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pdf(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邹佳铭他有典型东北人高大魁梧的身材,穿着一件白色T恤衫,站在中间,慷慨激昂地陈词。最后,他说:“我前半生的使命是为社会创造财富,遭此劫难,我觉得是上天 苦其心志,赋予我后半生的使命,推动中国法治进步,让中国企业家有尊严地活着!”听到这番话,如果他不是站在法庭被告席上,你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这是一个被告人在法庭上的自我辩护。作为他的辩护律师,虽然对他经历过什么,了如指掌,但是当他在法庭上一句一句讲出来,还是让人扼腕叹息。他从23岁开始创业,案发前是当地知名的企业家,连续十年当选中国青年联合会委员,还是省劳动模范和“十大杰出青年”。他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2007年,这一年他和朋友投资了7,600万元,
2、与一家预备上市公司签订对赌协议。但是,不到一年,该公司实控人W在欠下数亿赌债后,留下遗书,人间蒸发了。他打赢了官司,但是被执行公司是负资产,法院说不能执行。15年前的7,600多万元,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个苦果他很难咽下。卷首语邹佳铭法学博士,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主任;G20反腐败追逃追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财新网“观点”和新浪网“意见领袖”专栏作家;2017年 亚洲法律评论“中国十五佳诉讼律师”;2015年 亚洲法律评论“中国最佳女律师”;2022年被聘为 中小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团体标准起草人。专业领域:刑事辩护、合规联系方式邮箱:“我那时还是太年轻了,认为没有自己迈
3、不过去的坎,我在哪里跌倒的,就在哪里爬起来。法院无法帮我拿回钱,我就再投钱让公司恢复生产,做上市后再退出,这是当时唯一可行的挽回损失的路径。谁知道就是一念之差,让我跳进一个泥沼里,越陷越深。补发拖欠工资、工厂升级改造、借钱运营、对外收购债权十多年来我一共投入4个多亿。最后落到的下场是,不仅拖累了公司和家人,自己的一只脚也已经踏进了监狱里。”这是他一审被判15年,我作为二审律师,第一次见到他时,对我说的一番话。这种震撼,让我至今难忘,因为如果不是在看守所,我听到的就是一个企业家再创业的故事。他们不服输,勇敢无畏、下定决心后就像滚滚长江水,一往直前。但是,一切都在W两年后“死而复生”而改变。W向司
4、法机关举报,在工程改造过程中,利用关联交易,多付工程款,造成公司损失。民事诉讼进行了20多起,W全部败诉。刑事举报在当地两次以专案立案,最后都以证据不足撤案。第二次撤案的第二天,案件被指定管辖到异地,同时他也被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由此开启了他的地狱之旅。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他曾三次自杀,最严重的时候在当地医院无法救治,被转移到省医院,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七天之久。后来,公诉机关指控他利用关联交易,涉嫌职务侵占3亿多元。二审开庭时,正值东北隆冬。他激动而愤慨,汗水湿透了衣衫。最终,法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将案件发回重审。同时,在司法整顿中,背后主导这个案件指定管辖的公安厅长、办案机关的公安局长
5、、具体负责承办的经侦队长,全部被刑事调查。让我不禁想起一句老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他的案件也在发回重审后开庭,法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副院长亲自担任审判长主持庭审,不仅调取了之前一直不予出具的对他有利的证据,还让关键证人出庭。证人出庭时谈到一个细节,在最有争议的工程量造假的指控中,控方提供的最关键的证据,是资产评估报告。在评估测量现场,W一直派专人专车陪同办案人员,最初的专业测量人员测出的工程量比结算的可能都高,办案人员就不用这个结论,换人重新测量,并且在测量中明显造假,少算这就让W与本案理不清的关系逐渐浮出水面。重审法庭在庭审中务实的态度,让他少了原来的激烈和愤恨,多了些理性和平和。在说完
6、自己的经历之后,他说:“不经历那段生不如死的日子,我无法切身体会到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如果仅强调实体正义,现实中就变成了我说你有罪,你就有罪,什么样的证据都可以通过 熬 人逼出来。我和证人都是通过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取证的,我知道他们也和我一样遭遇了什么。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本来是一个人性化的制度,但是在实践中己经变成刑讯逼供的温床,我国的法律应当重新审视并废除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三年的羁押时间,让他熟读了很多法律书籍,也多了很多深刻的思考。开庭后,他对我说:“我真的想把那些经历都忘掉。每说一次,我就扎心般痛一次。但是,我不说出这些,就没有人知道指控我的那些证据是怎么来的。我只要一个公平的判决,我也希
7、望我的案件能够引起重视。民营企业家也是人,即使涉嫌犯罪,也应当把他当人看待。如果以正当的证据判定我有罪,我就认了,也给其他的企业家一个教训。如果以这些非法证据判我有罪,我死不瞑目。但是,我真的不忍心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总在为我伸冤的路上,这条路太苦了。”这个以死抗争的男人,说到这里,眼角已经湿润了。最后,他说:“如果我能出来,一定要和你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也希望你把我的故事告诉企业家们,所有的风险,都是来自于人的风险。如果遇到下三滥的对手,一定要及时止损。”我知道,他的每句话,背后都是血和泪的教训。他找了一个毫不知底细的赌徒合作,这个赌徒,可以赌上自己打拼十多年的企业、信誉还有“生命”,那还
8、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呢?当企业家的勇敢和冒险,遭遇赌徒的孤注一掷,碰撞出来的一定是电光火石的鏖战。但是,胜者不一定是最强大的人,反而是最没底线的人,因为这样的对手为利益可以不讲任何“武德”。尤其是当利益和权力联手,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本案中的诸多违反程序的操作就是证明。如何防止这样的悲剧重演,除了司法坚守底线,就是远离这些人。一个选择的对错,很多时候取决于与谁合作。巴菲特说过:you cannot make a good deal with a bad person。所以,不论是合作,还是竞争,都应该找对人。如果人错了,就应当及时止损。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尤其是企业家都是靠不服输成功的。
9、他的故事还没有结束,但是我们已经看到了曙光。当地启动了对政法机关损害法治营商环境的整治工作,相关的办案人员被调查,一审法院以全新的态度重新审理该案我们感受到“民营企业家心无旁骛的干事业创造更多安全感”正在一步步落实。毫无疑问,这段经历一定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就像凤凰涅槃,他从创造财富到创造价值,又何尝不是企业家的自我救赎。中国民营企业家有尊严地活着,需要全社会长期的努力!2022年9月.如何避免被指控为犯罪?05.合规,到底有什么用?12.如何建立有效的反腐败合规体系?20.税务筹划怎么做?29.独董怎么当?36.企业如何合法营销?50.算法推荐的红线是什么?57.私募有哪些常见“雷区”?64.
10、污染环境,有哪几重罚?7043综述02企业家十大法律风险.元宇宙有哪些“法律元规则”?调研数据解读2022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调研数据解读 .77目录Contents2022年,是我们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第三年。面对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政府在积极采取措施,为企业纾难解困的同时,也进行产业方向调整,加强行业监管。这些变化,增加了不确定性,提高了法律风险,值得企业家们重视。自2019年开始,北京和昶律师事务所与 财富(中文版)联合发布 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按照年度,我们忠实记录和分析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法律风险,希望通过不间断地观察和研究,能够持续为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画出法律警示红线,守护中国企
11、业的健康发展。今年,通过截至2022年7月16日的问卷调研,我们发布了中国企业家在 2021年至2022年度最应当关注的十大法律风险。该报告是对这些法律风险的回应,尽我们的专业所能,为中国企业家解读风险或提出解决方案。一、有些经济犯罪的指控是可控的现代商业社会的大部分犯罪,都起因于经济纠纷或通过不当手段获取经济利益,我们称之为经济犯罪,以此区别于杀人、放火等传统刑事犯罪。抓住“经济利益”这个源头,就可以控制它的发展势头,避免走到指控犯罪这一步。具体来说,刑事立案的导火索一般是债务纠纷、股东内讧和行政监管。面临这三类问题时,重中之重是避免事态恶化。把握两个重点,第一是“正心诚意”,好的态度,是良
12、性沟通的前提;有沟通,就不会致人于犯罪的死地。第二是“破财消灾”,于对手而言,因钱而起的矛盾,钱就是解药;于监管而言,监督改正是目的。认罚就是最好的认错,都改错了,就没必要移送公安做犯罪惩罚了。二、合规是公司发展的软实力合规,对小公司而言,是立好规矩,避免长大后积重难返;对大公司而言,是对抗熵增,避免“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困境。可以说,任何公司都应当做合规。但是,合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方案,中间的差别就在于落地执行。执行力又来源于公司高层的价值观,它最终决定了合规体系下,公司留下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这就是合规的有效性,也是决定一家公司能否长期健康发展的软实力。综 述02三、合规是企业反
13、腐败的“利器”企业内部出现腐败,往往是管理问题。所以,建立一套有效的反腐败合规体系,加强内部控制,是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高效方式。合规体系如何建立没有定式,但核心要义是共通的:设合规组织、建合规制度、重制度落实。以此为基础,企业可结合规模大小、具体业务等实际情况,量身定做,并根据实施情况不断调整、完善。合适的、管用的,就是最好的。四、税务筹划合法优先税务筹划到底能不能做,取决于企业的初心。记住黄金原则:如果企业的税务筹划优先考虑的是避税、省钱,那大概率就是逃税。但如果企业优先考虑的是尽纳税责任,做到完全合规,不留后患,那踩坑的概率就小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金税四期上线,让企业逃税更难。可以说,金税
14、四期是X光机,不管企业穿多么花里胡哨的外衣,都可以看到内里。金税四期不仅查账,更看现金流向。很多企业的垮掉,都是从查税开始的。所以,税务筹划可以做,关键是怎么做。五、独董要尽勤勉义务过去,独立董事定位是上市公司的标配“花瓶”。康美药业一案,独董开始为公司的违法行为承担天价的责任,倒逼“花瓶”转型,真正担起监督职责。怎么当好独董,保护自己免受无妄之灾?免责的关键,是履行法定的“勤勉义务”。很多独董对“勤勉义务”的理解,与法院、证监机构的要求存在偏差。既然是否担责的话语权在于监管和法院,独董就要转换视角。我们将从履职前到履职中,甚至履职后,为独董提供“法定”视角的解读。六、“元宇宙”也有中国特色如
15、果问元宇宙到底是什么?绝对是各执一词,没有定论。但是,元宇宙一定不能做什么,反而是十分清楚的。不管是什么宇宙,终归是“人”的宇宙。中国的元宇宙,就得按照中国的监管来。目前看有六条清晰的红线:第一,元宇宙不能非法集资,要与金融业务绝缘。第二,元宇宙要保护好著作权和数据安全。第三,元宇宙平台要备案,不非法设置交易场所。第四,元宇宙不能使用虚拟货币结算,还要反洗钱。第五,上市公司不能炒作元宇宙概念、操纵股价。第六,不借用元宇宙进行传销、诈骗。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03总之,元宇宙的前途美好,但是道路曲折。记住六条底线,才能成为元宇宙的“头号玩家”。七、广告营销不能违法、违规商品、服务要做
16、好,广告也要打得好。一个好的广告,宣传效果是其次,不触碰违法违规的底线,避免为企业“反向营销”才是重点。广告合规的重点,是把握广告文案内容,避免知识产权侵权;坚守商品品质宣传中的真实性,规避背后的民事、行政和刑事三重责任。八、算法推荐有两大红线监管之势,从网络、数据、个人信息,蔓延到了算法。面向用户、服务用户的推荐算法,已然必须合规。算法推荐如何合规?监管给算法推荐划了两大红线:一是不得侵犯用户个人信息;二是不得威胁社会稳定和秩序。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问题中来,算法推荐合规的方式正从算法推荐的红线中来:一方面,遵守“告知、同意”;更快、更积极主动的处理侵权信息以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识别、
17、处理算法推荐的内容;在法律的框架内,平衡好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设计算法推荐的模型,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九、私募不要踩到“雷区”颇为神秘的私募行业,近几年增长的曝光率,常常与刑事案件关联在一起。这是前些年宽松监管环境下,一些惯常做法遗留下的后患。在国家加强监管的背景下,“别人都这么做”,从来不能减轻责任,盲目“从众”会给自己招来犯罪风险。过去的惯常做法,不论是资金的募集,还是不同类型私募的运作,都对应有严厉的刑事风险。了解私募行业的常见雷区,做出理性应对,才能避免触雷。十、企业污染环境代价很沉重国家对环保呈现强监管态势,体现为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更强执法力度。环境被污染,涉案企业可能要同时承担多重
18、法律责任:行政上被“亮红牌”,刑事上被定罪处罚,民事上巨额赔偿。04如何避免被指控为犯罪?1、先解除被立案风险2、诚信是处理债务问题的关键1、有错认错2、尊重他人和事实3、改错有行动通过合规提升内控力是根本找对人是关键:1、有良好的品行2、志同道合3、按贡献分利益4、有内讧,破财消灾债务纠纷股东内讧行政监管05作为一名刑辩律师,我们很少有“回头客”,因为一个人遭遇多次刑事指控的 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一家曾经的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却在几年时间里,多次被刑事举报,我也和他们一路经历了这个过程。A公司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很多时候,经济犯罪,外人能看到的仅是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隐藏在水面下的
19、是庞大的山体。主要包括债务纠纷、股东内讧、行政监管等起因,这才是根源所在。如果我们能事先做出正确的应对,就能避免利益相关方之间剧烈的冲突,将矛盾移交到司法机关,最终矛盾浮出水面,就形成了犯罪。所以,有些犯罪的指控是可以避免的。一、债务纠纷第一次,A公司还未退市,有一笔借款到期不能偿还。债权人以A公司没有如实披露财务信息,隐瞒债务,导致其相信A公司具有偿债能力,被骗出借资金为由,举报A公司合同诈骗。第二次,B公司利用对A公司的应收账款,向一家保理公司融资,因为借款不能按期偿还,保理公司以B公司和A公司合谋串通为由,被举报共同合同诈骗。第三次,A公司已退市,有一笔在某融资平台的借款没有按期归还。该
20、融资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办案的公安追赃到A公司,在A公司无法偿还这笔借款的情况下,公安说如果查到公司有涉嫌犯罪行为,将被立案调查。不过如果公司把借款还了,就没什么事。以上三笔债务有一个共同点是,债权人都提起了民事诉讼,法院也支持了债权人请求,只是A公司没有偿债能力。很明显的是,刑事举报或立案威胁,都是在正常的讨债或追赃程序无望的情况下的“升级”措施。因为只要公安立案,就能抓人,人进去了,钱才能被“逼”出来。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何避免被指控为犯罪?邹佳铭06虽然公安部一再发文,禁止公安机关插手民事纠纷,但是屡禁不绝,足以说明刑事讨债的“有效性”。这一做法在“扫黑除恶”期间又再次“升级”
21、,从举报普通犯罪上升为举报“黑社会”或“恶势力”。但是,与A公司欠人钱被举报不同。被举报为“黑社会”和“恶势力”的往往是债主。因为讨债难,民间借贷讨债更难,光动嘴没用,动手又可能被抓,很多时候债主就用“撒泼耍赖”的方式,在灰色地带游走。但在“扫黑除恶”的背景下,这些“踩钢丝”的行为,很可能被评价为“软暴力”,这就是“黑社会”或者“恶势力”的特征。C公司就是如此。它实际上是家族企业,夫妻俩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白手起家创业,有一定积累后创办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将上亿元的资金借贷给一个房地产项目,在经过数次多人的催讨未果后,向法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将要下判之前,他和妻子被债务人举报
22、黑社会,主要的事实就是讨债过程中的“软暴力”,不仅夫妻俩被抓,所有财产被查封,民事诉讼也被中止,他们不仅从债权人变为了被告人,还被指控为黑社会犯罪集团的组织者。当然,债务人的债务也由此被豁免。再回到A公司案例。它第二次被举报,之所以被和债务人B公司“捆绑”在一起,也是因为上市公司一般具有更强的偿债能力,被债权人拉上“垫背”,就多了些“胜算”。不论为讨债,还是赖账,还有各种类型的经济纠纷,引发的刑事举报,归根结底都是钱惹的祸,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类犯罪的背后,是复杂的利益纠葛,力量较量。如果及时妥当应对,矛盾可能就不会升级到公安介入这一步。如果你因为
23、债务纠纷被举报,有如下建议:1、先解除被立案的风险,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公安机关受理刑事举报之后,正式立案之前,都有一个初查程序,一定不能错失这个时机,积极主动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提供相关证据,尤其是证明案件是民事纠纷的证据,说服公安机关认定为民事纠纷,不做刑事立案处理。没有腹背受敌之困,才能赢得与债权人沟通的时间和谈判的空间。2、诚信,是处理债务问题的关键社会上流行一句话“欠钱的是大爷,要钱的是孙子”,很形象地描绘了两者之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07间的“倒挂”的现象。债务人之所以有恃无恐,是因为我国民事执行力度有限,这也是债权人纷纷“求助”公安的原因。债权人走到举报这一步,很多时候
24、是与债务人沟通或民事执行无望,看不到希望所致。只要不是金刚不坏之身,都可能被挑出毛病,举报为“犯罪”。我们当然要相信司法机关的公正,但是执法能力、水平不一,仅寄希望司法机关公正执法的风险还是存在的。只要进入刑事程序,企业和个人受到的冲击就是致命的。所以,还是回到根本,借钱还钱,天经地义。拿出诚意沟通,不仅说困难,更要有行动。不仅要先拿出还钱计划,还要尽可能地先做部分履行,债权人看得到希望,就不会走极端。我们按照这个方案,和A公司一起化解了因债务被立案的风险。二、股东内讧2022年3月24日,上市公司吉林华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微电子”)发布一则公告,一起曾经的股东与现股东“厮杀”的内
25、幕被公之于众。当事人王宇峰,于2006年至2014年担任华微电子副董事长,后辞去所有职务。2015年,王宇峰与华微电子实际控制人曾涛之间因为股权纠纷,进行了数年诉讼,最终法院驳回了王宇峰的全部诉求。由此,双方转战下半场,王宇峰通过媒体爆料,华微电子实控人收购股权和配股的资金都来源于上市公司。据公告称,王宇峰还持续栽赃捏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引发监管层关注,上交所向华微电子下发了监管工作函。华微电子及董事长则实名举报王宇峰,在华微电子任职期间,直接实施或指使员工实施侵占公司资产行为。现王宇峰已被吉林警方以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调查。这一幕剧情并不陌生。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中国,1至3年的企业通常死于现金
26、流,3至10年的企业通常死于股东内讧。也就是说,在穿越头三年的生死线活下来,能够盈利的企业,后面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内部如何分配利益。如果做不好这一点,不仅企业走不下去,更危险的是,人也进去了。我们熟知的真功夫、雷士照明、爱多VCD等,都是合伙人内讧,把曾经的创业伙伴送进了监狱。还有结局没有这么悲壮的,人保住了,但是公司发展遭遇了重创,比如比特大陆、健力宝、西少爷等。08如果说,为讨债或经济纠纷而起的外部举报,很有“碰瓷”的感觉,毕竟外人对公司内部的信息掌握有限。那么,股东举报,很多时候都是有凭有据,因为是内部人,彼此知根知底。有句话说:“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华微电子能把王宇峰送进看守所,一
27、定是用证据说话;王宇峰举报实控人收购和配股资金来源于上市公司,也不会都是空穴来风。企业家的牢狱之灾,很多时候都来源于身边的人,只不过外人看到的只是他(她)进去了,看不到的是他(她)是如何进去的。合伙人是事业搭档,但是,这是有前提的,只有合伙时才是“搭档”,闹到散伙的地步,很可能就是你死我活的“对手”。这个对手,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你之前和他(她)肝胆相照,甚至还一起做了“坏事”,所以,他(她)对你的弱点了如指掌。这也是股东内讧往往都是悲剧结局的原因。避免内讧,重中之重是找对合伙人。就像是婚姻,人对了比努力更重要。在漫长的经营过程中,有分歧,有利益冲突很正常。对的人,合作时共赢,散伙时一别两宽。
28、面对内部利益之争,行为有底线的,不会置人于死地;做事有诚意的,协商才有可能。有几点值得强调:第一,合伙人要有良好品行。如何在合伙之前作出判断呢?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就按照老人看人的两条底线:首先,没有不良恶习,有赌博和吸毒等恶习的人,不仅毁掉自己,身边的人也会“搭进去”,因为他(她)们为了钱不择手段。其次,善待家人。如果不能善待身边的亲人,更不可能善待合伙人。第二,赚钱和做事业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没有对错,但是目标不一致,路径就不同,志同才能道合。合伙之前一定要确认双方的最终目标,实现的路径是一致的,这虽然很务虚,但是很重要。第三,按贡献分配利益,是合伙的基本原则,合伙协议要为利益分配留有
29、腾挪的空间。第四,因钱而起的纷争,钱就是解决方案。“破财消灾”是股东内讧的万能解药。只要人安好,诚信在,钱还能赚回来。三、行政监管再回到A公司,第四次被公安机关调查,涉及到的是四年之前(上市期间)不披露重要信息和违规担保的事件,且涉案事实已经被证监会做出过行政处罚,几年后,证监会将该案线索移送公安机关。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09这其实是刑事案件很重要的一类来源,行政监管机关在执法的过程中,将严重的违法行为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做犯罪处理。比如,税务稽查移送逃税案件、海关移送走私案件、环保部门移送污染案件等等。这是现代商业社会企业家犯罪的特点,大部分都是所谓的行政犯,也就是以违反行政
30、法规为前提的犯罪。这些行为在进入刑事调查程序之前,很多都被行政机关调查或处罚过,行政监管往往是刑事立案的前置程序。重要的是,监管机关调查的结论,一般也是刑事审判定性的根据。比如,在证券犯罪中,如果证券监管部门认定相关信息是内幕信息,在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一般会照单全收。要在刑事程序中推翻监管机关的认定,难上加难。所以,一定要重视行政程序,尤其是有听证程序的,应当有理有据地陈述理由,争取最有利的结论。更为重要的是,行政监管程序还可能成为罪与非罪的“分水岭”。理论上讲,只有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违规行为才应移送公安机关做犯罪处理。但是,“恶劣”、“严重”都是主观判断,除了常见的数额之外,主要考
31、察的是认错的态度、改正的行为、造成的后果等。对行政监管程序不同的应对方式,就决定了案件的不同走向。有一个非法采矿的案件,由当地水务局移交给公安。原因在于,被告单位在河道超范围采砂,被水务局做出罚款处罚,并要求其回填、清理河道,恢复河道生态。但是,被告单位一直回避执法机关,且拖延不履行罚款和其他修复义务,水务局认为其态度恶劣,便将案件移送公安,公安以涉嫌非法采矿罪立案调查。在这个案件中,不认错和不履行处罚都是致命错误,这足以让行政监管机关做出违法性质恶劣,向公安移送的决定。这就是典型的错失处理最佳时机,让本可以消化在前置程序中的“小事”酿成了大祸。其实,行政监管和刑事诉讼的目的不同,前者强调的是
32、监管,最终目的是帮助企业纠正错误,面向未来规范经营。后者强调的是惩罚,面对的是过去的错误。在情节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诚恳接受处罚、积极配合整改,监管的目的达到了,就没有必要置企业于死地。仍以非法采矿案为例,正确的解题思路是,首先承认超范围采砂是错误的,这是处理问题的基础。其次认罚,应积极主动履行。如果有困难,可以向行政机关反映。老话说:“伸手不打笑面人”,很多时候,态度到了,没有对立,行政机关就会和企业共同解决问题。10应对行政监管,有如下建议:四、合规改革2020年以来,最高检在全国推行合规不起诉改革试点,提出“办理一起案件、辅助一批企业、规范一个行业”的理念,刑事诉讼的理念从“处罚
33、”向“规范”转变,并且颁布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全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同时,刑法和刑诉法也将做相应修改,将合规作为定罪和量刑必须考虑的法定情节。涉案企业合规整改指的是,企业涉嫌犯罪,检察院如果认为涉案企业值得挽救,可以给一个考察期,指定合规监管人指导、监督涉案企业做合规整改。考察期满后,经检察院审查认为合规整改有效的,可以做出不逮捕或不起诉决定。这是司法机关执法理念的根本转变,刑罚是往之前看,注重的是惩罚;合规则是往之后看,注重的是规范。这对企业而言,绝对是利好消息,企业应该更新观念,与其出现问题后被动应对,不如建立合规管理,事先防范问题出现。高层做出合规承诺,构建合规组织,落实合规计划,是合
34、规体系有效运行的基础。这不仅能防范法律风险,即使在风险出现后,具备合规体系的涉案企业,更能被检察机关启动整改程序;有合规管理基础,更具备有效整改的能力,避免被处罚。总而言之,商业社会,“利益”是矛盾的根源。遇到纠纷,破除对立思维,换位思考、让渡利益;遇到执法,有错认错认罚。避免事态往刑事程序转化,就要把问题解决在前端。尤其在合规改革的背景下,企业更应顺应大势,通过合规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内控力,未雨绸缪好过亡羊补牢。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11第一,行政机关是管理或执法部门,与企业本来就不是对等关系,一切被动和消极的行为,都是挑战权威,结果很可能是鸡蛋碰石头。有错认错,是处理好问题的基础
35、。第二,监管人员也是人,也会有同理心和情绪,与他(她)们打交道的正确态度,是不要制造对立。尊重他人,尊重事实,才有理性沟通。第三,改错也很重要,也就是接受处罚。即使履行有困难,也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先履行。有态度,就会有正反馈,事态才不会升级。12合规,到底有什么用?1、合规是规避风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2、合规能提升企业内部控制能力3、内部控制能力支持企业长期健康发展1、合规是解决方案,不是解决问题2、合规的有效性,在于执行3、执行力,来自公司高层的价值观1、合规计划不能落地执行2、风险不仅来自于内部,还有上下游3、监管是动态的4、企业在发展变化中合规到底有什么用?合规为什么没用?合规是什么?最近,
36、有位做制造业的朋友对我说,他所在的公司去年请律师团队做了合规,但是他觉得没有什么用,这是为什么?他的疑问,实际涉及到三个问题:第一,合规是什么?第二,如果没用,是什么原因?第三,合规,到底有什么用?一、合规是解决方案,不是解决问题合规,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可以分为对内和对外两个部分。对内,公司要求员工的行为符合员工手册和规章制度等,违规最直接的后果,是损害公司利益,最典型的就是内部舞弊和腐败。对外,合规要求公司管理者的决策,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商业伦理。比如,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企业违规排放污水,食品添加物超标,等等。这类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损害消费者权益,破坏社会秩序等,可能招致行政机关的处罚,
37、严重的更是涉嫌犯罪。感觉合规没用,某种程度上就是合规的有效性问题,这不仅是企业家关心的问题,也是执法机关重点考察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做合规是为了解决问题,避免被处罚的风险。没有效果,钱就白花了。对于执法机关而言,最高检实施的合规不起诉改革,将合规的有效性评价,作为是否起诉的依据。因为无效的合规,不能防范再次犯罪,不起诉就没有意义了。朋友之所以问合规为什么无用,原因在于他首先建立了一个假设:只要做了合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是,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合规只是一个解决方案,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是否有效,首先取决于方案是否对症。这涉及到很多具体信息,我们不在此文中讨论。在合规计划对症的假设之
38、下,合规是否有用,就取决于计划能否落地实施。合规,到底有什么用?邹佳铭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13就像减肥,虽然方法很多,归根结底无非是少吃、多动。但是,好吃懒做才是人的本性,所以减肥成功的是少数。合规,本质上是内部纠错措施,执行中的困难重重。二、合规的有效性,取决于公司价值观有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建立了一套合规管理体系,合规就是职能部门或外聘专业人员的工作,公司“坐享其成”就可以了。其实,执行中的障碍,主要涉及到人、财、制度和对外决策四个方面:1、钱建立一套完整的合规体系,是一笔不菲的投入。除了前期搭建合规组织,经营过程中仍需要持续投入。比如,汽车龙头企业吉利汽车集团,2014年起设
39、立合规管理部门委员会,以反腐败合规为核心,从上到下500余名合规人员,覆盖了企业各个角落,这就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同时,在短时期内,反腐合规,必然会导致订单减少。流程控制和岗位制约,也会导致效率降低,这都是消极的投入。当然,投入也是有回报的。据报道,在十多年时间里,吉利集团已查处了数百起不合规案件,挽回经济损失数亿元。最重要的是,合规管理体系也助力吉利走出国门,是成功收购沃尔沃不可缺少的条件。问题在于,我们看得见的是真金白银的支出,看不见的是有效合规带来的收益。2、人企业内部舞弊和腐败,都是人的问题。除了正向的教育、培训,反向的监督、调查和处罚,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有挑战的。(1)高层舞弊高层舞
40、弊一般是公司内部掌握一定资源的人,要么是公司的“老臣”,要么是公司的“能臣”。他(她)们不仅和公司有千丝万缕的感情联系,也往往在公司的运营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4如果他(她)舞弊,对他(她)们的处罚,不仅直接关系到公司的运营和业务,还可能影响公司形象。这不仅需要权衡利弊,还要割舍感情,很多时候是一把手才能做的决定。(2)基层舞弊基层的舞弊,往往发生在特定岗位,比如,仓库保管员、财务人员、运营、采购人员等,这些岗位直接接触财物或者掌控资源,“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对于人性中幽暗的部分,反向的处罚可能比正向的教育和培训更重要,因为只有处罚是通过行动执行制度,这样才能树立制度的权威。但是,处罚
41、是建立在内部举报和调查的基础上。很多大公司虽然有举报和内部调查制度,但是收效甚微。因为这都是得罪人的事,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保护举报人,清除调查的障碍,公布调查的结果,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支持,这些制度就是摆设而已。3、制度现代人几乎生活在一个被制度所织就的大网中,大到法律,小到各种规矩,它们无所不在,也很容易成为空气般的存在。除非被处罚过,我们才能认识到它的存在,并成为行为准则。很明显的例子,就是交规,如果没有罚款和计分制,人们就很难自觉遵守。合规管理也是如此,只有通过处罚建立制度的权威,才是有效的。这就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有要求就有处罚”,比如,公司禁止员工接受供应商的宴请,那么一定要规
42、定违反制度的后果。因为制度都是反人性的,不可能依靠人的自觉。有处罚的制度,才能生出牙齿。其二,“处罚与行为相当”。如果规定员工接受供应商宴请就开除,这样的处罚太严苛,要么根本无法执行,要么执行效果不好,最终都是不了了之。这样的结局,可能比没有处罚更可怕,因为它释放的信号是,做错事没什么,制度不过是说说而已。所以,制度不是拍脑袋决定的事,制定前充分调查、论证,制定后严格执行,才能让制度成为行为准则。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154、对外决策企业的对外决策,必须协调自身与国家、社会公众和其他第三方的利益。如果使他人或国家利益受损,就是风险的来源。在中国公司目前的发展阶段,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43、,决策都是利益和风险之间的权衡,违规某种程度上就是追求利益付出的成本。在这个计算公式下,对外决策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利益?利益简单来说就是两种: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比如,2022年5月,比亚迪再陷废气排放风波,在疫情期间市场缺货的情况下,比亚迪开足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的利益是现成的,这是短期利益。但是,比亚迪要在长沙长期发展,就必须获得周边社区和当地政府的支持,这就要在周边居民的健康、当地的环保和企业的利益之间进行协调。那么,从长期利益考虑,它就应当克制产能,合法合规地排放。第二,如何看待风险?利益很多时候是眼前看得见的,违规风险却具有偶然性。就像逃税一定能少交税,被处罚的风险却是
44、概率。这个概率一方面在于执法的严厉性和公正性,我们不在此讨论。另一方面,则在于决策者的认知。现代商业社会,违法和犯罪,并不仅是我们所熟知的杀人、行贿等,而是由各种法律法规编制的错综复杂的大网,由此产生的犯罪都叫行政犯,它不是一种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知道的恶,而是因为法的制定而产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不知风险所在,才是真正的风险。这就需要企业决策之前,能获取充分、专业的法律建议。有专业的合规人员,合规意见能独立地呈现给决策层,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组织、职权设置等方面的支持,比如,公司赋予合规部门更高的管理层级,实行垂直的考核机制,避免被其他部门所牵制,合规部门应该直接向董事汇报等。这就是合规管
45、理中最为重要的独立性原则。当然,合规也会遭遇中国公司内部人控制的障碍。但是,合规对标的是行政监管和刑事犯罪的风险,这种风险的背后是国家权力。公司控制人可以无视公司治理规则,因为控制权在握。但是,不可能无视合规风险,因为没有人可以对抗国家权力。就此而言,合规管理比公司治理更有约束权力滥用的强制力。但是,对于不考虑长远利益和不计风险的决策者而言,合规仍旧是无用的。对一家公司而言,钱花在哪里,留下来的人是谁,对外决策如何平衡社会责任、第三方利益和自己的收益,最终取决于哪些人、哪些事、哪些利益符合公司高层的价值观。所以,归根结底是公司的价值观决定了合规是否有效。16三、合规,不能绝对避免风险 回答了合
46、规为什么没用,我们再来看看合规到底有什么用?很多企业做合规,都是为了避免违规所导致的处罚,这无可厚非。但是,合规的有效性,还存在一个手段和结果的关系。比如,对于射击运动员而言,专注力就是一种自控力,也是射中目标的核心能力。为获得这种能力,运动员需要接受长期的训练。但是,有了专注力,不等于每次都能射中目标,因为结果受现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合规也是如此,合规是提升企业内控力的手段。但是,企业具有内控力,不能保证每次都达成避险目标,它只是达成目标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最后的结果,受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1、风险来源多元以“老坛酸菜”事件为例,康师傅是被上游供应商所拖累。完整的合规体系,除了公司内部控制之外
47、,还应辐射到与公司关联的第三方公司,比如,供应商、代理商、渠道商、中介机构等。因为风险是可以传导的,这就是第三方合规。风险波及更广的案例是,乐视网财务造假被查,连累多个保荐机构,被一同立案调查的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被聘的其他IPO或定增计划都被中止审查。这就是由金杜律师事务所服务的一个客户波及到另一个客户,不是“连累”,而是被“株连”了。除了上游供应商的连累,还有下游代理商的风险。这在医药行业体现得更加明显,国家为了加强反医药贿赂的力度,将与生产企业具有委托代理关系的经销企业和配送企业捆绑在一起,后两者的行贿视为生产企业的行贿,直接影响生产企业在招采中的信用评价。针对以上监管措施,医药企业的
48、合规中,就有专门的第三方管控,通过尽职调查、定期风险评估等方式,控制上下游的风险。但是,这种控制力终究是有限的,就像我们事后分析康师傅为“老坛酸菜”背的锅,总有点事后诸葛亮。企业在事前堵住所有漏洞,是难上加难。2、监管是动态的监管的职责是发现问题,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升级监管措施,所以监管是动态的。尤其是强监管行业,比如金融、医药、App等,跟进监管步伐十分重要。中国企业家法律风险报告REPORT17以国家对APP的治理为例,主要针对的是个人信息保护。作为一种全新的权利,法律对个人信息的认识,以及监管对它的保护,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总结、一边立法、一边执法。这几年监管的内容从违规收集、使
49、用个人信息,到强制授权、窃拍、窃录,再到开屏弹窗广告、自动续费等各个方面,涵盖的面越来越广,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监管部门不仅发布了一系列文件,还展开了持续的“清朗行动”。企业如果不能及时跟进政策或监管动向,就可能撞在枪口上。据报道,2021年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15项“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累计下架应用程序、小程序2,160余款,关闭网站3,200余家,这些都是持续存在的监管风险。3、风险是随着企业发展变化的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和风险也是不相同的。初创阶段,股权结构最重要,这不仅决定了公司的权力结构,也是公司隐藏在内部的最大风险源,股东内讧是公司解体的最大原因。发展到成熟期,外部要关注
50、的是融资风险。融资,既可能被雪中送炭,也可能是引“狼”入室;内部则可能因为管理层的固化和信息不对称,存在更大的舞弊空间。如果发展到上市阶段,监管重点关注的就是财务、信息披露、违规担保、资金占用等问题,合规的重点是防范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滥用权力,掏空上市公司。所以,没有一套合规方案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合规总是在发展中完善的,识别风险、监控风险、持续改进是有效合规的必经过程。四、内控力,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核心能力合规,虽然不能直接避免风险,但是它是通过一套机制,比如:风险识别、监测、应对和持续改进,提升企业控制风险的能力,这种内控力本身就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最核心的能力。1、小公司立好规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