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智库-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2022.pdf

上传人:530650****qq.com 文档编号:96035602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4.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新智库-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202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财新智库-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202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新智库-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新智库-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2022.pdf(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出品:联合出品: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学术支持: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前言PREFACE气候变化是一项跨越国界的全

2、球性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据统计,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0%左右。在能源消费侧,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将加强,降低高耗能制造业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制造”是我国实现“碳中和

3、”目标的关键一步。产业界,尤其是制造业的绿色低碳,甚至零碳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实施制造强国,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业界“减碳”,中国一直是持续且认真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工信部于 2016 年 9 月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也指出,到 2025 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2前言Industria

4、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 2030 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8 月 1 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更是明确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0 年下降 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

5、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但工业制造领域的绿色、零碳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厂区和产品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全周期融入“碳中和”理念。“零碳制造”的实现离不开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的体系化支撑。同时,还需要与广泛意义上的制造场景,如产业园区、工厂建筑、能源利用、资源循环、供应链物流管理等形成互促体系。标准化是规范引领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关于“零碳制造”的内涵、标准、建设路径和路线图等,业界还在初步探索阶段,未达成共识。在此背景下,为响应“双碳”战略,探索“零碳制造”的建设思路和路径,财新智库依托清华大学

6、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综合当下产业界的先行零碳实践,从“零碳制造”的内涵、架构、痛点、核心场景以及建设路线图等维度出发,总结经验,旨在为未来全行业全面推广零碳提供具体建议,共促我国“双碳”战略的落地。PREFACE3 前言 4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目录制造业迈向“碳中和”前言内容摘要0102031.1 中短期扰动不改“碳中和”长期趋势1.2 制造业“碳中和”是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 的重中之重0902213.1 什么是“零碳制造”?3.2“零碳制造”的内涵及建设图谱3.3 制定“零碳制造”标准的原则3.4“零碳制造

7、”的路线图3.4.1“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一:碳基线盘查3.4.2“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二:设定减排目标3.4.3“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三:设计减排举措27 3128333334361207“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专家观点陈玲:以数字化转型来推动“零碳制造”目录CONTENTS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5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 目录04054.1 高碳区的低碳转型案例 1:鄂尔多斯: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样本案例 2:中国宝武集团:钢铁行业高碳转

8、型的典范4.2 科技企业的“零碳同心圆”案例 3:联想集团:“零碳制造”优等生产业之声杨元庆:“数实融合”探索零碳制造的中国方案 案例 4:施耐德电气: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减碳4.3 汽车工业的“碳中和”案例 5:宁德时代:将零碳工厂进行到底案例 6:宝马集团:汽车电池的全新生命旅程4.4“绿色消费”背后的体系支撑案例 7:欧莱雅集团:“零碳”运营之道案例 8:松下集团:为美好生活创造减排影响5.1“零碳制造”面临的挑战5.2 推动“零碳制造”的几点建议专家观点刘世锦:转向进取型减碳战略参考文献致谢39446769747980“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共同推进“零碳制造”CONTENTS39444

9、25656586060635154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7Summary本报告论述在“双碳”背景下“零碳制造”的建设机遇、标准、挑战和趋势,明确“零碳制造”概念和内涵,系统梳理企业“零碳制造”转型的蓝图框架和路线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展示不同制造场景的先行产业案例,旨在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本报告认为,制造业迈向“碳中和”是必由之路,即使有中短期扰动也不改

10、“碳中和”长期趋势,进而提出了“零碳红利”的概念,旨在倡导全行业抓住“双碳”战略的机遇,再造我国产业优势。“零碳制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落地到运行涉及多项举措,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多方面通力协作。结合当前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现状,本报告认为探索“零碳制造”的标准体系和生态建设意义深远,通过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和案例调研,提出了企业“零碳制造”转型的基准原则、路线图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全行业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提供辅助支持。内容摘要SUMMARY内容摘要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

11、ro eraCHAPTER1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制造业迈向“碳中和”9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热浪、强降雨、干旱、飓风等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重大风险,气候变化已成为 21 世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对此,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制定碳减排目标,“碳达峰”“碳中和”“零碳”逐渐成为全球议题。然而,全球“碳中和”的努力遭遇了自 2020 年以来持续了

12、3 年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以及 2022 年 2 月底爆发的俄乌冲突的严重影响。新冠疫情重创了全球经济,大量产业停工停产,全球产业链被迫中断,生产和物流的稳定遭到严重的破坏。全球多国因此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持续的货币宽松导致欧美各国物价水平开始日益高涨。随着 2022 年突发的俄乌冲突升级,由于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欧美主导的多轮制裁引起了市场对于全球能源市场供给的担忧,从而导致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大宗能源价格均剧烈波动,使得全球多国 CPI 达到 80 年以来的历史高点。欧盟各国,尤其是西欧的德国、意大利等国,由于对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能源依存度高,刚性的能源

13、需求在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产品,被迫于近期纷纷重新启动了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以应对能源短缺和能源的价格上涨,满足生产与居民生活的需求。曾经作为过渡能源的天然气被更为便宜的煤炭所取代,煤炭重新流行起来。同时,美国也持续加大石油开采力度,并要求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加大石油供给。这些都导致了国际社会有关化石能源是否卷土重来,全球“碳中和”努力是否遭遇挑战,甚至出现倒退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不过,全球中短期能源价格的高企与各国的短期应对举措不大可能影响全球中长期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步伐。“暂时的困难应该用临时的办法解决,但是长期的目标必须坚守。欧洲能源危机是个局部的问题,解决了以后还需要考虑整体的、全

14、球的要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谢振华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 2022 年第六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上就目前俄乌冲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作了很好的总结。目前,全球化石能源供给地多集中在中东、俄罗斯、南美等地,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冲突,传统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对一国的能源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均有重大影响。这次俄乌冲突中欧盟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依赖,就是非常典型1中短期扰动不改“碳中和”长期趋势1.1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的例子,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因此,能源安全叠加“碳中和”的

15、双重影响,反而会加速全球能源和低碳转型。正如伦敦大学基建可持续转型首席教授梁希所言,俄乌冲突加速了欧盟脱离对石油和天然气依赖的决心,长期来看,会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加快能源系统转型的步伐。在俄乌冲突和全球能源价格高涨的背景下,2022年 7 月 13 日,欧盟议会还是以 54 票赞成、14 票反对和 6 票弃权通过了由欧洲议会的工业、研究和能源委员会(ITRE)提交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法案修正案,将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升至 45%,表明了欧洲各国克服短期困难,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作为欧洲大国,德国一直自认是推动欧盟绿色进程的“急先锋”,今年 7 月 8 日,德国联邦委员会

16、对能源一揽子法案做出修订,提出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提升至 80%,大幅高于此前目标的 65%;修订案还提出,到 2030 年光伏装机扩大至 215 吉瓦,也高于此前定下的 200 吉瓦目标,“碳中和”应在燃煤电厂退出后完成,退出时间定于 2038 年。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德国等零碳实践先行国家重启煤电相关计划,这实际上是因为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德国此前承诺到 2030年将其温室气体减少 65%(与 1990 年水平相比)和到2045 年实现气候中和,这两大目标并未做出改变,同时德国还设定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考虑到欧洲现在的情况以及面临的能源危机

17、,无论是德国还是欧洲,各国政府都在努力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需。总体来看,中短期扰动不会改变“碳中和”长期趋势。正如淡马锡全球科技与消费投资联席总裁、中国区1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1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主席吴亦兵评述,欧洲虽然短期去掉了很激进的行业“碳中和”目标,但这不代表它要全面发展传统高碳能源,只是说开始接受事实,在俄罗斯能源减少带来的巨大能源缺口下用化石能源填补一部分短期的缺口,另一方面,则会疯狂地发展新能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俄乌冲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新挑战

18、之外,面对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极其复杂的局面,确有声音在质疑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都在积极推动。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吴侨文(John Edwards)的一段话代表了这一决心。他说,至少有两件事情意味着停止(中国与世界的绿色转型)合作不是一个选项:一方面,绿色转型必须有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参与,且在气候灾难面前,转型是必然的、没有商量余地的;另一方面,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压力是全球性的无论欧美还是中英,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必须在逆风前行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我们必须合作,没有别的选择。”即使在中美气候变化商谈暂停的背景下,中国也在坚定不移地推进2030 年前实现

19、“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尽管中止了与美国的气候谈判,但中国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并坚持不懈地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曾表示。来到我国当下的处境,面对 2022 年以来全国各地此起彼伏新冠疫情冲击,政策面持续强调稳增长信号,市场一度观望“双碳”进展会否降速。5 月底,经济刺激政策频出,其中对新能源发展释放出了继续大力支持的信号,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长期来看,中国能源转型“先立后破”,并借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总目标未变,中国的“双碳”目标雄心也未变。1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

20、”1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制造业“碳中和”是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重中之重1.2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相关资料显示,2020 年全球碳排放 350 亿吨,其中电力行业排放 125 亿吨、工业 90 亿吨、交通 75 亿吨、建筑 40 亿吨。其中,工业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近 1/4,是电力之外第二大碳排放来源。截至 2021 年年底,中国制造业的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在第二产业中占到 2/3,在中国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中

21、亦占到 1/3。而工业作为用电大户,如果包括生产制造环节所消耗的电力,其综合碳排放比重还会继续攀升。要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碳中和”,除了大力发展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降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外,制造业的“碳中和”转型发展,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中之重。电力单位:亿吨,2020年工业交通建筑其他20407590125全球碳行业排放分布来源:IEA 全球能源署、BP 世界能源展望1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从根本上来讲是发展模式变化、经济结构转型。目前,世界各

22、国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低碳发展规划,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获取绿色技术和产业角力场上的国际竞争优势。对中国而言,务实的做法已不是评估气候变化的长远损害,而是如何有效、低成本实现“碳中和”目标。这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不仅事关产业问题,也是事关生活方式的问题。中国制造业(包括生产制造环节所消耗的电力在内)的碳排放在总体碳排放量中占比始终处于6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在提出“3060”“双碳”目标,力争于 2030 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中国政府制定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制造

23、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并制定出台了科技、财税、金融、碳汇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时,各部委也修订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了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加强高排放制造业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并开展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回头看”等工作。此外,还提升了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坚决抑制制造业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如严格落实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措施。中国工业企业也积极行动,中国宝武、河钢、包钢、鞍钢等国有工业企业陆续发布企业“碳中和”行动计划,以联想集团、远景科技集团、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也开始在“零碳制造”领域

24、进行有益的尝试,建立“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等示范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球其他国家也均制定面向“碳中和”的科技战略或计划,并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美国的减碳政策以研发关键清洁能源和推动本土制造为特点。工业制造过程的碳排放量目前占美国碳排放总量的近 1/3,为了有效推动整个制造业的低碳创新和发展,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启动了一项跨学科的工业脱碳研究计划,美国能源部建立工业技术创新咨询委员会(ITIAC),以制定全面降低美国工业碳排放战略,还拨款 80 亿美元用于区域清洁氢项目,支持清洁氢能源的生产商、潜在消费者以及应用清洁氢能源的基础设施的区域性发展。同时,投入超 68 亿元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核

25、能等无碳污染能源生产清洁氢,投入超 34 亿元用于清洁氢制造和回收的研发项目。1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欧盟的减碳政策以领先技术、制定标准影响全球供应链为特点。欧盟以欧洲绿色协议为基础,协调欧盟研发与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欧盟“创新基金”等多个科学计划以重点支持气候友好技术研发和商业示范,并投入超过 3400亿元支持清洁能源创新、工业转型及低碳建筑和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商业示范。并计划在 2021 年至 2030 年间,每年新增超 2.4 万亿元投资,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

26、。欧洲工业界也在制造业减碳领域频频发力。比如,在钢铁和化工领域,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钢铁公司(SSAB),与铁矿石商 LKAB 和能源公司 Vattenfall 联合,对斯德哥尔摩周边的钢厂进行燃料技术升级,使用无化石电力和氢气替代传统炼钢所需的焦煤,减少了炼钢过程中 90%以上的碳排放。日本的减碳政策以开发利用新能源、创新减排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线,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碳减排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持续投入研发经费至新能源开发利用中,在革新环境技术创新战略中提出投入约 1.5 万亿元,用以促进包括可再生能源、氢能、核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储能、智能电

27、网等 39 项重点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050 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中,日本政府更进一步提出在海上风电、电动汽车、氢能等 14 个重点领域的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减排任务。日本工业界同样积极推进工业减排,分别在海上风电、电动汽车、氢能等 14 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减排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碳中和”需要抑制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替代性的清洁能源。源于新能源具有的制造业属性,我国发展新能源有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碳中和”需要抑制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替代性的清洁能源。源于新能源具有的制造业属性,我国发展新能源有先发优势。正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

28、文生所言,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却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Manufacturing towards carbon neutrality先发优势。正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所言,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却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清洁能源的应用具有制造业属性,在配套设施等固定成本稳定后,随着使用人数或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应将显现。我国可充分利用制造业优势,力争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中实现“弯道超车”。总之,以“碳中和”“零碳”为目标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也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在世界各国努力实现“碳中和”或者“零

29、碳”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碳排放大户的工业制造业,必须也正要加速走向“零碳制造”之路。1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 制造业迈向“碳中和”1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1CHAPTER2AN OPPORTUNE TIME FOR CARBON NEUTRALITY,PROSPECTS FOR NET ZERO DIVIDEND“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1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An opportune t

30、ime for carbon neutrality,prospects for net zero dividend一个近期的新闻事件佐证了中国制造业向绿色、零碳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地时间 2022 年 7 月 14 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碳边境关税政策提案,宣布将逐步推进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初步针对钢铁、水泥、化肥、铝和发电等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关税。该提案的出台是为了推进欧盟实现到 2030 年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即在 1990 年碳排放的水平上下降 55%,并保护本地工业企业。CBAM 的实施将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目前碳边境调节机制建议的进口产品碳排放基准值以欧盟碳

31、市场覆盖行业的工业基准值为标准,较为严格。相比之下,同样的工艺流程,中国制造企业单位产品的排放系数会更高,碳排放也就更高,也就是面临的碳关税总额将更高,最终也会传导到中国商品的价格,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如何抓住零碳转型的机遇,生产出可对接国际标准的绿色产品,既是未来的要求,也是外界的压力使然。但这一转变的代价是需要更多的投入来确保低碳转型,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面对宏伟目标下的骨感现实,借用绿色溢价概念,谁来为可能的“零碳制造”溢价买单?具体到产业领域,践行“零碳制造”的企业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或者其绿色产品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或更大的利润,才具有可持续性,这需要公共政策、技

32、术创新、商业模式等配套机制。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曾围绕推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释放效率红利,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杨元庆提出这一系列建议的大背景是,近年随着劳动力、市场、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红利释放殆尽,经济增速放缓。尤其对曾充分享受“人口红利”的中国来说,社会深度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前景无疑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影响。与此息息相关的中国制造业,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2“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对曾充分享受“人口红利”的中国来说,社会深度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前景无疑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影响。与此息息

33、相关的中国制造业,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1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效率红利”概念的提出为“零碳制造”领域转型提供一个方向性的解题思路,那就是: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细分场景下,围绕智能化和 5G 发展所带来的低碳技术红利、产业碳资产和国内碳市场环境优化所带来的碳市场红利、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碳关税接轨的国际化红利三个方面入手,释放制造企业的零碳红利,以“零碳红利”叠加零碳制造溢价。综合分析当下中国制造产业零碳转型

34、的阶段以及“零碳红利”概念在制造业的三个方面具体内容,推进下一步发展的核心可以用三个关键词:一是技术,二是规划,三是标准。“技术”对应的是“低碳技术红利”,强调科技、数字技术、智能化等创新技术日益成熟,在不同场景下的制造业以及各类垂直行业中的应用变得愈加切实可行,也给通过技术提升产业低碳运营效率提供了更多潜力和可能性。“规划”对应的是“碳市场红利”,只有国家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碳减排规划和碳市场,发放硬约束的碳配额,企业才能够合理配置碳资产,碳资产才能形成市场化价格,从而为先行企业创造出相对优势。“标准”对应的是国际化红利,只有对接国际标准,建立各行业的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才能够加快融入全

35、球供应链的减排体系。当下较为紧迫的工作是标准化的建立和对接,让产业以更加体系化的力量从行业整体的高度来提质、增效、减碳,形成合力。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甚至“零碳制造”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和可持续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实体经济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无论企业愿意与否,“零碳制造”的压力和时代都来了。首先,政策层在全力推动,形成顶层指引。2022年 8 月 1 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 方案)。方案 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总体目标。包括:“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

36、,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 2025 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20年下降 13.5%。“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 2030 年前达峰。具体到绿色制造领域,要求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其次,产业层为保持高质量可持续的

37、竞争力,低碳和零碳转型是必由之路。中国工业制造业需要进行“碳中和”以保持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不但产品能耗高、附加值低,还承担了整个产业链中大多数的污染和约 1/4 的隐含碳排放。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实施碳边境调节税的背景下,建立在高强度碳排放之上的中国工业制造业,如果不实现“碳中和”转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制造业需要积极拥抱“碳中和”,获得“世界绿色通行证”,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碳中和”将为中国工业制造业提供广阔的投资和发展机遇。中国投资协会在 2022 年发布的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中预测,零碳中国将催生七大投资领域,撬动 7

38、0 万亿元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预计到 2050 年,1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An opportune time for carbon neutrality,prospects for net zero dividend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 15 万亿元,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 80%。此外,零碳转型还将创造大量新增就业机会,仅零碳电力、再生资源利用、氢能等新兴行业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就将高达 3000 万个以上。高盛研究部也指出,预计到 2060 年,中国的清洁

39、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 16 万亿美元,创造 4000 万个净新增工作岗位并推动经济增长。“碳中和”将有望再造中国工业制造业在全球体系中的优势。“碳中和”是一场黑色工业转向绿色工业的产业革命,将使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 20 30 年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能源供给彻底转向可再生能源,而且会推动钢铁、交通、化工等产业体系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对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多领域“碳中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谁能掌握这些技术制高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本国工业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王一鸣所言,中国工业制造业由于起步

40、较晚,避免了传统工业化强国所面临的“锁定效应”。经过改革开放的艰苦努力,中国绿色工业制造业已经初步奠定了在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后发优势,抓住“碳中和”转型机遇,中国将有望成为此轮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成为未来全球工业发展的领导力量。再次,以企业开始纷纷提前布局碳资产为风向标,产业界主动拥抱“碳市场”,低碳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机遇。一些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的国际认证,并加快布局碳资产的储备和建设。中国碳市场于 2021 年 7 月正式开市,首批纳入的 2225 家发电企业年碳排放总额预计超过 40 亿吨,占全国年碳排放总量的 40%左右。一年来,其碳排

41、放配额累计成交量 1.94 亿吨,累计成交金额 84.92 亿元。数字的背后,虽有数据质量差、进展缓慢、市场流动性低等批评声音,但机制的建立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伴随后续钢铁、有色、造纸等行业逐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中,碳控排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也让更多企业看到其中的机会碳交易的完善,让企业关注起自身的碳资产管理,纷纷提前布局碳资产,希望在未来万亿规模的市场抢得先机。以能源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电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电、大唐集团等九大电力企业均布局碳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主要包括碳资产投资和管理,碳减

42、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认证咨询等,力度前所未有。可以说,企业着力布局碳资产、打造碳资产管理能力,是产业界主动拥抱碳中和经济的一种表现不把“零碳绿色”作为高成本,而是主动应对市场的变化,让企业在进行节能减碳成本上升的同时,也能从碳交易市场(多余碳配额和 CCER)中获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开始涉入“碳追踪”“碳认证”获得“碳认证”的企业往往会提高排放数据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减少风险,增加利益相关方(如政府、股东、投资者、客户等)的信心。可更好与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尤其与国际标准接轨,满足全球不同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地的要求,获得更便利的市场准入,提升了企业在

43、行业乃至全球的形象。无论是产业端、消费端、资本市场端还是政府端,都将对企业提供助益,致使企业获得商业上更可持续的发展。企业储备和建设的碳资产,不仅包括在强制碳市场交易的碳排放配额,还包括自愿碳市场上的各类碳汇项目,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来抵扣碳排放配额。随着碳市场的有效运转和规模扩大,这些碳配额和碳汇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目前,国内碳排放配额的定价约为 60 元/吨,欧盟碳市场的价格约为 80 欧元/吨,未来可能会在 100 欧元/吨以上。总体来说,“碳中和”对中国工业制造业来说,不仅是践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产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并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44、的重要机遇。未来,世界各国将围绕着零碳新工业体系展开竞争,零碳新工业体系先建成者,将占据成本优势,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牢牢抓住此次世界零碳转型的历史机遇,化挑战为机遇,化劣势为优势,进一步拥抱“碳中和”,向高端制造挺进,中国必将建成全球绿色低碳制造中心。2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2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生态系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数字化改变了创新要素的组合方式,降低了创新交易与契约成本,正在成为驱动创新发展与绿色转型的主导力量

45、。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零碳制造”,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策略。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零碳制造”?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正反双向效应。但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逐渐显露,总体而言是降低区域的碳排放总量。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三类措施推进减碳。数字经济是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并将其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就是在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石”。许多经济学家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进行过深入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索洛(Robert Solow)教授1956 年提出的索洛模型(Solow growth model)的基本思路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

46、的经济增长,可以用要素投入的增长和要素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 Factor Production,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的增长来解,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打破了一直被人们所奉行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的认识,向世人展示,长期经济增长除了要有资本和充足的劳动力外,更重要的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也是最新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工业减碳思路,这与“零碳红利”概念中“低碳技术红利”维度一脉相承。在学术层面关于如何“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零碳制造”亦有不少探讨。故特邀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

47、教授对此议题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度剖析和阐述。Editors note 编者按以数字化转型来推动“零碳制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专家观点An opportune time for carbon neutrality,prospects for net zero dividend2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 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 reengineering in the net zero era(一)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碳排放企业通过内部的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技术三方面的数字化,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零碳制造

48、”的目标。首先,在碳排放的源头控制方面,数字化提高企业材料的使用效率和精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资源和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以能源使用效率为例,一方面,数字化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企业更好地了解能源市场的动向和价格变动趋势,精准掌握能源数据,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收集、监测、传递和分析,引导能源要素实现高效率配置。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提高能源采集效率。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能源供给环节的集约化、数据化、精细化,为能源生产运行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例如国内某水泥厂通过先进控制系统(APC),优化操作参数,使熟料标准煤耗下降 1kg 以上,能源优化效果显著。其次,在生产

49、流程中的过程减排方面,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工序,增强生产设备和工序间的智能化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设备之间的实时沟通和协作,提高生产线的协调水平。根据动态生产情况,实现不同工序的组织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还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技术密集型产品替代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而有效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最后,在废弃物末端治理方面,数字化的废弃物监测、控制和处理技术,能够对金属、冶金、化工等废渣进行重新分类,完善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数字化还可以优化供应链,实时监控废物生产者

50、和管理公司的污染处理过程,有效回收废物,促进经济循环。例如大数据可以检测和监测污染源,有效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二)升级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首先,数字化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在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推动了企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数据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为主升级,这有助于整个产业体系逐步向绿色生产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使用数字化技术的企业越多,就越能够促进信息和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和扩散,带动越多的企业数字化,从而加速绿色转型。An opportune time for carbo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研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