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小学教育小学考试小学教育小学教育.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1 页“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 第 134135 页。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2.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脱离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
2、”的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师用具:卡片、5 个药瓶 学生用具:卡片 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里有 3 瓶钙片,其中有一瓶少了 3 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2)独立思考。教师鼓励大胆设想,积极发言。(3)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天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重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3、轻的一端就会)。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 3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教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地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楚 (3)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利用砝码);利用推理(教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说的是“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教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砝码称出每瓶的重量再进
4、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似的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的是少的。3.揭示课题。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2 页 综合比较几种方法(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重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板书课题:找次品)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二、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1.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
5、现在有 5 瓶钙片,其中有一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 5 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2)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3)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教师帮助板书示意图。教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4)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5)教师小结: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还可以。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这样的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三、解决 9 个零件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 1.出示
6、问题:有 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重一些),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教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2.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教师帮助梳理分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3.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提示学生把可能出现的结果考虑全面。4.全班汇报。教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几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5.教师先引导学
7、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小结:把 9 个零件分成 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四、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 3 份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学生猜测。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果有 12 个零件,其中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定能找出次品?(平均分成 3 份,即4,4,4)。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学生汇报:3 次。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分法能不能让称
8、的次数更少。还有哪些分法?(2 2 8)(3 3 6)(5 5 2)(6 6)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脱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师用具卡片个药瓶学生用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创设情景自主探索出示钙片提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天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
9、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3 页 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小结:这样看来在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 3 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五、巩固练习 完成 P136 练习二十六的第二题:有 15 盒饼干,其中的 14 盒质量相同,另有一盒少了几块,如果能用天平称,至少几次可以找出这盒饼干?独立思考,在纸上进行分析。全班汇报。教师指导学生在汇报时重点阐述: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可以找出这
10、盒饼干?小结:在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时候,我们把待测物品分成 3 份,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够准确快捷地找出次品。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六、拓展训练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
11、“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12、”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刚才我们我们分析的9、12 和 15 都是刚好可以平均分成 3 份的数,假如遇到不能平均分成 3 份的数,例如 10 个、11 个又该怎么分呢?大家猜猜,可以大胆地试一下,看看哪种分法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我们下节课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助纸笔对找次品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出解决这类问题的最优策略经历由多样到优化的思维过程以找次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学重点经历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的思维过程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教学难点脱实物借助纸笔帮助分析找次品的问题教学具准备教师用具卡片个药瓶学生用具卡片教学过程一初步认识找次品的基本原理创设情景自主探索出示钙片提报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秤称你选择用什么称来称用天平称教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学生留出思考空间但是可帮助发言学生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第页学习必备欢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