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14篇)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材料(14篇)2.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 材料“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中国大地的生动实践。20年来,“千万工程”助推浙江实现了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迈进,再向“千 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通过深学细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我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 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感悟“千万工程”的重大政治意义、理 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 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也更加深刻领悟了总书记对于基层年轻干部的 工作要求。结合我的工作
2、内容,浅析“千万工程”经验案例可以从以 下四个方面与XX发展有机结合:增强理论学习,强化队伍建设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 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 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我们应对标对表党中央 的部署和要求,时刻坚守人民立场,强化理论武装。1.强化党的理论武装。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党的 二十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重要讲话和指 示批示精神纳入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安排,列入党支部“三会一课”、 主题党日学习内容,作为各党支部学习的重要议题。强化镇村学习强源头。群众来上访,原因很多,其中
3、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不熟 悉、不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法规引起的。领导干部深入到 群众之中,把那些群众不明白的政策、法规向群众解释清楚, 帮助群众弄清楚,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自身也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由此减少了群众上访 道。领导干部下访多了,走得勤了,许多矛盾就化解在基层, 温暖了群众的心,形成了互信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和治理环的奔波周折,进步畅通了干部与群众联系、沟通交流的渠“浦江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领导干部的责任使命,担当尽责的素 质要求,主动作为的工作作风,源头治理的思想方法。要认 真学习思考,不断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4、化水平, 这对于对新时代做好群众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在浦江县接待群众来访结束时的讲话中曾提出“我们应该把认识的升华见诸于具体的行动,把有效的做法总结为成功的经验, 把实践的成果确立为规范的制度。”从2003年开始,习近平同志4 次深入基层一一浦江县、临安市、德清县和衢江区下访接待群众,率 先在全国建立省级领导下访接待群众制度,有力推动了全省各级领导 干部下访接待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今天,“浦江经验”也 逐渐构建了信访矛盾“源头治理、递进负责、逐级兜底”的工作体系, 成为新时期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浦江经验,不但生动诠释 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提供了从工作
5、经验不断转化为 系列工作机制的有效治理范本,更是展现了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 接着一任干”的生动实践,为浙江省域现代化先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积极的制度经验“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实施“千 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 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 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求向小康型发展 和共富型
6、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向“千 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 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 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20年5 月,浙江成为中国首个生态省。20年的“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 级,“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 变的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 深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 城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7、与改善的乡 村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 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 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对乡村带来最 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境的改善。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 代升级,乡村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 建立,不仅让村民活动有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历史有了承 载和显示的空间,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 施的建设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 乡村近30个百分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了
8、乡村 一二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 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与共享、村与村的联盟化 发展。“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 村的营商环境,优化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 的“千万工程”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 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这大大促进了浙江乡 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许多美丽乡 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 村发展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 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
9、接的效应,反映在广大乡村 居民身上,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 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 同富裕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和差距, 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不能不说是与20年的“千 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关。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同志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 策,全面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农村的面貌。总的感到,20年来,浙
10、江持之以恒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 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 学路径。“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魄力开辟新路 的远见卓识和战略眼光,全面展现了人民群众伟大实践同人民领袖伟 大思想、伟大情怀相互激荡形成的凝聚力和创造力。总结推广“千万 工程”的有益经验,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走深走实,完成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具有特殊重要意 义。一、基本情况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广泛深入调查 研究基础上,立足浙江省情农情和发展阶段特征,准确把握经济社会 发展规律和必然趋势,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作出了实施“千
11、万工程” 的战略决策,提出从全省近4万个村庄中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 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在 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亲自制定了 “千万工程”目标要求、实施 原则、投入办法,创新建立、带头推动“四个一”工作机制,即实行 “一把手”负总责,全面落实分级负责责任制;成立一个“千万工程” 工作协调小组,由省委副书记任组长;每年召开一次“千万工程”工 作现场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到会并部署工作;定期表彰一批“千 万工程”的先进集体和个人。亲自出席2003年“千万工程”启动会 和连续3年的“千万工程”现场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千万工 程”指明了方向。2005
12、年在安吉县余村调研时提出“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与“千万工程”更紧密结合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千万工程”重要目标。习近平同志始终牵挂着“千 万工程”,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坚持因地制 宜、分类指导,规划先行、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统筹协调,通过长 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 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 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强调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 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 篇章;强调实现全面小康之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更加美丽
13、 的乡村。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推进“千万工程”提供 了根本遵循。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重要指示 要求,顺应形势发展和实际需要,持续深化“千万工程”。20年来, 整治范围不断延伸,从最初的1万个左右行政村,推广到全省所有行 政村;内涵不断丰富,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推动乡 村更加整洁有序,到“千村精品、万村美丽”深化提升,推动乡村更 加美丽宜居,再到“千村未来、万村共富”迭代升级,强化数字赋能, 逐步形成“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 生动局面。“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促进 了美丽生态、美丽经济、
14、美好生活有机融合,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 益的一件实事”,被专家学者誉为“在浙江经济变革、社会转型的关 键时刻,让列车换道变轨的那个扳手,转动了乡村振兴的车轮”。淳 安县下姜村老党员姜祖海动情地说:“当年我听总书记的话,在全村第一个建沼气池、第一个开农家 乐。现在村里环境越来越美、发展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幸福, 我们最感恩的就是总书记!”浙江实施“千万工程”主要有以下突出成效。一是农村人居环境 深刻重塑。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农村生活垃圾基本 实现“零增长”、“零填埋”,农村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 超过6
15、1%,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成为首个通过国家生态省 验收的省份。调研中不少农民群众津津乐道从“室内现代化、室外脏 乱差”到“室内现代化、室外四季花”的巨大变化,从“坐在垃圾堆 上数钞票”到“端稳绿水青山,金饭碗”的华丽转身。金华市浦江县 向水晶产业污染“开刀”,“黑臭河”、“牛奶河”再无踪影;台州 市仙居县“化工一条江”变为“最美母亲河”,生态绿道串联起山水 田园。二是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加快同规同网,最 低生活保障实现市域城乡同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全国领先, 农村”30分钟公共服务圈”、“2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基本形成, 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
16、2022年的1.90o “城市有乡 村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正在成为浙江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写 照。嘉兴市同志讲,“当年总书记乘坐101路公交车调研城乡基础设 施一体化建设,现在老百姓乘坐101路公交车见证城乡风貌的巨变、 触摸城乡融合发展的脉动”。三是乡村产业蓬勃发展。休闲农业、农 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带动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3年5431元提高到2022年37565 元,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达51.2%。 全省建成风景线743条、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 形成“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
17、风光”的发展图景。实施“十 万农创客培育工程“,累计培育农创客超4.7万名,打造出“衢州农 播”、丽水“农三师”等一批人才培养品牌。义乌市李祖村引进农创 客200余人,带动创业就业村民人均月增收2500元。当地一位归乡 农创客感慨,“水土好、梨才好,我做的梨膏糖卖得也好”。四是乡 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 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持续稳定安宁。宁波市基层干部谈 到,实施千万工程以前,有些村级组织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 跟,现在村两委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组织有了凝聚力战斗力, 干部有了威信,老
18、百姓信得过”。五是农民精神风貌持续改善。推动“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迈进,全域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 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农村文化礼堂三级阵地,建成一批家风家训 馆、村史馆、农民书屋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文明乡风、良好 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形成。杭州市小古城村村民说,“村里建起了文 化礼堂,经常有我们的村晚;我们的村歌、我们的村运会, 放下筷子就想去“。六是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各地区认真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浙江经验,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千万工程”不仅对全国 起到了示范效应,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2018年9月荣获联合国“地 球
19、卫士奖”,为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贡献了中国方案。二、主要做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千万工程”既绘蓝图、明方向, 又指路径、教方法,到中央工作后继续给予重要指导。20年来,浙 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谋划推进、加强实践探索, 推动“千万工程”持续向纵深迈进,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强调,要将村庄整治与绿色生态家园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步推进环 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 并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浙江把这些重要理念和要求 贯穿实施“千万工程”全过程各阶段,以整治环境“脏
20、乱差”为先手 棋,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全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开展“无废乡村”建设,实施生态修复,不断擦亮生态底色。坚持生 态账与发展账一起算,整治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关停“小散乱”企业, 大力创建生态品牌、挖掘人文景观,培育“美丽乡村+”农业、文化、 旅游等新业态,推动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 股东,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转化通道,把“生态优 势”变成“民生福利”。(二)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要求,从浙江农村区域差异性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工程建设进 度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坚持规划先行,以点带面,着力提高建设水平。 浙江
21、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立足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 屿等不同地形地貌,区分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城郊村庄和纯农业村庄,结合地方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农民接受程度开展工作,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标准有高有低、不搞整齐划一,“有多少汤泡 多少馍”。着眼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 道、保留乡村风貌,构建以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为龙头,村庄布局 规划、中心村建设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历史文化村落保护 利用规划为基础的“1+4”县域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刚 性约束和执行力,一旦确定下来就不折不扣实施。(三)坚持循序渐进、久久为功。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指出,
22、要不断丰富“千万工程”内涵,拓展建设领域;坚持不懈地抓 好这项惠及全省千百万农民的“德政工程”。浙江紧盯“千万工程” 目标不动摇、不折腾,保持工作连续性和政策稳定性,每5年出台1 个行动计划,每个重要阶段出台1个实施意见,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 项建设任务顺利完成。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确定整治重点,与时俱进、 创新举措,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既不刮风搞运动,也不超越发展阶 段提过高目标,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 洁卫生入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再到产业培育、公 共服务完善、数字化改革,先易后难、层层递进。(四)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要求,各
23、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承担“千万工程”领导责任;充分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浙江坚持把 加强领导作为搞好“千万工程”的关键,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 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每年召 开“千万工程”高规格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参加,地点一 般选在工作力度大、进步比较快、具有典型意义的县(市、区),营 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浓厚氛围。坚持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 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机制,真金白银投入。将农村人 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强化奖 惩激励。突出党政主导、各方协同、分级负责,配优配
24、强村党组织书 记、村委会主任,推行干部常态化驻村联户、结对帮扶,实行“网格 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五)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强调,必须把增进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 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充分调动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 性和创造性。浙江在实施“千万工程”过程中,始终从农民群众角度 思考问题,尊重民意、维护民利、强化民管。实施初始就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从群众需要出发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进行决策、推进改 革时,坚持“村里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不搞强迫命令。厘清政府 干和农民干的边界,该由政府干的主动
25、想、精心谋、扎实做,该由农 民自主干的不越位、不包揽、不干预,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 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村级公共事务,推动实现从“要我建设美丽乡 村”到“我要建设美丽乡村”的转变。(六)坚持由表及里、塑形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 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 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浙江注重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相协调、硬件与软件相结合,努力把农村建设成农民身有所栖、 心有所依的美好家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 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动移风易俗。构建农村文化礼堂效能评价体系、 国APP学习管理,推动党员干部认真读原著、
26、学原文、悟原理,以 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2 .抓实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积极推动领导干部走上讲台,发挥“名 书记工作室”作用,让有脱贫攻坚经验的领导干部结合乡村振兴工作, 谈谈经验教训,让“干的人”讲清楚“怎么干”。各村党支部每年要 通过集中学习、研讨交流等形式,全覆盖开展本支部党员的教育培训 工作,确保每名党员每年培训学时在32学时以上。外出流动党员要 依托外出流动党员党支部,定期参加统一集中学习,每半年向村党组 织汇报自身学习、工作开展情况,确保离乡不离党。3 .深化村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作, 持续提高村干部队伍学历水平,对各村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优化
27、村“两委”干部年龄、学历结构。围绕村干部值班、村级重大事项“四 议两公开“三务”公开等制度执行情况,每月抽查3个村党支部, 发现问题限时整改。依托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积极对接县委党校、县农牧局等 部门单位,广泛开展对村干部、农民的职业培训,建立培育奖补机制, 对农民开展针对性强的生产经营培训教育,积极培育致富带头人、技 术能手、创业优秀青年。力争2023年培训农牧民200人次以上。忠实服务群众,发挥制度优势“千万工程”的核心是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建 设过程中,注重征询群众意见,引领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 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践证明,只有心里真正 装着
28、农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 支持和拥护,才能加快补齐农业农村这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星级管理机制,在文化场所建设、文化活动开展中融入乡土特色、体 现农民需求,变硬性推广为潜移默化,变“文化下乡”为“扎根在乡 通过打造“美在安吉”、德清“德文化”等区域性品牌,挖掘农村传 统文化基因,推动崇德向善。结合农村特性传承耕读文化、民间技艺, 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在未来乡村建设中专门 部署智慧文化、智慧教育工作,着力打造乡村网络文化活力高地。三、经验启示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 记的战略擘画、关心厚爱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
2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必须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 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 实把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把握蕴含其中 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断转化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具体成效。(一)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千万工程”源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深 厚农民情结和真挚为民情怀。20年来,浙江从全省千百万农民群众 的切身利益出发,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 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农民
30、有更多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实践证明,只有心里真正装着农民,想农民之所想, 急农民之所急,不断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最迫切、农民反映最强烈的 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农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加快补齐农业 农村这块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加自觉站稳 人民立场,强化宗旨意识,尊重人民意愿,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 举措,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 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取得 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二)必须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实施前后农村面貌的鲜明反差、推进落实带来生产 生活的巨大变化,
31、根本上反映的是发展理念的变革、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村庄环境建设到农村全面发展,从物质文明建设到精神文明建设, 浙江坚持新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 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实践证明,观念一变天地宽。只有完整、 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才能理清思路、把握方向、 找准着力点。新时代新征程上,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立足加快构 建新发展格局,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发展和环保、发展和安全等重 大关系,加强机制创新、要素集成,抓好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 态、组织“五个振兴”,实现农业生产、农村建设、乡村生活生态良 性循环。(三)必须强化系统观念,着力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2、。“千万工程” 实施20年来,浙江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动城市基础设施 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使城乡关 系发生深刻变革。实践证明,必须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 整体系统考虑、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 城市的促进作用,兼顾多方面因素,注重多目标平衡。新时代新征程 上,要系统摆布城乡关系,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统筹部署、协同推 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加大改革力度,破除妨碍城乡要素平等交 换、双向流动的制度壁垒,促进发展要素、各类服务更多下乡,加快 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四)必须大兴调查研究,从
33、实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 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充分掌握省情农情作出的重 大决策。20年来,“千万工程”的每一次深化,都是基于调查研究 的成果。实践证明,正确的决策离不开调查研究,正确的贯彻落实同 样也离不开调查研究。只有学好练精这个基本功,才能把情况摸清、 把问题找准,提出的点子、政策、方案才能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 规律、符合科学精神。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持续加强和改进调查研究,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增进民生福祉等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掌握实 情、把脉
34、问诊,紧密结合自身实际,谋划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不断破解矛盾瓶颈、推动高质量发展。(五)必须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工作导向,健全党组织 领导的基层治理体系。“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浙江抓党建促乡 村振兴,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 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带头作用,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干在先、走在前, 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实践证明,群众富不富, 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还看“领头羊”。只有坚持以党建引领基 层治理,善于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不断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工作优势。新 时代新征程上,要
35、突出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领 导班子,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推 动各类治理资源向基层下沉,不断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形成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的良好局面。(六)必须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一张蓝图绘到底。20年来,浙江 始终把“千万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保持战略定力,一任接着 一任干,实现一个阶段性目标,又奔向新的目标,积小胜为大胜,创 造了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的典范。实践证明,真抓才能 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必须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把更多心思 和功夫花在狠抓落实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政绩工程”、 “形象工程”,
36、防止“新官不理旧账”。新时代新征程上,要紧紧围 绕党的中心任务,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历史耐心,一件事 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尤其要注意防止换届后容易出 现的政绩冲动、盲目蛮干、大干快上以及“换赛道”、“留痕迹”等 倾向,以良好的作风进一步赢得党心民心,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 兴的磅礴力量。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造就千万个美丽乡村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 请注明出处。第二届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在这里举行。我谨代表农 业农村部办公厅对此次活动的举办表示祝贺!向被推介为中国美丽乡 村百佳范例的村庄代表表示热烈祝贺!习
37、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 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 衰。建设美丽乡村,具有全局性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 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建 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于建设美丽乡村。一个破败凋敝的乡村,支撑不 起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我们国家现在还有6亿多的农 民常年生活在农村,未来还会有4亿多人,把他们生活环境改善了、 建美了,他们的幸福指数就会大大提高,就能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 的热情。同时,在我们国家整体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的背景下,有乡愁 有美景有新鲜农产品的乡村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
38、好去处。建设美丽乡村,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幸福 美好生活的向往,真正把乡村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此外,在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加大投入,补齐农村基础 设施建设的短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拉动发展,更具特殊意义。乡村要美,首先人居环境要美;乡村生态要振兴,首先人居环境 要改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事关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2018 年2月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明确提出 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 居环境突出短板,“让新时代的乡村美起来”
39、的愿望,第一次有了清 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随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 专门安排一章对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出部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 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列为重点工作目标之一。不久前,中力、 国办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 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 作的报告,要求各地认真领会,积极推进;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 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推 动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 治理J我们要认真
40、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要求,扎实推进农 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就下一步如何建设美丽乡村,借鉴浙江“千万 工程”经验,我想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重视:一是问题导向。问题是 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就能抓住推动工作的“牛鼻子”。建设美丽乡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哪里切入,如何尽快 打开局面,是我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浙江“千万工程”正是从解决 农村垃圾等问题起步,后来不断延伸拓展整治范围、内涵,最终造就 了千万个美丽乡村。当前,我们就是要从农村改厕、畜禽粪污废弃物 处理、河塘沟渠清淤、生活污水处理、不良卫生习惯改变等出发,以 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进行系统谋划,以突破重点问题来带动全局。二是
41、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整治村庄应规划先行。建设美丽乡 村,需遵循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没有规划 或规划不统一的乡村建设,会在后续暴露出许多问题,浪费更多人力 物力资源。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建设的头一条,就是要借鉴规划先 行的经验。在修编规划时要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 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诸多要素,力求保持 乡土风貌,方便居民生活,留住乡情乡愁。今年农业农村部把加强村 庄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指导多地修编多规合一的实用性 村庄规划,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绘制蓝图。三是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法宝。应充分 尊重亿万农民在建
42、设美丽乡村中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并发挥他们在 建设美丽乡村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时刻要注意:再美 丽的乡村仍然是农民的乡村,只有农民真正参与并主导,美丽乡村才 实至名归。离开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工作要么是“剃头挑 子一头热”,要么是事倍功半、虎头蛇尾。只有依靠农民群众,发动农民群众,才能汇聚建成美丽乡村的强 大合力,才能形成持续推动美丽乡村的内生力量。浙江“千万工程” 正是从农民最迫切的需求入手,并在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调动农民群众,所以才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四是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 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美丽乡村建
43、设核心要义就是绿色发展。建设 美丽乡村,必须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保护 自然、顺应自然、涵养自然,把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到乡村建设发展 的全过程全领域,有效挖掘开发乡村生态的经济价值,将生态优势切 实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步建设,实现生态美 与经济强的有机统一。浙江“千万工程”将村庄整治与经济发展紧密 结合,环境美了起来,产业也跟了上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 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五是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是长远的事业,绝非朝夕之功, 一蹴而就。韩长赋部长在今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表示,农村环境 整治不是三年两年就能够干完的事,要“真抓实干,
44、久久为功浙江“千 万工程”自2003年启动以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一直抓在手上,一 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千万不 能急功近利,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 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虽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要有这 种泽被后人的使命精神和历史担当。今天揭晓的美丽乡村百佳范例,都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先进典型代 表。希望大家互学互进,永葆先进,带动更多乡村一起建设我们美丽 的家园,从一处美延伸成为处处美,从一时美变成长久美,让广大乡 村生态越来越美、经济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美。同时,也希望中国 农村杂志社强化媒体担当,联合各界力量,把美丽乡村范例一个
45、一个 选出来,把活动一届一届办下去,办出品牌,办出影响力,为推动乡 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发言材 料同志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两个重 要批示精神,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 发展和做好人民信访工作的高度重视、指引指导,进一步用足用好 XX宝贵资源,彰显主题教育的政治味、浙江味、实干味,推动X党 员干部更加坚定自觉地紧跟总书记、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2003年6月,习近平同志作出
46、了实施“千 万工程”的重大决策:从XX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 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应运而生。20年来,“千万工程”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 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等四个阶段,经历了从温饱型生存需 求向小康型发展和共富型发展需求的演变,实现了从“千村示范、万 村整治”向“千村精品、万村美丽”,再向“千村未来、万村共富” 的迭代升级。20年来,“千万工程”贡献巨大,意义深远,不仅造就了浙江 万千美丽乡村,而且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取得了明显成效。2018 年9月26日,“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2020年5月, 浙江成为中
47、国首个生态省。20年的“千万工程”实践与迭代升级, “千万工程”的内涵和意义已不断深化和升华,“千万工程”改变的 已不仅仅是乡村的人居环境,而且还触及了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深 刻地改变了乡村的发展理念、产业结构、公共服务、治理方式以及城 乡关系。因此,“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改善的乡村 建设工程,而且也是惠民工程、民心工程和共富工程,是乡村振兴发 展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枢纽性工程。20年来,“千万工程”对浙江的乡村人居环境、公共服务、产 业发展、农民收入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正向效应,其中对乡村带来最 直接、最显性的变化是人居环境的改善。随着“千万工程”的不断迭 代升级,乡村的公共
48、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大大提高,村庄文化礼堂的 建立,不仅让村民活动有稳定去处,而且也使乡村文化与历史有了承 载和显示的空间,有的还成为农文旅产业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基础设 施的建设促进了数字乡村的快速发展,浙江乡村数字化水平高于全国 乡村近30个百分点,不仅带动了乡村居民的数字消费,促进了乡村 一二三产的数字化发展,而且大大促进了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体系 的数字化、乡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共建与共享、村与村的联盟化 发展。“千万工程”改善了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实际上也改善了乡 村的营商环境,优化了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最明显的是,经过20年 的“千万工程”建设与深化,许多传统的村庄演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
49、 的发展空间,而不仅仅是村民居住的生存空间。这大大促进了浙江乡 村一二三产的融合发展、多功能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使许多美丽乡 村蝶变为美丽经济,使村庄既要建设、更需要经营的理念成为浙江乡 村发展的重要共识和趋势。浙江“千万工程”在乡村人居环境、公共 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的效应,反映在广大乡村 居民身上,就是他们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人与家庭 收入的不断增长。2022年,浙江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37565元,连续38年居全国省区第一。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 同富裕示范区,尽管仍存在城乡、地区、收入等方面的不平衡和差距, 但是相对而言,这些差距并不是很大,这不能不说是与20年的“千 万工程”所产生的多重效应有关。2023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研讨心得发言 材料“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是习近 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 策。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