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改造薄弱学校的基本规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寻改造薄弱学校的基本规律.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探寻改造薄弱学校的基本规律摘自:中国教育先锋网从薄弱学校到标准化学校,从标准化学校到示范性学校,薄弱学校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对薄弱学校的建设进行规律性的认识。学校发展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加强薄弱学校的建设,首先必须把握的是学校发展的共性与薄弱学校建设个性的关系。关于教师的共性与个性薄弱学校首先要遵循学校管理必须全心全意依靠教师的一般规律。管理机制与制度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精神和利益需求,才能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然而,薄弱学校在发挥教师作用的过程中又有自身的特点。实践表明,在薄弱学校管理中依靠教师的关键是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而来自教师办学理念方面的障碍主要是教师在对不同的教育对象
2、及其教育结果的比较中产生的:拿后进生与优秀生比,不拿后进生的现在与过去比,越比越没有信心;看后进生的缺点多,看后进生的优点少,越看越没有耐心;批评后进生的话多,表扬后进生的话少,越批评越没有爱心;只盼后进生快点进步,不愿后进生出现反复,越盼越没有恒心;只知训斥后进生,不知与后进生交心,越训越没有诚心;对后进生的缺点只知烦心,不作调查研究,越烦越没有匠心。教师拿这样的理念去教育后进生,就会禁锢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潜力,是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的。为此,在薄弱学校,校长要依靠教师就要积极地引导教师认识到,转变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教育学生首先要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热
3、爱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在此基础上把科学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育教学行动中,才能达到提高后进生教育质量的目标。关于教育活动的共性与个性薄弱学校的教育工作,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遵循后进生教育的特殊规律,不了解后进生成长的特殊规律,就会产生盲目性,这是薄弱学校建设和后进生教育不能取得成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后进生教育的规律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教育实践去发现、认识,然后运用这种认识指导后进生教育的实践。薄弱学校的教育必须把做人教育放在首位,帮助后进生走上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追求的健康人生之路,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人,怎样做这样的人,做这样的人要克服哪
4、些心理和品德方面的缺陷等。做人教育能够为后进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后进生一旦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理,他们的健康成长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后进生教育如果与做人教育相分离,就会走向歧途。后进生在学习上的特征表明,后进生之所以后进还因为他们缺少基本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的方法习惯。薄弱学校的教学要适应后进生学习的实际,必须把求知教育放在中心地位,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引导他们养成学习的习惯,促进他们提高学习质量。后进生一旦懂得了学习方法,养成了学习习惯,就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后进生的学习质量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才能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关于学校建设的共性与个性薄弱学校同基础较好的学校一样,都要抓教育质量、抓
5、教师队伍、抓管理、抓办学条件的改善等,但是薄弱学校建设又有区别于基础较好学校的特殊性。改造薄弱学校就要从这些特殊性出发制订正确的学校发展策略。全国各地薄弱学校建设的实践证明,加快教育技术或教育手段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是推进薄弱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当然,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首先需要政府进行一定数量的投资,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领导必须具有推动薄弱学校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有了适度超前发展的理念,才会借助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这一条件,引导和依靠教师把现有的、有限的教育现代化设备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会敏捷地捕捉教育手段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的机遇,使薄弱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由理念转变为现实
6、。此外,薄弱学校的特点决定了要在管理机制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通过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机制,营造学校正常的人际关系环境,这对于薄弱学校凝聚长期以来涣散了的人心是至关重要的。一般来说,薄弱学校人心涣散的根源都在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工作薄弱。如果把实行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虚心听取教师意见,不断修正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作为宣传、动员、组织群众的过程,发挥其交流思想、增进了解和加深感情的作用,为教师创造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环境和条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就能够充分调动起来。薄弱学校的校长依靠教师办学的思想和行为包括:具有民主管理的思想,要尊重教师,善于把全体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
7、用于薄弱学校建设的科学决策;具有辩证法的思想,多看教师的长处,鼓励教师不断进步;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能够把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追求工作质量上来;具有灵活的领导艺术,采用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把不同教师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具有较高的协调能力,能够把具有不同意见的教师团结在一起;具有服务意识,为教师政治上的进步、工作条件的改善、业务能力的提高创造条件等。校长通过科学的管理理念、民主的领导作风、高超的领导艺术等自身的影响力来凝聚人心,才是实实在在地、长久地依靠教师,依靠教师办学才能够变为现实。敢于改革和善于改革的关系敢于改革说的是对待薄弱点的态度和改革的决心问题。首先是有没有勇气认识、承认薄弱点的
8、问题。薄弱就是差距,薄弱学校与一般学校在各种办学因素上的差距是现实,是客观存在,不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这种客观存在,改变学校薄弱面貌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就不可能产生明显的效果,甚至成为空话。但是,承认薄弱或者薄弱点,可能意味着我们过去的工作没有做好,是对我们过去工作的否定。所以,承认薄弱或者薄弱点,在现实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敢不敢承认薄弱点实质上反映的是我们的思想路线问题,也就是从实际出发,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的问题。敢不敢承认薄弱点,是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不同的思想路线会产生不同的决策。从一定意义上说,承认薄弱是改变或转化薄弱的开始,对薄弱点认识得越深刻,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措施可能就越正确、
9、越得力。因此,敢于承认薄弱,是敢于改革的起点。没有起点,就没有过程,更没有结果。其次是当我们看清了差距和问题之后,敢不敢改革的问题。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不敢改革的现象,究其原因,除了有时改革条件不具备之外,主要是担心改革失败。但是,如果我们认识到改革的风险是失败,不改革的结果是自行消亡的话,那就宁可冒改革失败的风险,为改革成功付出一定的代价,而决不会坐等自行消亡的结果,为避免失败而断送学校发展的机遇。善于改革说的是改革的方法和途径问题。正确的方法是实现改革决心和目标的保证,所以,选择改革方法和途径必须符合学校工作规律的要求,把改革的政策举措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在这一点上有下述几方面的要
10、求:一是要有利于实现改革方案所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改革要瞄准学校发展的大目标,区别轻重缓急,先易后难地进行。一般情况下,应以管理机制建设为主、为先;在改革的必要条件尚未成熟时,要积极创造改革的条件;在具备了改革的条件后,还要选准改革的突破口,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地进行改革,逐步积累成果,决不能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二是要有利于凝聚人心。薄弱学校的改革面临的困难要比一般学校大得多,特别是面临着人心难以凝聚的困难。因此,薄弱学校既要通过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和符合校情的改革规划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又要尊重教师,洞察校情和师情,在制订和实施改革方案的过程中反复认真地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在改革
11、方法没有得到教职工理解的时候要采取试验的办法,通过试验结果来说服、引导教职工;在改革方法得到教职工的理解和支持的时候,仍然要积极采纳教职工有益于学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以保护他们的办学积极性。实践证明,通过建立教代会、民主评议领导干部、校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保证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是凝聚人心的制度保障。三是要有利于操作。要尽可能减少操作程序和环节,把教职工的精力从关注改革方法引导到关注改革目标上来。如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只要明确在什么岗位,在什么时间,把什么工作做到什么程度即为达到目标,而工作方法则由本岗位的人员去选择。改革方法中的环节设置越少,工作的效率就越高。讲究策略和方法
12、,是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保证。敢于改革是善于改革的前提。下定了改革的决心,才谈得上选择什么样的改革方法和途径的问题。以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改革促进薄弱学校建设的健康发展,正确处理好薄弱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根本出路。学校利益和教师利益的关系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是学校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学校的整体利益和教师的个人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校发展了,教师就有了充分的用武之地,就有了发展自己、成就自己的环境条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校的发展状况与个人利益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发展状况与教师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学校的整体利益得到维护和发展,教师的个人
13、利益才有可能得到维护和发展。当学校处于薄弱状态时,学校的整体利益必然下降,教师个人的利益也不可能得到维护。因此,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既是维护和发展学校整体利益的需要,又是维护和发展教师个人利益的需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必须走改革的路,改革又必然涉及教职工的利益。一般来说,在对待学校管理改革的问题上,教职工比较强调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生活福利问题,领导比较强调学校的教育质量、中心工作和提高教职工素质的问题。因此,在制订、实施学校管理改革方案的过程中,教职工在对改革意义的认识、参与改革的主动程度以及维护个人利益的方式上,都可能与学校领导有不一致的表现,这是正常的。正确把握学校整体利
14、益和教师个人利益关系要坚持如下原则:第一,要坚持在维护和发展学校整体利益的同时维护和发展教师个人利益的原则。把学校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学校利益,才能真正维护个人利益。第二,要坚持个人利益同学校整体利益挂钩的原则。教师收入的主体部分必须与其工作质量挂钩,否则,个人工作的状况就不可能与学校的整体利益真正联系起来。第三,要坚持自觉维护教职工合法利益的原则。学校要通过机制建设客观公正地维护教师正当的、合法的个人利益,反对不正当和不合法的个人利益。第四,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改革原则。教师的个人利益关系到教师积极性能不能调动起来的问题,学校要充分考虑教职工的利益和承受能力。随着教职工改革承受能力的
15、提高,逐步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达到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又维护教职工的利益,努力实现学校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薄弱学校在其形成过程中积累了比较多的矛盾。在这些矛盾中,教育质量不高同人民群众对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矛盾是薄弱学校的主要矛盾,教育质量不高又是主要矛盾中的主要方面,因此,提高教育质量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突破口。薄弱学校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件超常艰苦的工作,要提高相对集中的后进生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教育理念问题。后进生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相对的,是相对于自身原有知识基础上的提高,而不是追求绝对的分数值,这是教师能够树立起后进生教育自信心的思想基础。
16、二是教育教学方法问题。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教师怎样教,教师就要怎样教;学生健康成长缺什么,教师就要教什么,而不是追求按部就班的规范教法,这是因材施教方法在后进生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三是精力集中问题。学校领导和教师都要排除干扰,把主要的时间、力量和智慧集中用来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决不能分散和削弱教育教学力量,这是提高后进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力量保证。四是管理的焦点问题。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工作开展管理工作,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研工作管理、学生学习和行为规范管理、行政人员服务工作管理,都要围绕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个中心进行,决不能为管理而管理,这是提高后进生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
17、保障。当然与此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抓好办学条件、办学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等的改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薄弱学校的主要矛盾,但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使这些次要矛盾经常激化,势必分散我们主攻教育教学质量的精力,影响我们解决薄弱学校主要矛盾的效力。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的关系学校内部管理的问题是薄弱学校形成的诸多复杂的原因之一。薄弱学校一般都积累了比较多的困难和问题,如生源质量低、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管理软弱、人心涣散、办学条件差等。从学校内部来看,导致学校薄弱的根子在管理机制上。由于学校管理软弱无力,才导致了教师素质降低、校风不正、人心涣散、教育质量低、社会形象和声誉差、学生不愿来、家长不放心的结果,使各种办
18、学因素与一般学校拉开了较大的差距。管理机制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性的作用,抓住学校管理机制建设,把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能够逐步提高教师的素质、端正校风、凝聚人心,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教师素质提高了,校风端正了,人心凝聚了,教育质量提高了,社会形象和声誉好转了,反过来会促进学校激励竞争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更有力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软件建设涉及的是人的问题。学校硬件建设涉及的是物的问题。加强薄弱学校建设,首先应该抓好软件建设。抓好办学思想理念、学校管理机制、教师队伍和校风建设,把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对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决不能一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就把眼睛盯
19、在硬件建设上,因为办学的硬件再好也解决不了学校发展的动力问题。如果学校发展缺少动力,再精良的办学条件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学校的软件建设又受到学校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制约。从学校内部来说,有办学理念因素,有学校管理基础因素,有教师队伍素质因素,有教风、学风、校风因素,还有教职工对改革的承受力因素以及领导班子的决策和作风因素,等等;从学校外部来说,有教育方针政策因素,有教师管理和知识分子政策因素,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对学校的影响因素,有社会各界对薄弱学校的评价因素,等等。在这些内外因素中,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此,在软件建设上,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挖掘积极因素的激励作用,克服消极因素的制约作
20、用,建设好符合校情的软件,即符合学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内部管理机制、教风、学风、校风,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等。在软件建设上,要注意防止不利于薄弱学校建设的两种倾向:一是急于求成,建立超过学校实际的软件,欲速则不达;二是坐等观望,甘愿落后。在集中主要精力抓好软件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抓好硬件建设。薄弱学校抓硬件建设要坚持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充分利用原有教学设备的原则;二是新投入的教学设备要坚持高起点的原则。新投入的教学设备要有超前意识,一般情况下,不选择落后的教学设备,而是尽可能选择先进的设备。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教学中具有直观效果好、课堂容量大、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应该作为新投入教学设备的首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建设,是实现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高起点、跨越式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实践中的大量事实表明,当一所学校硬件建设先进、软件建设落后时,它不一定能够成为先进学校;当一所学校软件建设先进,硬件建设落后时,它也不一定会成为薄弱学校。可见,在加强软件建设的同时重视硬件建设,才是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