然景物。【板书:云彩、金柳、柔波、青荇、彩虹、青草、星辉、夏虫】2.小组讨论:为什么不说杨柳、绿柳而要说金柳?明确:“金”既与夕阳相映,落日熔金,又是最尊贵的一种颜色。这里的柳已经不是普通柳树了,而是代表着整个康桥,作者对康桥的感情至美如金!所以他选择了柳树最美的时刻来加以描绘,还把柳树比作新娘
11、,连影子都是灿烂的,新娘是少女一生中最美的时刻,由此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3.再次朗读诗句并思考“青荇”一节,只是再普通不过的水草,而且在烂泥上,为什么徐志摩却愿意做这样的一条水草?在诗人眼里,康桥是怎样的?明确:在这里,“软泥”让人们联想到泥的细腻与光滑,也很可爱,让人有亲近的愿望;而水草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招摇”一词表现了水草的快活与轻松。这种水草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在诗人的眼里,康桥风光如画。【板书:风光如画】4.师生共同总结,什么是意象?明确: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融入了想象,而超越它们本身
12、的自然属性,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浪漫情怀。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5.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分析这些意象,你认为诗人抒发了什么情感?明确: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其抒发的情感有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感伤之情。【板书:深情惜别】(四)拓展延伸学生分享徐志摩的其他诗,并互相交流。(五)小结作业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师生共同总结。布置作业:试和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比较,并赏析两首诗歌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写一篇赏析文,不少于五百字。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场娜拉!【板书设计
13、】【答辩题目解析】1.本诗具体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参考答案】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时间比较紧急,又赶着要去会见另一个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返康桥的切身感受。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
14、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2.请谈一谈鉴赏本首诗歌的方法。【参考答案】(1)抓诗眼诗眼是诗中最富表现力、最能开拓诗歌意境的关键词句,是能使诗歌生辉的聚光点。诗眼的锤炼和设置在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古今诗评家无不从这点出发赏析诗歌。本首诗在赏析时就应该紧紧抓住“别”字,从而把握本诗中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2)析意象。在再别康桥中,诗人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这些意象均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是中国传统诗歌中常用的景物,但是这些寻常的意象在诗人的笔下,被赋予了更多新鲜而独特的感受。云彩是可以招手作
15、别的,是多情的,仿佛真的要与诗人离别似的。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的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节选)一、考题回顾二、考题解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谈话的方式导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诗经的七月里写到了“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请同学思考一下,其中的“流火”是什么意思呢?明确:(学生畅所欲言)“流火”是指火星西落,天气转凉。这是属于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古代还有好多有趣的常识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板书:古代文化常识】(二)揭示主题古代文化常识就是古代文
16、化内容的统称,对于我们学习古代文学的作品,了解古代生活民风民俗有重要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看看古代文化常识都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吧!(三)实践探索1.学生课前联系书上所给出的题目,通过教科书、网络、课外书等资料,收集、查找有关古代天文、地理、自然现象的知识。2.全班进行分组,选出小组长,汇总各组资料,并进行分享。明确:(1)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2)地区名。“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山水阴阳”指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四海”指
17、天下、全国。(六王毕,四海一。)“六合”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四)展示交流1.星宿会。【板书:星宿会】以小组为单位,从学过的古诗文中,找出与“二十八宿”“牛郎星”和“织女星”等相关的语句,谈谈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提及这些星宿的,在全班进行分享。明确:(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别离不能常相见,就像西方的参星和东方的商星你起我落。以参商二星的位置来说人之间的距离,写出了别易会难之感。(2)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坐在石阶上,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牛郎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产生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
18、事由“牵牛织女星”勾起。(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诗人说屏住呼吸仰头就可触摸参星和井星,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只能长吁短叹。以参星和井星的高,写出了蜀道之险。2.地理知识大比拼。【板书:地理知识大比拼】多媒体展示句子,学生以组为单位,四个小组抢答下列句子中加点地名所指的地方,答对最多的一组获胜。明确:(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河内:黄河以北的地区。河东:黄河以东的地区。(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山东:指崤山以东。(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关
19、西:函谷关以西。(5)江表英雄归附之。(赤壁之战)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扬州慢)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的东面为左,西面为右。)3.讨论会。【板书:讨论会】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孔子及其弟子在谈到自然现象时,多用来比喻人事,谈谈下面几个句子中提到的这些自然现象在句子中的含义。明确:(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把实行仁德政治的君主比作北极星(北辰),居其中而众星拱卫。古人认为北极星在整个天体的中心位置。(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感叹昼夜不停流去的河水,痛惜时光的易逝。(3)子曰:“知者乐水,仁
20、者乐山。”(论语雍也)以水比况聪明智慧的人,以山比况有仁德的人。(4)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以日食、月食比喻君子的过失:有过错时,人人都看得见;改正的时候,人人都仰望着。(五)评价反思1.全班评选“最佳合作奖”。2.评比结束后组内反思,互相点评组员表现。3.教师评价学生在活动中体现的信息搜集能力和小组活动的参与态度。(六)小结作业课堂小结: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不能使这明珠蒙尘。相信经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传统文化已经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让传统文化这颗明珠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吧!布置作业:课后搜集本课相关的文化知识,每个小组
21、共同完成一个主题的古代文化宣传册。【板书设计】【答辩题目解析】1.你还知道哪些和星宿相关的诗文,试着分析一下。【参考答案】(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大意为: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徘徊在斗宿与牛宿之间。其中,“斗”“牛”就指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和牛宿,此句以星衬月。(2)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大意为: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此句以星衬物。(3)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大意为: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此句用牵牛织女星来渲染离别相思。(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大
22、意为: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遥想当年七夕,我们还嗤笑织女耕牛。以“笑牵牛”来写唐玄宗当年与杨贵妃朝夕相伴的美好时光。2.以本课为例,你认为梳理探究的教学应该要注意什么问题?【参考答案】(1)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养的整体提高。高中语文教学应体现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本课程的优势,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高。比如在本课中,应让学生积累古代天文、地理、自然现象等知识,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语文核心素养。(2)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应该让学生在广泛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逐步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