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6139590 上传时间:2023-09-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2.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pdf(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有6 小题,1 3 小题每题4 分,4 6 小题每题3 分,共 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2 0 2 1 丽水)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一沉降一过滤一活性炭吸附一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A.取水 B.过滤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2.(4分)(2 0 2 1 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 0 6 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A.绿色植物的

2、光合作用B .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D.生物的呼吸作用3.(4分)(2 0 2 1 丽水)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粗盐蒸发结晶溶解4.(3分)(2 0 2 1 丽水)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镭水C.硫酸钠溶液)B.稀硫酸D.氢氧化钠溶液5.(3 分)(2021丽水)相比于普通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没有其它污染物。如图是氢燃料电池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水分子的相对分子

3、质量是18克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6.(3 分)(2021 丽水)20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 100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甲 乙 丙 丁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一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丙一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二、填 空 题(本大题共有2 小题,每空2 分,共 12分)7.(6 分)(2021丽水)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 中“一”

4、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1)酚献试液在Ca(O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献试液变红的离子是:(2)列举熟石灰 Ca(OH)2 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3)X 溶液能与C a (O H)2 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8.(6分)(2 0 2 1 丽水)“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 中“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2)物质

5、C的化学式为;(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酸 单 质 氧 化 物 碱 盐 类 别三、解 答 题(共 2 小题,满分0 分)9.(2 0 2 1 丽水)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数字采集器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数据和曲线(如图乙):横坐标表示时间,左边纵坐标表示p H,右边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结合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甲(1)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1 5 0 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1 0.(2 0 2

6、 1 丽水)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小科建构了 “两组份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份混合物。【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份先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份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2)按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 水 夹 最 合 理 的 打 开 时 间 是(填 反应刚结束时”或“冷却到室温时);【交流评价】(

7、3)己知:在氧气不充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碱反应。小科用足量木炭替换红磷,等体积氢氧化钠浓溶液替换集气瓶中的水,规范操作后,测得的氧气含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继续探究】(4)运用上述思维模型,小科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 理 是 o四、解 答 题(本大题共有2 小题,共 16分)1 1.(7分)(2 0 2 1 丽水)草 木 灰(主要成分为K 2 c0 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 酸

8、 钾 属 于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 O 3 2 一,需 用 到 的 试 剂 是;(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取5 0 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储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 aC l2溶液,得到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 O 3+C a C 12=2K C l+C a C O3 I )12.(9分)(20 21 丽水)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秸秆为燃料。目前,我市农村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

9、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如图甲),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好奇,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丙和丁)。(1)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 动 式 土 灶 设 计 更 合 理 的 是(填“丙”或“丁”);(2)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3)资料显示:1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2.5 克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 出 一 条 合 理 建 议;(4)干木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6 H 10 O 5)n .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占燃式为:(C 6 H i o 0 5)n+6 n O 2 q

10、 =6 n C O 2+5 n H 2 O。若干木柴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0.5%,则 40 0 0 克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2021年浙江省丽水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有6 小题,1 3 小题每题4 分,4 6 小题每题3 分,共 2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2021 丽水)我市地表水质居全省第一,但地表水仍需经过净化才能饮用。自来水厂的净水流程为:取水一沉降一过滤一活性炭吸附一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其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环节是()A.取水 B.过滤C.活性炭吸附 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分析】化学

11、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取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过滤只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吸附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含氯物质消毒杀菌的过程中,能将细菌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

12、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4分)(2021丽水)我国宣布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互相平衡(如图)。下列途径中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化石燃料的燃烧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D.生物的呼吸作用【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循环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属于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正确;B、化石燃料的燃烧是碳与氧气结合产生二氧化碳,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C、微生物的氧化分解是释放二氧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D、生物的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

13、化碳的途径,说法错误;故 选:A o【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碳循环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4分)(2 0 2 1 丽水)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所需仪器来分析;C.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D.根据蒸发操作来分析。【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示操作中,祛码与药品的位置放颠倒了,图示操作错误;B.量筒只能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来溶解粗盐,溶解粗盐需要在烧杯中进行,图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14、的原则,图示装置中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图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粗盐提纯的原理、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3 分)(2021丽水)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同种试剂的两支试管中,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蒸储水 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两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

15、顺序.【解答】解:A、铁丝、铜丝在蒸镭水中均能生锈,但反应速率较慢,不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B、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稀硫酸的两支试管中,铁丝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丝不能,说明活动性铁氢铜,能迅速比较出铁、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C、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硫酸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活动性钠铁,钠铜,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D、将铁丝、铜丝分别伸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均无明显变化,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错误。故 选:Bo【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

16、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3 分)(2021丽水)相比于普通汽车,氢燃料电池车的排放物只有水,没有其它污染物。如图是纸燃料电池内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氢分子氧分子水分子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C.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 8 克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书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再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分子的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解答。【解答】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 F b+O,-正 条 件 2 H 2。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17、,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说法正确;B.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克”而 是“1”,通常省略不写,选项说法错误;D.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 X 2):1 6=1:8,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 o【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并书写相关的方程式,然后对相关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6.(3分)(2 0 2 1 丽水)2 0 时,取一定质量的固体硝酸钾于烧杯中,把 1 0 0 克水平均分成四份依次加入烧杯,不断搅拌,使之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

18、液B.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乙一丙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丙一丁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分析】根据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质量分数公式即可作答。【解答】解:A.从图可以看出,2 0 时,甲烧杯中还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甲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B.从图可以看出,2 0 时,丙烧杯中没有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所以丙烧杯中,硝酸钾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在此基础中继续加水得到丁溶

19、液,溶剂增多,所以丁烧杯中,硝酸钾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C.乙烧杯中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溶质质量分数最大,乙一丙过程中,故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或变小,故c错误;D.丙一丁过程中,继续加入溶剂,溶质质量不变,所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D错误。故选:B.【点评】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是溶液部分的重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学习中要透彻理解溶解度的有关知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 小题,每 空 2 分,共 12分)7.(6分)(2 0 2 1 丽水)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物质性质决定用途,反应本质决定变化现象。如图是小科构建的氢氧化钙部分知识网络,其 中“一”表示相

20、连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回答:(1)酚酷试液在C a (O 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酸试液变红的离子是 O H ;(2)列举熟石灰 C a (O H)2 在工农业上的一种用途 中 和 酸 性 土 壤;(3)X溶液能与C a (O 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写出产生该实验现象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C u S C U+C a (O H)2=C u (O H)2 I +C a S O 4 。【分析】根据常见的碱的通性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酚配试液在C a (O H)2溶液中显红色,能使酚

21、微试液变红的离子是O H ,故填:O H-;(2)熟石灰 C a (O H)2 具有碱性,在农业上的一种用途是中和酸性土壤,故填:中和酸性土壤;(3)X溶液能与C a (O H)2溶液反应并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故可以是氢氧化钙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故填:C u S O4+C a (O H)2=C u (O H)2 I +C a S O4【点评】加强对常见的碱的性质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6分)(2 0 2 1 丽水)“价类图”是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类别为横坐标绘制的图像,它能将散乱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整体认知。如图是含氯元素的物质的价类图,其

22、 中“一”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1)A和氢氧化钾反应得到D和水,则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 分 解 反 应;(2)物质C的化学式为 C1 O2 ;MnOo(3)E在一定条件下得到D的化学方程式为 2 KC1 O3=,2 KC1+3 0 2 t 。化合价+2+10-1i,:,物质酸 单 质 氧 化 物 正“类别【分析】(1)A是酸,含 有-1价的氯元素,为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进行分析解答。(2)物质C属于氧化物,氯元素显+4价,进行分析解答。(3)E属于盐,氯元素显+5价,D为氯化钾,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A是酸,含 有-1价的氯元素,为盐酸,盐酸与

23、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2)物质C 属于氧化物,氯元素显+4 价,氧元素显-2 价,其化学式为C1 O2。(3)E属于盐,氯元素显+5 价,D为氯化钾,氯酸钾在二氧化镭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M nOo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 1 0 0 3=2 1 0+3 0 2 t o故答案为:(1)复分解反应;(2)C1 O2;M nOo(3)2 KC1 O3 2 KCI+3 O2 t。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

24、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三、解 答 题(共 2 小题,满分0 分)9.(2 0 2 1 丽水)为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及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小科按图甲连接好实验装置,往盛有一种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另一种初温相同的溶液,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数字采集器和计算机实时显示数据和曲线(如图乙):横坐标表示时间,左边纵坐标表示p H,右边纵坐标表示溶液的温度。结合反应过程并分析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 稀 盐 酸,1 5 0 秒时烧杯中溶液含有的溶质是 H C 1 和N aCl ;(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的原因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

25、逐渐升高,至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至最高。【分析】(1)根据图象中p H 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 逐渐减小到小于7,1 5 0 秒时溶液的p H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p 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 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胶头滴管中的试剂是稀盐酸。1 5 0秒时溶液的p 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 C 1和N aC L(2)烧杯中溶液的温度升高,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至完全反

26、应,溶液温度升至最高。故答案为:(1)稀盐酸;H C 1和N aC l;(2)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至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至最高。【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 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 0.(2 0 2 1 丽水)建构合理的思维模型,既能促进深度学习,又能提高思维品质。小科建构了 “两组份混合物含量测定”的思维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进行了再探究:忽略含量很低的其它物质,空气可以看成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两组份混合物。【探究一】根据沸点低的组份先

27、汽化的性质,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先汽化。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分 离 转 移;【探究二】根据混合物中某组份发生化学反应,测定混合物中某组份的含量。(2)按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止水夹最合理的打开时间是冷却到室温时(填 反应刚结束时”或“冷却到室温时);(3)已知:在氧气不充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碱反应。小科用足量木炭替换红磷,等体积氢氧化钠浓溶液替换集气瓶中的水,规范操作后,测得的氧气含量将 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继续探究】(4)运用上述思维模型,小科又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其

28、“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 铜和装置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装置内的气体冷却到案温时注射器内减少的体积即为装置内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与反应前装置内的总体积之比即为氧气 的 含 量。【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分析;(2)根据实验原理分析解答;(3)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分析;(4)根据实验的反应原理来分析。【解答】解:(1)将空气转变为液态空气,液氮的沸点低先汽化,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没有转化为新的物质,因此从建模角度分析,该操作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分离转移;故填:分离转移;(2)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装置内的压强差最大,因此在步骤中应等集气瓶冷却至室温后才打开止水夹;故填:冷却到

29、室温时;(3)从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小科用足量木炭替换红磷,等体积氢氧化钠浓溶液替换集气瓶中的水,是通过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但木炭燃烧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越来越少,在氧气不充足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溶于水且不与碱反应,因此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全部吸收,故测得的氧气含量将偏小;故填:偏小;(4)图乙装置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铜和装置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装置内的气体冷却到室温时注射器内减少的体积即为装置内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与反应前装置内的总体积之比即为氧气的含量;故填:铜和装置中的

30、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固体,装置内的气体冷却到室温时注射器内减少的体积即为装置内氧气的体积,氧气的体积与反应前装置内的总体积之比即为氧气的含量。【点评】该题通过实验的方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提高了学生用的分析能力。四、解 答 题(本大题共有2 小题,共 16分)1 1.(7分)(2 0 2 1 丽水)草 木 灰(主要成分为K 2 c 0 3)是一种常见的肥料。烧制草木灰是我国传统农耕方式,但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为护卫蓝天白云,我市发布通告,禁止露天烧制草木灰。(1)从化学肥料分类角度分析,碳酸钾属于 钾 肥(填“氮肥”、“磷肥”或“钾肥”);(2)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C O 3 2一,需

31、用到的试剂是 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3)为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小科进行以下实验:取5 0克样品加入足量的蒸储水,充分搅拌静置后,将浸出液全部转移到烧杯中;在烧杯中加入足量的C a C 1 2溶液,得到沉淀;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5克固体。求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发生化学反应,K2C O3+C a C l2=2 K C l+C a C O3 I )【分析】(1)根据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璘、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2)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3)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数据结合化

32、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因此碳酸钾属于钾肥;故填:钾肥;(2)检验草木灰中含有C O3?一的方法是取少量草木灰的浸出液放在试管中,然后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然后加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混,则证明含有C O32,因此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故填: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3)设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xK2C O3+C a C l22 K C l+C a C O3 I1381005 0 g x138 1005 g5

33、0gx 5gx=1 3.8%答:该样品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 3.8%,【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1 2.(9分)(2 0 2 1 丽水)土灶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通常以木柴、秸秆为燃料。目前,我市农村仍有使用土灶做饭的习惯。小科和小思在爷爷家看到不能移动的土灶(如图甲),他们对土灶产生了好奇,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如图乙所示:木柴添加通道与烟囱相连,通风道与木柴添加通道通过中间铁栅连通。于是分别设计了移动式土灶(如图丙和丁)。(1)为使木柴充分燃烧,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 丁(填“丙”或“丁”);(2)土灶设计烟囱

34、的作用是 有利于热冷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有害气体和烟尘等(合理即可);(3)资料显示:1 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 2.5 克固体粉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提 出 一 条 合 理 建 议 加装除尘装置(合理即可);(4)干木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 6 H 1 0 O 5)n,纤维素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占燃式为:(C 6 H i o0 5)n+6 nO 2 q =6 n C O 2+5 n H 2 O。若干木柴中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4 0.5%,则 4 0 0 0 克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多少克?【分析】(1)根据促进燃烧的措施分析;(2)

35、根据烟囱的作用分析回答;(3)根据烟尘能污染空气分析回答;(4)根据纤维素的质量和反应的方程式可计算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1)在丁中有通风口,进入更多的空气,能使木柴充分燃烧,所以移动式土灶设计更合理的是丁;(2)土灶设计烟囱的作用是:有利于热冷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有害气体和烟尘;(3)资料显示:1 千克干木柴在土灶中燃烧,能产生约12.5克固体粉尘,粉尘能污染空气,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合理建议是加装除尘装置等;(4)设 4000克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为x占燃(C6HIO05)n+6nO2 6nCO2+5nH2O162n 264n4000g X 40.5%x1 6 2 n=4000gX40.5%解得:x=2640g264n x答:4000克干木柴中的纤维素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是2640g。故答案为:(1)丁;(2)有利于热冷空气形成对流,有利于可燃物充分燃烧,有利于排出有害气体和烟尘(合理即可);(3)加装除尘装置(合理即可);(4)2640g【点评】本题联系生活比较紧密,但难度不大,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和根据付昂程式计算的方法即可分析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