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2021年浙江省温州市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综合1 .牛年说“牛”字。(1)甲骨文中“牛”是个象形字,下列哪个是“牛 字?()(2)不少汉字以“牛”为偏旁。如 “(m u)”字,本义是手拿鞭子放牛;如 (K)”字,是耕地用的农具;如“牢”字,本义是圈养牲畜的栏圈,成语“(A.亡羊补牢 B.画地为牢)里“牢”就是这个意思。(提示:处从括号里选择一项,填序号即可)二、综合性学习2.根据相关任务,完成整理单。任务:(1)将(板块一)(板块二)中的诗文名句补充完整。(2)参照其他板块,为(板块一
2、)拟写一个主题词。(3)阅 读(板块三)中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根据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从备选诗歌中选择恰当的一首默写在整理单上,使两首诗组成一个板块,并说明这样组合的理由。(备选诗歌)(甲)李 白 春夜洛城闻笛(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乙)李 益 夜上受降城闻笛(首句:回乐烽前沙似雪)战争类古诗词主题整理单(板块一)八百里分磨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 _ _ _ _ _ _ _o (辛 弃 疾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点评:写军营生活,展现了豪气满怀的将军形象。,留取丹心照汗青。(文 天 祥 过零丁洋)点评:诗人被俘之后,视死如归,诚如孟子所言“二者不可得兼,。,铁马秋风大散关。(陆 游 书
3、愤)点评:诗人追述征战生活,心系收复中原大业,有“三军可夺帅也,_ _ _ _ _ _ _ _”的豪情。(板块二)家书难达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杜 甫 月夜忆舍弟)点评:战事频频,亲人离散,生死不明,忧虑无限。,。(岑 参 逢入京使)点评:诗人赴边途中,偶遇返京使者,托其传口信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安慰。(板块三)边塞乡思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唐)高适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久借问落梅 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注释)根 据(唐人行第录)记载,此诗是对王之涣 凉州词的酬和之作。闲:这里有清幽之意。落梅:指 笛 曲(梅花落,表达离情。选()默写:(首句),。,。组合理由:_ _ _ _ _
4、_ _ _ _ _ _ _ _ _ _三、填空题3.以下是“人与自然”专题阅读时摘录的句子,选择与其对应的作品。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你们探索的是死,我探索的是生。()A.昆虫记 B.沙乡年鉴 C.寂静的春天四、名著阅读4.以下是“选择与人生”专题阅读的过程记录,结合作品,完成对所思考问题的探究。摘录:人生的悲剧则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朱 光 潜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谈摆脱)关联:祥子无奈与虎妞结婚(骆驼祥子)试卷第2页,总10页达西决定娶伊丽莎白(傲慢与偏见)思考:面对内心冲突,如何抉择才能避免人生悲剧?探 羯 _ _ _ _ _ _ _ _
5、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五、现代文阅读春天的曲子(芬兰)托芙扬松小嗅嗅沿着四月的田野,走了一天。太阳在桦树间红艳艳地照着,空气凉爽。他喜欢这些树木、这种天气和他自己。这样的傍晚,应该吹一首新曲子,一段歌唱期望,两段歌唱春天的忧伤,其余歌唱独行的乐趣。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他东闻西嗅,要找个地方过夜。他找到了一个干树桩和一些干树枝,在小溪边生起旺旺的火堆。小嗅嗅一向自己做饭。他尽量避免给别人做饭,也不想吃别人做的饭。一只小爬虫坐在远远的树下看着小嗅嗅,露出害怕但充满好奇的眼神。一蓬头发下两只害羞的眼睛,就是那种从不受人
6、注意的小人物的眼睛。小嗅嗅装作没看见。他拿出烟斗,点着了,等着他的春天的曲子到来。曲子没有到来。他只感到小爬虫在死死盯住他,充满佩服之意。他感到不自在了,拍拍爪子叫道:“嘘!走开!”小爬虫听了他的话,反而从树下钻出来,胆怯地说:“但愿我没吓着你吧?我知道你是大名鼎鼎的小嗅嗅,遇到你我太高兴了。”“你好。”小嗅嗅冷冰冰地回答。“我可以在你的火堆旁暖和一下吗?”小爬虫的小脸快活得发光,“只要想想,我果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爱坐过的爬史了,我永远忘不了。”小爬虫再挨近一点,悄悄说:“你的口琴带了吗?”“带了。小嗅嗅很不高兴。给它一搅,他的曲子失去了,孤独感没有了,一切变样了。小爬虫天真地说:“你永远猜不
7、出我多么想听点音乐。我从来没听过音乐。但我听说过你”“你叫什么名字?”小嗅嗅问它。“我太小了,还没名字,也没人问过我名字。”小爬虫渴望着说,“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只给我一个人用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树林间传来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叫声:“唯嘴蒂呜“对一个人崇拜过头,就不可能感到真正自由自在了,”小嗅嗅忽然说,“我知道。”“我知道你什么都知道。”小爬虫挨得更近一点说,“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样自由自在 你是去姆咪谷吧?”“不!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小嗅嗅狠巴巴地说。长时间的沉默。夜鸟又叫了:“蒂呜”“我想我必须走了。再见。”小爬虫小声
8、说。“再 见 小 嗅 嗅 有 点 不 安,“你听我说,这个你不是想要名字吗?蒂蒂呜怎么样?蒂蒂呜”小爬虫看着他。它把它这个名字反复地想,反复地咀嚼,反复地听,最后鼻子朝向天空,轻轻地叫着新名字:“蒂蒂呜”那么伤感,那么人迷。小嗅嗅感到背上掠过一阵颤抖。小爬虫钻进荆棘丛里,一切恢复沉寂。小嗅嗅坐下来,倾听溪水和寂静,等着他的曲子回来,但他听到的似乎只有小爬虫激动和羞怯的声音。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除了小爬虫,他什么也想不起来。他把它说的每一个字和他自己说的每一个字,嚼来嚼去。我怎么啦?小嗅嗅想。这种感觉从来没有过。到了下午,他转过身来开始往回走。他越走越
9、快,越跑越急。小乐曲在耳际飘过,但他来不及抓住它们。傍晚时他回到桦树林。“蒂蒂呜!蒂蒂呜!”只有夜鸟醒来:“蒂呜,蒂呜。”小嗅嗅到处叫噢和倾听,直到暮色笼罩大地,新月升起。这是个新月,他想,我应该许一个愿-首新曲子。但他忽然改变主意:我想找到蒂蒂呜。他走进林子,一样东西在矮树丛里瑟瑟作响。“蒂蒂呜!”小嗅嗅轻轻地叫,“我回来找你谈谈。”“噢,真好。”蒂蒂鸣把头从矮树丛里伸出来,“我有样东西给你看看。瞧!一块姓名牌!上面有我的名字,很好看,对吗?等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就把它挂在门口。”“非常好看!”小嗅嗅说,“你要有自己的房子?”试卷第4页,总10页“当然!”蒂蒂呜兴奋地说,“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
10、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小嗅嗅说,“我要回姆咪谷了。”蒂蒂呜点点头,说:“再见!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不错,是这样。”小嗅嗅抬头看春天的天空。头顶是澄清的一大片深蓝,树木顶上是一片海洋的绿。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选 自 姆咪谷的伙伴们,任溶溶译,有删改)5.阅读文章,从小嗅嗅或小爬虫的角度概述故事情节
11、。6.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写夜鸟“蒂呜”的叫声打破了小嗅嗅和小爬虫之间的沉默,作者这样安排有何意图?联系上下文,加以分析。7.故事结尾处流出的“春天的曲子”与开头“几乎酝酿成熟了”的曲子一样吗?结合全文,阐述你的见解。8.童话中,没有名字的“小爬虫”成了“蒂蒂呜”,你从中读出怎样的现实意义?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谈谈你的阅读发现。我们为什么打疫苗社区要制作一组“我们为什么打疫苗”的科普展板,希望进行疫苗科普的同时,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参与制作,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u m (材料二)新冠疫苗接种实时数据(截 至5月3 0日)全球中国累计接种18.7亿剂6.2亿剂较上日
12、新增2785.5万剂1798.3万剂每百人接种24.04 剂43.14 剂(来自凤凰网)(材料三)我们的身体具有“获得性免疫”的防御机制,即一旦感染过某种病原体,之后就不易再次感染。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我国正在开发的新冠疫苗大致分为5类(见下表)。疫苗类型主要特征研发公司灭活疫苗接种经药品处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灭活)的病毒国药集团、科兴中维重组蛋白疫苗接种人工合成的病毒刺突蛋白质智飞生物DNA疫苗接种人工合成的含有病毒基因的DNA丈棣维欣生物病毒载体疫苗将含有病毒基因的DNA插入作为载体的另一种病毒并接种康希诺生物RNA疫苗将病毒的RNA包裹于
13、纳米颗粒(脂质体)中接种复兴生物通过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会持续数月还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一结果有赖于长期的医学观察。目前尚不清楚新冠疫苗的接种方式会像流感疫苗那样需要每年接种,还是像麻疹疫苗那样一生仅接种一到两次。试卷第6页,总10页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流感病毒以及发病,其主要目的是预防流感病情恶化。新冠疫苗可能也是这样,其作用主要是预防病情加重而不是预防感染或是发病。不能认为疫苗将解决所有问题,今后传染病防控措施仍然占据重要地位。当大多数人都获得免疫力后,传染病不再出现新的流行。这一现象被称为“群体兔疫”。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来说,有人认为当六七成人获得免疫力后,便能够建立群体免疫。这一
14、比例是以每名感染者平均能够传染2.53个 人(基本传染数)作为假设条件计算而得。(节 选 自 如何防范新冠病毒,载 科学世界2021年 第2期,有删改)(材料四)技术路线灭活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研发企业国药集团科兴中维康希诺生物接种程序2剂次。间 隔142 8天1剂次不良反应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也有发热、乏力、恶心等轻度反应,不良反应率低I I I期临床试验结果总体保护效力79.3%中重症保护效力99.5%总体保护效力50.65%中重症保护效力100%总体保护效力65.28%中重症保护效力90.07%(来自澎湃网)(材料五)在中国,新冠病毒的肆虐似乎彻底成为了回忆。不过,在逐渐恢复的日常生活中,依
15、然有危机潜伏。新冠疫苗的低接种率,就是潜在的危机之一。截至4月1 5日,中国大陆的新氢疫苗接种率在10%左右,是一个较低的水平。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一个国家疫苗接种率达到百分之七八十,才敢打开国门”。他呼吁,必须尽快地接种疫苗,“一定要在秋冬季以前,把我们的疫苗接种率提高上去,我们就争取了主动”。(节 选 自 新 冠 疫 苗“入世”后,载(南风窗)2021年 第9期,有删改)9.“疫苗接种现状”展板上,把材料一和材料二放一起,可以达成的一个目的是()A.表明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保持稳定,激励人们尽早接种新冠疫苗。B.表明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不断加快,增强人们对实现群体免
16、疫的信心。C.表明全球接种新冠疫苗的进度比中国快,激励人们尽早接种新冠疫苗。D.表明我国每百人接种剂数超过全球平均数,让人们明白新冠肺炎不再流行。10.“疫苗知识知多少”展板上,要解答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请依据上述材料解答。(1)打了新冠疫苗,就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了吗?(2)打一针的新冠疫苗与打两针的疫苗有哪些相同和不同?1 1 .“热点话题对对碰”展板上,要回应“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会在6 个月后消退”的传言。若用材料三画线处的信息来回应,你认为对相信传言的人可能产生哪些作用?结合画线处回答。1 2.在最后一块展板上(如下右图),需要一段文字对“我们为什么打新冠疫苗”这一话题进行阐述,引领人们理
17、性思考。请综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帮社区拟写这段文字。要求:多角度阐述,科学合理,逻辑清晰,有正面引导作用;正确书写汉字,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1 20字左右;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六、课外阅读题灯上人 竹卷(明)李流芳往岁己西北上,舟过莲泾,访双林上人于积善庵,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以后每经吴门,数欲过庵中而不果。盖不见上人者,六年矣。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今遂化为乌有。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1 1 然中一笑,遂题其后。甲寅清和月。(选 自 明清散文赏奇)(注释)灯上人:即文中
18、双林上人。上人,对和尚的尊称。李流芳:字长衡,明代著名画家,擅长题画。黄宗羲评价“长衡无他大文,其题画册,潇洒数言,便使读之者如身出其间,真是文中有画也”。薰:指薰香。复理:重温。此君:指竹。生理:生机。鞭(chan)然:笑的样子。1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1)数欲过庵门而不果(2)而上人笔墨乃益进试卷第8页,总10页1 4.以下两个批注引用黄宗羲的评价。你认为这两个批注恰当吗?选择一处,结合句子和批注加以评析。(1)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批注:文中有画也)(2)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批注:如身出其间)1 5.作 者 最 后“单展然一笑”,意味丰富。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品析。
19、1 6.根据表格,完成任务。解释加点词,理解句意探究(1)出所画竹卷扈余题字(属:_ _ _ _ _ _ _)(3)灯上人让作者为他所画竹卷题字,作者题其所画竹卷。从两人的交往中,你感受到他们怎样的精神(2)鞭然一笑,承题其后(遂:_ _ _ _ _ _ _)追求?结合文章内容作答,七、作文1 7.根据要求写作。成长道路上总会遇到许多问题,有的是个人的困难和烦恼,有的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难题。有些我们已经找到解决之法,有些我们仍在努力探寻中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参考图示,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进行写作。(写作要求)不少于6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写作助手)你可以叙述解
20、决问题的过程,表达感悟;也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向某人寻求帮助你可以写一篇演讲稿,向同学发表你的观点和看法;也可以进行文学创作,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试卷第10页,总10页参考答案1 .(1)B (2)牧 犁 A【详解】(1)甲骨文中“牛”是个象形字,“牛”的象形字是个牛头的模样,弯弯的牛角特别显眼,在后来的演变中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图A 马;图B一牛;图C 羊。故选B。(2)用牛作偏旁的字也很多,“牧”字的本义是一个人手拿鞭子放牛;我们最熟悉的“犁”是耕地用的农具;亡羊补牢: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画地为牢:在地
21、上画一个圈当作监狱。牢:牢狱。据此选A。2.【板块一】军人豪情 沙场秋点兵 人生自古谁无死 舍生而取义者也或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楼船夜雪瓜洲渡 匹夫不可夺志也【板块二】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板块三】(甲)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乙)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示例:板块三主题词为“边塞乡思”,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中诗人身处玉门关外的边塞,在清幽的月夜登上城楼,听到有人吹奏 梅花落,引发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军人身处烽火台前,在凄凉的月夜中,听到幽怨的芦笛声,陡然生出思乡情绪。两首诗内容情感都相似,所以将它们组成板块三。【详解】板块一 本
22、题考查拟写主题词的能力,参照其他板块,拟写主题词。板块一所选的诗句都是反映征战生活,军人情怀,所以拟写的主题词为:“军人豪情”或“军旅情怀”。板块一 板块二 中的诗文名句补充,本题中的“沙场、瓜洲、渡、匹夫、相逢”等字词容易写错。板块三本题中的 芦管、瓜洲、望、乡、折柳、故园”等字词容易写错。理由示例:板块三主题词为“边塞乡思”,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恬静祥和的一面,把战士思乡之情与戍边之志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春夜洛城闻笛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夜上受降城闻笛是一首抒写戍
23、边将士乡情的诗答案第1页,总10页作,从多角度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两首诗内容情感都相似,可以将它们组成板块三。3 .B C A【详解】本题考查阅读积累的能力。“野地里蕴含着这个世界的救赎”这句话出现在 沙乡年鉴的封面上,沙乡年鉴是户外随笔写作的好作品,充满美好、活力和感染力。寂静的春天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的科普读物,“人们恰恰很难辨认自己创造出的魔鬼”是作品中引用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名言。昆虫记中“你们探索死亡,而我探索生命”,体现了法布尔勇于探索的精神,更体现了作者向往光明,向往生命!故选B,选C,选A。4 .示例:人生的悲剧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两位主人公在婚姻问
24、题上面临冲突,但不同的抉择,让人生的走向也不同:虎妞逼婚,但懦弱的祥子无力反抗而选择与她结婚,这是他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达西虽对伊丽莎白的家世耿耿于怀,却又被她的活泼自尊所打动,最后他听从了内心的感觉,毅然追求,终获幸福。所以面对冲突,要遵循内心,作出果断抉择,从现实困境中突围,才能避免悲剧。【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要结合关联人物,做到言之有理。示例:人生的悲剧多生于冲突之不得解决。虎妞诱惑祥子,骗祥子说自己怀孕,祥子和虎妞的婚姻,是祥子不得已的选择,这是他走向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达西虽对伊丽莎白的家世耿耿于怀,但达西能不断审视自己,勇于改变自己,摒除傲慢与偏见,两人在精神上门当户
25、对,使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位主人公在婚姻问题上面临冲突,做出了不同的抉择,让人生的走向也不同,所以面对冲突,坦诚相待,反省自己和审视自己的灵魂,保持真挚与诚恳,冲破世俗的羁绊,作出果断抉择,才能避免悲剧。5 .示 例1:选A.我在等新曲子到来时遇到小爬虫,一开始我厌恶它,但还是用夜鸟的叫声给它命名。与它告别后我无比矛盾,回去找它,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那一刻春天的曲子到来了。示例2:选B。我遇到了偶像小嗅嗅,我很想亲近他,但他似乎不太喜欢我。在告别之际,他给我命名,让我陶醉。分别后,我听到了他呼唤我。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6.夜鸟的啼叫声分别出现在小嗅嗅拒绝给小爬虫取名时,
26、和关于“自由自在”的谈话陷入尴尬时.,打破了沉默,推动了情节发展。夜鸟悠长而忧伤的啼叫声反复出现,还强化了他们心灵深处因隔阂疏离产生的孤独感。此外,“蒂呜”的声音反复出现在夜晚,渲染了环境的清冷静谧,让故事弥漫着一种忧伤空寂的氛围。7 .示例:不同。在没遇到小爬虫之前,小嗅嗅一直想刻意创作一首新曲子,却始终无法抓住它;而结尾时曲子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这种变化是源于他给小爬虫命名的经历,以及获得友谊、建立联系的感受,这一切深深触动了他,使他理解了孤独的内涵。文末小嗅嗅虽仍旧是独自一人,但心中已装有他人。因此,故事结尾处的曲子已经不再是文章开头的曲子了。8 .小爬虫一开始对小
27、嗅嗅非常崇拜,认为自己只要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就“永远忘不了”,完全没有自我。当小爬虫获得“蒂蒂呜”名字后,就开始觉醒,懂得了自我的价值,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明白要抓紧时间“赶快过自己的生活”。这是生命的觉醒。作者借一只卑微爬虫的觉醒过程,让读者感受自我发现的意义:即使平凡渺小的生命,都有可能被“激发”,被“唤醒”;只有走出“崇拜”,才能找寻到真正的自我。【分析】5.本题考查梳理情节的能力。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关注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结合关键句梳理概括情节。示 例1:选A.起因:我在等新曲子到来时遇到小爬虫。经过:我一开始我厌恶它,但还是用夜鸟的叫声给它命名。与它告别后我无比矛盾,回
28、去找它。结果: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那一刻春天的曲子到来了。从小嗅嗅角度概述故事情节为:我在等新曲子到来时遇到小爬虫,一开始我厌恶它,但还是用夜鸟的叫声给它命名。与它告别后我无比矛盾,回去找它,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那一刻春天的曲子到来了。示例2:选B。起因:我遇到了偶像小嗅嗅,经过:我很想亲近他,但他似乎不太喜欢我。在告别之际,他给我命名,让我陶醉。结果:分别后,我听到了他呼唤我。重逢后,我们各自去寻找自己的生活。从小爬虫角度概述故事情节为:我遇到了偶像小嗅嗅,我很想亲近他,但他似乎不太喜欢我。在告别之际,他给我命名,让我陶醉。分别后,我听到了他呼唤我。重逢后,我们各自去
29、寻找自己的生活。6.本题考查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句段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从“现在我遇到了你也许可以你给我想个名字会很费事吗?只给我一个人用答案第3页,总10页而不给任何人用的名字?”“小嗅嗅咕哝着把帽子拉下来”可知,小嗅嗅因心灵深处的隔阂拒绝给小爬虫取名,这时夜鸟啼叫。从“你的话句句是正确的,我一直想像你一样自由自在你是去姆咪谷吧?”“不!我想到哪里就到哪里”“长时间的沉默”可知,他们关于“自由自在”的谈话陷入尴尬时,打破了沉默,夜鸟再次啼叫。从情节上看,这两次啼叫相互照应,推动了情节发展。从内容上看,夜鸟啼叫声悠长而忧伤,两次出现,烘托了小嗅嗅和小爬虫他们心
30、灵深处因隔阂疏远产生的孤独之感。此外,“蒂呜”的声音两次出现,渲染了夜晚清冷、寂静的氛围,使整个故事具有一种忧伤、空寂的情调。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从“他有把握作成这首曲子,它已经等在那里,几乎酝酿成熟了 可知,小嗅嗅在没遇到小爬虫之前,一直想刻意创作一首新曲子。从“第二天早晨,小嗅嗅继续走。在他的帽子下,现在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可知,小嗅嗅始终无法抓住它,连曲子的影子都没了。从结尾“在他的帽子下,曲子开始流出来”可知,这时曲子是从小嗅嗅心里自然流淌出来的,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从“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
31、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可知,小嗅嗅给小爬虫起名字改变了小爬虫的生活,从“当然,这对你来说真是太好了 “我要回姆咪谷了”可知,小嗅嗅给小爬虫命名的经历也改变了自己,获得友谊、建立联系的感受深深触动了他,使他理解了孤独的内涵。从“一段是期待,两段是春天的忧伤,其余部分是孤单一人的无限喜悦”可知,小嗅嗅虽然还是独自一人,但他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他心中已装有他人,因此,故事结尾处的曲子已经不再是文章开头的曲子,而是春天的曲子了。8.本题考查把握主旨的能力。要读懂全文,了解内容,
32、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概括。从“只要想想,我就要成为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的爬虫了,我永远忘不了”可知,小爬虫一开始对小嗅嗅非常崇拜,认为自己只要在小嗅嗅的火堆旁坐过,就“永远忘不了,完全没有自我。从“我从家里出来独立生活了!真带劲!在有名字前,我只知道有这件事或那件事,但都没我的事,你明白吗?现在我有了名字,是个人了,发生的每件事都真的是一件事,是对着我蒂蒂呜发生的,我可以这么想,也可以那么想你明白吗?”可知,小爬虫获得“蒂蒂呜”名字后开始觉醒,从“我也要赶快过我自己的生活了,我失去的时间已经太多!”可知,小爬虫已经懂得了自我的价值,也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要抓紧时间“赶快过自己的生活”。这是生
33、命的觉醒。作者借一只卑微爬虫的觉醒过程,让读者感受自我发现的意义:即使平凡人,渺小的生命,都有可能被“唤醒”,不要盲目崇拜他人,失掉自己,“赶快过自己的生活”,找寻到真正的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奏响春天的曲子。9.B1 0.(1)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打了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虽然也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样,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发病,但至少可以预防病情加重。(2)这两种疫苗都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是相同的。但这两种疫苗的原理不同,病毒载体疫苗是将含有病毒基因的DNA插入作为载体的另一种病毒并接种,而 灭活疫苗”
34、是接种经药品处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灭活)的病毒。1 1 .材料三里说疫苗效果持续数月还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有赖于长期医学观察,这可以让相信传言的人明白,“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会在6个月后消退”的传言是不确切的。因此不能盲目相信传言,而要去充分了解信息,客观看待事物。也启发人们对于社会事件要依据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1 2.示例:打新冠疫苗既是为了预防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也是为了能尽快实现群体免疫。只有达成群体免疫,每个人才可能真正免除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险。个人接种疫苗能促进群体安全,群体安全了,每个人都是受益者。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分析】9.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认真观图,提
35、取整合信息,简洁准确表述。从材料一可知,我国接种新冠疫苗每增加1亿人次,间隔的天数越来越少,表明我国接种新冠疫苗的速度不断加快。从材料二可知,截至5月30日,我国累计接种新冠疫苗数量约占全球数量的三分之一,较上日新增数量占全球新增数量的60%,每百人接种数量接近全球数量的1.8倍,这些信息更增强人们对实现群体免疫的信心,故选B。1 0.(1)本题考查筛选并提取信息的能力。要浏览材料,了解内容,结合语境,抓住关键句提取概括。从材料三“疫苗是一种通过接种让人获得免疫力、不再容易被相应病原体感染的物质”可知,打了新冠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从“流感疫苗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流感病毒以及发病,其主要目
36、的是预防流感病情恶化。新冠疫苗可能也是这样,其作用主要是预答案第5页,总10页防病情加重而不是预防感染或是发病”可知,打了新冠疫苗,有可能像流感疫苗一样,并不能完全预防感染新冠病毒以及发病,但至少可以预防病情加重,打了新冠疫苗,也有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要认真观图,提取整合信息,简洁准确表述。从材料四H I期临床试验结果的数据可知,这两种疫苗效果很好,都可以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也有发热、乏力、恶心等轻度反应,不良反应率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是也是相同的。2 剂次是灭活疫苗,1 剂次是病毒载体疫苗,这两种疫苗的原理不同,从材料三可知,“灭活疫苗
37、”是接种经药品处理后失去感染及繁殖能力(灭活)的病毒。而“病毒载体疫苗”是将含有病毒基因的DNA插入作为载体的另一种病毒并接种。II.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从材料三画线句”通过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会持续数月还是能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这一结果有赖于长期的医学观察”可知,“新冠疫苗的保护效果会在6 个月后消退”的传言是不确切的,我们不能盲目相信传言,要相信科学,要尊重事实,要善于分辨真伪,客观看待事物,不能人云亦云,要依据事实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以讹传讹。1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要结合材料内容,多角度阐述,科学合理,逻辑清晰,言之有理。示例:
38、接种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接种疫苗要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接种的人越多,建立的免疫屏障越牢固,接种得越快,也就越早一天形成免疫屏障,打疫苗不但个体获益,也是为群体负责,接种新冠疫苗是尽一份社会责任,所以我们必须积极接种新冠疫苗。1 3.(1)实现(2)更加1 4.示 例 1:我 选(1)。我认为恰当。批 注“文中有画”指文字有画面感;句子则通过数量词“千竿”、颜 色 词“净绿”等,从视觉的角度营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竹林世界,使读者赏心悦目,好像走入画面。所以这一批注是恰当的。示例2:我 选(2)。我认为恰当,批 注“如身出其间”是说好像从画中走出来的感觉;句子描写灯上人所画之竹干古老,
39、枝新绿,披散展开来一片茂然生机,给人一种“如见真竹”的感觉,读者读此句仿佛置身其中,读罢则好像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所以这一批注恰当。1 5.作者多年后与灯上人重逢,见其所画竹卷“新枝古干,披展森然”,有如真竹,作者的笑是对友人画技精进的佩服和赞许;作者于六年后终于再见友人,两人对坐重温品茗谈画的时光,作者的笑是对清雅生活的满足;作者见友人画竹如真,调侃是灯上人吸收了后院竹子的精华,作者的笑流露出人生有知音的喜悦。1 6.(1)通“嘱”,嘱托(2)于是,就(3)作者与灯上人以画作诗文互相酬和,他们在幽窗净几旁,熏香品茗相对而坐,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高雅人生志趣的追求。两人一个嘱托为其画卷
40、题字,一个欣然题字,无需多言,却心领神会,有着心灵的默契,体现他们对淡然的知音关系的人生追求。【分析】1 3.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几次想到庵中去都没实现。果:实现;(2)句意:但灯上人的画作却一天比一天进步。益:更加。1 4.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句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示 例1:我 选(1)。批 注“文中有画”指文字有画面感:“上人屋后有美竹千竿,净绿如拭”句意为:灯上人屋后有许多美丽竹子,叶子干净碧绿像擦过一样。千竿竹
41、子,净绿颜色,描绘出了一个绿意盎然的竹林图画,使读者好像身临其境,走入这美丽的画面。所以这一批注是恰当的。示例2:我 选(2)。批 注“如身出其间”是说好像从画中走出来的感觉;“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句意为:老旧的竹干,刚长出的枝条,披散展开来,枝叶繁茂,生机勃勃,就像真竹子一样,此句描写灯上人所画的竹子,竹干苍翠,竹枝新绿,一片茂然生机,给人“如见真竹”的感觉,读此句让人们仿佛置身其中,读后则好像从画中走出来一般,所以这一批注恰当。1 5.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简洁准确表述。从“而上人笔墨乃益进,新枝古干,披展森然,如见真竹”可知,灯上人的画作一
42、天比一天进步,有如真竹,作者的笑是对友人画技精进的佩服和赞许。从“岂此君神气都为上人摄尽,不复生理耶?”可知,作者见友人画竹如真,调侃是灯上人吸收了后院竹子的精华,作者的笑流露出人生有知音的喜悦。从“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可知,作者和友人答案第7页,总10页对坐重温品茗谈画的时光,作者的笑是对清雅生活的满足。1 6 .(1)(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他拿出所画的竹子卷轴嘱托我题字。属:通“嘱”,嘱托;(2)句意:微微一笑,于是在画上题字。遂:于是,就。(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
43、探究能力。要抓住关键语句分析概括。从“幽窗净几,薰茗相对,今日如复理梦中也”可知,他们在幽窗净几旁,熏香品茗相对而坐,体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热爱,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从“出所画竹卷属余题字”“鞭然一笑,遂题其后”可知,两人一个嘱托为其画卷题字,一个欣然题字,无需多言,却心领神会,彼此信赖,互为知己,有着心灵的默契,体现出他们生活的惬意和自得。【点睛】参考译文:往年己酉北上,小船驶过长满莲花的泾水,去积善庵访问灯上人,他拿出所画的竹子卷轴让我题字。以后每当经过吴门,几次想到庵中去都没实现。和灯上人有六年没见面了。窗明几净,环境清幽,熏香袅袅,香茗缭绕,相对而坐,今天像梦中重温过去欢聚的情形。灯上人
44、屋后有许多美丽竹子,叶子干净碧绿像擦过一样,如今却变得什么都没有了。但灯上人的画技却一天比一天进步,老旧的竹干,刚长出的枝条,枝叶繁茂,就像真竹子一样,难道这些竹子的神气都被灯上人摄取,不再有生机了吗?微微一笑,于是在画上题字,甲寅年农历四月。1 7 .参考范文:成长路上的困难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也没有无曲折的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历程中,没有一帆风顺的时候。而每个人面对困难,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强者能把困难化为垫脚石,弱者却因此而一蹶不振。我愿做个战胜困难的少年。大多数人都有一对灵活的胳臂,可我这对灵活的胳臂却来之不易。2 0 0 5年冬季的一天,我在公园玩健身器时,不小心从上面摔了下
45、来,造成右臂粉碎性骨折。医生叫我在家养伤一个月。我当时在家里用左手练字,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拿着书看。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原以为拆掉石膏以后,右臂能像以前一样灵活。可医生却说:“你的右臂恢复的很好,但是,回家以后要坚持锻炼,右臂才能伸直,像以前一样灵活。”回家以后,我原想练习只是像玩一样挥动胳臂,可是却出乎意料,右臂刚一动,就像针扎一样痛苦。我咬着牙又练了几下,真是疼痛难忍。我有了放弃的想法。冷静下来我又想:“如果我放弃,就是放弃了我一生的大好时光。我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发明出许多造福人类的东西;我想当一名医生,去救死扶伤;我还想当一名警察,保卫我们的祖国如果我放弃了,还怎么实现自己的理
46、想呢?”于是,我又鼓足了勇气,忍着剧烈的疼痛活动胳臂。第一下,我凭着勇气把弯曲的右臂尽量伸直,第二下,我的肘关节像刺进了钢针,钻心地疼痛。第三下、四下,我已是大汉淋漓。可肘关节只有120度角。我又有些灰心了。这时,我又想到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他双耳失聪,家境贫寒,可凭着对音乐的热爱,战胜了挫折,创造出了震惊世界的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我和贝多芬比,这点困难算不了什么,我要做个战胜挫折的少年!想到这里,我又一下、一下地练起来。过了几天,右臂的肘关节角度更大了。为了使右臂尽快伸直,我又把矿泉水瓶里装进沙子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战胜了困难,把胳臂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经历了这次生活的考验,我想:
47、每当遇到困难时,应该充满自信,再去努力拼搏和奋斗,这样不仅能战胜困难,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磨练坚强的毅力。成为一个战胜挫折的强者!【详解】一、审题。研读材料,是材料作文审题的第一步。该材料列举了生活中会遭遇各种问题,有的可以解决,有的需要继续探索这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成长的历程就是这样的一一历经多样的困难,战胜了就能更进一层,暂时解决不了,也要学会暂时放弃。只有这样,才能成长为一个有用之才。学生审题时,紧紧抓住成长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风雨坎坷,都勇往直前,永不言弃的精神写作,符合题意。当然,如果写面对不可解决的问题,选择了暂时的放弃,之后或长大后再解决,只要是积极面对,也未尝不可。二、立意
48、。这则材料的立意,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种。第 一 种 是“笑对生活的历练,永不言弃”。学生选择这一立意,可以选择记叙文的文体。以自己成长的真实经历,写 出“战胜困难,永不言弃”的主题。第 二 种 是“面对不可战胜的困难,我暂时回避;直到多年后,我再来面对”,这一立意可记叙也可议论,暂时放弃或回避,绝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静待花开的大智慧。三、选材。作文的选材,应基于自己独特的生活和个性化的阅读。写作这篇作文,学生可以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讲述自己遭遇困难并战胜困难的过程。苦乐交替的过程,其实是成长的过程。如果选择第二种立意,选材可以更新颖些。比如某学生很是调皮,始终不肯在学习答案第9 页,总 10页上用功。老师一直容忍,直到临近毕业时,开始转变。老师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他也是个人才,只是比一般人成长的慢一些。真的佩服老师的智慧,如果在开始时就试图解决他厌学的所有问题,那可能更激起学生的叛逆。静待花开,原来满满的都是爱。问题放一放,也许是解决的更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