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DB33/T 2104-2018前言II1范围12术语和定义13基本要求24创新机制25创新过程36创新绩效47激励项目58评价说明6附录A(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7附录B (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8附录C (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需提供材料10附录D(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11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提纲12IDB33/T 2104-2018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以下简称技术中心)评价规范的基本要求、创新机制、创新过 程、创新绩效、激励项目和评价说
2、明。本标准适用于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建筑业企业 constructi on enterprise依法批准成立的,从事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土木工程经营活动的企业,经济上实行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法律上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2.2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 construct ion enterpri se technology center建筑业企业设立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负责制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开展技术研发、创造和运用 知识产权、建立标准体系、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网络等,推进技术创新全过程实施。2.3技术创新 technological
3、innovation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供新的服务,提高 工程质量,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2.4示范工程 demonstration project经省级以上(含)行政主管部门公布并验收的工程项目,包括建筑业创新技术应用、绿色建筑、绿 色施工、建筑节能、新型建筑工业化、建设科技示范工程等。2.5工法method以工程为对象,以工艺为核心,运用系统工程原理,把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结合起来,经过一定工 程实践形成的施工方法。2.6评价 evaluation通过分析计算、观察咨询、研讨论证等方法对机构、部门或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估的
4、过程。技术 中心评价分为认定评价、运行评价和建设评价。认定评价应在申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时进行,运行评价 是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周期性评价,建设评价是指对技术中心的建设情况进行评价。3基本要求3.1 一般要求3.1.1技术中心评价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企业经营管理总体情况进行。3.1.2技术中心应依据本规范附录A进行评价。3.1.3依据本规范进行评价的企业,应按照本规范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的要求,提交材料。 3.1.4评价机构应按照本规范的要求,对企业提交的报告、文件进行审查,出具评价报告,确定评价 等级。对申请评价的企业,应进行现场考察。3.1.5企业可根据本标准进行自评;
5、企业可邀请第三方机构对技术中心进行评价;政府有关部门可委 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技术中心评价工作。3.2评价指标与等级划分3.2.1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绩效三大类,同时设置激励项目。3.2.2评价总得分等于创新机制、创新过程、创新绩效、激励项目得分之和。3.2.3技术中心按评价总得分确定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技术中心评价等 级见表1。表1技术中心评价等级评价得分评价等级小于60分不合格大于等于60分、小于75分合格大于等于75分、小于85分良好大于等于85分优秀4创新机制4.1 一般要求4.1.1技术中心应合理配置内部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建立起与企业创新发展需要
6、相适应的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从创新体系、经费投入、人才投入三方面评价。4.1.2创新体系指技术中心应为企业专门机构,独立建账,具有健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制定企业 技术创新战略、中长期目标和年度计划。4.1.3经费投入指技术中心应建立独立的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研发)经费预决算机制,并对研 发经费使用进行监管。4.1.4人才投入指技术中心应建立起合理的人才经费投入机制。4.2创新机制评价指标创新机制评价指标符合表2要求。表2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创新机制创新体系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经费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研究与试验发展
7、经费占企业结算收入的比重人才投入技术中心人员年人均收入与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之比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占研发经费比重注1: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实施效果:技术中心中长期创新战略具体内容,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 点举措,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进展和保障措施。注2: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技术中心建立明确的组织机构、独立的财务核算体系和健全的运行机制, 包括经费预算制度、组织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注3: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技术中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预决算机制及其实际执行与监管 情况。注4: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报告年度内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经费支出
8、合计,包括企业内部的日常 研发经费支出,当年形成用于研发的固定资产支出和委托外单位开展研发的经费支出。注5:企业结算收入:报告年度内企业确认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主营业务的收入。根据会计“主营业务收入” 科目的期末贷方余额填报。若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中未设置该科目,以“营业收入”代替填报。注6:技术中心人员年收入总额:技术中心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 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收入的总和。注7:技术中心人员数:在技术中心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数目。注8: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在报告年度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 资、奖金、
9、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是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劳务派遣人员工 资总额和其他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之和。注9:企业职工总数:企业在岗职工人数。注10: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外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培训的费用总支出。5创新过程5.1一般要求5.1.1技术中心应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和研发人才队伍,建立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对创新全过程进行管理。创新过程从队伍建设、条件建设、技术储备三个方面评价。5.1.2队伍建设指技术中心应建立一支在整体规模、年龄结构、人员学历及专业资质等方面具有一定 优势的技术人才队伍,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研发工作开展等提供
10、稳定可靠的智力支持。 5.1.3条件建设指技术中心应应通过各类研发平台和创新平台建设,研发基础设施投入和管理,信息 化建设等措施,持续优化企业技术创新条件。5.1.4技术储备指技术中心应建立技术储备管理机制,包括知识产权管理、研发项目全流程管理、长 中短期项目布局等制度,应积极开展外部合作研发,以企业技术积累支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升。5.2创新过程评价指标创新过程评价指标符合表3要求。表3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创新过程队伍建设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占中心人数比重条件建设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和BIM技术应用情况技术储备企业研发
11、项目数近两年中长期研发项目数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企业有效专利数注1: 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企业在册员工中拥有国家建筑业主管部门认定的(一级)注册建设执业资格者 人数。注2: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数:技术中心人员中拥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数目。注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报告年度末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检测、试验等方面的仪器、科研设备、 中间试验设备的原值(账面原值)。注4: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企业以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为目 的,利用信息技术为手段,所产生经费支出的总和。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1)产品研发设计信息化;2)企业生产过程信息化;3)企业经
12、营管理信息化。注5: BIM技术应用情况:BIM技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 应用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过程,在建筑设计、三维可视化、成本预测、节能设计、施工 管理及优化、性能测试与评估及信息资源利用等方面取得成果的情况。注6:企业研发项目数:企业在报告年度当年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仍继续进行研发(制) 的研究开发项目或课题,包括当年完成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 目。从研发项目类型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
13、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注7:近两年中长期研发项目数:企业在包含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研发 项目数。注8: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企业在包含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 研项目数。注9:企业有效专利数:报告年度末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的、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予且在有效期内的 专利数目。6创新绩效6.1 一般要求6.1.1技术中心应通过创新投入和创新过程管理,能显著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明显的技术绩 效、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创新绩效从技术产出和创新效益两方面评价。6.1.2技术产出是指技术中心应掌握产品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14、,能有效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提 升企业效益。6.1.3创新效益指技术中心应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经济效益,建立科技成果转让转移机制,为企 业、行业、区域提供技术服务。6.2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创新绩效评价指标符合表4要求。表4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创新绩效技术产出企业近两年授权专利数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近两年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数创新效益近两年获国家级、省级建筑业示范工程数近两年获省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产值利润率注1:企业近两年授权专利数:企业在含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授权的专利件数;注2: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企业在报告年度末所获得的有效期内国家级工
15、法数目;注3: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的省级工法数目;注4:近两年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的两年内主持或参加制定,在报告年度年末之前颁布,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地方、或团体标准数量;注5:近两年获国家级、省级建筑业示范工程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验收证书的国家级、省级建筑业示范工程数目;注6:近两年获省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获得的省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目;注7:产值利润率:企业在报告年度内销售利润总额与总产值之比。7激励项目7.1 一般要求7.1.1加分项指近五年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
16、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近五 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项四项。7.1.2扣分项指企业经营亏损。7.2 激励项目评价指标激励项目评价指标符合表5要求。表5激励项目评价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激励项目加分项近五年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 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项数扣分
17、项企业经营亏损注1:近五年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 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的五年内获得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 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目,仅指名称完全符合的奖项; 注2: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在企业设立、并经由人事部审核批准的博士后科研工作 站、省级或以上的院士专家工作站数目;注3: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与国际上的科研机构、高 等院校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研项目数;注4:近两年BIM技术应
18、用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项数:企业在包括报告年度在内的两年内BIM技术应用成果获得 省级或省级以上奖项数;注5:企业经营亏损:企业在报告年度的利润总额为负值。8评价说明评价报告包含以下列内容:评价目的;被评价企业类型;评价依据;评价主要方面和具体评价指标;评价所采用的方法;评价基准日和评价报告日;评价数据和信息的来源;评价结果。5DB33/T 2104-2018附录A(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及评价要求见表A.1。表A.1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及评价要求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分值单位评价要求创新机制(30 分)创新体系(8分)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制定与
19、实施效果5定性较好技术中心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3定性较好经费投入(12 分)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制度与执行情况4定性较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企业结算收入的比重8%或万元部.5或 不小于 2500万元人才投入(10 分)技术中心人员年人均收入与企业职工年人均收入之比531.5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占研发经费比重5%32.5创新过程(30 分)队伍建设(9分)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5人350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占中心人数比重4%330%条件建设(9分)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3万元3600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和BIM技术应用情况6定性/定 量较好技术储备(12 分)企业研发项目数6项310近两年中
20、长期研发项目数1项34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1项36企业有效专利数4项38创新绩效(40 分)技术产出(20 分)近两年企业的授权专利数5项35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5项31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4项33近两年主持和参与制定的标准数6项31创新效益(20 分)近两年获国家级、省级建筑业示范工程数5项36近两年获省级优质工程质量奖数5项36产值利润率10%30.4激励项目加分项目近五年获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 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 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3项31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3个31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2项3
21、1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项数2项31扣分项目企业经营亏损5DB33/T 2104-2018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见表B.1。表B.1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企业名称通讯地址主营业务统计行业代码企业负责人联系电话技术中心负责人联系电话联系人联系电话电子邮件联系传真企业网址报告年度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值1企业结算收入万元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万元3企业总产值万元4利润总额万元5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数人6技术中心人员数人7技术中心人员年收入总额万元8企业职工总数人9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万元10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万
22、元11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数人12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数人1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万元14近两年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万元15企业研发项目数项16近两年中长期研发项目数项17近两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数项18企业有效专利数项19企业近两年授权专利数项20企业有效期内国家级工法数项表B.1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续)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据值21近两年获得省级工法数项22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全部有效期内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数项23近两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标准数项24近两年获国家级、省级建筑业示范工程数项25近两年获省级优质工程质量奖项数项26近五年詹天佑奖、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奖、国家技术
23、发明奖、国家科技 进步奖、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项27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数个28近两年企业与国际科研机构合作研发项目数项29近两年BIM技术应用成果获省级及以上奖项数项注1:此表印鉴须与填写企业名称一致;注2:报告年度指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 间范围,如无特殊说明,均为报告年度。11附录C(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需提供材料C. 1企业对报送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承诺企业承诺所报送资料真实、完整,并加盖企业公章。C. 2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工作总结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应按照本
24、规范附录D(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进行 编写,工作总结应按照本规范附录E(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提纲)进行编写。C. 3建筑业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填写本规范附录B中的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运行情况表,并加盖企业公章。C. 4研发项目情况和研发活动及相关情况填写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项目情况(107-1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活动及相关情 况(107-2表),未列入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研发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 表格格式填报后提交。C. 5企业报告年度审计报告包括企业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大型企业集团应将与企业主
25、营业务相 关下属企业(包括分公司、子公司和控股公司)的107-1表、107-2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 量表等进行合并填报。C. 6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主要包括:技术中心一级注册执业资格人员情况及其证明材料、技术中心高级职称人员情况及其证 明材料、企业专利信息及其证明材料、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修订)标准情况及其证明材料、企业有效 期内的国家级和省级工法情况及其证明材料、企业获示范工程情况及其证明材料、企业获优质工程奖情 况及其证明材料、企业获詹天佑奖等国家级或省级奖项情况及其证明材料、信息化投入情况、技术开发 设备及其原值清单、其他有关情况及其证明资料。附录D(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
26、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D. 1企业的地位和作用D. 1.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 等级、产值与结算收入、利润、市场、技术来源等。D. 1.2企业的行业地位和竞争力。结合企业在行业内的发展水平,分析企业在本行业的领先地位和竞 争优势,与国内外同行业企业相比所具有的规模、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D. 1.3企业对本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主要是企业对、通过行业技术进步对结构调整、节能减排、 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示范和带动作用。D. 2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成绩D. 2.1企业技术中心基本情况。包括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包括组
27、织管理体系建设、 规章制度建立、研发项目管理、研发经费使用、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知识产权发展、技术服务等。 D.2.2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资源整合情况。包括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建设情况、研发经 费投入情况、研究开发和试验基础条件建设情况、信息化建设情况等。D.2.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产 学研合作等。D.2.4企业技术中心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包括形成的核心技术(重大产品创新、工 艺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自主知识产权情况(企业已获得有效专利、当年被受理的专利、主持或参加 制定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发表论文情况等)
28、、主要创新成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D.3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和规划D.3.1企业制定未来510年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情况,及该战略对企业总体发展目标的支撑情况。D.3.2企业近期在技术创新方面拟实施的重点举措,包括技术发展目标、创新条件建设、创新人才集 聚、重点研发项目等方面工作的部署和安排等。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编写提纲E. 1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分析企业所在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企业近两年的经营管理情况,阐述企业主 营业务以及企业在该领域中的竞争优势。E. 2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包括近两年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或调整,分年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
29、业秘密可作技术处 理)。E. 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运行包括企业近两年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组织 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情况等)、合作创新情况(产学研合作、企业合作及国际合作)、 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E. 4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包括企业近两年年度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掌握程度和产品的自主创新情况、资 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创新情况。E. 5企业技术创新成果技术中心近两年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及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支撑作用,包括核心技术及自主 知识产权情况,如相关专利、标准、工法的编写等。E. 6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近两年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过程中信息技术的运用,包括BIM技术等信息技术 应用情况。E.7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对前文未提及的技术创新特色工作进行介绍,包括工作概况、进度、成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