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苏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苏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研究.doc(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苏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与研究-以江苏徐州为例 徐州工程学院摘要:目前江苏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约1301.36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7%,年增长率约为0.3%,老龄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江苏老龄化比全国提前13年,老龄化问题在全国各省份中最为严重。养老问题已成为江苏省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是省委、政府持续关注的重点,2010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构建我省社会保障安全网,让全省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加快推进全省城乡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老龄化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养老问题的重点。而
2、养老问题的难点则在农村,特别是农村大批青壮年人口的流出,使空巢老年人数量急剧上升,这一现状加快了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重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使我省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更加严峻、更加突出,老龄化趋势比预测的更为严重,2011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积极构建和谐社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立与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我们成立调研组,先后在苏州、徐州,深入农村,入户调研,调查农村养老服务需求,并且对苏州与徐州进行比较分析,由于苏州与徐州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因此重点分析了徐州农村
3、养老服务。本调研旨在对江苏省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及老年服务需求的调研基础上,提出构建适合江苏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满足我省农村服务需求的服务体系,促进江苏省农村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关键词 老龄化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徐州 社会保障1 绪论1.1研究目的及意义60年前,养老根本就不是问题,然而,60年后的今天,中国社会结构尤其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比建国之初提高了35岁,人口结构从年轻型变为老年型,形成了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相比于发达国家伴随着经济现代化而来的人口老龄化,中国的老龄化是在经济发展尚不发达,并且严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出现的,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中
4、国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发现,家庭规模日益核心化、小型化,空巢老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不断增加,千百年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空前的挑战。徐州市作为江苏省人口大市,其农村总体经济条件比较落后,收入水平较低,并且有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养老问题具有突出性和代表性。通过对徐州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调查,旨在发现目前江苏省乃至中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以增强各地区应对老龄化问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此项调查,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的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有利于开拓养老型新产业,拓展养老服务业,有利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5、奋斗目标。因此此次的调查具有十分深远而现实的意义。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结合深度访谈和正式调查之前的小样本预调查,同时收集了最新的相关资料,参考了相关的问卷使研究更有说服力。本次调查在苏州农村地区与徐州农村地区同时开展,在苏州农村地区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2份有效问卷;主要在徐州各县农村开展调查,发出问卷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43份,有效率90.5%。2 背景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三个新特征。其中,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
6、,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徐州市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541717人,占17.97%;15-64岁人口为6143859人,占71.60%;65岁及以上人口为894924人,占10.43%。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6.96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5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45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在越来越严重的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地区发展不平衡也表现在各市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差异上。与苏州地区农村相比,徐州市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其养老保险水平低下。徐州市农村劳动力流出严重,“空巢老人”家庭比重越来越大.这是徐州
7、市农村养老保障服务的一大挑战。3 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现状分析3.1江苏省地区发展不平衡,徐州市农村经济落后,老年人养老金水平低。由于江苏省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苏南和苏北农村地区的巨大差异。在养老体制建设中,苏南和苏北地区资金投入比例失衡,导致徐州地区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水平明显低于苏州农村。下图为苏州与徐州农村养老金额对比图:苏州农村地区徐州农村地区从上图可以明显看出,苏州地区与徐州地区农村养老金发放差距巨大。在苏州农村,养老金发放覆盖广,水平高,而在徐州农村,32%的老年人尚未获得养老保障金,并且总体上来说徐州地区农村养老金发放水平较低,64%的老年人仅仅得到每个月60元的养老保障金。两
8、地经济水平的差异大,并且徐州市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尚未达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初级目标即:“低水平,广覆盖”。可以说,相比于苏南地区养老保障制度的相对完善,徐州市农村养老保障尚处于缺失状态。伴随着越来越严重的地区经济差异,苏北地区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成为阻碍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3.2 老年人健康状况差,对小病重视程度低,徐州市农村医疗保障薄弱。本次问卷调查发现,徐州市农村地区老年人身体状况差,身患多年顽疾的情况多。老年人平均就医期间短,导致就医成本高。下图为徐州地区老年人在过去一年中的医疗费用统计图以及老年人支付医疗费用来源:从调查中发现,徐州市农村的慢性病如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等
9、患者较多,上图可看出,27%的老年人需要支付5000元以上的医疗费用。对于每个月只有60元养老保障金的农民来说,医疗费用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而新农村医保的报销是农村老年人支付医疗费用的主要来源,可见徐州农村地区老年人无法支付对于他们来说巨额的医疗费用。下图为该地区老年人平时小毛小病的治疗情况:从调查结果看,老年人平时小毛病选择上医院的仅为20%,68%的老年人选择自己买药治疗,并且有11%的老年人选择自己撑过去,该地区61%的老年人在过去一年的医疗费用在1000元以下。可见该地区老年人对于生病就医的重视程度不高。3.3徐州地区老年人收入结构不合理,生活状况差,但其生活满意度高。相比较于苏州地区老
10、年人新农村建设经济条件改善,徐州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低,生活来源单一,收入结构不合理。下图为徐州农村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图中明显看出,该地区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为自己劳动和子女赡养,占调查人数的74%。其中,43%的老年人尚要依靠自己的劳动来获取基本生活来源,调查中也发现,徐州地区老年人平均寿命较高,7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调查总数的46%,老龄化程度高,而其中却有56%的老年人仍然在从事农务劳动,其生活负担之重可想而知。调查发现,相比于苏州农村大部分老年人经济条件好,对生活的满意程度一般,徐州地区仅有少数人对生活不满意,绝大部分老年人满意度高。经济条件与生活满意的矛盾,体现了徐州农村地区经济差异不
11、大,老年人的生活差距小,大部分老年人都处于清贫度日,知足常乐的状态。徐州农村地区苏州农村地区3.4政府支持不足,农村建设落后,徐州农村老年人独居情况严重。91%的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建造的老房子中,2%的老年人居住在租借的房子中。而同样是农村的苏州老年人,由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有17%的老年人已经搬入拆迁房中居住,31%的老年人居住在自己买的商品房中,仅48%的老年人仍然居住在农村老房子中。具体情况见下图: 徐州农村老年人住房来源 苏州地区老年人现居房来源苏南苏北地区的差异巨大,在调查中发现,徐州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居多,多数老年人远离家人,独居一室,甚至有孤寡老人近一年来,居无定所,大多数
12、时间与陌生人住在一起的情况。可见,政府在农村建设方面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对无助老年人保障程度低,社保体系有待加强。下图为徐州各县农村老年人近一年居住地变迁的情况:徐州地区老年人近一年居住地变迁情况3.5文化娱乐设施少,老年人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徐州农村老年人活动比较频繁,39%的老年人经常到公共场所活动,17%的老年人偶尔活动。但是,调查发现,老年人居住地附近的老年人文化娱乐场所却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活动的需求,85%的老年人居住地附近没有供其活动的场所,10%的覆盖率明显无法满足56%的老人的需求。下图为具体数据:3.6徐州地区老年人平时日常生活状况良好,生活习惯良好。老年人,特别是农村老人
13、,省吃俭用到了苛求自己的程度。然而,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农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观念也有所改观。下图为徐州农村老年人饮用新鲜水果的频率和饮水习惯:调查中发现,基本上所有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食用新鲜水果,43%的农村老人几乎每天都吃,29%的老年人有时吃吃。在饮用水方面,虽然调查中仅有1人饮用矿泉水,几乎所有老年人都饮用烧开的水,喝生水的老年人占绝对少数。可见现阶段农村老年人的对于日常生活要求提高。3.7徐州地区农村老年人病后生活照料主要靠配偶和子女,邻里关系亲和,但空巢老人无人救助情况较为严重。目前,老年人生病时主要靠配偶和子女照料,见下图。调查中还发现,13%的老年人处在
14、无人帮助的状态,农村空巢老人的加剧,导致老年人病后无人照顾的情况加剧。在“老年人从家庭成员中得到的支持和照顾”问题的反馈中,有部分老年人反映没有得到其子女、亲友的照顾。老年人依靠夫妻全力支持照顾的情况也反映了徐州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状态。 “空巢老人”这一现象使农村老年人的邻里关系亲和,徐州地区农村47%的老年人有6个以上关系密切、可以得到其帮助的朋友。“空巢老人”在子女外出务工、得不到子女的照顾情况下,转而从邻里间、朋友间得到关心和帮助。调查中发现农村老年人参加各种社团和信仰天主教会,都是其在生活中得到关心和帮助的,这也是调查地农村基督教会兴起的原因之一。 3.8徐州农村地区养老机构覆
15、盖率低,农村老年人观念传统,居家养老仍是首选。下图为养老院的路程调查,55%养老院在老年人居住地2公里以外,26%的老年人不清楚是否有养老机构。可见,徐州地区老年养老机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农村老年人的传统的居家养老观念使其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调查中仅8%老年人愿意去养老院。5位老人出于养老院的护理周到的原因愿意去养老院养老,大部分老年人是出于子女方面的原因去养老院。可见徐州农村地区的养老机构设施、服务有待完善。3.9政府对农村老年人健康关注不高,体检、健康讲座很少为之。下图为徐州各县老年人参加体检、健康讲座、咨询活动情况。59%的老年人不参加体检、讲座,11%的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状况需经
16、常参加。大部分老年人对政府组织的体检活动很信任,但此类活动在徐州农村地区却很少,很难满足老年人的需求。4 徐州农村地区养老状况问题分析4.1 体制不健全,“政策碎片化”,各部门之间缺乏相互配合,是造成养老服务和社会需求巨大差异的原因 。有些地方对农村养老服务多头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和部门的领导干部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及其快速发展缺乏思想准备,对老龄化及其给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缺乏足够预见,对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谋划缺乏应有重视,老龄工作还没有摆上位置。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老龄事业发展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不够,缺少必要的制度安排和物质准备,老龄事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其他社会事业,滞后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17、4.2 国家重视力度不够, 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狭窄。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实行苏南苏北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以先富带后富,造成现在地区差异的扩大。国家把大量的物力、财力投入到了苏南的社会保障建设中, 而对苏北地区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甚重视, 投入很少。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只是将传统的社会保障范畴涵盖到农村。直至2007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失地农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也远落后于城市。一方面,保障水平较低。调查发现,徐州地区农村老年人每月养老保障金仅为60元,甚至有年满60周岁却没有拿到养老金的。另一方面,覆盖面狭窄,其保
18、障对象一直限于“困难的人”、“光荣的人”和“富裕的人”。大多数老年人由于种种原因还无法享受社会保障,处于社会保障的真空地带。4.3老年人经济条件差,健康问题严重,医疗保障欠缺。由于长时间的经济发展问题,徐州地区老年人收入水平明显低于苏南农村地区,但是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而伴随而来的老年人健康状况恶化,自理能力下降,使得农村老年人对护理、生活服务等需求不断增加。这必将导致农村年轻人消极照料老年人生活的情绪不断增长。与此同时,农村落后的医疗条件与老年人对照料的依赖以及医疗需求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医疗保障的欠缺成为徐州市农村老年人养老的一大突出问题。
19、4.4青年人流出,空巢老人增多,居家养老模式问题多多。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调查中还发现,徐州农村地区青年人流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老年人的攀比心理,希望子女外出赚钱、回家盖房、光耀门楣,而青年人迫于老年人的希冀以及谋求经济条件的改善,出外务工越来越多。岗位竞争压力大,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父和老母。农村青壮年大批涌向沿海发达地区,而家里只留下小孩与老人。老年人有时甚至自顾不暇,但却需要肩负教育、照料小孩的责任,生活压力大。家庭老年人收入来源少,支出加大,这都说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4.5 传统观念依旧, 现代保险意识尚未形成。
20、家庭养老一直是我国农民首选的养老途径, 这是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经济的一部分, 也是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表现。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 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苏南苏北地区老年人经济、文化状况差异巨大。苏北农村老年人生活主要依靠养老保障金和子女赡养,但是低水平的养老保障制度无法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而农村老年人自我保障的意识淡漠,传统观念依旧,对现代社保体系认识几乎为零,社保意思尚未形成。4.6 养老服务设施短缺,养老机构管理有待加强。 农村养老服务设施短缺的情况更为严重,特别是农村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空巢、留守老人的养老服务匮乏。民办养老机构普遍存在设施简陋、功能单一等问题。一些养老机构
21、和小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未在任何部门登记,游离于政府监管范围之外,虐待老人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5.建立与完善徐州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是破解我国日趋尖锐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广大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的重要出路;是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优良传统,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的人性化选择;是促进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和代际和谐,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发展服务业,扩大就业渠道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5.1 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增强社会尊老养老意识,应对人口老龄化,思想要先行。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敬老一直都是我们的光荣传统。随着
22、人口的急剧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尊老敬老的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当今的大多数尤其是年轻人普遍缺乏尊老敬老养老的意识。无论是街头调查还是网络调查的结果都显示:绝大多数的老年人表示感觉不到年轻人对其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可见,现阶段对于养老问题的不十分重视,成为了如今老龄人口问题的根源。为此通过各方面的宣传途径,加强对尊老养老传统道德的宣传,让尊老敬老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让传统美德得以最广泛、最深入的得以传承。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老龄化人口所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才能够从根本上治理问题的发端和源头,为后续的一系列措施奠定良好的基础。5.2坚持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系统化科学化构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3、。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是基础。徐州作为一个人口大市,农村老年人规模大,但是徐州市农村养老保险金水平低,覆盖不全面。因此,推行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势在必行。政府要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保障农民基本生活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家庭功能的弱化使得建立全面覆盖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制度成为未来发展的必要趋势。政府要针对农村人口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农村养老保险交费方法和支付方法,以调动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养老保障的积极性。5.2.1加快养老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收入方面的保障提高,目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养老服务机构等基础设施建设。据有关部门
24、统计,全国养老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远低于发达国家至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至的水平;目前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大体需要养老护理人员万人左右,而全国现有养老护理员仅多万人。5.2.2构建差异化社区养老服务网络。社区可以根据老年群体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整合资源,在满足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等共性化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充实服务内容、扩大服务范围、满足老人的个性需求。对高龄和不能自理生活的老人,以上门照料服务为主,提供医疗、康复、护理、家务等全方位服务;对生活能基本自理的中高龄老人,运用日托中心、康复站等形式开展服务;对救济对象、特困、独居、高龄和对社会有重大贡献等特殊老人,提供低保救助、政府购
25、买服务、义务服务、互助服务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服务;为低龄、健康老人,特别是“空巢”家庭老人提供文体娱乐、医疗保健、家务料理等社区服务,并鼓励支持他们参与社区公益活动。5.2.3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弥补养老力量不足的问题,除了加大政府投入外,当前最重要的是大力引 进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相关部门需在财政、土地、人事、贷款等方面更多地支持老龄事业,让不赚钱的养老事业成为赚钱的“养老产业”。最终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使老年人不必担心“老无所依”,只待“幸福来敲门”。 积极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要按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开展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参与学校和社区青少年教育
26、、提供咨询服务、参与科技开发应用、举办公益事业、参与社会管理和社区服务等活动 。拓展多渠道筹集养老资金。政府必须承担起财政投入的责任,同时还需要依靠社区和家庭的支持。通过建立政府、农村社区和家庭共同支撑的多方筹资机制,避免出现财政资金短缺问题。5.2.4不断提升居家养老专业化服务水平 据各地调查,老年人对服务性需求依次排名为护理服务、医疗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全国约有5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且将逐步增加。而我国目前养老机构的总床位数仅占老龄人口总数的0.8%。如养老机构在全国普及,按2入住养老机构的保守数字计算,约有660万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机构。其工作人员之比最少是4:1。约可提供60万个
27、就业机会。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这一数字还会上升。可见,大力发展以养老服务为主体的老龄产业,不仅能够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也能很好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还可以创造许多就业机会,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5.2.5不断完善老年人养老服务法律体系。抓紧修改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部法律需要根据新形势新情况进行必要的修改。同时,建议国务院加快社会救助法、慈善事业法等与老年人权益保障密切相关的法律草案起草工作。5.3坚持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为老年人提供高效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应对人口老龄化,医疗是保障。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半数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目
28、前徐州市农村医疗服务保障欠缺,机制不健全。这远远不够老年人应对身体健康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医疗服务保障制度建设,加大医保的保障力度,增加对老年人预防保健的投入。同时政府也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中增设公益性岗位,加强社区医疗服务力量,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服务。5.4坚持创新养老模式,走新型养老发展的道路。应对人口老龄化,创新是动力。 这里借鉴苏州沧浪区的虚拟养老院的模式,该养老模式秉持“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的这一宗旨,成功打造了一个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统一规范的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全方位、全天候养老服务。可以说这样的一种新型
29、的养老模式,通过系统化、标准化、全面性的落实,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解决徐州的老龄人口问题提供了新型的发展道路,既可以满足老龄物质文化的需求,同时又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对于解决养老问题有着极强的导向性和实用性。徐州农村地区要在苏州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构建适合自己的新型养老模式。如下图:提供服务社区商业保险子女政府无自理能力及需要养老服务的老年人养老服务机构50-65岁身体健康、有能力的老年人第三服务部门引进支付5.5不断发展养老综合产业链,扩大养老服务业的领域,推动养老服务业的深入发展。应对老龄化,产业是重点。政府要把老龄事业作为公共服务的重点领域和重要民生工程,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
30、统筹规划各项老龄事业发展资金。拓宽筹资渠道,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老龄事业,发挥资本市场融资作用,加大各级彩票公益金支持老龄事业的力度。5.5.1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老龄化进程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会给健康产业带来极大的机会。主要包括养生、饮食、保健等相关的服务,以及围绕养生和中医基础上的治疗等行业。中医对于慢性病的治疗有着西医无法匹敌的优势,而老年人又是各种慢性病的主要发病群体,因此通过食物治疗和养生调理获得了较好的进展。在利益的导向下,今后将有越来越多的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推动健康产业的发展。5.5.2 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徐州市每所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拥有平均不到一名医生,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也不到一
31、张。这意味着,对专业的、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有很大的需求,而其中的人员供给、培训、服务提供等,将需要大量的人力。而与此相关的老年社区照料服务、护理康复服务等都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急需。5.5.3 鼓励老年用品、用具等产品的开发在日本,很多领域都有专门为老人进行特别设计的产品,如家电、相机等都有方便老人的装置,新建住宅中洗手间、厨房,包括台阶、门槛等细微之处都为老年人着想等。目前,这种倾向扩大到几乎所有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领域。5.5.4 扩张老年人旅游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的旅游行业对老年市场的准备仍嫌不足。比如,硬件条件较差产生的接待压力,旅游产品不能满足老年游客需要,老年旅游专门化程度不够等。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必须尽快提高,以适应老年旅游市场的扩张。参考文献:1.陈雪英;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2.蔡红华;杨娅婕;国外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1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