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十一)生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十一)生物.pdf(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届全国百师联盟新高考原创预测试卷(十一)生物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2、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3、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4、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
2、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5、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6、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7、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单项选择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是()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胰岛素、性激素C.油脂、核甘酸 D.纤维素、丙酮酸【答案】D【解析】【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0、N 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3、:(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0、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此外,叶绿素含有Mg元素、甲状腺激素含有I 元素、血红蛋白含有Fe元素等。【详解】A、叶绿素中含有镁元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元素组成不同,A 错误;B、性激素只含C、H、O,胰岛素含有C、H、0、N,B 错误;C、油脂只含有C、H、O,核甘酸含有C、H、0、N、P,C错误;D、纤维素和丙酮酸含有C、H、O,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中有几种化合物的元素需要注意:叶绿素含C、H、0、N、Mg;类胡萝卜素含C、H、0;性激素含C、H、0;丙酮酸含C、H、0;核昔酸含C、H
4、、0、N、P。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腺细胞膜上运输性激素的载体蛋白数量通常青春期时比幼年和老年时期多B.肝细胞中线粒体是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抑制其功能会影响蛋白质合成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D.S型肺炎双球菌通过核孔能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答案】B【解析】【分析】性激素属于脂质中的固醇类物质,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分解丙酮酸产生二氧化碳;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少量分布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
5、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等结构。【详解】A.性激素属于固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不需要载体蛋白,A错误;B.动物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线粒体是肝细胞中唯一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线粒体呼吸过程中产生A T P,抑制其功能会影响氨基酸的运输,B正确;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叶绿体,C错误;D.S型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无细胞核,亦无核孔,D错误。故选Bo【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运输方式和特点、细胞代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知识,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3.关于图的说法中(假设图中各项不按比例,只论多少),正确的是()A.若图表示组成生活细胞中的元素,
6、则1和2分别表示碳和氧B.若图表示组成生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则1和2分别表示水和蛋白质C.若图表示细胞周期,则1和2分别表示分裂间期和分裂中期D.若图表示某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则1和2分别表示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答案】B【解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组成细胞的元素的含量、不同化合物的含量,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长短、营养级所含能量的多少等,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图信息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若图表示组成生活细胞中的元素,则图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元素1和2分别表示氧和碳,A错误;B、若图表示组成生活细胞中的化合物,则图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1和2分别表示水和蛋白质,B正确;
7、C、若图表示细胞周期,则图中时间最长的1表示分裂间期,之后的2表示分裂前期,C错误;D、若图表示某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的能量,则图中含能量最多的营养级1表示生产者,其次营养级2表示初级消费者,D错误。故选B。【点睛】1、活细胞中0是含量最多的元素,其次是C、H、N、P、S等元素;2、在生物体内,占细胞鲜重比例最高的化合物是水,其次是蛋白质,因此占细胞干重比例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质。3、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是分裂间期,其次是分裂期依次包含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4、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所含能量越高,之后逐级递减。4.下列关于酶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噬菌体、硝化细菌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都
8、可以合成酶B.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一般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C.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D.酶的合成需要消耗ATP,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答案】D【解析】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因此噬菌体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均不能合成酶,但硝化细菌的细胞内可以合成酶,A错误;用淀粉前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温度是自变量,而用斐林试剂检测淀粉的水解产物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50 65昭),对实验结果有干扰,因此一般用碘液进行检测,B错误;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C错误;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 N A,蛋白质和RNA的合成均需要
9、消耗ATP,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D 正确。5.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二-K三W.38SA.0 4 h 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01 h 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23 h 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01 h 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 4 h 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 通过细胞膜进入细
10、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A 错误;在。l h 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 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 错误;在 2 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 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 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 正确;0 l h 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 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 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
11、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6.如图是有关细胞分裂与遗传定律关系的概念图,其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有丝分裂墟数分裂受精作用姐妹染色 单)体分离同源染色体分离隹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汇合|等位些因分离作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於)基因分离定律A.和C.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和D.和【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是等位基因不分离,因此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12、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组合而自由组合,因此、正确;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亲本的染色体汇合,不属于自由组合,因此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故选B。7.埃博拉出血热(E B H F)是由E B 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E B V 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其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如直接将E B V 的 R N A注入人体细胞,则不会引起E B H F。下列推断正确的()(1)、R N A 聚合的RNAQmRNA;八,,新版结构朱W .-)了 代 EBVA.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所需的酶可来自宿主细胞B.过程合成两种物质时所需的氨基酸和t R
13、N A 的种类、数量一定相同C.E B V 侵染细胞过程与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相同D.过程所需喋吟比例与过程所需口密咤比例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意知,埃博拉病毒是RNA病毒,埃博拉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时,核酸-蛋白复合体进入宿主细胞,进行图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以埃博拉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mR N A,以 mRNA为模板形成蛋白质,是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埃博拉RNA,埃博拉RNA和合成的蛋白质组装形成子代埃博拉病毒。【详解】A、过程翻译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过程所需的酶来自于E B V,A错误;B、过程翻译形成两种不同的蛋白质,因此所需的氨基酸和
14、t R N A 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B错误;C、E B V 属于RNA病毒,噬菌体属于DNA病毒,两者侵染细胞的过程不相同,C错误;D、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RNA中嘴咤比例与mRNA中喋吟比例相同,因此过程所需喋岭比例与过程所需喀咤比例相同,D正确。故选D。8.鹤鹑的羽色十分丰富,控制羽色的基因多达2 6 个,其中有4个复等位基因(A I、A 2、A 3、a),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基因;A l、A 2、A 3 之间为共显性。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复等位基因A l、A 2、A 3、a的存在说明了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突变B .鹤鹑群体中存在不同的羽色体现了物种多样性C.复等位基因的出
15、现,主要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复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解析】复等位基因的出现,主要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鹤鹑群体中存在不同羽色体现了基因多样性,B 错误;复等位基因A l、A 2、A 3、a 的存在说明了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突变,A正确;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复等位基因之间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 错误。9.如图为某同学画的洋葱某细胞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是洋葱根尖生长点的细胞,图中不应该有结构2和8B.如果是洋葱鳞叶表皮细胞,结 构10中正在形成染色体C.如果是洋葱叶肉细胞,结构5、6、7、9都能合
16、成有机物D.如果是洋葱叶肉细胞,结构3能将无机碳转变成有机碳【答案】C【解析】【分析】由图可知,1为细胞膜、2为液泡、3为线粒体、4为叶绿体、5为内质网、6为核糖体、7为高尔基体、8为细胞壁、9为核仁、10为细胞核。该图是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所以不可能有结构2(大液泡)和结构4(叶绿体),且分生区细胞应该呈正方形。【详解】A、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是未成熟的非绿色植物细胞,没有2(液泡)和4(叶绿体),A错误;B、洋葱鳞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会进行分裂,不会形成染色体,B错误;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合成,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成分纤维素的合成有关,核
17、仁与rRNA形成有关,C正确;D、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 O 2,是将有机碳转变为无机碳,D错误。故选Co10.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主动运输物质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趋于平衡B.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两种D.抑制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不会阻碍性激素进入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一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T 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2、CO2、
18、H2。、N2、甘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此外,一般情况下,细胞通过胞吞摄取大分子,通过胞吐排出大分子。【详解】A、细胞主动转运物质的结果是使该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保持一定的浓度差,A错误;B、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的方式从细胞中运出,如神经递质,B正确;C、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有主动运输(如葡萄糖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和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C正确;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脂质(固醇),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D正确。故选Ao11.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
19、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D.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M II中期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 为12和24【答案】C【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
20、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了 1 次染色质DNA的复制,A正确;B、细胞周期的间期已经形成了 1 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
21、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B正确;C、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若在间期结束时某染色质的1 个 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异常DNA分子只有一个,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中只有一个含有该异常D N A,C 错误;D、染色体数为2 n=2 4 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的一半,但此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 个 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 1 2 和 2 4,D正确。故选C。1 2.通常情况下,下列变异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是()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D
22、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D.着丝粒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A【解析】【分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
23、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这种变异仅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正确;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这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C、D N 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这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C错误;D、着丝粒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这既可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故选
24、A【点睛】与有丝分裂相比,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行为有:(1)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2)四分体时的交叉互换;(3)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4)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1 3.如图为测定细胞代谢相关速率的实验装置。叙述正确的是()A.要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则 B中的液体应为清水B.要测定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则应在光下进行且B中的液体应为N a O H 溶液C.要直接测定总光合速率,则 B中的液体应为N a O H 溶液I).为了减少误差,应保持环境条件(温度和气压等)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速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
25、固定(或氧气释放)量。也称光合强度。由于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净光合速率大于0 时,表明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小于0 时,则表明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影响光合速率的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详解】A、如果要测定植株的呼吸速率,则烧杯内的液体应为N a O H 溶液,A错误;B、如果要测定植株的净光合速率,则应在光下进行且烧杯内的液体应为N a H C C h 溶液,B错、口陕;C、图示装置不能直接测定实际光合速率,c错误;D、为了减少误差,应控制好无关变量,保持环境条件(温度和气压等)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D。【点睛】本实验设计比较巧妙,考
26、查细胞代谢相关速率的测定,因此分析实验装置为本题的难点,着重考查了考生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对相关实验进行修订的能力。1 4.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每条染色体上D N A 管里1 a b e f0时期A.b e 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B.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染色单体C.de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D.ef段核D N A含量是cd段的一半【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可知:表示该动物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D N A的含量变化,其中be段是D N A复制形成的;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de是着丝点分裂导致的;e f表示有丝分裂的后期
27、、末期。【详解】A、染色体未复制时,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 N A分子,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 N A分子,be段一定发生了 D N A分子的复制,A正确;BC、de段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使一条染色体中的D N A分子数恢复为1个,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着染色单体,B C正确;D、e f段包括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后期细胞核DNA与cd段的相同,D错误。故选D。【点睛】熟悉一个细胞周期内完成一次有丝分裂的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核D N A以及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其中有两个关键变化:一个是间期的D N A复制,导致每条染色体上D N A数量加倍,但染色体数不变;另
28、一个是后期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加倍,但D N A在细胞分裂前不变。15.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A.“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储水的作用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i的作用【答案】B【解析】A、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播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储水可以保持细胞的活性,A错误;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到盐酸的作用是
29、配置解离液使细胞分离开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杀死细胞,改变细胞通透性,加速染色,两者的作用都是解离.B 正确.C、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C错误;D、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用的是新制氢氧化铜,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用的是铜离子,D 错误;16.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B 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 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i个体最好是A.野 生 型(雌)x突 变 型(雄)B.野
30、生 型(雄)x突 变 型(雌)C.野 生 型(雌)x野 生 型(雄)D.突 变 型(雌)x突 变 型(雄)【答案】A【解析】【详解】正常个体是纯合子,突变体的野生型交配,后代出现两种表型,则属于测交的结果,所以野生型为隐性,突变体为显性,用隐性性状的野生型为母本,突变型为父本,看子代表型,所以 A 选项正确。17.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 a,B和 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和 aab 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B 自交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瓦因B抑!制基因A白色素一匚黄色锦葵色素(前体物质)A.F,表现型
31、是黄色B.F?中 AABB和 aabb的表现型不一样C.Fz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有7 种D.&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1【答案】C【解析】A A B B 和 a a b 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储的基因型为A a B b,所以表现型是白色,A错误;F?中 A A B B和 a a b b 的表现型一样,都为白色,B错误;鼻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1种,分别为A A B B、A a B B、A A B b、A a B b、a a B B、a a B b 和 a a b b,C正确;A A B B 和 a a b b 杂 交 形 成 K植株自交获得F2:A B (白花)、A b b(黄花)、a a
32、B (白花)、a a b b(白花),所以F,中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 3 :1 3,D 错误。1 8.以下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B.多倍体生物形成后,它与原物种之间能够进行杂交,因而它不是一个新物种C.根据现代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导致群体基因频率的改变,意味着新物种的形成D.根据现代进化理论从进化速度上讲,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渐进演变模式【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3、.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顺序出现,A错误;B、多倍体生物形成后,它与原物种之间虽然能够进行杂交,但它们产生的后代一般是不育的,存在生殖隔离,因而它是一个新物种,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生物进化既可体现跳跃式,也可体现渐进演变模式,D正确。故选D。【点睛】注意:生物进化以种群为基本单位,必然存在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但生物进化#物种形成。1 9.下列关于“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34、,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B.D N A 复制过程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C.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的m R N A 和蛋白质一定不同D.酵母菌细胞核内和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一定都是D N A【答案】D【解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A 错误;DNA复制过程中,若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非基因区段,则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 错误:因为基因的选搽性表达,细胞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同一组织内的细胞中的m RN A和蛋白质相同,C 错误;真核细胞生物不论是细胞核内还是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
35、都是DNA,D正确。20.图1中试管甲与试管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氧气释放量的影乳气轻放量(一一|:./:|3&一_史|:-.:|彭A.甲曲线和乙曲线不同的原因是小球藻对光的利用能力不同B.Q点的氧气释放量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作用消耗氧气D.增加培养液中的CO?浓度,Q 点将左移【答案】B【解析】【详解】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与 图 1试管甲中的小球藻相比,试管乙中的小球藻生活在缺镁的环境中,其细胞内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对光的利用能力减弱,A 项正确;图 2 中的02净释放量表示净光合作用强度,净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一呼吸作用强
36、度,Q 点的02净释放量为零,是因为此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B 项错误;P 点时光照强度为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P 点为负值的原因是细胞呼吸消耗氧气,C项正确;增加培养液中的C02浓度,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增大,而呼吸作用强度不受影响,需要的光补偿 点(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时的光照强度)降低,Q 点将左移,D 项正确。21.如图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该过程发生()A.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
37、正常分离【答案】D【解析】【分析】减数分裂的特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裂,因此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并且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位于两条染色单体上的相同基因发生分离。【详解】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个如图的次级精母细胞,左图中前两个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A和a,而右图中相应基因都为a,所以左图中前两个染色体上的A和a不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只能是基因突变形成;右图中能明显看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
38、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异常分离导致产生异常配子的情况,要求学生能熟记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识记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二分离。22.下图为两种细胞中主要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同时发生B.图乙细胞中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都相同C.两种细胞中的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了蛋白质1).图乙细胞中转录过程所需原料和酶均在细胞核内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甲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乙有成形的细胞核可知,甲属于原核生物,乙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其他的细胞器;真核生物的核孔是R N A 和蛋白质等大分子
39、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详解】A、甲没有细胞核,是原核生物,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A正确;B、乙细胞中由于不同核糖体结合的信使R NA 相同,所以每个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都相同,B正确;C、图甲和乙中所示的遗传信息都是从DNA 传递给m R NA 再传递给蛋白质,即转录和翻译过程,C正确;D、图乙过程转录所需要的酶是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经过核孔的运输进入细胞核内发挥作用,D 错误。故选Do2 3.将含有六对同源染色体,且 D N A分子都已用3 H 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让细胞进行分裂。根据下图所示,判断该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正确的 是()2个染色单 1个
40、染色单 2个染色单体都被标记体被标记 体都未标记A.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的染色体半数有3 H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6 个 a,6 个 b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6 个 b,6 个 cD.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处于第三次分裂中期时b+c=1 2,但 b 和 c 数目不确定【答案】D【解析】【详解】进行减数分裂时,精原细胞只复制一次,根 据D N 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 有DNA分子复制后都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3H标记,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H标记,若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4个精子中全部的染色体有3H,A错误;若进行减数分裂,精原
41、细胞只复制一次,根据D N 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有D N A分子复制后都是一条链含有3H标记,一条链不含3H标记,所有染色体都含有3H标记,则某个时期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2个a,B错误;在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 N 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则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有12个b,C错误;由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的数目不确定,可能是0条,最多可能是12条;该细胞再经过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可能有两种情况,即图b和图
42、c,但是不能确定b、c各自确切的数目,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肯定是12条,即b+c=12个,D正确。24.哺乳动物的X和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动物的性别决定有关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时都会与性别相关联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的表现都与性别无关【答案】D【解析】性染色体上有的基因与性别决定有关,有的与性别决定无关,A正确;由于性染色体决定性别,所以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会与性别相关联,表现为伴性遗传,B正确;由于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 Y,所以X染色体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在
43、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正确;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有的与性别有关,D错误。25.用纯种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体色和眼色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生碰的是杂交组合PF,辛灰身红眼X&黑身白眼辛灰身红眼、&灰身红眼早黑身白眼X 6灰身红眼早灰身红眼、8灰身白眼A.若组合的R随机交配,则Fz雌蝇中灰身果蝇占3/4B.若组合的用随机交配,则E中白眼雄果蝇占子代总数的1/4C.由组合结果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但无法判断显隐性D.综合结果可判断果蝇的体色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其中灰色为显性性状【答案】C【解析】综合结果可判断果蝇的
44、体色与性别无关,属于常染色体遗传,其中灰色为显性性状,D项正确;由组合结果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与性别有关,位 于X染色体,且白眼为隐性,C项错误;根据组合的亲本和B的表现型,可判断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R的基因型 为AaXBX%AaXBY,B随机交配,体色遗传与性别无关,F2雌蝇中灰身果蝇占3/4,A项正确;根据组合的亲本和R的表现型,可判断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B的基因型为AaXBXl AaXhY,F i随机交配,不考虑体色,F2中白眼雄果蝇占子代总数的1/4,B项正确。26.已知芦花鸡基因B在性染色体上(鸡的性别决定为Z W型),对非芦花鸡基因b是显性,为了
45、尽早而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 选 用()A.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 B.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C.非芦花母鸡和芦花公鸡交配 D.非芦花母鸡和非芦花公鸡交配【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伴性遗传,考查对伴性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鸡的性别决定为Z W型,母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 W,公鸡性染色体组成为Z Z,尽早而准确地知道小鸡的性别,应使母鸡与公鸡的表现型不同。【详解】母 鸡 的Z染色体一定来自父方,一定会传给雄性后代,使子代母鸡与公鸡的表现型不同,父方应为非芦花鸡,母方应为芦花鸡,子代中公鸡一定为芦花鸡,母鸡为非芦花鸡。故选A27.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
46、、乙两模式图分别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丙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在某一时期所呈现的形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C.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D.甲、乙、丙三图均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解:图甲中,两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很明显图中 环形圈 是上面一条染色体多了一段,或下面一条染色体少了一段,因此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图乙中,非同源染色体上出现了同源
47、区段,进行发生了联会现象,该种变异应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丙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详解】A、甲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重复或增添,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易位,都是结构变异,A错误;B、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属于基因突变,甲图中部分基因发生了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B错误;C、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乙图的易位现象,只能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C错误;D、甲和乙都发生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丙图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进行了交叉互换,也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D正确。故选D。28
48、.下列关于几种育种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诱变育种可大幅提高有利变异的比例B.杂交育种可以获得稳定遗传的个体C.单倍体育种可迅速获得纯合品系1).多倍体育种能得到营养物质含量高的品种【答案】A【解析】【分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T 自交T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A、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变可以增加变异的种类和数量,但是由于基因突变具有少利多害性,因此不会大幅度提高
49、有利变异的比例,A错误;B、杂交育种指不同种群、不同基因型个体间进行杂交,并在其杂种后代中通过选择而育成纯合品种的方法,形成的纯合品种能够稳定遗传,B正确;C、获得单倍体植株后,经染色体加倍即得纯合品系,C正确;D、多倍体育种得到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一般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D正确。故选A o2 9.一个杂合子(A a)植株自交时,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 0%的死亡率,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的比例是A.1:1:1 B.4:4:1C.2:3:1 D.1:2:I【答案】C【解析】【分析】题干关键信息: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 0%的死亡率,据此
50、可推出含A花粉和含a 花粉的比例,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分析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详解】杂 合 子(A a)植株自交,含有隐性配子的花粉有5 0%的死亡率,则含A花粉和含a 花粉的比例分别为2/3、1/3,含 A的卵细胞和含a的卵细胞的比例为1/2、1/2,根据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A A 所占比例为(2/3)X (1/2)=1/3,a a 所占比例为(1/3)X (1/2)=1/6,A a 所占比例为 6=1/2,自交后代的基因型的比例是2:3:1。故选C o3 0.如图甲、乙、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核糖体甲 乙 丙A.图中酶1 和酶2 表示同一种酶B.图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