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分析(一)生活化情境提升课堂体验感创设教学情境法十分普遍,在小学数学中,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快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经常表现出爱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状态,基于此,需要教师及时找准问题原因,采用创设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加以引导,确保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授课效率。为了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教师需要优先明确教学目标,采用与生活息息相关且适合全员互动的方法,尽可能贴近日常生活,不可太过牵强,否则无法达到调动思维的目的,最终效果也会差强人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切忌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保证所创设的情境
2、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确保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例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生活化场景,如在超市中购买水果的情境,购置多种道具或以其他物品充当道具,以动态场景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某一学生几张分别象征1元、2元、5元的替代性货币,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购买3个桃子、4个苹果和1个橘子(按照一种水果1元来计算),并计算价格,以此来锻炼学生对15数字的敏感度。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货币转换的方式来强化理解,如询问针对性问题,“一张2元货币和两张1元货币之间的关系”“想分解一张5元货币有几种方式”,如此一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体验感
3、,还能以生活化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不断探索更符合教材的内容且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情境。教师还可以通过融入生活元素,加深学生对知识概念的进一步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由于某些知识的概念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学生难以全面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需要在讲课过程中运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元素,结合实际发生的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知识,从而引导学生学会更完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会出现大多数学生周长、面积分辨不清的情况,尤其是在做练习题和作业时经常套错公式,导致做题错误率上升。为了
4、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深入引导学生,可以在课间休息或自习时间带领学生参观操场,让学生将操场看作一个长方形,亲自带领学生绕操场一圈,让学生切实地掌握周长与面积的区别。利用生活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掌握并运用知识,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二)引入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产物,在新课标背景下的数学教育主张以学生为主体,综合培养数学素养,其中关于小学阶段的数学素养主要包括数感、符号、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作为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技术,利用精彩的课件还原教材知识点,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培养数学核
5、心素养。教师在采用这一方式时需要注意课堂时间的分配,即计算机技术占用时间与实际授课所占用的时间之比,不可过于依赖多媒体,还应融入对教材的思考,避免本末倒置。除此之外,还应考虑教材与课件之间的联系程度,不必完全复述教材,可适当进行拓展,若完全相同则会使人厌倦,以免造成视觉疲劳。以小学数学关于“圆的认识”为例,为了确保学生能快速进入课堂状态,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常见的圆形物体,如圆形吊灯、圆形眼镜等,从而引出圆的概念。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学素养中的应用意识和空间意识,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引导,展示色彩各异的摩天轮或各种场所,如罗马斗兽场、广州铜钱大厦、哥特式教堂等。如此一来,不仅能拓
6、宽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进一步了解圆的概念和特点,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积极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学效率也会有所提升。(三)科学应用数形结合相较于其他科目,数学中的部分知识点带有抽象性,一些小学生的思维更倾向于具象领域,加之一些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难免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而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主张培养抽象思维,起到基础作用。“数形结合”教学法在数学中极为常见,其作用在于将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点,以图像的方式加以转换,从而实现思维引导,在教学应用方面具体分为两种,一是“以数解形”,二是“以形助教”。小学阶段的数学相对比较基
7、础,大部分知识点都可以通过简单的图形表现出来,即“以形助教”,但这一阶段的学生往往不具备自主转换的能力,头脑中并不会实时展示标准的图形,因此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不断练习强化思维。在新课标中,符号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对一些乘除类抽象问题可以适当借助“数形结合”法来分析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强化记忆效果,首先通过问题的形式揭示课堂主要内容,如“共有30个桃子,猴子兄弟3个共吃了两顿后全部吃完,那么平均每只猴子每顿吃几个桃子?”在面对这类问题时必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加强理解,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形象地展示图像,分表标注三只猴子和桃子总量,并以箭头的形式将桃子拨给三只猴子,从而得出算式303
8、2=5。此外,教师还可以反推复习乘法,引导学生自主画图,详细标注符号,获得正确计算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锻炼其思维,提升其数学应用能力。(四)巧用微课,线上线下双重思维引导目前,结合新课改的要求,小学教师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进行更完善的教学,并获得了较多的教学成就。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多媒体技术,如声音、动画、特效等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立体、形象的数学学习空间。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本就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成具体的形象,凭借它学生可以灵活地学习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逻辑能力,知识的灵活、具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
9、数学的难度。例如,对于小学数学中的分数知识,教师可以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动画形式表现日常生活场景可能出现的分数,如怎么切水果可以平均分配等,这都是实际生活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另外,小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很高,以动画为主的教学形式会更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循序渐进,知识的难度逐渐递增,慢慢使学生接受新知识。多媒体技术还对教师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和减轻工作强度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没有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师需要利用粉笔、黑板进行教学,浪费课堂珍贵的教学时间,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很大
10、程度上浪费了教学资源。而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省去繁杂的教学程序,在丰富教学体系的同时,为教师讲解留出充足的时间,进一步优化了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资源。思维导图是培养数学素养的重要方式,普遍应用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育。思维导图注重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结合关系,采用思维框架的方式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脑海中形成完整的记忆链,由点及面地回忆数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通常情况下,小学数学教师会将思维导图教学法应用于教材的总复习阶段,通常是对整本教材知识的回忆与概括。但实际上,为了确保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材的编订普遍采用分布式、渐进式模式,如一年级学习“20以内加减法”,二年级学习“100以
11、内加减法”,三年级学习“万以内加减法”。基于此,在采用思维导图时不仅要注重本册书中知识点的总结,还应以某一知识点进行拓展,构建完善的体系,从而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养成自主回忆、构建结构的学习习惯。微课是现阶段十分常见的授课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前导入和课后复习,根据备课内容优先划分出具体流程,并录制微课让学生在回家后自主预习,亦可将其作为复习资料。如此一来能极大程度地降低课堂时间成本,通过录制微课来讲解一些重难点问题,实现线上、线下的双向引导,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教师可以参考正规网站的微课教学内容,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规划,取其精华充实教学内容,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