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教案模板汇总.docx

上传人:1513****116 文档编号:96014664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剪纸教案模板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剪纸教案模板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剪纸教案模板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剪纸教案模板汇总.docx(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剪纸教案模板汇总10篇 教学目的: 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喜爱;使学生熟悉民间剪纸艺术,学会运用剪纸的根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培育学生的制造性思维力量和动手力量。 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和把握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培育学生制造 性地设计剪纸作品力量。 教学难点:是创作和正确把握纹样好连接与完整性。 教学预备:剪纸作品若干,各色电光纸,剪刀、刀子各一把,2 开白纸两张;投影仪。 作业要求:能够在课堂上独立设计完成一幅图样,做到造型 单纯、简洁、富有剪纸情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l分钟) (二)学习新课(10分钟) l、教师出示剪纸作品,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艺术作品?学生答复:

2、剪纸。引出课题。 教师叙述:这些作品出自农夫之手,它不仅表现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也反映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2请学生观赏课本剪纸作品。观赏的同时归纳剪纸的题材种类。(教师板书) 3结合剪纸作品教师讲: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大体上分为南北两大流派:北方剪纸粗暴朴拙,天真浑厚;江南剪纸精致秀丽、玲珑剔透。剪纸的样式许多,这是窗花、墙花、门笺。喜花、枕花、礼花等。具有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装饰性的特点。(教师板书) 4教师将剪纸展现给学生问:这些作品是运用哪些工具制作出来的?(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5。教师指图1、图2,用启发性的手势、语言提问:图1、图2都是人物

3、头像,但在眉眼等细节上却用了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那位同学发觉了?(教师综合学生答复板书)教师再指图3图4问:用什么方法能让这两幅剪纸消失多种颜色呢?(学生答复困难,教师可用半成品给学生示范,结合学生答复教师总结板书)。 6、教师展现图5、图6、图7,讲:下面我们讨论剪纸的造型装饰手法,图5这幅剪纸突出了人物的形态,而次要的细部却没有刻画,它采纳的是什么方法?(学生答复,教师板书)教师指图6图7问:鱼和猪的形象和生活中的形象有什么差异?大家争论一下。(同学争论后答复,教师板书) 7、教师展现图8、图5问:这两幅图的构成形式有什么不同?(依据学生答复教师板书) 8、教师给学生做剪纸示范。示范时配以

4、讲解,留意扩展学生的思路。如:运用折叠法剪的是光卉(图9),假如剪单独对称式的人物怎么剪(图5)?均衡式的呢?(图8)? (三)布置课堂作业,学生设计制作,教师辅导。先让学生仔细观看图1图2,指出阳刻时应“剪剪相连”,阴刻时要“剪剪相断”。再让学生观看图9图10,指出对错。经过比拟谈论得出画纹样时必需留意纸的连断的结论。突破难点。 (教学建议:展现剪纸和板书用投影仪) (四)展评学生作品,请局部学生阐述表现意图。 (五)师生回忆本节课的学问点。并点题:以上学习的是剪纸的一般常识,剪刻纸来自民间,表现民间,我们要从民间剪纸中吸取养分,多看,多想、多动手,肯定会创作出好作品。 剪纸教案 篇2 教学

5、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和区分对称、不对称(随便)纹样;学会对折一次剪纸的方法,剪出角花纹样;培育学生手脑协调的力量和简约、概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对称(对折后剪)与不对称(随便)剪的熟悉和剪贴方法步骤。 (2)角花的设计制作的步骤、方法 2、难点: 纹样的简约、概括、变化、虚实得当。 教学预备:角花纹样剪纸范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开头叙说。 剪纸是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依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头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

6、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 ,最终再用锐利的剪刀对图案进展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渐渐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依据肯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 (板书课题) 二、插入新知。 教师传授角花的折纸方法。 (1)指导学生看书自学,教师提问:制作单个、两个、四个一样的角花分别怎样折纸? 1、制作一个角花: 2、制作两个角花: 3、制作四个角花: (2)学习设计描绘花纹。 (3)剪制纹样。 请看教师剪。(教师示范剪)

7、 是不是很难?你们自己剪剪看。学生试剪,教师观看,发觉问题提请大家留意。针对学生在剪的过程中消失的问题,教师边讲边示范分解步骤: (4)、贴。在考虑好构图大小布局的根底上开头粘贴。角花最好贴在有色底纹纸上。鼓舞同学们套色剪贴。 三、补充观摩。 上教师将图案给学生看,稍加特色说明,引发学生的创作愿望。 四、随后作业。 布置学生剪出大小形式各异的角花,剪得好而快的同学可让其粘贴在底纸上,提请留意底纸要尽可能把角花衬托明显。教师巡行教导,并不断出示剪得好的角花,加以表扬。 五、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作业,课堂。 剪纸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从字里行间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读出姥姥的舐犊情深,读出的心梦之境

8、,读出对亲人的感恩、对童年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姥姥的剪纸教案教学设计精品其次课时 一、 教学13自然段。 1只要忆及乡亲们的啧啧赞美声,他立即就会回想起左邻右舍的窗子上姥姥剪的窗花。书上哪几自然段写了这些内容?(1-3自然段。) 2指名读:“大平原托着的小屯里,左邻右舍的窗子上,都贴着姥姥心灵手巧的劳作。” 知道什么是“小屯”吗?这个开头写得很有特色,特色在哪里? (由远到近地写。从大平原到小屯到左邻右舍最终到窗子,一步一步缩进,像电影镜头推动一样,最终定格在窗户上。) 这种写法,让你感受到什么?一个“都”字,还让你感觉到什么? 当写下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带着骄

9、傲的赞美的快乐的温馨的心情读读。 3这是对姥姥的赞美,乡亲们又是怎样赞美姥姥的手艺的呢?谁来读读? 出示:“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指导有韵律地、有节奏地赞美一番。) 4请留意这番话中乡亲们仅仅是在赞美姥姥剪什么剪得活敏捷现? 除了动物,姥姥还会剪什么?书上怎么说的? 请你扮演乡亲们,学着书上这句话的韵味和形式来夸夸姥姥剪的其它东西,前后同学先相互夸夸。(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剪个 。) 5听着乡亲们的啧啧赞美,也难怪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乡亲们对姥姥的这些啧啧赞美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即变得有声

10、有色。(师教导板书上的“有声有色”。) 二、教学412自然段。 1更让难以忘记的是当他忆及那动听至极的剪纸声,就会立即回想起姥姥给他剪“喜鹊登枝”的窗花的事;当他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就会立即回想起姥姥给他剪“牛驮小兔”等关于牛、兔主题的窗花的事。当这样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 2默读课文中描写这些事情的段落,把你觉得甜美的、温馨的、依恋的地方用波浪线画下来,反复地在心中读上几遍,让心绪随着波浪荡漾开去。 3沟通朗读:把你觉得甜美的、温馨的、抑或是依恋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师点拨理解。 (1) “我是个知名的淘气蛋,常常变着把戏刁难姥姥。一天,我用双手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11、。” 你能把“我”的淘气劲儿读出来吗? 我的“刁难”手段就是死死地捂住姥姥的双眼,让她摸着剪窗花。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把姥姥的眼睛捂得再紧点儿? (2) “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你耍赖过吗?你能把耍赖的感觉读到这话中去吗?假如我是文中的姥姥,你冲着我耍赖。姥姥“熟能生巧”的本事是怎么练就的呀? (3)“数九隆冬剪,三伏盛夏剪,日光下剪,月光下剪,灯光下剪,甚至摸黑剪。” 剪纸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详细的语言

12、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和善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重点: 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和善和对“我”浓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深情思念。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观赏剪纸 1、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课文里哪些语句详细描写了姥姥的剪纸?请分别找出来,朗读体会剪纸的特点。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相应的特点。 3、了解学生朗读感悟状况,并随即点拨,引导学生观赏姥姥的剪纸。 (1)“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无所不能”这个句子写出了姥姥剪

13、纸的内容广泛,题材对偶,也说明白姥姥确实是剪纸行家,(抓住“无所不能”。) (2)“你姥姥神了,公鸡能打鸣”这句话生动地说明姥姥的剪纸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突出的显示了姥姥的神剪纸技艺超群。(指名带着赞美的语气来读) (3)“嗬无可挑剔”这句话是“我”发自内心的欣赏。由此可只,姥姥的剪纸形神兼备,是完善无缺的工艺品。 (4)“我抢过来一看老牛背上。” (5)姥姥又剪出肯食青草 4、出示几幅剪纸,一起观赏 5、通过观赏这些剪纸,用一个词来赞美一下这些剪纸。 姥姥的剪纸真是啊!(板书:剪纸栩栩如生、活敏捷现) 二、熟悉姥姥 1、姥姥为什么能剪出如此精致的艺术作品? 2、到文中找一句最有代表性的话(“

14、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1)出示“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2)“熟能生巧”是什么意思? (3)姥姥靠什么才能“熟能生巧”? 指导读好第6自然段: A.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剪 B用不管还是不管还是不管还是 C分组读 (4)现在姥姥的手巧到什么程度? (5)什么叫“准头”? (6)书中举了个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的? A工夫不大 B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剪成的? C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些词语能感受到?这些词语在感情颜色上是什么词?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D指名分角色朗读,演出的淘气 (7)举举生活中的例子,用下面句式来说一说。 熟能生巧,总(),()!” 3、从中说明姥

15、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4、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1)出示第3自然段 (2)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进展理解 (3)指导朗读 (4)板书:勤劳和善 三、体会祖孙之情 1、姥姥对乡亲们是如此友好、热忱,对我这个孙子更是疼爱有加,她是怎么通过剪纸传达这份情的呢? 2、读读第三段,找找在这里详细写了几幅姥姥的剪纸?是什么样的? (1)指名沟通 (2)出示描写剪纸的语句 一只顽皮的小兔子骑在一头温存的老牛背上。 一头老牛和一只兔子在草地上啃食青草。 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 (3)这三幅剪纸的图案有什么特点?兔

16、子和老牛各代表什么? (4)剪纸中的老牛和兔子有什么特点?你体会到什么? 理解:12小节(抓住几个“总是”指导背诵) (5)说说这三幅图仿佛在告知我们什么? (6)重点理解第三幅图 A一片开阔的草地指什么?老牛是怎样的神态? B从剪纸中看出了,从姥姥的眼神中,你仿佛看到了一份。 3、我对姥姥又是一份怎样的感情? (1)指名读读有关句子 (2)体会关联词的作用 (3)师简介原文的一个片段: 当时我也动过要学剪纸的心思,惋惜我当时有其他的事,后来也离了乡,远离了姥姥,远离了她漂亮的剪纸。直到前年春节家里通知说姥姥病危,我才匆忙赶回家里,看到了一别三年的姥姥,此时她已被穿上了送老衣,很怪异地躺在当门

17、的床上。我当时就傻了,我知道只有去世的人才会躺在那儿。我不顾一切地去看,我看到了一张有点浮肿的脸,再试试鼻息,姥姥还活着,我哇地一声哭了。我的姥姥还活着,我上学地起早贪黑给我做饭的姥姥还活着。 (4)是啊,儿时的记忆怎能遗忘,慈爱的姥姥有怎会忘记,说说会梦见什么? 四、作业 1、搜集一些剪纸 2、背诵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敏捷现 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和善 剪纸教案 篇5 目标:有目的的引导幼儿观看人的各种动作,了解画动态人的方法,为幼儿自由绘画奠定根底。 预备:活动“踢毽子”、范画两张。 过程: 一、导入 1 教师拿毽子作示范:“你们会踢毽子吗?你见过别

18、人踢毽子吗?别人是怎么踢的?你能给大家示范一下(踢毽子的)动作吗?” 2 幼儿细心观看踢毽子人的胳膊和腿的动作,知道人的动作变化的关键在于各关节的两边方向发生了变化。 3 对比画册中的观赏作品,仿照人物踢毽子的动作,看谁学的像,感受一下,关节的弯曲方向与所做动作之间的联系和变化。 4 请幼儿自发制造动作,为全班幼儿作示范 5 观赏作品踢毽子三幅,留意人物神态的变化(如头)有何不同。 二、作画 幼儿开头绘画,教师为个别有困难的幼儿进展指导。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画出不同的形态。 三、观赏 师生共同观赏 剪纸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熟悉,培育在实

19、际生活中的制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 通过参加创作,合作沟通,启迪灵感,感受生活。 3、 通过观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超群技艺,培育民族骄傲感。 教学重、难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漂亮的图案。 教具预备: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剪刀、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利用实物投影仪观赏剪纸作品。 2、介绍:我国劳动人民制造出了中国民间艺术剪纸,又叫做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宠爱。今日,我们就来观赏和学习制作剪纸。 3、问:你最喜爱刚刚的哪一幅剪纸? 教师相机对局部作品进展讲解。 二、作品分类 1、观看分析。 谈话

20、:在民间艺人的创作中,这些剪纸使分不同种类的,那么你们能进展分类吗? 小组争论,学生分类只要合理就予以充分确定。比方: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分类。 小结:同学们观看得特别认真,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展分类,比方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以组或几组完全一样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看有哪些。 2、讨论方法 引导观看: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案?你知道这样美丽图案是怎样剪成的吗? 组织学生拿出工具进展剪纸。 三、作品创作 1、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教师指导枫叶图案: 一

21、次对折沿外边画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局部。 同桌进展沟通、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小结:剪纸时对折要整齐,画样要美观,用剪要稳当。 2、二次创作 出示P62下方的剪纸步骤。 提出要求:根据要求及挨次动手试一试,看谁做得好。 组内进展沟通,选出优秀作品。 小结: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觉了许多方法,但根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了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P63长方形剪花边叠剪图案 3、独立创作 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阳刻(剪去的轮廓线之外的空白局部,保存轮廓线)、阴刻(剪去轮廓线保存其他局部)、阴阳混刻。 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展创作,对纸张的

22、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都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以往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分? 规律:但凡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消失这种状况? 缘由: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对称轴,折痕的两侧是能够完全重合的。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得意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级墙报。 剪纸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两个自然段。 2.联系上下文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

23、,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和善和对“我”的浓浓的亲情,感悟字里行间流露的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 教学重点体会“我”与姥姥之间的浓浓亲情。 教学难点理解“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这句话的含义。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观赏剪纸,复习导入 1、今日我们连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姥姥的剪纸可出名了,教师今日特地为同学们搜集了几幅姥姥的剪纸,请大家观赏! (课件出示,观赏剪纸) 2、看着这么多精致的剪纸,你想说点什么? 二、学习1-2自然段,初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姥姥的剪纸确实是又美丽又逼真,你知道乡亲们是怎么赞美的呢?请你翻开课文,自由朗读1-2自然段。 1、谁来当一回老乡,夸一夸

24、姥姥的剪纸。 (指名学生朗读) 2、姥姥。真是剪什么像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用一个字来赞扬,那就是-“神”。 3、假如用一个词来形容呢? 指名答复,并相继板书。(栩栩如生、活敏捷现、惟妙惟肖) 三、学习3-6自然段。再次体会姥姥剪纸的“神” 1、姥姥剪纸的“神”还表达在哪里?请你快速朗读3-6自然段,划划相关句子。 2、学生汇报: a、噢,捂住姥姥的双眼也能剪?确定你没捂紧,让姥姥从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b、你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姥姥没偷看? 3、那让我们赶快去观赏一下姥姥摸着黑剪的“喜鹊登枝”图吧。 (课件出示“喜鹊登枝”图,) 4、同学们,你感觉这幅“喜鹊登

25、枝”怎样? 5、指名朗读,读出这份赞叹。 6、姥姥这么超群的剪纸技艺是生来就有的吗?文中姥姥的那一句话就道出了这个隐秘?(课件出示句子;“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7、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a、“熟”指什么?“巧”呢?“手能生巧”什么意思? b、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8、姥姥是如何到达手能生巧的呢?谁能用文中的句子来答复? a、齐读:数九隆冬剪,三伏 b、由姥姥剪纸的身影我想到了一句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你还想到哪些俗语? 从中说明姥姥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姥姥心灵手巧) 10、除此之外,姥姥还是一个怎样的人? a、出示第3自然段 b、抓住“广结良缘、有求必应

26、”进展理解 c、指导朗读 板书:勤劳和善 四、学习7-12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情” 心灵手巧的姥姥给对乡亲们有求必应,什么都剪,给我剪得最多的是什么?为什么姥姥剪得最多的是牛和兔呢?请你默读7-12自然段,看文中详细描写了几幅“牛兔”剪纸图? 学生汇报。 指名读这两幅图,思索: a、姥姥剪“牛和兔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拴住我) b、你从这个“拴”字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姥姥对我的-关怀、爱惜、疼爱) c、分角色读课文中“我”与姥姥的对话: 读出我的顽皮、得意,读出姥姥的慈爱、读出姥姥对小孙子的疼爱来。 假如说姥姥最初拴住的是我的身体,那后来拴住的则是我的什么呢? 4、从那时候起,我总是

27、缠着姥姥剪兔子和老牛,它们形象各异-引读-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无论形象怎么转变,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引读(兔子总是在玩耍,老牛总是在干活)。从今段话中你体会出饱含了什么感情呢?(赞美、依恋) 原来姥姥的剪纸会说话、能传情,传达的是浓浓的祖孙情。(板书:浓浓亲情) 五、学习13自然段。体会姥姥剪纸的“梦” 1、“姥姥的剪纸陪伴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后来,我上学了,小学,中学,大学-越走越远了,但我还是不断收到姥姥寄来的剪纸,其中一幅是这样的:一头老牛定定地站着,出神地望着一只欢蹦着远去的小兔子,联结它们的是一片开阔的草地。我知道,这是姥姥对我的期盼。” 2、姥姥的期盼是什么? 3、请你给这幅剪纸

28、取个名。 4、从这幅剪纸看出了姥姥对我的牵挂,我有何从遗忘过姥姥,引读:事实上 5、你读出了姥姥牵挂的是一颗什么样的心?(思念的心、依恋的心、感恩的心) 6、指导朗读最终一段,读出姥姥对我的牵挂、我对姥姥的思念。 课外拓展 出示小练笔:“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即变得有声有色。我仿佛听到了(),听到了(),又仿佛看到了(),看到了() 七、课堂总结:剪纸不仅展现了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超群,更表达了姥姥对“我”的疼爱与牵挂,同时也寄予了“我”对姥姥的思念和依恋。让我们永久记住这份寄予浓浓的亲情的见证-姥姥的剪纸(读题)。 八、作业: 1、抄写课堂上积存的

29、四字词语和俗语。 2、课后小练笔:课件出示一幅剪纸,认真观看,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2、姥姥的剪纸 剪纸:栩栩如生活敏捷现 姥姥:心灵手巧请老和善 浓浓亲情 剪纸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剪纸的特点、生动的形象和夸大变形的造型等。 2、了解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间特色,激发幼儿的民族骄傲感。 3、鼓舞幼儿大胆创作。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激发孩子对剪纸作品的兴趣。 活动难点:能够大胆创作进展剪纸。 活动预备 课件、剪刀、剪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看,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出示课件。 二、观赏剪纸: 1、好多的剪纸阿,我们一起来看看分别有哪些剪纸。(引导幼儿了解剪

30、纸的种类)。 2、你最喜爱哪一个剪纸,引导幼儿说出剪纸作品的名称、用途,以及为什么喜爱这个作品。 3、这么多美丽的剪纸,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播放课件 三、观赏故事: 1、剪纸是怎么来的?那些艺人为什么剪纸? 2、于是,人们学习、讨论更对的剪纸方法,剪出各种各样的种类。播放课件。 3、剪纸要用到哪些工具呢?播放课件。 4、我们怎么用这些工具才能剪出一幅美丽的剪纸呢?引导幼儿说出剪纸的步骤。 四、播放剪纸过程的课件: 1、我们来看一下是不是这样。并提问:纸是怎么折得,要至少折几次?剪纸之前要先在纸上画上图案或线条,在剪的时候要遵循什么挨次?把剪好的纸在翻开时要? 2、你想不想也来剪纸? 五、幼

31、儿操作剪纸 1、教师在后面给你们预备好了纸和剪刀,现在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地方做好。 2、观看并剪纸:你们看,在盒子里有许多,教师已经折好并画好图案的纸,请小朋友任凭拿一个,你们看看你拿到的这张纸是怎么折请2个不同折法的小朋友说说。认真观看纸上画的,你猜猜剪出来是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我们剪的时候要先剪哪个地方的?先剪中间再剪边缘。 3、请小朋友拿起剪刀,仔细、认真的进展剪纸。 4、点评作品:把剪好的粘贴到黑板上,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5、教师小结:有的小朋友特别的仔细、细心,所以完成的作品特别好,有的小朋友一不当心把有的地方剪断了,信任再当心点也能完成的特别好。 六、鼓舞幼儿大胆创作: 1、

32、刚刚是教师给你们把纸折好并画好,你们只是剪的,现在教师给你一张纸,你能不能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剪纸。 2、折纸:我们要先怎么样?折纸。可以怎样折?对角折和对边折(幼儿说着,教师拿纸示范。) 3、给幼儿分发纸。折好后请小朋友相互检查,看折的是否正确。 4、我们再在上面画上你想剪的图案或花纹。 5、画好了的小朋友,拿起小剪刀开头剪吧!留意:先剪中间的再剪边上的。 6、请把你的剪纸拿到前面,和大家说说你剪的是什么。幼儿说完后教师赐予点评并把作品粘贴到黑板上。 剪纸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左右对称图案的剪纸,愿意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制作方法并大胆表现各事物形象。 2、对剪纸活动感兴趣,感知图案的对称

33、美。 活动预备: 各色手工纸、勾线笔、糨糊、白纸、剪刀、爱心制作示意图、观赏范例图。 活动过程: 一、出示爱心图案,感受其对称的特点。 1、师:今日教师剪了一个爱心图案,美丽吗?你们知道我是怎样剪出来的吗?(依据幼儿答复的内容,请幼儿思索为什么要将手工纸一折二?)帮忙幼儿理解对称的含义。 2、出示爱心制作过程的示意图,请幼儿观看,归纳为: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制作过程。 师:在画的时候我们要想一想,它的一半图案又会是怎样的呢? 二、请幼儿尝试剪爱心,将爱心贴在白纸上当成花儿。 针对小朋友消失的问题准时解决,如爱心图案不能连接等问题。 三、运用已把握的技能进展拓展。 1、请幼儿为花儿剪叶子。

34、2、教师出示小动物的图案(小猫、小狗) 师:看到这么漂亮的花儿,小猫、小狗也来了,还有什么小动物也会来呢?假如你有信念也来试试吧! 3、幼儿依据自己的力量选择能够完成的图案进展制作。 四、观赏教师作品,提升幼儿的审美力。 1、出示蝴蝶、蜻蜓的剪纸,让幼儿观赏。 师:除了地上的小动物,空中也飞来了小动物,你们看是蝴蝶、还有蜻蜓呢!真美丽。 2、观赏镂空的剪纸作品,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剪纸活动的兴趣。 师:教师也制作一幅剪纸画,美丽吗?只要一把小剪刀,几张彩纸,就能够变出这么丰富多彩的画面,剪纸好玩吗?下次教师再教你们更多剪纸的方法,剪出更精巧的图案,好吗? 剪纸教案 篇10 教材简解: 姥姥的剪纸是

35、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二篇课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我”有一位剪纸技艺超群的姥姥。说她一般,她实在又不一般。一手超群的剪纸技艺,让全部人都赞不绝一。 设计理念: “剪纸”一词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变化和流露的载体。抓住这条主线,披文入情,就能走进姥姥与的情感世界。整篇课文语言美丽,情感饱满,写出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思念。课文中的插图也形象地表现了姥姥与“我”相处时浓浓的亲情。教学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课文仔细观看,有助于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和善,剪纸技艺的超群,

36、感悟剪纸中饱含的浓浓“祖孙情”. 3.初步感受文章民俗语言的特点;领悟正面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姥姥心灵手巧、勤劳和善以及剪纸技艺之“神”,体会祖孙情深。 教学难点: 通过让学生与文本接触,整体感知全文,为下一节课体会“祖孙情”打下根底。 教具预备: 多媒体、剪纸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人 1多媒体展现剪纸作品,观赏剪纸作品,激发学生兴趣。板书:剪纸 2.说说这些剪纸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有何感受? 3多媒体展现“姥姥剪纸图”,提问:谁在剪纸?(姥姥)板书:姥姥 4今日,我们一起去看看姥姥的剪纸,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状况 1检查生字 写诞生字词

37、,指名齐读。 小屯择菜喂猪刁难啃食 捂着岂知庄稼驮着薅草 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清清爽爽 强调个别字读音,如:择(zhai)菜、刁难(nan)、 薅(hao)草,齐读。 2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写了什么?文章中的姥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点名答复(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姥姥剪纸技艺超群,广结善缘,以及“我”与姥姥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姥姥给我们留下了心灵手巧、心地和善、技艺超群的印象) 【设计思路: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了解姥姥的特点。】 三、走进文本,了解姥姥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渡:初读课文时姥姥给我们留下了心灵手巧、心地和善、技艺超群的印象,下面教师就带着

38、同学们走近姥姥,看看是怎么呈现自己的姥姥特点的?让我们一起到东北大平原上那个布满喜气的小村庄去看看吧! 1.出示农家生活图,配喜庆的“咱们屯里的人”音乐,指名说感受。 2.走进这个小村子,你发觉了什么?(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贴着姥姥的剪纸)这说明白什么?板书:心灵手巧 3.好一个祥和的小村庄,大家的生活因姥姥的剪纸而更加精彩、有活力!齐读第一段。 【设计思路:通过走进村子、了解村子,进而体会姥姥的心灵手巧,她的剪纸已经无处不在,可谓深入人心。】 (二)精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体会姥姥技艺之“神”. 过渡:课文开篇就将这个处处贴着姥姥剪纸的小村庄呈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感到姥姥剪纸技艺超群,深入人心

39、。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其次、三自然段,体会姥姥技艺之“神”. 出示自读要求: 1.圈画出二、三自然段中能表达姥姥的剪纸技艺超群的语句,并简短的写下自己的体会和发觉。 2.学生默读静思,圈画批注。 3.沟通收获,感受姥姥的剪纸技艺之“神”。 4.依据学生的答复相应出示。 A “一把普一般通的剪刀,一张普一般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 引导学生通过”普一般通“感受材料的寻常;通过”翻来折去“感受姥姥剪纸方法的简洁。 反衬出”无所不能“”要什么就有什么了“,比照出姥姥剪纸技艺的超群。 点出这是正面描写。 朗读。 是呀,普一般通的剪刀,普一般通的

40、彩纸,在姥姥的手里却能变成各种各样的栩栩如生的剪纸,这充分说明姥姥的剪纸技艺超群。(多媒体突出点红两个”普一般通“ ”无所不能“) B.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美: ”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指名读这段话。 这是乡亲们这么夸赞姥姥的,从侧面描写了姥姥的剪纸作品非常逼真、深入人心。 姥姥的剪纸活敏捷现,请同学们仿照赞美的句子续说几句,指名答复(大屏幕出示:你姥姥神了,剪_像_,剪_像_,剪个_,剪个_.) 点出这是侧面描写,此时你想到了什么成语来夸夸姥姥呢?(出神入化、活敏捷现、栩栩如生、神乎其神、鬼斧神工、炉火纯青、惟妙惟肖)板书:活敏捷现、栩栩如生、出神

41、入化。【设计思路: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知道要想写一个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进展描写,同时让学生仿说句子,让他们打心眼里对姥姥的剪纸技艺产生鄙视之情】。 5指导朗读 姥姥的剪纸技艺如此之”神“,真让人佩服,让我们带着佩服与赞美之情,再次读读这段话,去感受一下姥姥剪纸技艺的超群。 6.出不第三自然段中描写姥姥广结善缘的句子。 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撩“”擦“以及语言来感受姥姥是个怎样的人。 7.可见姥姥干脆利落,剪纸针对人们的不同需求,更可见姥姥会剪得东西多,也是表达了她的心灵手巧、技艺超群。 8.姥姥不仅会剪纸,她还和其他一般的农村老人一样会干许多活。引读: 看人乐颠颠的走了,她接着干活儿:洗衣服、纳鞋底、择菜、淘米、喂猪、薅草 9.从这儿,你感受到姥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