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点评.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与点评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枫桥夜泊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首古诗。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 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 力的培养。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都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其中第一课古诗三首安排 了山居秋暝枫桥夜泊两首古诗和长相思一首词,它们都对景物进行了细致的描 写,有山雨过后的山居秋景,有夜半难眠的客船夜景,有行军帐营的边塞雪景,这些风景都 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在教授该首古诗时可以采用古诗组读的方式,通过对比学过的山 居秋暝,感受相同主题、相同写
2、作手法传达的不同意境及诗人的不同心境。 枫桥夜泊是唐代张继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 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诗人看着这些景象,心中充满愁绪, 久久不能人睡。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敲响的钟声传人客船。前两句中,“月落写所 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写诗人所听,用动景衬静景, 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课文配备的插图中,诗人独坐江边渔船上,枫树的枝叶静静飘 落。营造了和诗相对应的意境,便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理解诗意。 二、学情分析 由于已经学过山居秋暝,学生对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有了一定的了解,故在学习枫 桥夜泊时可采
3、用扶放结合、对比朗读的方式感受同样是写景诗,表达的情感却大不同。现 在学生对于一些自然现象缺少关注,也没有太多的生活经验,因此对于“月落”这一现象, 可以让学生借助资料了解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渐渐沉落的现象。“霜满天” 是诗人 身处深秋夜里的一种感觉,形容天气很冷,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对愁眠”理 解起来有难度,要引导学生明白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对着江枫渔火,满心愁绪,难以入眠”。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因为是“初步体会”, 教学时不宜提太高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不
4、要对景物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进行过细的 分析。本单元课文语言优美,充满情趣和韵味,教学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朗读,引导学生 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景致独特的韵味。对于优美的段落或篇章,学生要能熟读成通。借助交流 平台,引导学生品味、积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 三、教学目标 1、会写“泊” 、“愁” 、“寺”三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会 默写古诗。 2、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描绘的画面。 3、培养朗读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4、引导学生以乐观的心态走出忧愁困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并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难
5、点: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孤寂忧愁的感情。 五、教学过程 ( 一) 群诗导读,读出韵味 1、同学们,请自由朗读这一组诗。 (出示)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颖 黄鹤楼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2、这些诗句或表达乡愁,或表达怀才不遇之愁,又或是国破家亡的哀愁。今天,我们 要学习张继的枫桥夜泊,我们又将体会到怎样的愁呢? (板书课题) 3、出示背景资料:介绍作者生平,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泊船苏州城外的枫桥,借自己的 所见所闻,抒发了难以言说的满腹愁情。 【设计意图】以一组表
6、现“愁”情的古诗名句导入新课,既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更 是为本课的学习奠定特有的情感基调。“愁”是贯穿本课始终的主线。 (二)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流利准确,富有感情。提出要求:读准生字的 字音,理解字词,想想每句诗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 指导书写“泊” 、“愁” 、“寺”。 (3) 出示课文,指名朗读,教师正音。 (4) 交流讨论: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泊:停船靠岸;枫桥:姑苏 城外的一座拱形桥) 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 (5) 小结: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字词,但还远
7、远不够,需要将字 词放在诗里去细细品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帮助学生后续学习。工具书是学生自学的好帮手,学 生要善于利用身边的可用资源。 (三) 再读课文,感受韵律 1、我们理解了字词意思后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学生齐读课 文) 2、听到你们读,老师也想读一读。教师入情入境地范读。 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3、教师朗读,学生注意老师老师朗读的方法。 4、教师介绍:请读这三个字“天”“眠”“船”,发现了什么? (这三个字最末都有 相同的韵母“an”,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古人写诗、写
8、词讲究押韵,所以诗词读 起来朗朗上口) ;本诗末尾的“到客船”要拉长尾音,读得悠长。 5、学生自由朗读,感受韵律,想象画面。 【设计意图】“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课标对每个学段的“诵读古诗文”提出了 不同层次的要求,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地体味诗词的内容和情感。教学中先由读准生字开 始,再要求读得字正腔圆、读出画面、读出语调读出情感、读出韵味,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 体会诗的意蕴。以诵读为主线,读活了诗词的音律、声气、节奏,学生才能读出诗词的韵味。 (四) 品读课文,解读诗意 1、赏析“月落乌啼霜满天” (出示课文插图) (1) 出示图片。作者看到了什么? (月落、霜满天) 听到了什么? (
9、乌啼) 请用不同 的符号分别标记。 (2) 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把感受写在诗句旁。 1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秋天) ?从哪可以看出来? (霜满天) 秋霜季节是指每月的九、十月份,表示深秋来临 2 谁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月亮渐渐落下,栖息在书上的乌鸦发出声声啼叫,到处 布满寒霜) 3 寒霜能布满天空吗?你是怎样理解“霜满天”的? (这是身处深秋夜里的一种感觉, 形容天气很冷) 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体会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4 这句诗用寥寥几个字就把环境刻画出来了,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悲凉感。 (3) 师创设情境,生想象画面:看着清冷的月落落下,黎明前更显黑暗,乌鸦
10、的啼叫 衬托月夜的静谧。弥漫在空气中的寒霜带着阵阵寒意将诗人包裹,这叫诗人如何不伤感,如 何不凄凉? (4) 生带着体会读,读出情感。师指导语调语速。 2、赏析“江枫渔火对愁眠” (1) 出示释义:江边枫树一片迷蒙,渔船灯火不停摇动,我满腹愁思难以入眠。 (2) 找出直接表达诗人情感的字词。 (愁) (3) 如何理解“对愁眠”?联系前两句想一想。 1 “对”是什么意思? (面对着) 2 诗人对着什么一夜未眠? 这个寒冷、寂静、凄凉的深秋之夜,那无语的江枫、 昏暗的渔活,都令诗人愁上心头, 辗转难眠。 (4) 出示资料拓展延申:诗人的“愁”有哪些? 预设:仕途不顺的身愁,国家败落的国愁,流落外乡
11、的乡愁。一时间张继心中千愁万绪, 翻来覆去对愁难眠。 (5) 教师引读 诗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因此发出感慨: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同 学们看到这样的情景,触景生情,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所有 人看到这样的情景都会与诗人产生共鸣,因此:生读“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设计意图】意象、意境是读诗的关键,教学要帮助学生抓住主要意象,理解意境。创设情 境引发学生生动的想象,形象的语言描绘又增添了一份诗意。多种形式、多种角色的朗读给 学生强烈的情感冲击,深刻体会诗人所处所感。 3、赏析“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1) 过渡:诗人沉浸在这迷惘的
12、愁思中不知过了多久,忽然(播放钟声) (2) 生描述静夜中听到钟声的感觉。 (悠扬、沉重、伤感) (3) 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及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姑苏城外有一座寺庙叫寒山寺,半夜里,寺庙里的钟声悠扬回荡,传到江上停泊 的客船上来。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忧愁。 (4) 诗人为什么要写远处传来的钟声?细细体会。 (寺庙里的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结合的手法反衬了诗人乡愁忧思的心境。) (5) 生带着感受读三、四句。 提示:第三句语速比第一、二句稍快,最后一句后三个字要读得重而悠长。 【设计意图】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恰当运用可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播放钟声让学 生身临其境,真切体
13、会诗人当时的心境。诗中静态和动态描写传递的不单是描写的方法和景 物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透过描写传达的情感。 (五) 古诗组读,品味情感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诗人都是通过自己的 所见、所闻将情感倾注在意象中,却表达了诗人完全不同的情感。 1、在比较朗读中入情 (1) 学生自由朗读两首古诗,交流分享感受。 预设: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描写了初秋傍晚,雨后初晴的山中美景,节奏轻 快明丽。静态描写的诗句要读得轻缓一些,犹如静态画面展现在眼前;动态描写的诗句要读 得活泼些,声音也相对响亮明快。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诗人漂泊他乡时, 身边没有亲人陪伴的孤独和凄凉,
14、流露出一股浓浓的感伤情绪,要用深沉缓慢的语调朗读。 (2) 师配乐,生再次朗读。 2、在比较意象时悟情 (1) 意象是承载诗人主观情绪的客观物象。请同学们找出两首诗相同的意象及相对应 的诗句,与同桌交流其中的含义。 (月、船、声音) (2) 品读“月” 预设: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的“月”是明亮的月亮,皎洁的月光洒在松林里,显 得宁静美好,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月”是乌鸦啼叫声中慢慢西沉的月, 显得冷漠凄凉。 (3) 品读“船“ 1 “渔舟”是什么船? “客船”又是什么船?谁还做过客船,是什么滋味? 2 一船是满载的鱼虾,一船皆是过客,你能体会到两艘船承载的不同情感吗? (4) 品
15、读“声音” 1 出示诗句: “竹喧归浣女” 、“夜半钟声到客船“。 2 发挥想象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预设:我看到了女子洗衣的场景及停泊的客船,我听到了竹林里发出的阵阵欢笑以及寒 山寺的悠长钟声。 3、在比较意境中融情 1 意境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分别找出两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心境的字。 (留、愁) 2 同学分享理由。 预设:山居秋暝是王维隐居终南山下时所作,他看透了官场的腐败,一个“留”字 是此时王维欢快、愉悦的心情写照。而此时的张继名落孙山,想报效朝廷却又不得志,独自 泊舟枫桥,写下了枫桥夜泊。 【设计意图】古诗组读是将古诗组合在一起比较阅读,引导学生体悟写景诗的不同
16、情感。通 过朗读、意象和意境三方面的比较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助于学生课程内容的掌握及思维的 提升。营造氛围,烘托情境。以古乐曲作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联想, 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六) 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理解了诗人传达的情感。如果时光倒流,你与张 继相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安慰劝导) 板书 枫桥夜泊 六、教学设计总评 课标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诵读优秀的诗文,在诵读的过程中要尝试体验诗 歌的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其中的大意,并在积累和感悟中提升赏析水平。本课通过“诵韵、 赏画、悟
17、境”的古诗词学习方法,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组织教学,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领 悟力,提高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文学修养。 如果说单首诗是独唱,组诗就是一群人的合唱,后者往往更雄壮,更富有感染力。组诗 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主题更加集中,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具有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因此本 课的教学设计以一组“愁”的诗句导入,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异中求同,为本课的学习奠 定情感基调;在学习末尾处安排山居秋暝和枫桥夜泊两首古诗的组读,通过朗读、 意象和意境三方面的对比,同中求异,让学生体会写景诗主题下诗人表达的不同情感,加深 对古诗的理解。组诗互读不仅能让学生对诗词学习产生兴趣,也能促使学生更好地赏析古诗 词之美,提升审美能力。 古诗词言简义丰、意境幽美、富含文化底蕴,在促进学生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 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运用、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要改 变传统的让学生逐字逐句理解和背诵古诗的教学方法,采用整合教学,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 诗的魅力,在组诗互读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