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第三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第三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人教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第三课时认识米和用米量【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对1米的印象,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际测量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能力,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建立对1米的印象,知道1米=100厘米。【教学难点】用“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教材分析】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是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学生接触“米”比“厘米”的机会少,所以教学中紧密结合生活实践,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
2、巩固长度观念。初步接触厘米、米,有的学生会混淆两个概念。借助一些趣味练习,帮助学生区分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课时安排】来源:学,科,网Z,X,X,K 1课时【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1.填一填。(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2)(1)( )是较小的长度单位。(2) 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的长度是( )。(3) 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2.谈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收获了什么知识?(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知道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那么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还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吗?为什么?来源:学_科_网这节课,我
3、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二、情境导入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小明想知道黑板的长度,于是拿着尺子测量起来。(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3)想一想,用尺子测量怎么样?学生回答,用尺子测量太麻烦,黑板那么长,而尺子又那么短。师强调:可以用较长一点的尺子米尺来测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来源:学.科.网出示例4。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4)2.感知1米有多长。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刻度。(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5)师:我们张开双臂的长度,也就是1庹长,约1米。与1米相比较,我们的身
4、高都比1米长。3.出示例5。在米尺上看看1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6)来源:Zxxk.Com学生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10个10 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100个) 让学生数并作答。(板书:1米100厘米)师生总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7)4量出长绳的长度。小组合作测量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测量时刻度0对准绳子的左端)接着量2米、3米来源:学科网5.知识巧记。(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8)长度单位很简单,米和厘米最常见。之间进率是10
5、0,灵活应用是关键。6.易错举例。课件出示易错题:96厘米1米。(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9)让学生找出计算的错误,并总结错误的原因。三、巩固拓展 1.填空题。(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0)(1)想一想:怎么解答?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学生汇报交流。(3)师:解答此类问题,要熟练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并进行计算。2.课件出示:把两根5米长的木棍接起来,捆在一起的部分长1米,接好后的木棍长多少米?(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核对结果。四、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自由发表想法)(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2) 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
6、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五、作业设计完成主题课堂作业对应内容。(多媒体课件出示幻灯片13)【板书设计】认识米和用米量测量较长的物体 厘米 m【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教学长度单位“米”的认识,并教学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学生在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后,又要认识的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这节课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他们对于一米到底有多长心里完全没有数。所以,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1米的概念。(1)猜:1米大约有多长?问题一出,学生便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的看法。当教师出示一把米尺,告诉学生这就是1米时,学生也学着教师的样子双手比划着1米大约的长度。(2)量:告诉学生1米的长度,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两人拉线,两人用刻度尺测量,这时就有小组得出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3)比划:四人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拉一拉线的长度,感受一下一米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张开两臂比一比,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米的长度,接着便闭上眼睛想1米的长度,建立起1米的表象。然后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大概是1米,再通过比较1厘米和1米的长度,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用米作单位是量比较长的物体。课堂上学生参与面还是比较广,大多数学生兴趣还是比较浓。 本节课将身边的事物与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去实践、去体会、去感悟、去思考的平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学习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