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系列8-红塔证券.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系列8-红塔证券.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Table_ReportDate 2022 年年 05 月月 25 日日 Table_ReportName 证券研究报告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深度报告策略深度报告 相关研究相关研究 Table_ReportList“宽信用式”降息“宽信用式”降息 2022.05.20 经济数据最弱的时候已经过去经济数据最弱的时候已经过去 2022.05.16 4 月社融缘何低于预期月社融缘何低于预期 2022.05.13 流动性分析手册四流动性分析手册四如如何看狭义流动性何看狭义流动性 2022.05.13 2022 年年 4 月物价数据点评月物价数据点评 2022.05.11 独立性声明独立性声明 作者保证报
2、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正规渠作者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正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道,分析逻辑基于本人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风险提示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Table_ReportAuthors 宏观总量组宏观总量组 分析师:殷越(分析师)分析师:殷越(分析师)联系方式:联系方式:021-61634281 邮箱地址:邮箱地址: 资格证书:资格证书:S1200521050001 分析师:卢婉琪(研究助理)分析师:卢婉琪(研究助理
3、)邮箱地址:邮箱地址: 资格证书:资格证书:S1200121070009 Table_Title 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系列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系列 8 报告摘要报告摘要 Table_Summary GDP 增长在过去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好坏最重要的代理指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地存在着唯 GDP 论的倾向。在以 GDP 为纲的激励机制下,地方借力于土地财政以及全球化契机,主动地不遗余力地发展当地经济,努力做大经济增量。单纯注重 GDP 增长的考核机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环境破坏、资源滥用、产能低端过剩、各地区之间缺乏协同、经济增长缺乏效率、GDP 质量不高等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需求开
4、始从解决温饱向发展质量、社会公正、收入平等、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延伸,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单一的以 GDP 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全部需求。同时过去那些被经济高增速所掩盖的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本章将从过去唯 GDP 论带来的问题入手,探讨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应该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80567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2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正文目录正文目录 1.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4 2.问题的解决途径问题的解决途径.11 2.1.高质量发展下的绿色创新高
5、质量发展下的绿色创新.12 2.2.高质量发展下的高质量发展下的效益提升效益提升.17 2.3.高质量发展下的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下的区域协同.25 2.3.1.四大板块因地制宜四大板块因地制宜.25 2.3.2.打造城市群加强区域之间协同效应打造城市群加强区域之间协同效应.28 vUhUnVlX9YuYoPoP9PdN6MmOnNpNnPiNmMqNeRsQrMbRnMxPvPqNrRvPmPoR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3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图图目录目录 图图 1.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5 图图 2.2021 中国
6、原油进口主要来源国及进口份额中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国及进口份额.6 图图 3.全球商品贸易占全球全球商品贸易占全球 GDP 的比重变化的比重变化.11 图图 4.2020 年国企披露年国企披露 ESG 报告情况报告情况.15 图图 5.2020 年非国有企业披露年非国有企业披露 ESG 报告情况报告情况.15 图图 6.2021 年电力供给结构年电力供给结构.16 图图 7.2020 年我国锂矿产量位居世界第三年我国锂矿产量位居世界第三.17 图图 8.2020 年我国已探明锂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年我国已探明锂资源储量位居世界前列.17 图图 9.供给侧改革后钢铁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供给侧改革后钢
7、铁行业集中度有所回升.18 图图 10.供给侧改革后两个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供给侧改革后两个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19 图图 11.供给侧改革后两个行业利润明显改善供给侧改革后两个行业利润明显改善.19 图图 12.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较高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较高.24 图图 13.四大地区上市公司国企与非国企占比四大地区上市公司国企与非国企占比.26 图图 14.中西部中西部“过度去工业化过度去工业化”.27 表表目录目录 表表 1.历次五年计划对节能减排设定的指标及完成情况历次五年计划对节能减排设定的指标及完成情况.13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4 Tab
8、le_PageHeader 2022.05.25 1.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回顾过往,高速增长的经济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满足人民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协同方面。我们先来看看这些问题是如何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缘于,在唯环境问题主要缘于,在唯 GDP 论的增长框架下,经济增长多是以牺牲论的增长框架下,经济增长多是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那么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是怎样破坏环境的呢。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在以经济增长对环境的破坏,主要是由于在以 GDP 为纲
9、的考核机制下,对为纲的考核机制下,对于环保所需要的长期投入与追求短期于环保所需要的长期投入与追求短期 GDP 快速提升的发展目标是脱钩的。快速提升的发展目标是脱钩的。在以 GDP 为纲的考核机制下,上马大项目不仅能快速地为当地创造GDP,还能够带来更多的税收收入,因此在招商引资时这些大项目往往会更受当地的青睐。不过这些大项目往往与重工业息息相关,而重工业项目往往会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负担。对于企业而言,保护环境就意味着要增加成本投入,在降成本的驱动下,大的项目当然更愿意去成本低的地区,也就是对环保要求没那么严格的地方,而各地也会为了让这些能够迅速拉动 GDP 增长的项目落户本地,调低对于这些项
10、目的环保标准。而且环保治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地方进行环保治理带来的正外部性量化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也就没什么动力去推动环保布局。另外保护环境带来的正外部性也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体现在经济数据上,这就导致在唯 GDP 论之下,各地对于环保治理的问题没有那么关注。但生态环境破坏的后果是直观的,像空气质量下降、水资源污染等不仅会恶化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以雾霾为例,有学者研究表明,雾霾污染会削弱城市的聚集效应,显著拖累城市化进程进而减缓经济发展。此外,雾霾污染还会通过降低公众受教育水平与损害健康,阻碍人力资本的积累,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1 2 除了对于环境的破坏,单纯追求经
11、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浪费也是一个值得除了对于环境的破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的资源浪费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关注的问题。过去的增长是要素密集型的,具有规模导向,为了增长不仅牺牲环境,同时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和低效利用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可中国在可中国在能源禀赋上又不占优势,核心能源供给高度依赖进口,这就进一步引申到能能源禀赋上又不占优势,核心能源供给高度依赖进口,这就进一步引申到能源安全这个问题了源安全这个问题了。1陈诗一,陈登科.雾霾污染、政府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经济研究,2018,53(02):20-34.2 Chang T,Graff Zivin J,Gross T,et al.Partic
12、ulate pollution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pear packersJ.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Economic Policy,2016,8(3):141-69.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5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2021 年 10 月的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上指出“供给短缺是最大的能源不安全”,核心能源高度依赖进口不仅对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形成掣肘,更关乎我国能源安全、产业链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到,近二十多年来中国原油消费量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进口依赖度也在持续攀升,到 2
13、020 年我国约 80%的原油消耗都要靠外国供给。图图 1.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中国原油进口依赖度 资料来源:Wind,红塔证券 一方面,中国原油等化石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国内没有定价权,必然会一方面,中国原油等化石能源高度依赖进口,国内没有定价权,必然会面临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面临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中国的原油进口主要是来自于海湾国家、OPEC成员国,2021 年中国原油进口前五大来源国分别为沙特(17.07%)、俄罗斯(15.53%)、伊拉克(10.54%)、阿曼(8.74%)、安哥拉(7.63%)。0%10%20%30%40%50%60%70%80%90%0100200300400500600
14、70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原油年消费量原油进口数量原油进口依赖度(右)百万吨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6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图图 2.2021 中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国及进口份额中国原油进口主要来源国及进口份额 资料来源:Wind,红塔证券 而原油石油这样的化石能源位于产业链的顶端,出于需求刚性,国际油价一旦大幅上涨将会传导至国内产业链,对于企业来
15、说带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成本上升。成本上升了,商品价格、消费价格指数也会随之攀升,国内通胀压力加大,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下滑,最终拖累经济增速。国家信息中心曾做过一个测算,2005 年的时候国际油价同比上涨了35%-45%,这将导致我国 GDP 减缓 0.5%-0.7%,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上涨3.2%-4%,消费价格指数上涨 0.8%-1.2%。3 在工业生产中,上游行业往往以大型企业为主,而下游行业则以中小企业居多,而这些中小企业的议价权相对更低,因此上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给下游中小企业带来的冲击往往会更大,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恶化无疑会阻碍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可
16、能会导致油的供给中断,从而限制国内中下另一方面,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导致油的供给中断,从而限制国内中下游产业链的生产与发展游产业链的生产与发展。上世纪 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正是由于中东地区局势紧张,主要产油国主动或被动减少供给致使国际油价飙升。而在中美贸易摩擦升温之后,2019 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油量降至 645 万吨,相比 2018 年缩水近一半。当然了,即使国际供给很充足,价格也很合理,原油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也没那么顺利。比如说海湾国家的原油出口大部分都要经过被喻为“海上生命线”的霍尔木兹海峡,而运输到我国还要经过马六甲海峡,这是世界上最狭窄的海上航道之一,也是中国通过印度洋与欧非进行贸
17、易的命脉,有数据表明我国 80%进口的原油都要经过于此。马六甲海峡由马来西亚、新加坡、3牛犁.2005 年国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5(19):26-28.0%2%4%6%8%10%12%14%16%18%2021中国从各国进口原油份额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7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理,如果出现地缘政治风险因素导致原油进口被卡住,就会危及到国内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因此能源自主供应、保障能源安全是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推动能源结构从传统化石能源到清洁新能源的转变是必要的实
18、现途径,是顺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现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一是要做好环保这一块,降低碳所以我们现在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一是要做好环保这一块,降低碳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排放量,改善环境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的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二是要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需求,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二是要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做到能源供给安全可控;三是发挥新能源对高端制造业的拉动作用,通过技做到能源供给安全可控;三是发挥新能源对高端制造业的拉动作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以人
19、民币计价的制成品的溢价权术创新降低制造业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以人民币计价的制成品的溢价权。值得注意的是,“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也应该避免出现“一刀切”的问题。粗暴地关停限产,会导致国内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不仅会像前文所说的挤压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还会使得部分具有技术创新动力的小企业被逆向淘汰减缓产业升级进程。并且原材料价格上涨过猛还可能驱动企业通过进口来缓解成本压力,这反而加大了对国外供给的依赖,时间一长国内企业的生产会变得非常被动,受制于人的情况并没有实质性好转。说完环境问题,我们再来看看效益问题。效益问题主要体现在唯效益问题主要体现在唯GDP论框架之下,经济增长追求规模而非效益,论框架之
20、下,经济增长追求规模而非效益,这种模式是相对低效的。这种模式是相对低效的。过去各地为增长而竞争,更多去关注 GDP 的量,偏好大项目大企业,经济增长依靠的是债务堆积以及密集的资源要素投入,但却忽视了效率。一直以来丰富充裕且低成本的劳动供给是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叠加改革开放以前积累的工业化基础和基础教育的普及,能够将这些劳动供给迅速转化成有效生产力。也正是因为人口红利,改革开放后中国才能够成功搭上全球化的大船,坐上经济腾飞的一级火箭。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初期活跃在市场上的年轻人开始迈向衰老,入世后那些辛勤劳作在制造业工厂里的年轻人,大多也已步入不惑之年。实际上,2021 年我国 65
21、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 14.2%,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比中国发展基金会预测的还要早一年。而一个更加紧迫的事实是,如果按照 60 岁退休的标准,那么 1962 年以来第二波婴儿潮出生的人将会从 2022 年开始陆续进入退休年龄。要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婴儿潮,1962-1973 年十余年间累计出生的人口超过 3 个亿,贡献了当时近三分之一的人口。这一批人的集中退休将有可能会影响到劳动力供给。上述种种无一不表示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人口数量红利正上述种种无一不表示着,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人口数量红利正在消失在消失。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
22、重要说明 8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除此之外,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也在逐渐衰减。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上升,2000 年-2020 年的 20 年间,我国制造业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翻了 20 倍有余。于是一些外资开始将部分中低端制造业转移至生产要素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同时高端制造也出现回流欧美等发达国家的趋势。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有制造业的外迁,还有外需的疲弱外部环境的变化不仅有制造业的外迁,还有外需的疲弱。从全球的视角来看,过去在外需强劲的时候中国制造对应的是全球需求,大规模的低端产能有全球市场可以消化,经济还可以维持高速增长。但 08 年金融危机
23、后,外需的疲弱及经济增速的放缓,逐渐使得中国低端产能过剩的矛盾暴露出来。向后看,简单的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高质量发向后看,简单的资源和要素投入的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未来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靠科技创新,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来支撑。展必须要靠科技创新,中国的经济增长需要更高的技术含量来支撑。当然,科技创新关乎的不单单只是增长的问题,更是产业链安全的问题。金融危机后与产能过剩并行的是,核心技术短缺及高端制造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步凸显。当前逆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在某种程度上,产业链两头在外,缺乏对核心技术、核心设备的掌控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产业链安全。由果溯因,这还是可以归咎
24、于过去粗放型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由果溯因,这还是可以归咎于过去粗放型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模式。首先,在分散化的竞争格局下,地方保护致使外部竞争压力下降,再叠加市场规模的约束,降低了主体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阻碍了高端制造业发展。其次,就算企业想扩大发展,想要做整合提质增效,但是由于产业过于分散,同一个类型的企业全国各地到处都是,纵向整合的成本太高,企业只能先通过红海竞争,也就是不断扩产能扩规模,拼低价拼资源,先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抢占了市场份额再说。等到从红海竞争中胜出,市场份额有了,这些企业也就变成了地方所青睐的大企业,自然也会受到更多的资源倾斜与地方保护,企业的创新动力随之大大削弱。在这样的模式之下
25、,就算是那些新兴产业,在地方的保护伞下没有了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创新的动力,还是会走上固步自封、重复生产的老路盲目举债铺摊子铺规模,依靠补贴和保护维持低效运行,缺乏创新动力,也不重视 0 到 1 的突破。一旦路径重复,高端产能也终将变得低端过剩。除此之外,这些效率低的大企业还会占用银行与市场资源,挤压那些具有创新动力和市场活力的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进一步拖累技术创新的步伐。因此,只有唯因此,只有唯 GDP 论的考核方式发生改变,全国统一的市场才有可能论的考核方式发生改变,全国统一的市场才有可能形成,有了足够大的市场规模,才不会让企业觉得技术创新吃力不讨好,创形成,有了足够大的市场规模,才不会让企业
26、觉得技术创新吃力不讨好,创新积极性新积极性才能有效地被调动起来才能有效地被调动起来。最后来看看协同问题。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9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协同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缺乏协作,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协同问题主要体现在各地区之间缺乏协作,所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各地产业同质化没有区分度,产业链大而不强;二是经济好的个方面:一是各地产业同质化没有区分度,产业链大而不强;二是经济好的地区发展越来越好,但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没那么好的地区而言,经济腾飞之地区发展越来越好,但对于那些经济发展没那么好的地区而言,经济腾飞
27、之路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路却没有那么一帆风顺。先来看产业同质化这一问题先来看产业同质化这一问题。在以 GDP 为纲的考核机制之下,为了做大自己的 GDP 体量,各地都在考虑如何建立相对完善的工业体系,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多是竞争,而非合作互补,各地之间的产业是非常同质化的,区分度不够高。这很好理解,在面对同样的考核目标之下,假设甲地没有 A 产业,那么它不仅失去了 A 产业带来的 GDP 的蛋糕,而且在后续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甲地对 A 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吸引力也会有所下降,这些企业会优先选择产业链较全的其他地区入驻,导致甲地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当然,不止要全,体量也要大。地方经济增速与财
28、政收入都与企业规模相关性较高,相比于辛苦地培育本土中小型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大项目落地更容易实现经济短期快速增长和财政收入的目标。在唯 GDP 论下,各地还会采取一些其他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经济资源,比如说对外来企业设置较高的准入门槛。单一地区的视角下,地方保护政策或许是最佳的选择,在短期内能够快速提高当地的经济产出。但局部最优解并非全局最优解,从全局来看,各地如果都采取地方保护会造成市场分割,导致每个地区的企业都只能局限于本地相对狭小的市场内,放弃了国内统一大市场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产业链虽大虽全,但是不强。一方面,狭小的市场阻碍了企业之间进行有效的专业化的分工,无法提升生产和组织效率,限制了
29、企业的发展壮大。而缺乏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及潜在的高额回报,亦会使前期需要巨大资本投入的技术创新丧失动力。另一方面,地方保护之下缺乏良性竞争机制,本该承担工业化责任的国有企业要么出于市场分割做不了,要么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从而使产能陷入“低端重复”陷阱。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然而低端过剩且低端锁定的产业链竞争格局显然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这也正是为什么提出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在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其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一刀切”限产政策会给中小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压力。再比如,在过去长期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以银行为主的
30、间接融资 体系更偏爱规模大、风险小的国企,即使面临限产,国企大概率也仍能够获得银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0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行的“输血”以及地方的扶持,但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限产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融资困境,从而被逆向淘汰,这也是需要去持续优化的一个问题。再来看看地区差距逐步增大这一现实再来看看地区差距逐步增大这一现实。由于过去每个地方的考核都是以 GDP 为核心,那么先发展的区域往往会比后发展的区域更有优势一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先发优势会演变为“产业+人才集聚效应”。因为企业在选址过程中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不仅有当地的区
31、位优势,还包括支持政策、配套产业、教育资源、契约文化等等。比如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在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率先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及海外其他国家的产业转移,并引入了大量资本,进而吸引了大批的劳动力流入。同时,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也要依赖外资和活跃的民营经济,这就需要地方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提供更优质的制度供给和经商环境。而这又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海外资本和民营经济涌入,形成发展路径依赖。随着东南沿海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劳动力也越来越倾向往东南沿海流动,尤其是高端技术人才。随着技术型人才的流入,知识和技术要素会进一步积累,进而形成更强大的人才集聚效应。有了集聚效应的地
32、方在后续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就不必再依靠要素补贴和税收优惠了,这也就意味着当地更有余力把财政支出花在公共服务领域,而公共服务领域的完善反过来又可以加强制度供给的水平,引入更多的资本,具备更强的资本和人才集聚效应,使得这一地区的竞争优势不断巩固。而对于那些经济活力不高的地区,企业结构多以资源型国有企业为主,民营成分占比较低,创新动能也相对较弱。经济增长多依赖于地方国企举债,而民营企业对经济的拉动贡献不大,这就大大削弱了当地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动力,没有好的制度和经商环境,也就很难形成集聚效应。但为了发展经济提升竞争优势,这些地区又不得不维持较低的税负水平来承接那些转移过来的产业,甚至会在同类型地区之间形
33、成“逐底竞争”,税收越压越低。这会进一步导致公共服务支出挤出,削弱了对优质资本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使当地获得了更少的要素资源甚至导致要素资源流出,损害了长期增长。4 长此以往,经济强势的地区发展越来越好,与那些经济活力弱的地区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这显然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相悖的。那么,如果想要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平衡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加强各地区之间的协同,就势必要从源头入手,优化考核体系,转变唯 GDP 论考核机制。4路春城,武嘉盟.地方税收竞争促进了经济增长吗?基于中国省级政府面板数据的门槛回归分析J.公共财政研究,2019(01):17-35.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
34、要说明 11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2.问题的解决途径问题的解决途径 过去的增长模式是规模驱动的、是债务堆积的、是靠密集的资源要素投入的,在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内部的资源承载能力达到上限,全球化面临瓶颈的时候,过去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了,经济发展思路必须得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图图 3.全球商品贸易占全球全球商品贸易占全球 GDP 的比重变化的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Wind,红塔证券 既然要迈向高质量发展,首先得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评价依据,改变既然要迈向高质量发展,首先得明确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评价依据,改变过去那种唯过去那种唯 GDP 论的考核体系。论的考
35、核体系。过去为什么会选择用 GDP 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呢?这主要是由于在经济潜力亟待挖掘的阶段,以 GDP 为单一考核目标的考核体系能够激励地方努力做大经济增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顺应了公众的愿望。但如今的情况已大不相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加,开始从解决温饱向发展质量、社会公正、环境保护、共同富裕等各个方面延伸,单一的以 GDP 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公众的全部需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之下,对于经济的评价体系也需要随之更新。但是难点在于如何去明确什么才是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我们可以以单一的 GDP 考核指标作为参考,过去 GDP 这一指标之所以能够
36、被广泛应用,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很直观很清晰,易于观测也便于比较。并且,只要 GDP的统计方法是科学和真实的,是可以基本反映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趋势的。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下,拿 GDP 增长指标作为首要观测指标不无道理。而经济发展“高质量”的内涵是非常多元的,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比如说在环保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是高质量发51.20303540455055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2020%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2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展的要求;
37、在效益方面,要素投入的高回报率,生产产品附加值的攀升亦是高质量发展的体现;在产业发展方面,高端产品的供给不仅是经济转型的要求,更是顺应了人民对高端消费品的需求;在资本市场方面,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防范金融风险,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等等这些,也都属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范畴。可以看到,近年来部分地区已经有了一些良好的尝试。比如说海南、浙江、福建等省份取消了对于部分城市和县的 GDP 考核,这些地区通常是生态保护区或者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没有了强制的 GDP 目标束缚,各地就可以有动力和精力去保护生态以及扶贫助困。不过,正因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非常丰富
38、,很多要求又难以被量化,所以想要建立起一套系统又清晰的考核指标体系,不论是工作量还是难度都是不可小觑的,也就注定了这将是一个纷繁复杂、不断探索的过程。过去 GDP 这个指标是非常明确的,只要做大 GDP 增量就行了。可是现在强调经济质量了,而经济质量的好坏又没有标准化的综合的衡量指标,各地在制定规划和政策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兼顾及平衡。目标定得太快定得太死,在自上而下、层层加码的体制下可能会顾此失彼;目标定得太慢,又可能会错失经济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考核指标设置得太少,可能会重蹈唯 GDP 论的覆辙;考核指标设置得太多,又可能会加大执行难度,导致最后哪一方面都达不到要求。在
39、本篇的第一节中,我们已经指出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本篇的第一节中,我们已经指出了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环境、效益、协同这三个方面,关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路径,也可以在环境、效益、协同这三个方面,关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路径,也可以考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考虑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考察各地碳排放实际减少量与预期量之间的差值,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考察各地碳排放实际减少量与预期量之间的差值,政策对于新能源、储能等绿色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碳中和的实际政策对于新能源、储能等绿色环保企业的支持力度,以及碳中和的实际成效成效等;在效益提升方面可以考察政策对于中小微企业尤
40、其是其中的专精特新企等;在效益提升方面可以考察政策对于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其中的专精特新企业的扶持力度,对于国企改革的推动等;在区域协同方面可以考察地方产业业的扶持力度,对于国企改革的推动等;在区域协同方面可以考察地方产业发展是否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历史遗留的产业问题是否得到了实质性发展是否做到因地制宜、因城施策,历史遗留的产业问题是否得到了实质性改善等。改善等。具体我们将在下文中一一阐述。2.1.高质量发展下的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下的绿色创新 在环保问题上,供给侧改革其实是比较简单直接的方法。在 GDP 的考核框架之下,各地偏好上大项目,而这些大项目很多对环境不是十分友好,所以通过行政手段去掉
41、有污染的落后产能,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不过在做减法去掉污染的落后产能的同时,还需要做加法去增添一些绿色的先进产能。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3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高质量发展框架之下,绿色创新发展是对全社会全行业的要求,双碳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全社会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绿因此,要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构筑产业发展格局时就需要纳入更多的绿色元素色转型,构筑产业发展格局时就需要纳入更多的绿色元素。先从顶层设计来看,过去唯 GDP 论的考核机制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经济增长上面,却忽视了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浪费,那
42、么在高质量发展的框架之下,考核体系可以考虑多加入一些与环保相关的指标。其实从 2006 年的“十一五”计划开始就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后的每一个五年计划中也设置了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任务。截至2020年底,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2005年降低约48.4%、单位 GDP 能耗强度比 2005 年降低 43%,已经圆满完成了2009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也兑现了我国在 2009 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的到 2020 年单位 GDP 的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40%-45%的承诺。表表 1.历次五年计划对节能减排设定的指标及完成情况历次五
43、年计划对节能减排设定的指标及完成情况 时间时间 相关指标设定相关指标设定 实现情况实现情况 单位GDP能耗强度 单位 GDP 碳强度 十一五 2006-2010 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 20%;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19.1%-十二五 2011-2015 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 16%;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17%18.2%20%十三五 2016-2020 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 15%;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18%13.2%18.8%十四五 2021-2025 单位 GDP 能源消耗降低 13.5%;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18%-哥本哈根气候峰会
44、2009年12月 2020 年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 40%-45%-降低约 48.4%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红塔证券 想要在 2030 年实现碳达峰,2060 年实现碳中和,节能减排还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着手。比如可以根据每个地方的属性和特点,去选择性地设置空比如可以根据每个地方的属性和特点,去选择性地设置空气质量、水质量等评判指标,或者设置碳排放量上限,更直接的还可以设置气质量、水质量等评判指标,或者设置碳排放量上限,更直接的还可以设置减碳指标、节能指标等来规定某个地区的碳排放、能源消耗比前一年减少的减碳指标、节能指标等来规定某个地区的碳排放、能源消耗比前一年减少的数
45、量或比重。数量或比重。在分配任务、完成指标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不应当把指标任务都在分配任务、完成指标的过程中,也要因地制宜,不应当把指标任务都交代给同一个地区,或者安排在同一时间集中完成。同时也应该要注意避免交代给同一个地区,或者安排在同一时间集中完成。同时也应该要注意避免出现目标太急或太缓的问题,可以根据每个地方历史碳排放的情况,将减碳出现目标太急或太缓的问题,可以根据每个地方历史碳排放的情况,将减碳指标合理分配到一年中的不同时段。指标合理分配到一年中的不同时段。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4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除了改革考核体
46、系、下硬性指标外,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支持双碳目除了改革考核体系、下硬性指标外,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支持双碳目标。标。通过征收碳税可以倒逼企业改善生产工艺来降低碳排放量,对碳排放超过一定额度的企业按梯度征税,排放量越高的企业交的税就越多,积累的税收收入还可以用于对节能环保做得好的企业进行补贴。不过,目前我国的碳税还处在研究当中,暂未实施。金融政策也可以从多方面配合绿色创新发展金融政策也可以从多方面配合绿色创新发展。比如说央行在 2021 年 11月出台了碳减排支持工具,旨在以低成本的资金去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向绿色低碳领域提供更多贷款。比如那些重点支持领域的企业想要更新环保设备,符合相关条件就可以
47、向全国性金融机构申请此类贷款。该新型政策工具不仅丰富了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更能够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强化对于绿色发展的认识,拓宽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的广度。绿色创新发展还离不开市场力量的支持绿色创新发展还离不开市场力量的支持。以碳排放权交易为例,2011 年起碳排放权交易开始在国内多个城市进行试点,摸索建设碳市场。2017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2021 年 7 月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在碳交易机制下,各地可以根据减排目标向企业主体分配一定的碳排放配额,如果高排放的企业排放量超出了配额,则需要从市场上购买配额;相应地,低排放量的企业可以将未用完的碳配额出售,同时获取一定收入。本质上碳交易是
48、通过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与盈利能力来鼓励企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碳交易赋予了低碳企业一种收益权,环保工作做得越好的、碳排放量越低的企业这一部分的收益就会越高,对企业盈利的支撑也就越好;高碳排放的企业则要为此花费更高的成本,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过,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主要是针对电力、水泥、钢铁等重点排放领域,覆盖的行业范围还比较小,碳交易机制能发挥的效果还比较有限。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根据上海环交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碳排放配额共成交 1.8 亿吨,成交金额达 76.6 亿元。而根据2020 年中国碳价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2025 年我国碳市场交易规模或
49、将达到 2840 亿元。因此,未来随着交易覆盖范围的扩大,碳定价机制的完善,交易品种的丰富,碳交易通过成本收益机制对企业减排的促进效果也会更强。ESG 是借助市场力量发展绿色经济的另一种方式,也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投资理念。所谓 ESG 投资理念,指的是在投资过程中加入了对于环境(Environment)、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多维度考量,在传统的财务、业绩等基本面指标之外,增加了新的判断维度,用来判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防范潜在的风险。随着ESG 应用的愈加广泛,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企业为获取投资者的好感也
50、会更加注重自身在绿色可持续发展、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贡献,ESG 评价高的企业对投资者会更具有吸引力。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请务必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15 Table_PageHeader 2022.05.25 在实践方面,目前国外已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明确要求上市企业披露ESG 报告,国内监管层也在大力推动 ESG 的发展与应用。2018 年证监会新修订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首次确立了 ESG 信息披露框架,并在随后不断加以完善。根据沪深交易所数据显示,2021 年共有 1109 家 A 股上市公司披露了ESG 相关报告,占比超过总上市公司的 1/4。其中国有企业披露率为 41.4%,非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