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 训练: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中考物理 训练:透镜及其应用(含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中考物理 专题训练: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i.清晨,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透过树叶上的水珠可以观察到树叶清晰的叶脉,如图所示。这一现象中水珠可以看做()A.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B.凸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C.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实像D.凹透镜,看到的是叶脉放大的虚像2.关于近视眼的产生原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变弱,焦距变长B.肯定是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而形成的C.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是一个光斑D.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的是一个模糊的光斑3.如图所示,观察到的像属于实像的是()A.B.C.D
2、.5.关于显微镜和简易天文望远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显微镜只有物镜将物体放大B.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将物体放大C.望远镜是把远处的物体放大后再拉近D.显微镜是把近处的微小物体放大6.一 名 同 学 用 老 式 照 相 机 拍 摄 自 己 在 平 面 镜 中 的 像,其结果是()A.拍 摄 不 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拍 摄 不 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能 拍 摄 出,但胶片上的像与人上下相反D.能 拍 摄 出,但 胶 片 上 的 像 与 人 上 下、左右均相反7.用 照 相 机 对 图 甲 中 的 景 物 拍 照,底 片 上 所 成 的 像 是 图 乙 中 的(不 考 虑
3、 大小X)甲8.如图所示,小桃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时,把蔡老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接着,她再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关于蔡老师的眼睛和眼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C.蔡老师是近视眼,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D.蔡老师是远视眼,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二、填空题9.如图,保持矿泉水瓶与白纸的位置不变,当向空瓶中倒入水后,可观察到“黑白颠倒 的 现 象,这是由于倒入水后的矿泉水瓶相当于形成了一块 镜。止 匕 时,若要将“黑白颠倒”的 现 象 重 新 颠 倒 回 来,
4、白 纸 应(选填“靠近”或“远离”)矿泉水瓶。10.娄底高铁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图所示),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属于 透镜,它的焦距应(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50分析设备1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它的焦距是 cm;用此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调 整 后 在 光 屏 上 得 到 一 个 清 晰 的 蜡 烛 火 焰 的 像,该 像 的 性 质 是(写出像的正倒、大小、虚实);此时某同学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
5、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像变得清晰.3()40 cm甲20 30 40 50 60 cm乙12.在玻璃板下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把一滴水滴在小物体正上方的玻璃板上,水滴就是一个放大镜,如果还看不清小物体,再拿一个凸透镜位于水滴正上方,调节凸透镜与水滴间的距离,就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小物体。此时看到的是小物体的(选填“正立”或“倒立”卜(选填“放大”或“缩小”)的(选 填“实”或“虚”)像。这个组合与(选 填“望 远 镜”或“显 微 镜”)的 原 理 相同。13.人 的 眼 球 就 像 照
6、相 机,晶 状 体 和 角 膜 共 同 作 用 相 当 于 一 个:小丽的眼 睛 成 像 情 况 如 图 所 示,为 矫 正 视 力 应 当 配 戴 镜 片 为 的 眼 镜(均 选 填“凸透 镜”或“凹 透 镜”).14.为 了 探 究 眼 的 成 像 原 理,小 科 自 主 研 制 了 如 图 所 示 的 实 验 装 置。用 水 透 镜 模 拟眼 的 晶 状 体,通 过 注 水 或 抽 水 可 改 变 水 透 镜 凸 度 大 小。光 屏 和 水 透 镜 固 定 在 光 具座 如 图 所 示 的 位 置。点 燃 蜡 烛 后,调 节 水 透 镜 凸 度,直 至 光 屏 上 成 一 个 清 晰 倒
7、 立、(选 填“放 大”等 大 或“缩 小”)的 实 像。若 将 点 燃 的 蜡 烛 向 左 移 动 一 小 段 距 离,要使光 屏 上 重 新 得 到 清 晰 的 像,应对水透镜(选 填“注 水”或“抽 水”)。15.在合适的照明情况下,正常的眼睛观看25 cm远的物体时,既清楚又不会感到疲劳,因此 把25 cm远的距离称为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通过专业检测,发现某人眼睛的明视距离为18 c m,那 么 他 应 该 配 戴(选填“凸透”或“凹透”)镜制作的眼镜矫正视力。16.如 图 所 示,虚 线 框 内 为 一 透 镜,M N 为 透 镜 的 主 光 轴,。是 透 镜 的 光 心,。和。是
8、射 向 透 镜的 两 条 光 线,已 知 光 线。通 过 透 镜 之 后 与 交 于 尸 点,光 线 b 通 过 透 镜 之 后与 M N 交 于。点。该 透 镜 是 透 镜,其焦距(选 填“大 于”“小 于”或“等 于”)0 0。三、作图题17.如图所示,A B 为遮光板S 是点光源S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经过凸透镜左侧焦点Fo请画出:(1)光源S 的位置。(2)光线E F 的入射光线。(3)光线E F 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18.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刚好与水面相平,F 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照射到凸透镜上,请你作出经凸透镜折射后进入水中的
9、光线的大致位置。19.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光心,尸为焦点,请画出烛焰上S 点发出的三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0.如图所示,A、8 是发光点S 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画出:发光点S 的位置;(2)A、B 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四、实验题2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保持蜡烛与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一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 能 重 新 得 到 清 晰 的 像,此 时 像(选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换用的凸透镜
10、焦距可能为 o (填字母序号)A.10.0 cm B.20.0 cmC.30.0 cm D.35.0 cm(3)将图中的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后光屏上的像消失了,原因是2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图甲中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乙(1)图乙中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未画出),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2)若在图乙中将凸透镜移到55 cm刻度线处,则将光屏移动到 cm刻度线处,可以再次看到清晰的像。若在图乙中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近视眼镜的镜片,则 将 光 屏 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看到清晰的像。(4)若在图乙中用塑料吸管对
11、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发现光屏上“烛焰尖部”变模糊,则将光屏向 移动,“烛焰尖部”又会成清晰的像。2021中考物理 专题训练:透镜及其应用答案一、选 择 题1.【答案】B 解析透明的物体都可以制成凸透镜,尽管材料不同,但是对光的作用和成像情况都是相同的。露珠中间厚、边缘薄,形成一个水凸透镜,叶脉经水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和放大镜的原理是相同的。2.【答案】C3.【答案】A 解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承接;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4.【答案】C5.【答案】D6.【答案】C 解析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12、相交而成的,这些反射光线能进入照相机,对胶片曝光,所以用照相机能拍摄出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当用照相机拍摄人在平面镜中的像时,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是照相机的成像物体,根据平面镜和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人在平面镜中的像与人左右相反,人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照相机胶片上的像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照相机胶片上的像与人相比是上下相反,左右不变。7.【答案】C 解析根据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可知,底片上得到的是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3皿 凸 透 镜 成 实 像 时,像与物的上下位置关系是相反的,左右位置关系也是相反的。8.【答案】B 解析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而只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
13、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说明光线提前会聚了,故放置的是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远视眼的。二、填空题9.【答案】凸 透 靠 近 解析 矿泉水瓶中注入水相当于凸透镜,可观察到“黑白颠倒”的现象说明成倒立的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若要将“黑白颠倒 的像重新颠倒回来,需要成正立的像,当物体在凸透镜的焦距之内时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因此白纸应靠近矿泉水瓶,位于凸透镜的焦距之内即可。10.【答案】凸 小 于 解析 摄像机的镜头属于凸透镜,是利用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物体应在二倍焦距之外,即1 0121则焦距 应小于50 5。1
14、1.【答案】1 0倒立、缩小的实像 远离【解析】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就是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焦距为尸40 cm30 cm=10 cm;由于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由于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晚了,像距更大了,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远离凸透镜.12.【答案】正 立 放 大 虚 显 微 镜13.【答案】凸透镜 凹透镜【解析】人眼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是利用物体在 其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来工作的;图中
15、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说明眼睛的聚光能力太强,是近视眼,应该用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14.【答案】缩 小 抽 水 解析 由题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 且 能 在 光 屏 上 成 实 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 距 之 外,成 倒 立、缩 小 的 实 像。向左移动蜡烛,即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光屏应该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呈现到清晰的像,但若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变,仍 使 得 烛 焰 在 光 屏 上 成 清 晰 的 像,即需要让水透 镜 的 会 聚 能 力 减 弱,让水透镜的凸度 变 小,故 应 该 向 外 抽 水。1 5.【答案】凹 透 解析正常人眼睛的明视距离为25 c
16、 m,而该人眼睛的明视距离小于25c m,所以他属于近视眼。近视眼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推迟会聚,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后移,所以应配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进行矫正。1 6.【答案】凸 小 于三、作图题1 7.【答案】如图所示18.【答案】如图所示19.【答案】如图所示M-与-N2 0.【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1)先 将 两 条 反 射 光 线A、B反 向 延 长 交 于 一 点S,再 通 过 平 面 镜 作 出S的 对 称 点,即 为 发 光 点S的 位 置;(2)过 光 心 的 光 线 经 凹 透 镜 折 射 后 传 播 方 向 不 改 变,延长线过另一侧
17、焦点的光线经 凹 透 镜 折 射 后 将 平 行 于 主 光 轴。四 实验题21.【答案】(1)15。(2)变大 B(3)平 面镜成虚像,无法成在光屏上 解析(1)当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蜡 烛 会 通 过 凸 透 镜 在 光 屏 上 成 一 个 清 晰 倒 立、等大 的 实 像,由图可知,此 时 物 距 为50.0 cm-20.0 cm=30.0 cm,故 焦 距 为15.0 cm。保 持 蜡 烛 与 凸 透 镜 的 位 置 不 变,换 用 其 他 焦 距 的 凸 透 镜 后,右 移 光 屏 后 才 能 得到 清 晰 的 实 像,此 时 像 距 大 于 物 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 时fu
18、2f,成倒立、放 大 的 实 像,即像变大;由图知,此 时 物 距 为30.0 cm,即f30.0 cm2f,则15.0cmf30.0 cm,而 由 光 具 座 长 度 及 凸 透 镜 位 置 可 知 此 时 的 像 距 最 大 为50.0 cm,即2f50.0 cm,则f25.0 cm,综 上 可 得,15.0 cmf25.0 cm,故 只 有B选 项 符 合 题 意。(3)平面镜所成的 像 为 虚 像,光 屏 上 无 法 承 接 虚 像。22.【答案】(1)放 大(2)75(3)右(4)左 解 析(1)由图甲知,焦 距f=60 cm-50 cm=10cm;当 蜡 烛、凸透镜位于图乙所示的位
19、置时,物距小于像距,凸 透 镜 成 倒 立、放 大 的 实 像。(2)在 图 乙 中 将 凸 透 镜 移 到55 cm刻 度 线 处时,物距为u=55 cm-35 cm=20 cm=2f,则成 倒 立、等 大 的 实 像。此时像距等于 物 距,则 光 屏 应 移 到75 cm刻 度 线 处。凹 透 镜 对 光 线 有 发 散 作 用,会 使 像 会 聚 在 光 屏 的 后 方,即 要 将 光 屏 向 右 移 动 才能 在 光 屏 上 成 清 晰 的 像。(4)在 图 乙 中 用 塑 料 吸 管 对 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持续用力吹气,A点气体流速大,流 体 流 速 大 的 位 置 压 强 小,则“火焰尖部”向左移动,物 距 增 大,像 距 应 减 小,故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才能使“烛焰尖部”又成清晰的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