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干部改革试验工作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政干部改革试验工作讲话.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党政干部改革试验工作讲话同志们:国务院正式批准*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标志着*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也进入加快推进阶段。今天,召开全市党政干部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推进*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党政干部大会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和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四个问题:一、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加快推进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承担着重大的历史
2、使命。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对*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任务、重点内容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到2012年,“*市的集聚、辐射、服务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对*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也寄予了很大的期望。罗清泉书记在全省党政干部大会上提出,“实现*城市圈一体化发展,要充分发挥*市的龙头作用,*的实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决定着试验区建设的进程,*不仅是城市圈的核心,也是全省的龙头”。*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我市多年来难得的机遇。而“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从某种程度上
3、说,比中央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抓手更实、推动力更大,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两型社会”改革试验是我市富民强市千载难逢的契机,是我市解决科学发展路径、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宝贵先机,也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探索发展新路的重大历史使命。同时,“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对我们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考验的是我们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是我们统筹协调、宏观驾驭的能力和水平,是我们的综合素质和思想作风。我们必须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敢闯敢试,以只争朝夕、“一天也不耽误”的精神,实现“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的新突破,开创我市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在推进改革试验中,我们要在以下方面形成共
4、识:第一,“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两型社会”建设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刚性的约束条件。但建设“两型社会”决不是要放慢发展、抑制发展,而是在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的第一要义同样是发展。如果把发展抛掉,就谈不上“两型社会”建设。但发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是新型的发展,是为了改变“先污染、后治理”和“先破坏、后补偿”的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同时,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建设“两型社会”,也就是要构
5、建一个生态良好、人人安居乐业的宜居环境。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两型社会”,也要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兼顾,做到“五个统筹”。建设“两型社会”也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城乡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总之,“两型社会”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第二,“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关键是要做强做大*自身。*城市圈是以*为核心的城市圈,*的实力和辐射带动作用如何,决定着*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进程。*市这几年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实力还不够强,对周边城市的带动力和辐射力还有限。在我市推进改革试验的过程中,要按照
6、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积极参与城市圈“五个一体化”建设,但首要任务是做强做大自身,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和城市承载力。在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升级、自主创新、金融中心建设、扩大对外开放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力争早日成为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增强对周边城市经济社会的辐射能力,通过*的发展带动城市圈的整体发展。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三,“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必须充分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全局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的探索和创新,任务艰巨而繁重。仅靠少数部门、少数区是万万不行的,必须依靠全市上下共同参与、合
7、力推进。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坚决克服等待观望的思想认识和畏难情绪,站在全局的高度,以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作为,结合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大胆推进改革试验。要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部门协调的协同工作机制,既分工明确、落实责任,又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确保我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各项工作全面协调推进。二、率先突破,建立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其核心是改革创新,动力也是改革创新。只有通过改革,破除那些不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确保“两型社会”建设的顺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国家给我们的最大资源,就是在改革创新方面的先行先试权。这就要求我们
8、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不等不靠,大胆地试,大胆地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牢牢掌握改革试验的主动权。要支持勇于改革的干部,允许失误,宽容失败,崇尚成功,充分调动和保护改革者的积极性。要把中央的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同*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找准改革试验的突破口,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在改革中要敢于走自己的路,打破条条框框,只要是阻碍“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都要勇于“破”,只要是有利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都要敢于“立”。要抓住关键环节予以重点突破,力争为推动*城市圈乃至全国体制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提供经验,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
9、。一是要探索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两型社会”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制度创新,逐步建立起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促进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体系与生态体系的建立,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发展效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合理布局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完善资源回收及综合利用体系,加快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建立节能减排新机制,建立新建项目准入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综合运用价格、收费、税收、财政、金融等经济杠杆,促进资源节约。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节能减排投入机制
10、,建立重点节能减排项目实施和推进机制,建立节能减排的监督管理机制。减排目标是刚性的、指令性的,要加强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和问责制,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创新滨江滨湖生态建设机制,探索建立“统一规划、分工负责”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完善水环境治理机制,建立水生态修复机制。二是要探索建立适应新型工业化的体制机制。*正处于加快重化工业发展的工业化中期,探索走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的重要战略任务。要加快科技体制创新,优化配置*地区科教资源,推动“创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在工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转化体系,健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
11、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快金融体制创新,力争在发展区域性银行、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壮大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大型产权交易市场、推动保险改革试验等方面取得突破,尽快形成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一批大型混合所有制企业集团;以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为重点,大力扶持民营企业发展,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建立培育绿色消费模式的体制机制,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改变公众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科学、合理、适度的绿色消费。探索促进扩大开放的体制机制。以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为重点,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口岸管理制度改革、综合保税区和服务外
12、包基地规划建设,创新涉外经济体制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建立符合国际通行标准、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合作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走出一条外源性和内生性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三是要探索建立适应城市化发展新路的体制机制。探索城市化新路是“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的理念,建立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实行城乡规划一体化管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探索主体功能区规划管理新模式,在财政转移支付、绩效评价考核、环保分类管理、建设用地调控、产业结构调整、公共服务投资等方面,探索实行与主体功能区相配套的政策。完善城市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创新基础
13、设施建设投融资机制,加快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土地流转和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约利用、节约利用制度,完善区域土地储备和供应统筹制度,创新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制度。尽快建立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试验,建立健全有利于缩小乃至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四是要探索建立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体制机制。“两型社会”建设,需要有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适时推进机构
14、改革,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推行公共服务外包,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可由社会承担的行政、事业职能逐步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完善审批系统。加快发展电子政务,加强公共服务窗口和公共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服务水平。创新“阳光政务”,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市民、企业对政府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强化行政过错责任追究。进一步完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以“让权、定责、分利”为原则,加强市级宏观调控,赋予各区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和城市管理权,激发基层积极
15、性和创造性。三、注重实效,围绕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根本目的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市这几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城市面貌变化很大,但发展不够仍是当前*最大的实际。我们要把“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和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两型社会”建设的成效体现到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上来。(一)着力发展循环经济。从理论上讲,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要积极
16、探索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一是要建立企业内部的循环体系,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创建一批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在钢铁、有色、化工、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大力推广循环生产和清洁生产,实现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二是要建立企业之间的循环体系,组成生态工业链,最近我在青山区调研时发现,武钢、武石化,船舶制造、工业建材之间就可以形成一个产业循环链,高炉废渣可以作为建材工业原料,电厂的粉煤灰可以进入水泥生产,武钢的余热可以给武石化用,等等。这样产业间就循环起来了,可以节约能源资源,又利于环保。三是建立社会整体循环体系,大力发展绿色消费市场和资源回收产业,也就是所谓的静脉产业,使
17、生活领域中的废弃物转移到生产领域,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合回路。要构建这样的循环经济体系,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当前要建立完善的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技术、法规体系,建设好东西湖、青山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阳逻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做好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在青山区、*化工新城和阳逻开发区,加快构建区域大循环经济发展试验区。(二)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构建符合“两型”要求的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两型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两型社会”建设离不开两型产业的支撑。“两型社会”建设并不是要消灭高耗能的产业,从国计
18、民生的角度来看,这些产业是必须的,从*的实际来看,产业结构偏重,我们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资源、环境的压力势必将增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打造8个千亿产业的过程中,把握“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循环经济的特色。一方面,我们现有的钢铁、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四大支柱产业中,有些产业能耗较高,要严把节能减排关,实现清洁生产和集约节约发展,推进资源利用循环化,淘汰规模小、装备简陋、缺乏改造能力的企业,引导有能力的企业转产低污染、高附加值的领域。钢铁、汽车产业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加快技术和产品升级,加快节能降耗减排步伐,提升钢材深加工产品、汽车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能源环保产业、创意产业和
19、现代物流业,这四类产业都是能耗较低或有助于降低全社会能耗、提高环境保护水平的产业,符合“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要通过7-8年的努力,基本构建“两型社会”发展的产业基础,力争使*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三)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项目是载体,抓发展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抓生态环境也要靠项目推动。要以规划为指导,谋划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项目库,抓好已经和即将启动的重大项目建设。在重点产业项目方面,着力组织实施好80万吨乙烯、东风本田二厂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全力支持中芯国际*工厂、富士康基地等项目建设。在功能区建设方面,加快推进*化工新城、王家墩商务区、阳逻钢材深加工基地、临空经济区、保
20、税物流中心的建设;整合*、鄂州、黄冈分散的港口资源,加快*新港建设步伐。在环境保护方面,组织实施好汉阳“六湖连通”和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在基础设施方面,明年内要启动天河机场三期,加快实施21个铁路项目建设。这些重大项目的实施,影响将是长远的,务必抓紧抓好。各区、各部门都要在策划设计重大项目上下功夫,项目选择范围要广,既要有产业项目,也要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要有社会建设项目;项目策划起点要高,要与国际接轨,规划设计要保证几十年对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能起到支撑作用;项目实施眼界要宽,要突破行政区划,整合利用圈内各种资源,做到互利共赢;项目建设办法要多,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要善于利于市场机制
21、,广泛动员社会资源投入项目建设。要建立重大项目建设的金融支撑机制。(四)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始终围绕解决民生问题来展开,而不是两张皮,不仅要使市民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参与者、支持者,更要成为受益者。每个群众从自己每一年生活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生活环境的不断美化优化中,实实在在感受到“两型社会”建设的好处,这样市民就会成为更加主动的建设者。可以说解决民生问题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建立民生发展指标体系,抓紧研究制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切实改变以gdp为主的考核体系。要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如看病难
22、、看病贵,上学难等问题,这既是一个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也是公共资源高效利用的问题。要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和住房、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要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四、加强组织领导,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提供坚强保障“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是一项全新的重大课题,也可以说是一场发展的革命,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机制,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
23、“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探索实践上来。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完善工作机制,切实担负起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组织协调和推进工作,研究解决重要问题,审定各项专项改革方案。各区、各开发区、各部门要迅速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各区各部门主要领导要对本地本部门“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负总责,亲自抓。要加强学习,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切实提高领导“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统筹协调,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当前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促进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二要狠抓改革试验的各项
24、目标任务落实。我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常务会都原则通过,我们要按照方案和行动计划的要求狠抓落实。要强化项目推进机制。对于已经确定的一批改革试验项目,要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到单位,建立项目领导责任制,确保责任落实。要突出重点,对大东湖生态水网工程、*新港、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等一批重大项目,要力争早日立项、开工、建设。要完善督促检查机制。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要加大对项目实施情况的督办检查,定期通报进度,保证改革试验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要完善考核体系和评估机制。要把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尽快量化各项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和评价标准,完善指
25、标考核体系和评估机制,确保改革试验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三要积极营造改革试验氛围。要进一步利用报纸、电台、电视、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深入宣传“两型社会”改革试验的重大意义和改革的新进展、新成果、新经验,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继续鼓励全社会为改革试验献计献策,充分调动方方面面支持、参与、推动改革试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参与改革试验的良好风气。要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动地方立法,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转化为国家意志,落实到企业、社区、学校、机关单位和每个家庭。四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的领导。*“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离不开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市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和中央、省有关部门对口衔接,多汇报、多沟通、多争取。结实各自的职能,积极策划改革试验项目,争取中央各相关部委对*改革试验予以更大支持。同志们,*“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号角已经吹响,征程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奋力进取,扎实推进改革试验的各项工作,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尽快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道路,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