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三)(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三)(附答案详解).pdf(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山东省高考语文综合模拟试卷(三)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 小题,共 35.0分)1.(2021山东省烟台市月考试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婚姻法就属于民法范畴。1950年 5 月 1 日,作为我国首部民事单行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正式实施,其基本功能是废除封建主义的婚姻制度,建立新的婚姻家庭制度,发挥安定社会和保障人权的作用。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我国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4 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际成果。1979年民法制定第三次启动,但由于刚刚
2、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制定一部完备的民法典条件还不具备,因此,按 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工作思路,确定先制定民事单行法。现行的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制定的。特别是1986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立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所确立的体系与制度为民法典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2001年,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起草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并于 2002年进行了一次审议,经讨论,仍确定继续采取分别制定单行法的办法。2003年以来,又先后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由民法通则与作为民事单行法的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
3、解释,共同构成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这些民法规范虽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日益活跃的民事活动对民事法律规范的更高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定。2015年 3 月,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五家单位共同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全国人大常
4、委会法工委有关同志表示,近年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对编纂民法典的呼声比较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编纂民法典的重大决策正当其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16年6月,民法总则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法总则,于当年10月1号正式实施,民法典的编纂迈出关键的第一步。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民法典各分编草案进行了初次审议,民法典编纂迈出了第二步。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拆分审议,各分编草案均已完成两次审议,其中,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侵权责任编三个分编草案完成三次审议。2
5、019年12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全文公布,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7编以及附则,共84章,1260个条文,总 计10万余字。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摘 自 民法典编纂的历史沿革)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和法治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构建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例如,“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有几千万份民事裁判文书,既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理论研究的宝贵资源。在改革发展中,我们不可避免要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需要我们自己去探索、去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
6、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都对民法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民法学研究理应与时俱进,积极回应实践需要,不断满足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民法典的出台实施正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对于我们增强主体意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当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并不意味着对世界法律文化的排斥。我们应具有开放的胸怀,吸收各国优秀民法文化精华,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一起努力。但外国的理论制度只能是我们借鉴的素材,应立足中国实际,聚焦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探寻中国之道,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摘 自 民法典彰显中
7、国制度自信)材料三法律的生长、完善,离不开其所处历史和文化的滋养。民法典中新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引发不少关注和讨论,这样的“制度设计”本身就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夫妻和谐、珍视家庭价值的文化观念。此外,民法典还专门引入“优良家风”的表述,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来说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未来,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第 2 页,共 27页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事法律主体
8、参与其中,尊重法律、敬畏规则。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就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法治中国建设必能再上新台阶。(摘 自 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婚姻法作为新中国第一部法律,属于民事法律规范体系的一部分,客观上为编纂民法典做出了贡献。B.我国曾先后4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但由于各种原因前两次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C.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为构建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物质保障。D.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养分为民法典的生长、完善提供滋养,也为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提供经验。根据材料内容,下
9、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民法典的编纂之路可谓好事多磨,从1954年首次起草民法制定工作算起,己经走了整整66年。B.民法典是民事领域的综合性法律,涵盖人民生活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C.民法典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了养分,彰显了中国制度的自信,一定会让人民生活更美好。D.对于民法典的编纂,只要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直面中国的问题,就能形成一部真正的法典。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民法典范畴的一项是A.合同法B.物业管理条例C.著作权法D.行政法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用简练的语言作答。请结合材料内容,说说民法典的制定与实施的意义。2.(2021.
10、福建省莆田市月考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寻访万年稻源赵丽宏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可是它已经炭化,已经穿越了万年时光。在人类的博物馆中,这是一件最不起眼的展品,但它吸引了所有访问者的目光。因为,这颗炭化的稻米,有一万年的历史。这是浙江浦江的上山遗址博物馆。陪我来参观的,是考古学家蒋乐平 上山遗址博物馆中,保留着当年的考古现场。起伏不平的土层中,到处是发掘过的坑坑洼洼。蒋乐平和他的同事们,在这些坑坑洼洼里小心翼翼地拨开岁月的沙尘,让一件又一件见证历史的万年古物展陈在人们面前。很多年前,浙江河姆渡发现了七千年前人类种植水稻的痕
11、迹,当时曾成为重大新闻。上山遗址被发现时,还无法确定年代。这个被人称为上山堰的地方,埋藏着很多古人生活的遗迹。考古学家们发现,这里出土的陶器,多为夹炭陶,陶土中掺杂着许多稻壳。出土的古物中,有不少大大小小的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这些,似乎都在证明,在这里生活的古代人类,已和稻谷结缘。夹炭陶片被送到北京大学测年分析。结果让蒋乐平吃惊,也让他兴奋:上山出土的陶器,历史超过一万年!而这些一万年前的陶土中,掺和着密集的破碎稻壳。蒋乐平深知这发现的意义,为追踪这些碎稻壳的由来,于是他动手实验。蒋乐平想那些类似磨盘的大石块与石球石棒,和稻谷有什么关系?他将适量稻谷放到上山出土的磨盘上,然后用一根石棒进行
12、挤压搓磨。做这些动作时,蒋乐平觉得自己就是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也许当年,他们就这样使用这些石头的工具,金黄的稻谷就这样在磨盘和石棒间被反复搓磨。五分钟后,他随意抓出一把经过搓磨的稻谷做统计,结果发现,被脱壳后保持完整的米粒有四百九十二颗,碎为半粒的一百二十颗,被碾碎的一百颗,未脱壳的只有四十四颗。这些石磨石棒,可能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的分析,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中的稻谷遗存,有人工栽培的特征。这些稻谷,可能已不全然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培植,正逐渐化为大地上的农作物,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一个残缺的大口陶盆,一颗小小的稻粒,一块磨盘,一根石
13、棒,一个被揭示的古人村落遗址,成为考古的钥匙,埋藏多年的秘密被发现。上山遗址的发现,印证着先民万年前的智慧和勤劳。上山遗址,是人类走向文明道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在浦江,已经建起了一个造型质朴却内涵丰富的上山遗址博物馆。博物馆坐落在一大片稻田之中,当年的考古现场,被保留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在这里,能看到上山人用过的各种陶器。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图案,那是一些寄托着飞扬神思的点和线条。还有石头做成的工具,磨盘、石球、石刀、石锤、石凿。而博物馆的中心焦点,是那颗黑色稻粒。在射灯的映照下,小小的万年古稻熠熠闪第4页,共27页亮,如钻石,如乌金,牵动着参观者的思绪,让人的联想穿越时空,飞
14、向遥远的古代。上山遗址博物馆门口,有袁隆平的题词:“万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遗址的重大发现,使这位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深感欣喜,于是挥毫写下这八个字。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眼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那是沉浸于丰收欢悦的微笑。稻田中,我看到一些装束简朴的农民在劳作,有人在车水,有人在弯腰收割,也有人牵着牛走在田间。走近细看,原来是一组组不动的雕塑。这也是博物馆的一部分。视线越过上山的稻田,可以看到浦江的仙华山。浦江友人告诉我,在仙华山上,有一些神奇的岩石,上面有远古的神秘雕刻,这些岩雕的年代和成因,至今仍是谜。离开上山
15、遗址,友人带我上了仙华山。在苍茫暮色中,我看到了那些隐匿在荒草中的神奇岩石。岩石上的浮雕,不是文字,也不是具体的物象,而是一些奇怪的符号,如一个个圆睁着或者微逢着的巨眼。神秘的眼神中,有惊奇,有诘问,有沉思,有疑惑。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无论是冰雪覆盖,还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永远在石头上睁着,默默遥望着无垠的苍穹。我想,这些浮雕,会不会和驯化了野生稻的上山人有着某种关联?相信我们的考古学家终有解密的一天.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炭化的黑色稻虽然不够起眼,却能牵动参观者的思绪,主要原因是这颗稻米经历了万年之久。B.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就建立在当年考古
16、现场上,其意图是体现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考古人的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C.上山遗址出土了陶器以及各种磨石,还有很多石球石棒,考古学家蒋乐平的试验证实了它们和稻谷之间存在某种关联。D.上山遗址博物馆特色明显,它 以“农耕文化”为展示主题,里面陈列有陶器、农耕工具等文物,周围有农耕雕塑。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虽然简洁,却总领了文章内容。“寻访”一词表明参观目的,“万年”一词与现在相对,体现了稻源的历史久远。B.文章先介绍上山遗址博物馆中的焦点-一颗已经炭化的黑色稻米,再写参观一事,这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让人印象深刻。C.文章写到著名科学家袁隆平在上山遗址博物馆门
17、口的题词,通过名人题词强化了上山遗址发现炭化黑色稻米的重大历史意义。D.文章语言真切自然,用词准确。如第三段中“似乎”“也许”等猜想性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和对于科学的严谨态度。本文写考古学家的检验和试验过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有人评价赵丽宏的散文风格为“清新、宏阔”,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二、文 言 文 阅 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20.0分)3.(2021山东省 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木本须贾。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
18、阴事告齐故得此馈,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日魏齐。魏齐大怒,使畲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簧置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缪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簧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当此时,秦昭王使强考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日:“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于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王稽辞魏去,过载
19、范睢入秦。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 稽 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谓王稽日:“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 别 去。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於是范睢下车走,曰:“此 必 悔 之”行十馀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勺,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
20、:“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日:“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绣袍以赐之。范睢归取大车驷马,为须贾御之,入秦相府。府中望见,有识者皆避匿。须贾怪之。至相舍门,谓须贾曰:“待我,我为君先入通于相君。”须贾待门第6页,共27页下,持车良久,问门下曰:“范叔不出,何也?门下曰:“无范叔。”须贾日:“乡者与我教而入者。门下日:“乃吾相张君也。”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睢入言之昭王,罢归须贾。(节 选 自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B.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C.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D.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
22、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大夫,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B.舍人,王公贵人的亲信或门客的通称,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C.谒者,官名,春秋战国时国君左右掌传达等事的近侍,可见王稽和秦昭王的关系。D.微行,专指古代帝王或高官隐匿身份,易服出行或私访,从而看到更多的社会真相。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睢出身贫寒,官至相国。他年轻时,想凭借才学建功立业,无奈家庭贫寒,长时间找不到晋升的机会,但最终他官至秦国宰相。B.范睢隐忍受辱,胸有大志。他因为一时不慎泄漏秘密而被猜疑,遭受
23、鞭笞,又被扔进茅厕,受尽屈辱,但是他仍心存希望坚信未来。C.范睢隐藏自己,给人机会。须贾不问青红皂白,认定范睢是告密者,致使范睢差点丢了性命,但是他再次面对须贾时却给其以机会。D.范睢逆转人生,恩人相助。在范睢的生命长河里,那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守者”、郑安平、秦国谒者王稽都是改变其命运的人。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须贾大惊,自知见卖,乃肉袒膝行,因门下人谢罪。范睢微行见须贾后,为什么会再给须贾机会?请结合原文回答。三、诗 歌 鉴 赏(本大题共1 小题,共 9.0分)4.(2 0 2 1 山东省.模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24、。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杜甫此道昔归顺,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应有未招魂。近得归京邑,移官岂至尊咒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注)至德元年(7 5 6),杜甫不幸被安禄山叛军俘获,被迫担任伪官。至德二载(7 5 7),杜甫潜逃出长安,投奔凤翔肃宗,任左拾遗。次年一一乾元元年(7 5 8),因上疏营救宰相房瑁触怒当权者,被贬华州任司功参军。至尊:最尊贵的位置,借指皇帝。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正繁”极写叛军往来频繁戒备森严,突出往日虎口逃归之时的险峻形势。B.“残破胆”“未招魂”承接上联,从侧面进一步表现
25、出昔日逃归时的危急情态。C.尾句诗人驻马回望重重宫殿,其心境与 登岳阳楼中“凭轩涕泗流”相似。D.全诗运用今昔对比手法,诗人抚今追昔,将人生起伏娓娓道来,自然流畅。清代黄生曾评价本诗“立言忠厚”(杜诗说卷十二),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四、默 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5.(2 0 2 1 山东省 模拟题)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崇尚学习的文化,荀子在战国时代就提出“学不可以己”的观点。在更早的春秋时期,孔子曾经与四个弟子畅谈未来,其中公西华说,“(1),”,表达了自己的谦虚好学。这种学习与今天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同,更主要的指向品德的修养。宋代欧阳修在 伶官传序里
26、谈到小事情与品德的关系,还提到喜好也会影响到品德修养,他说:(2),。”个人的修为是品德修养一个层面,在中华传统文化里,更重要的是人应该有家国情怀,时时刻刻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陆 游 在 书愤里说:“(3),。”这是他对早年军旅生活的形象描述,字里行间洋溢着高昂的战斗激情。五、作 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6.(2 0 2 1 安徽省 单元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高三一班举办“2 0 2 0 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各小组推荐人物若干,并要求用一个字概括推荐理由。经过投票,进入决赛的有四个:华为董事长任正非,推荐理由为“高”;藏域男孩丁真,推荐理由为“真”:“九章”量子计算机
27、负责人潘建伟,第8页,共27页推荐理由为“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无双国士钟南山,推荐理由为“勇”。大家各抒己见,相持不下。班委决定举办一次演讲比赛,每个阵营派一名代表演讲,以争取其他阵营支持,然后投票。请你任选一个人物,围绕对应的话题,展开联想并联系实际,阐述你的推荐理由,完成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六、其 他(本大题共3 小题,共 20.0分)7.(2021.山东省.模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旷野和城市,从根本上讲,是对立的。人们多以为和城市相对应的那个词,是乡村,比如常说“城里人”“乡
28、下人”。其实乡村不过是城市发育的低级阶段。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唯有旷野与城市永无声息地对峙着。城市侵袭了旷野昔日的领地,驱散了旷野原有的驻民,破坏了旷野古老的风景,越来越多地以井然有序的繁华,取代我行我素的自然风光。城市是人类所有伟大发明的需求地,展览厅,比赛场,评判台。如果有一双慧眼从宇宙观看夜晚的地球,他一定被城市不灭的光芒所震撼。旷野是舒缓的,城市是激烈的。旷野是宁静的,城市是喧嚣的。旷野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人们把城市像巨钉一样楔入旷野,并以此为据点,顽强地繁衍着后代,创造出溢光流彩的文明。旷野在最初,漠然置之,甚至是温文尔雅地接受着。但旷野一旦反
29、扑,人就一筹莫展了。尼雅古城,庞贝古城一系列历史上辉煌的城郭名字,湮灭在大地的皱褶里。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A.“救场如救火”,他二话不说,包上头就扮戏。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C.他有点像契诃夫小说 醋栗中的主人公,于是大家就叫他“醋栗”。D.那样的“看”根本就不能算是看,顶多只能算是一种感觉而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旷野是舒缓宁静的,对万物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城市是激烈喧嚣的,几乎是人的一统天下”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语文课上,同学们对“再简陋的乡村,也是城市的一脉兄长”一句的修辞手法产生分歧,有的认为是拟人,有的则认
30、为是比喻,请谈谈你的意见,并说明原因。8.(2020山东省青岛市期中考试)下面文段中标序号的句子在语病和得体上共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全民核酸检测招募志愿者倡议书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疫情当前,东阁街道承担着15万常住人口和若干流动人口的核酸检测工作压力。为保证辖区全体居民和暂住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确保全面完成检测任务,居民少排队、少挨冻,现向居住在东阁街道的广大党员干部、志愿者发出如下倡议:请大家务必到就近检测点参加志愿服务。主要任务:协助做好现场人员信息登记工作。维持现场秩序,引导市民有序排队。做好电脑信息录入工作。广泛宣传,通知居民及时就近参加核酸检测。同
31、志们,疫情无情人有情,生命重于泰山。让我们同舟共济,紧急集结,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闪光!东阁街道办事处2020年 10月 13日9.(2021山东省模拟题)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2020年 9 月 4 日,2021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活动在北京举行。“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领导人机制下创建的三国文化领域重要品牌,是中日韩人文交流的重要平台,对增进三国民众相互理解和友好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评审活动上,5 个候选城市的代表围绕“东亚文化之都”城市建设工作及城市文化体系建设、城市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了精彩陈述与答辩,21位评审委员进行了
32、认真评审。拟于2020年 12月在日本北九州市举办的第十二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三国文化部长共同为当选城市正式授牌。自2013年该项工作启动以来,三国已有21座城市获此荣誉。第1 0页,共2 7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小 题 1 A【小题2】D【小题3】D【小题4】【小题5】【知识点】实用类文本阅读【解析】(1)A.正确。B.偷换概念。“我国曾先后4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错,依据材料一“我国曾于1 9 5 4 年、1 9 6 2 年、1 9 7 9 年和2 001 年先后4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取得实际成果”,“民法典”和“民法”是不同概念。C.无中生有。
33、“为构建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提供了物质保障”于文无据。D.偷换概念。“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养分 也为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提供经验”错,依据材料三“民法典中新设置的 离婚冷静期民法典还专门引入 优良家风的表述,同时在商事交易与夫妻关系的平衡中更加凸显了维护家庭和睦的价值取向。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来说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也为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提供经验”的 是“民法典”而 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故选:A o(2)D.判断错误。依据材料二第三段“我们应具有开放的胸怀,吸收各国优秀民法文化精华,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
34、面临的共同问题一起努力。但外国的理论制度只能是我们借鉴的素材,应立足中国实际,聚焦中国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探寻中国之道,为有效实施民法典、发展我国民事法律制度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还 要“吸收各国优秀民法文化精华”。故选:D。(3)D.依据材料一最后一段“2 0 1 9 年 1 2 月,完整版民法典草案全文公布,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7 编以及附则,共 8 4 章,1 2 6 0 个条文,总 计 1 0 万余字。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条文字数最多的一部法律草案”,没有行政法。故选:D。(4)依据材料一“现行的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就是在
35、这种背景下制定的。特别是1 9 8 6 年通过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我国民事立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所确立的体系与制度为民法典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2 0 0 3 年以来,又先后制定了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由民法通则与作为民事单行法的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司法解释,共同构成我国现行的民法体系。这些民法规范虽然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日益活跃的民事活动对民事法律规范的更高要求”,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力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的坎坷,增强了说服力。(5)依据材料二“民法典的出台实施正是一个难得的契机,对于我们增强
36、主体意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对于我们增强主体意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依据材料三“类似规定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不仅体现着 中国特色,对于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来说也是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体现了中国特色,为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提供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依据材料三“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法典就一定能发挥最大效用,法治中国建设必能再上新台阶”,使法治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答案:(1)A(2)D(3)D(4)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力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我国民法典的
37、制定过程的坎坷,增强了说服力。(5)对于我们增强主体意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体现了中国特色,为世界民事领域的立法提供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和经验。使法治中国建设再上新台阶。(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第12页,共27页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3)本题考查
38、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阅读社会科学类非连续性复合文本,首先,应梳理文本的结构,辨析清楚
39、文本一共由几部分组成;其次,要根据材料的出处,从标题要素入手,整体把握各则材料的大致内容;最后,聚焦图表中的数据、报告中的结论、评论中的观点等关键信息,多元组合,整体把握非连续性文本的核心要义。有些文段没有明显中心句,必须对几个互有关联的句子进行意义整合,进而明确文本的主要观点。2.【答案】【小 题 1】B【小题2】D【小题3】【小题4】【知识点】散文【解析】(1)B.“对考古人的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属于过度拔高。把博物馆建立在考古现场主要是增强历史的真实感,让观众能触摸到历史,体现的是尊重历史,并不是对考古人进行高度肯定与深情礼赞,因为将博物馆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体现这一点。故选B。(2
40、)D.“似乎 也许 等猜想性词语的运用,表明了作者的心理”分析错误,从“似乎”“也许”等词来看,都是表明考古学家蒋乐平在实验中的猜想,因此体现的不是作者的心理。故选D。(3)文章描写了“蒋乐平深知这发现的意义,为追踪这些碎稻壳的由来,于是他动手实验这些石磨石棒,可能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为追踪这些碎稻壳的由来”,考古学家亲自动手试验,可见这突出了考古学家严谨的学术态度;而做这个试验是因为古物的发现,”这些一万年前的陶土中,掺和着密集的破碎稻壳”;试验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石磨石棒,可能是上山古人为稻谷脱粒的优良工具。更重要的是,经过科学的分析,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中的稻谷遗存,有人工
41、栽培的特征。这些稻谷,可能已不全然是荒原中的野生植物,而是经过了人类的驯化和培植,正逐渐化为大地上的农作物,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因此这个试验揭示了人类种植谷物的历史与出土文物的关联,印证了先民的勤劳以及所创造的文明。详写试验过程,丰富了文章内容,且照应了标题“寻访万年稻源”。(4)清新,主要体现在文章的意境和情调上。如“一颗小小的黑色稻米,在灯光下熠熠生辉。这是一颗完整的米粒,米粒上精致的细纹清晰可见”“博物馆坐落在一大片稻田之中,当年的考古现场,被保留在博物馆的大厅里。在这里,能看到上山人用过的各种陶器。大大小小的陶罐上,可以依稀看到神秘的图案”“正是晚秋时分,风中已有寒意。但上山博物
42、馆周围的一大片稻海,却在天地间蔓延着耀眼的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在风中点头,那是沉浸于丰收欢悦的微笑”,文章对博物馆及其周围的景物进行了描绘,如熠熠生辉的黑色稻米,造型质朴的博物馆,有着神秘图案的陶罐,博物馆周边的金黄的稻田,优美的意境加上真挚情感的流露,体现出清新之美。宏阔主要体现在文章视野广阔,联想丰富。如“做这些动作时,蒋乐平觉得自己就是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也许当年,他们就这样使用这些石头的工具,金黄的稻谷就这样在磨盘和石棒间被反复搓磨”,由博物馆的焦点-黑色稻米想到了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夜色弥漫,无论是冰雪覆盖,还是风雨交加,这些眼睛永远在石头上睁着,默默遥望着无垠的
43、苍穹。我想,这些浮雕,会不会和驯化了野生稻的上山人有着某种关联?相信我们的考古学家终有解密的一天”,由仙华山的神秘雕刻进而产生对其历史的拷问。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由点及面,体现出宏阔之美。答案:(1)B(2)D(3)具体描写检验和试验的过程,能突出考古学家严谨的学术态度。揭示了人类种植谷物的历史与出土文物的关联,印证了先民的勤劳以及所创造的文明。丰富了文章内容,与标题“寻访”相呼应。(4)文章清新明丽,呈现出诗的意境和情调。文章对博物馆及其周围的景物进行了第1 4页,共2 7页描绘,如熠熠生辉的黑色稻米,造型质朴的博物馆,有着神秘图案的陶罐,博物馆周边的金黄的稻田,优美
44、的意境加上真挚情感的流露,体现出清新之美。文章视野广阔,联想丰富。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博物馆的焦点-黑色稻米想到了先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由仙华山的神秘雕刻进而产生对其历史的拷问,呈现出历史的厚重感,由点及面,体现出宏阔之美。(1)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在仔细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辨析正误。(2)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能力。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句段在文中的作用一般从三方面考虑:内容上,考虑句段与全文写作内容的关系,与主旨、作者情感
45、、观点的关系;结构上,要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表达效果上,多是针对表达上富有特色的句子,如有特殊表现手法的句子。(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整体风格的鉴赏能力。考生要抓住“清新、宏阔”这两个词,从文章的具体内容及思想角度分析这两个特点。“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3.【答案】【小 题1】C【小题2】B【小题3】B【小题4】【小题5】【知识点】文言文阅读【解析】(1)“从”是随从的意思,为动词,主语为“范睢”;“留”是逗留的意思,主语是“须贾和范睢,所以,这两
46、个字分别从属于两个句子,中间需要断开,排除A、B:“齐襄王”是下一个句子中“闻”的主语,应划到下一个句子中,排除D。故选:Co句子翻译为:须贾为魏昭王出使到齐国,范睢跟从。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结果。当时齐襄王得知范睢很有口才,就派专人给范睢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但范睢推辞不敢接受。(但是)须贾知道了这件事(还是)非常气愤,认为范睢必是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齐国了。所以得到这些馈赠。(2)B.“主要职责是为王公贵人看守大门”错误。依据文化常识,“舍人”在不同时期,都是作为王公贵人家的私官或亲信存在,他们的身份和家奴是不同的,平时没有固定的工作,不必干杂役,照样吃喝领工资
47、。(3)B.“他因为一时不慎泄漏秘密而被猜疑”错误,原文为“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是齐襄王看中了他的口才才拿东西赏赐他的,“睢辞谢不敢受”,他不敢接受,并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事情,而“被猜疑”,只是因为须贾自己主观认为的,所以说不是他“因为一时不慎而被猜疑”。(4)专:独揽;内:接纳,收纳;且:暂且;匿:藏。句子翻译为: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最讨厌收纳各国的说客,这样见面恐怕要侮辱我,我宁可暂在车里躲藏一下。见卖:被证骗;肉袒:脱掉上衣光着膀子;膝:名词作状语,用膝盖;因:通过。句子翻译为: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讴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睢认罪
48、。(5)原文说到“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意思是贾听了有些怜悯他,便留下范睢一起坐下吃饭。在范睢伪装落魄时,须贾怜悯他,留他吃饭。原文说到“乃取其一绣袍以赐之”,不仅留他吃饭,还取出了自己一件粗丝袍送给了他。答案:(1)C(2)B(3)B(4)我听说穰侯独揽秦国大权,他最讨厌收纳各国的说客,这样见面恐怕要侮辱我,我宁可暂在车里躲藏一下。须贾一听大惊失色,自知被讴骗进来,就赶紧脱掉上衣光着膀子双膝跪地而行,托门卒向范雌认罪。(5)在范睢伪装落魄时,须 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取其一绣袍以赐之”,表现出了足够的善意。参考译文:范睢是魏国人,字叔。他曾周游列国,打算给魏王任职,可是家境贫寒又没
49、有办法第 16页,共 2 7 页筹集活动资金,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谋事。须贾为魏昭王出使到齐国,范睢跟从。他们在齐国逗留了几个月,也没有什么结果。当时齐襄王得知范睢很有口才,就派专人给范睢送去了十斤黄金以及牛肉美酒之类的礼物,但范睢推辞不敢接受。(但是)须贾知道了这件事(还是)非常气愤,认为范睢必是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齐国了。所以得到这些馈赠。回到魏国后,对范睢依旧气恼,就把这件事报告给魏国宰相。魏国的宰相是魏国公子之一,叫魏齐。魏齐也非常愤怒,就命令左右近臣用板子、荆条抽打范睢,范睢肋骨、牙齿都被打断了。范睢假装死去,魏齐就派人用席子把他卷了卷,扔在厕所里。宴饮喝醉的宾客,轮番往范睢身上撒
50、尿,故意污辱他借以惩一警百,让别人不准再告密。卷在席里的范睢还活着,就对看守说:“您如果放走我,我日后必定重重地谢您。”看守就向魏齐请示把席子里的死人捞出来扔掉算了。可巧魏齐醉酒,就说:“可以吧。”范睢因而得以逃脱。魏国人郑安平听说了这件事,于是就带着范睢一起逃跑了,他们隐藏起来,范睢更改了姓名叫张禄。在这个时候,秦昭王派出使臣王稽到魏国。郑安平就假装当差役,侍候王稽。王稽问他:“魏国有贤能的人士可愿跟我一起到西边去吗?”郑安平回答说:,我的乡里有位张禄先生,想求见您,谈谈天下大事。不过,他有仇人,不敢白天出来。”王稽说:“夜里你跟他一起来好了0”郑安平就在夜里带着张禄来拜见王稽。两个人的话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