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6061342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7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督标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标准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Q/HN国 华 能 集 团 公 司 企 业 标 准Q/HN12023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标准Supervision standar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r hydropower plant2023 - 05 - 01 公布2023 - 05 - 01 实施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发 布目 ?次前 ?言为加强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技术监视治理,保证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有关标

2、准、规程和标准,以及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的治理要求,结合国内外水力发电的技术、监视阅历制定。本标准是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所属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的主要依据,是强制性企业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 Q/HBJ2023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技术标准。本标准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安全监视与生产部提出。本方法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安全监视与生产部归口并解释。本标准起草单位: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吴明波、梅增荣、夏一丹。本标准审核单位: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安全监视与生产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科技环保部、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根本建设部、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西安热工争论院、华能四川水电。

3、本标准主要审定人:赵贺、赵毅、武春生、林勇、杜灿勋、晏春、向泽江、张洪涛、曾德勇、查荣瑞、汪俊波、余记远、叶盛。本标准批准人:寇伟。1 范围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标准本标准规定了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所属水力发电厂全过程环境保护监视的相关技术标准内容和监视治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集团公司水力发电厂的环境保护监视工作。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行少的。但凡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但凡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版本包括全部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897

4、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污染物掌握标准GB 50433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920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HJ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则HJ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 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 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 HJ 2025危急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标准HJ/T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8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水利水电工程SL 489水利建设工程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 SL 49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

5、设计标准SL/Z 322建设工程水资源论证导则DL/T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标准第 3 局部:生产性噪声监测DL/T电力行业劳动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第 7 局部:极低频电磁场监测DL/T 5020水电工程可行性争论报告编制规程DL/T 5123 水电站根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DL/T 5206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争论报告编制规程DL/T 526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规程DL/T 5402 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标准DL/T 5419水电建设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Q/2023华能电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要求Q/2023华能电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评价方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77 号 20

6、2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1 号 202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39 号 202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9 号 2023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 1998 年 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13 号 2023 年 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治理方法水利部令第 24 号 2023 年 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治理方法环境保护部令第 2 号 2023 年 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治理名录国家能源局 国能能2023263 号

7、 水电工程验收治理规定华能安2023271 号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电力技术监视专责人员上岗资格治理方法试行3 总则3.1 环境保护监视是保证水力发电厂环保运行的根底工作,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全过程监视。3.2 环境保护监视的目的:以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环境保护文件指环境影响报告、水土保持方案报告,政府有关部门的审查、批复文件,设计文件,以 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有关意见、文件为依据,以环境监测为手段,监视环境保护工 作“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原则、环境保护文件及与环境保护相关措施、 方案等的落实执行状况。3.

8、3 环境保护监视范围:贯穿设计、建设和生产三个阶段,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生态环境、水环境、水土保持、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文物古迹、景观旅游资源、人群安康影响、 下游环境等、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环境监测等水质水温、陆生生态、水生生态、水土保持、噪声 和环境空气、工频电磁环境等。3.4 本标准规定了水力发电厂在设计、建设、生产阶段环境保护影响评价、水土保持、环境量监测等方面的监视标准,声环境、大气环境、生态环境、工频电磁场的监测标准,废气、废油、固体废弃物 的回收标准,以及环境保护监视治理要求、评价与考核标准,它是水力发电厂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的基 础,亦是建立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体系的依据

9、。3.5 电厂应依据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要求电力技术监视治理方法中有关技术监视治理和本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厂的实际状况,制定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治理标准;依据国家和行业 有关标准和标准,编制、执行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操作规程等相关/支持性文件;以科学、标准的监视治理,保证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目标的实现和持续改进。3.6 从事环境保护监视的人员应生疏和把握本标准及相关标准和规程中的规定。4 监视技术标准4.1 设计阶段监视4.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以及GB 50433、HJ 、HJ 、HJ 、HJ 19、

10、HJ 610、HJ/T 、HJ/T 88、SL 492、DL/T 5260、DL/T 5402、DL/T 5419 等的有关规定,托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建设工程环境影响水土保持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明确建设工程环 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环境监测要求,并通过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查和批准。4.1.2 依据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技术标准,开展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设施、设备设计工作。4.2 建设阶段监视4.2.1 施工期4.2.1.1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监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

11、的有关规 定,依据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要求,监视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人群安康影响、文物古迹、景观旅游资源、下游环境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状况。4.2.1.2 环境监测监视环境监测调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各监测工程的监测方法、监测位置、监测频次以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中要求为准,重点监视以下内容:4.2.1.2.1 生态环境:监测影响区域生物物种影响变化状况。4.2.1.2.2 水环境:监测河流水质状况,按水域功能分类,河流水质应符合 GB 3838 有关要求。4.2.1.2.

12、3 废水:监测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指标,排放应符合 GB 8978 及环境保护文件中有关标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宜参照 GB/T 18920 有关标准进展回用和综合利用。4.2.1.2.4 大气环境:监测施工作业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干线大路两侧的粉尘、废气排放状况,按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大气环境应符合 GB 3095 有关要求。4.2.1.2.5 声环境:监测施工作业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干线大路两侧肯定距离内噪声污染状况,施工区场界和敏感目标噪声限值应符合 GB 12523 有关要求,施工作业场所噪声限值应符合 DL/T 有关要求。4.2.1.2.6 固体废弃物处理: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

13、的处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GB 18599 有关要求,废油等危急废物处理应符合 HJ 2025 有关要求。4.2.1.2.7 水土保持:监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4.2.1.2.8 施工区人群安康状况:监测施工区工作人员、居民安康状况。4.2.1.2.9 当上述环境因素或者环境监测数据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依据变化状况加密监测。4.2.1.3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监视4.2.1.3.1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应按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要求建设,设施设备应保证牢靠投入、正常运行,到达环境保护、水土

14、保持各项指标。4.2.1.3.2 环境保护设施重点监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如鱼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鱼类增殖放流站、鱼类栖息地、珍稀植物园、动物挽救站等、水土保持设施如:渣场、截排水系统、拦渣坝、网格梁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垃圾填埋场、临时储存场所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设施、噪音掌握设施如隔音墙等。4.2.1.3.3 环境保护设备重点监视:生态环境保护设备、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设备、空气质量掌握设施设备如施工作业场所通风设备、降尘设备等、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废油存储设备。4.2.1.3.4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必需执行“三同时”原则。4.2.2 试生产期依据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

15、例有关规定,监视建设工程在试生产前取得试生产行政许可。4.2.3 竣工验收依据水电工程验收治理规定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建设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 理方法开发建设工程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治理方法、 DL/T 5123 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监视建设单位水土保持、环境保护专项竣工验收工作开展状况。4.3 生产阶段监视4.3.1 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监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的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有关意 见、环境影响后评价文件的有关要求,监视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

16、废弃物处 理、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状况。4.3.2 环境监测监视环境监测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各监测工程的监测方法、监测位置、监测频次以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意见有关要求为 准,重点监视以下内容:4.3.2.1 生态环境:监测影响区域生物物种影响变化状况;依据 SLZ 322 的要求,合理调度生态流量。4.3.2.2 水环境:监测河流水质状况,按水域功能分类,河流上、下游水质应符合GB 3838 有关要求,一般每年至少监测一次;监测河流泥沙状况。4.3.2.3 废水:监测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指标,排放应符合GB 8978 及环境

17、保护文件中有关要求。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宜参照GB/T 18920 有关要求进展回用和综合利用,一般每半年至少监测一次。4.3.2.4 空气质量:监测人员常常工作或活动的作业场所掌握室、值班室、主厂房、副厂房、 GIS 室以及人员常常活动的廊道等空气质量状况,一般每两年至少监测一次,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测量 方法及限值参照GB/T 18883 有关要求。4.3.2.5 声环境:监测人员常常工作或活动的作业场所掌握室、值班室、主厂房、副厂房、GIS 室等、噪声掌握措施、设施的落实状况及噪声状况,一般每两年至少监测一次,噪声监测布点、测量 方法及限值应符合DL/T 有关要求。4.3.2.6 固体废弃物

18、处理: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库区漂移物处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GB 18599 有关要求,废油等危急废弃物处理应符合HJ 2025 有关要求,回收率应达 100%。4.3.2.7 六氟化硫废气:监视六氟化硫废气回收处理符合 HJ 2025 有关要求,回收率应达 100%,制止向大气排放。4.3.2.8 工频电磁场:监测人员常常工作或活动的作业场所掌握室、主厂房、GIS 室、升压站、出线场等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状况,一般每两年至少监测一次,监测布点、测量方法及限值应符合 DL/T 有关要求。4.3.2.9 当上述环境因素或者环境监测数据发生较大变化时,应依据变化状况加密监

19、测。4.3.3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监视4.3.3.1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应按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有关设计文件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有关意见、文件的要求保证牢靠投入、正常运行,到达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各项指标。4.3.3.2 环境保护设施重点监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如鱼道、升鱼机、集运鱼系统、鱼类增殖放流站、鱼类栖息地、珍稀植物园、动物挽救站等、水土保持设施如渣场、截排水系统、拦渣坝、网 格梁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垃圾填埋场、临时储存场所等、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回 用设施、事故集油池、噪音掌握设施如隔音门、隔音墙等。4.3.3.3 环境保护设备重点监

20、视:生态环境保护设备、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设备、空气质量掌握设备如厂房通风系统、氧含量检测仪、有毒气体检测仪、六氟化硫检测仪等、六氟化硫回 收装置、废油储存设备。4.3.3.4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必需执行“三同时”原则。5 监视治理要求5.1 监视根底治理工作5.1.1 环境保护监视治理的依据电厂应依据华能电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要求中有关技术监视治理和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环境保护监视治理标准,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结合电厂实际状况,编制环境保护监视相关支持性文件;建立健全技术资料档案,以科学、标准的监视治理,保证环境保护设施设备以及环境保护监视设备

21、的安全牢靠运行。5.1.2 环境保护监视治理应具备的相关/支持性文件:a) 环境保护监视治理标准;b) 环境保护设施备运行、检修规程; c 环境保护监测仪器、仪表操作规程; d 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处置方案。5.1.3 技术档案资料5.1.3.1 环境保护监视报告文件a) 预可行性争论报告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及相关批复文件;b) 可行性争论报告环境保护设计和水土保持设计及相关批复文件;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及相关批复文件;d)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相关批复文件;e) 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报告及相关批复文件;f) 环境保护蓄水阶段验收报告及相关批复文件;g) 环境保护专项竣工验收报告及

22、相关批复文件;h)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5.1.3.2 环境保护监视设备资料a) 环境保护设备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过程的相关资料;b) 环境保护设施性能试验报告;c) 环保设施运行、检修记录;d) 环境保护仪器、仪表台账。5.1.3.3 监视治理文件a) 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b) 年度环境保护监视工作打算和总结;c) 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季报见附录C;d) 技术监视信息速报见附录D;e) 环境保护预警通知单见附录F和验收单见附录G;f) 环境保护监视会议纪要;g) 环境保护监视网络成员统计表见附录A 表;h) 环境保护监视活动记录;i) 环境保护监视培训记

23、录;j) 环境监测报告生态环境、水质、大气环境、声环境、水土保持、工频电磁场等监测报告;k) 监测特别数据记录;l) 固体废弃物处置监视记录;m) 六氟化硫回收率监视记录。5.2 日常治理内容和要求5.2.1 健全监视网络与职责5.2.1.1 各电厂应建立健全由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领导下的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三级治理网。第一级为厂级,包括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领导下的环境保护监视专责人;其次级为部门级,包括生产部专工,水库部专工;第三级为班组级,包括各专工领导的班组人员。在生产副厂长(总工程师)领导下由环境保护监视专责人统筹安排,协调运行、检修、水库等部门,由水工、运维、安监等相关专业共同协作完

24、成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环境保护监视三级网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5.2.1.2 依据集团公司华能电厂安全生产治理体系要求和电力技术监视治理方法编制电厂环境保护监视治理标准,做到分工、职责明确,责任到人。5.2.1.3 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归口职能治理部门在电厂技术监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环境保护技术监视网络的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健全技术监视网络,并设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负责全 厂环境保护技术监视日常工作的开展和监视治理。5.2.1.4 电厂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归口职能治理部门每年年初要依据人员变动状况准时对网络成员进展调整;依据监视人员培训和上岗资格治理方法的要求,定期对技术监视专责人和特

25、别技能岗位人员进展专业和技能培训,保证持证上岗。5.2.2 确认监视标准符合性5.2.2.1 环境保护监视标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的规定。5.2.2.2 每年年初,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应依据公布的法律法规、标准标准,组织对电厂环境保护措施、设备设施运行、检修规程等标准、制度的有效性、准确性进展评估,修订不符合项,经归 口职能治理部门领导审核、分管生产领导审批后公布实施。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对环境保护监视工作的要求均应在电厂标准、规程及制度中具体列写齐全。5.2.3 确认仪器仪表有效性5.2.3.1 应编制环境保

26、护监视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维护标准,标准仪器仪表治理。5.2.3.2 应建立环境保护监视仪器仪表设备台帐,依据检验、使用及更状况进展补充完善。5.2.3.3 应依据检定周期和工程,制定环境保护监视仪器、仪表年度校验打算,按规定进展检验、送检和量值传递,对检验合格的可连续使用,对检验不合格的送修或报废处理,保证仪器仪表有效性。5.2.4 监视档案治理5.2.4.1 电厂应依据附录A 规定的要求,建立和健全环境保护技术监视档案、标准、制度和技术资料,确保技术监视原始档案和技术资料的完整性和连续性。5.2.4.2 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应建立环境保护档案资料名目清册,依据监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设备的

27、实际状况,明确档案资料的分级存放地点和指定专人负责整理保管,准时更。5.2.5 制定监视工作打算5.2.5.1 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每年 11 月 30 日前应组织制定下年度技术监视工作打算,打算批准公布后报送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同时抄送西安热工争论院以下简称“西安热工院”。5.2.5.2 电厂技术监视年度打算的制定依据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a) 国家、行业、地方有关电力生产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和反事故措施要求;b) 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发电企业技术监视治理制度和年度技术监视动态治理要求;c) 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发电企业技术监视工作规划和年度生产目标;d) 环境

28、保护设备设施上年度特别、特别运行工况,隐患、缺陷等;e) 环境保护设备设施目前的运行状态;f) 技术监视动态检查、预警、月季报提出的问题;g) 收集的其它有关环境保护设备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运行、检修、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动态信息。5.2.5.3 电厂技术监视工作打算应实现动态化,即各专业应每季度制订技术监视工作打算。年度季度监视工作打算主要内容应包括:a) 技术监视组织机构和网络完善;b) 监视治理标准、技术标准标准制定、修订打算;c) 人员培训打算主要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取证,标准标准宣贯;d) 技术监视例行工作打算;e) 检修期间应开展的技术监视工程打算;f) 监视用仪器仪表检定打算;g

29、) 技术监视自我评价、动态检查和复查评估量划;h) 技术监视预警、动态检查等监视问题整改打算;i) 技术监视定期工作会议打算。5.2.5.4 电厂应依据上级公司下发的年度技术监视工作打算,准时修订补充本单位年度技术监视工作打算,并公布实施。5.2.5.5 环境保护监视专责人员每季度应对监视年度打算执行和监视工作开展状况进展检查评估,对不满足监视要求的问题,通过技术监视不符合项通知单下发到相关部门监视整改,并对相关部门进展考评。技术监视不符合项通知单编写格式见附录B。5.2.6 监视报告报送治理5.2.6.1 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季报的报送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员应依据附录C 的格式和要求,组织编写

30、上季度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季报,经电厂归口职能部门汇总后,于每季度首月5 日前报送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和西安热工院。5.2.6.2 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信息速报的报送当电厂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环保大事、重大监视指标超标大事后24h 内,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应将大事概况、缘由分析、实行措施依据附录D 的格式,填写速报并报送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和西安热工院。5.2.6.3 环境保护监视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的报送5.2.6.3.1 环境保护技术监视专责人员应于每年 1 月 5 日前编制完成上年度技术监视工作总结,并报送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和西安热工院。5.2.6.3.2 年度监视工作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

31、 主要监视工作完成状况、亮点和阅历教训;b) 设备一般事故、危急缺陷和严峻缺陷统计分析;c) 监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d) 下年度工作思路、打算、重点和改进措施。5.2.7 监视例会治理5.2.7.1 电厂每年至少召开两次技术监视工作会,检查评估、布置、总结技术监视工作, 对技术监视中消灭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形成会议纪要,布置的工作应落实并有监视检查。5.2.7.2 环境保护专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技术监视工作会议,会议由环境保护监视专责人员主持并形成会议纪要。5.2.7.3 例会主要内容包括:a) 检查上一次例会提出的整改意见落实状况;b) 环境保护监视范围内设备及系统的故障、

32、缺陷分析及处理措施;c) 环境保护监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方案;d) 上次监视例会提出问题整改措施完成状况的评价;e) 技术监视工作打算公布及执行状况,监视打算的变更;f) 监视需要领导协调和其他部门协作和关注的事项;g) 集团公司技术监视季报、监视通讯、公布的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集团公司标准、标准、规程、制度、监视技术学习沟通;h) 至下次监视例会时间内的工作要点。5.2.8 监视预警治理5.2.8.1 环境保护监视三级预警工程见附录E,电厂应将三级预警识别纳入日常环境保护监视治理和考核工作中。5.2.8.2 对于上级监视单位签发的预警通知单见附录F,电厂应认真组织人员争论有

33、关问题,制定整改打算,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日期。5.2.8.3 问题整改完成后,电厂应依据验收程序要求,向预警提出单位提出验收申请,阅历收合格后,由验收单位填写预警验收单见附录G,并报送预警签发单位备案。5.2.9 监视问题整改5.2.9.1 整改问题的提出a) 上级或技术监视效劳单位在技术监视动态检查、预警中提出的整改问题;b) 集团公司监视季报中明确的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公司督办问题;c) 集团公司监视季报中明确的电厂需要关注及解决的问题;d) 每季度对环境保护监视打算的执行状况进展检查,对不满足监视要求提出的整改问题。5.2.9.2 问题整改治理a) 电厂收到技术监视

34、评价报告后,应组织有关人员会同西安热工院或技术监视效劳单位在两周内完成整改打算的制定和审核,整改打算编写格式见附录 H,并将整改打算报送集团公司、产业公司、区域公司,同时抄送西安热工院或技术监视效劳单位;b) 整改打算应列入或补充列入年度监视工作打算,电厂依据整改打算落实整改工作,并将整改实施状况准时在技术监视季报中总结上报;c) 对整改完成的问题,电厂应保存问题整改相关的试验报告、现场图片、影像等技术资料,作为问题整改状况及实施效果评估的依据。5.2.10 监视评价与考核5.2.10.1 电厂依据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评价表见附录I中的各项要求纳入环境保护监视日常治理工作中。5.2.10.2

35、电厂应依据环境保护技术监视工作评价表中的各项要求,编制完善环境保护技术监视治理制度和规定,完善各项环境保护监视的日常治理和记录,加强环保设备设施的监视和检查。5.2.10.3 电厂应定期对技术监视工作开展状况组织自我评价,对不满足监视要求的不符合项以通知单的形式下发到相关部门进展整改,并对相关部门及责任人进展考核。5.3 各阶段监视重点工作5.3.1 设计阶段5.3.1.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以及GB 50433、HJ 、HJ 、HJ 、HJ 19、HJ 610、HJ/T 、HJ/T 88、SL 492、D

36、L/T 5020、DL/T 5206、DL/T 5260、DL/T 5402、DL/T 5419 等的有关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提出环境保护监视的意见和要求。5.3.1.2 可行性争论工作监视a) 依据 DL/T 5206 中第 10 局部要求,监视预可行性争论阶段环境保护设计工作。b) 依据 DL/T 5020 中第 14 局部要求,监视可行性争论阶段环境保护设计工作。5.3.1.3 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评价监视a) 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评价工作由具备相应评价资质的单位担当。b)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依据国家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分类治理名录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

37、案报告经国家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审查和批准。d)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符合工程所在区域的规划环评意见、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进展规划、流域进展规划等相关政策。e)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符合工程所在区域和流域的规划意见、流域生态保护要求等相关政策。f) 参与建设工程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评价、审查工作,对评价中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将成果文件归档,并监视执行。g) 参与环境保护相关专题设计和审查工作,对设计中的技术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将成果文件归档,并监视执行。5.3.1.4 设计过程监视a) 监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相关批复文件有关要求在设计中的落实状况。b) 环境保护所需的投资包括环

38、评和竣工验收费用列入工程概算,任何单位不得取消或挪用。c) 监视设计中所承受的工艺、设备等满足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指标要求,并使设计选型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环保、水保设施的招标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满足相关标准、导则及环保文件的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d) 参与环保设施的设计、设备选型以及材料选择等的技术争论和审核。5.3.1.5 资料治理监视: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过程资料及相关批复文件进展归档治理。5.3.2 建设阶段5.3.2.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以及GB 3

39、095、GB 3838、GB 8978、GB 12523、GB 18599、GB/T 18920、HJ 2025 的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要求,监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监测开展、设施设备运行状况。5.3.2.2 监视施工期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人群安康影响等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设计文件的有关要求。5.3.2.3 监视建设阶段各类环保设备的技术协议、监造、检验、验收工作。5.3.2.4 施工期环境监测监视a) 监视环境监测单位具有相应资质,监测工程

40、的监测方法、监测位置、监测频次符合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中要求。b) 监视生态环境影响区域生物物种影响变化监测状况。c) 监视河流水质、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指标监测状况。河流水质符合 GB 3838 有关要求, 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指标符合GB 8978 及环境保护文件中有关标准。d) 监视施工作业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干线大路两侧的粉尘、废气排放指标监测状况,大气环境符合GB 3095 有关要求。e) 监视施工作业点、生活区、办公区及施工干线大路两侧噪声污染监测状况,施工区场界和敏感目标噪声限值符合GB 12523 有关要求,施工作业场所噪声限值符合DL

41、/T 有关要求。f) 监视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措施和设备的落实状况,生产、生活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符 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GB 18599 有关要求,废油等危急废弃物符合 HJ 2025 有关要求。g) 监视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范围内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h) 监视施工区工作人员、居民安康状况监测状况。5.3.2.5 施工期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监视a) 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应按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批复文件及有关设计文件要求建设。b) 监视各类环境保护设备制造厂家按合同要求制造有关设备,并供给设备图纸、使用维护说明书,以及质量检验证书、出厂证

42、明等,对环境保护设备的制造质量进展抽样检查,做好抽检记录,供给抽检报告。c) 监视环境保护设备安装单位供给各类环境保护设备的安装图纸、工程质量大纲、质检记录和验收记录、调试报告等,并对环境保护设备的安装质量进展抽样检查,并做好抽检记录,供给抽检报告。d) 全部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应有治理制度、运行检修规程、设备台帐、维护记录,确保环境保护设施设备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e) 监视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如过鱼道、鱼类增殖放流站、珍稀植物园等、水土保持设施如存弃渣场、截排水系统、拦渣坝、网格梁等、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如垃圾填埋场、临时储存场所等符合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有关设

43、计文件的要求,设施牢靠投入、正常运行,建设、运行资料齐备。f) 监视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设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牢靠投入、正常运行,排放指标符合GB 8978 标准要求,建设、运行资料齐备。g) 监视施工区产生噪音的主要污染源均设有噪音掌握设施如:隔音墙等,设施牢靠投入、正常运行,保证噪音符合GB 12523、DL/T 有关要求。h) 监视施工区空气质量掌握设施设备施工作业场所通风设备、降尘设备等建设和投入运行状况,保证空气质量满足GB 3095 有关要求。i) 监视机电安装阶段六氟化硫回收装置运行状况,对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利用,制止向大气排放,相关资料齐备。5.3.2.6 试生产监视参

44、与编制试生产申请报告、现场检查,监视试生产行政许可批复及相关整改落实状况。5.3.2.7 竣工验收监视a) 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工作。b) 监视验收批复及相关整改落实状况。5.3.2.8 资料治理监视a) 监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过程资料、相关批复文件及竣工验收等基建技术资料归档治理状况。b) 监视环境保护措施、设施设备、环境监测等在设计、基建和安装调试各阶段的技术档案、系统图表、运行记录、监测记录、试验报告、工作总结等技术资料归档治理状况。5.3.3 生产阶段5.3.3.1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建设

45、工程环境保护治理条例、以及GB 3095、GB 3838、GB 8978、GB 18599、GB/T 18920、SLZ 322、HJ 2025 的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意见的有关要求,监视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环境监测 开展、设施设备运行状况。5.3.3.2 环境保护措施监视监视生态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固体废弃物处理、水土保持等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符合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设计文件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意见的有关要求。5.3.3.3 环境监测监视a) 监视环境监测单位具有相应资

46、质,监测工程的监测方法、监测位置、监测频次符合国家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批复文件及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专项竣工验收意见的有关要求。b) 监视生态环境影响区域生物物种影响变化监测状况和生态流量调度状况。c) 监视河流水质、泥沙、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指标监测状况。河流水质符合 GB 3838 有关要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放指标符合GB 8978 及环境保护文件中有关要求。d) 监视人员常常工作或活动的作业场所掌握室、值班室、主厂房、副厂房、 GIS 室以及人员常常活动的廊道等空气质量监测状况,空气质量监测布点、测量方法及限值符合 GB/T 18883 有关要求。e) 监视人员常常工作或活动的作业场所掌握室、值班室、主厂房、副厂房、 GIS 室以及人员常常活动的廊道等、噪声污染监测状况,噪声监测布点、测量方法及限值应符合 DL/T 有关要求。f) 监视生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