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查.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5848804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查.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展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调查加快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有利于破解资源要素制约,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集聚创新人才,提升城市品位。为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我们深入泗门镇、朗霞街道、阳明街道、经济开发区,以及部分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赴萧山、鄞州等兄弟县(市、区)学习考察。在此基础上,多次进行分析讨论、学习借鉴和总结提炼,现将调研成果报告如下。一、我市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近几年来,我市立足产业特色和现实基础,紧紧抓住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良好机遇,把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作为实现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通过大力推进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循环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成为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加速器。当前,我市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总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1.新兴产业初具雏形。进入“十一五”时期以来,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形成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与信息等四大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据初步统计,截至年底,全市四大新兴产业的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155亿元,占全市规上企业产值的18.7%。其中:新装备46.8亿元,新材料50.0亿元,新能源9.5亿元,光电与信息48.7亿元。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基地建设初见成效。我市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基地先后被宁波市政府认定为宁波市新兴产业基地,照明器材与新光源产业基地即将被认定为浙江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

3、2.发展领域逐步拓展。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引进,我市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在新装备产业中,自动化控制设备、节能型电力设备、医疗器械设备、高档精密塑料模具、高性能场馆专用设备等领域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大丰实业、鑫高益磁材、通迪锻造、远东制模等一批企业脱颖而出。在新材料产业中,加快推进了纳米改性塑料、电池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等领域的发展,引进和培育了江丰电子、金和新材料、登天氟材等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高科技企业,江丰电子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用铝和钽溅射靶材产业化关键材料技术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引导项目,“薄膜液晶显示器用超高纯铝靶材制造

4、技术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一五”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在新能源产业中,光伏领域率先取得突破,百事德太阳能等企业正在逐步发展壮大,成为推动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在光电与信息产业中,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子、光电仪器、节能灯具、绿色灯具等领域也取得长足发展,涌现出舜宇光电、燎原灯具等一批领军企业。led照明应用领域,呈现出整体推进态势,在近期组织的半导体照明(led)产业现状调查中,反馈问卷调查表的35家企业年实现销售15.6亿元,呈现快速发展态势。3.创新体系日益完善。为顺应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与信息等新兴产业发展,我市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力度,深化与科研院所的

5、“产学研”合作,不少企业已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科院材料所、宁波大学等院校建立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新兴产业列入国家的重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逐年增多,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5家,总量居宁波市第三位。其中: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领域28家,占高企总数的37.3%;新材料领域17家,占总数的22.7%;电子信息领域15家,占总数的20%;其他领域15家,占总数的20%。我市已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3家,宁波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有一半以上的技术中心为涉及四大新兴产业的企业所创立。与此同时,十大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

6、快,在去年已有6家公共服务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上,今年新培育的注塑模具cae技术平台、工业自动化研发中心、灯具和电子信息研发中心3个公共服务平台已于5月份开始试运行。4.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委、市政府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新兴产业发展,多次强调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这几年来的实践,我市已经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特色、依靠科技创新发展新兴产业的路子。为进一步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把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发展的载体不断完善,市科技创业中心、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努

7、力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主战场。目前,市科技创业中心3幢孵化楼已建设完成,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完成投资3846万元,已入驻科技型初创企业15家。其中:电子信息产业9家,医疗器械产业2家,新材料产业1家,研发机构3家。二、我市新兴产业发展难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新兴产业代表着未来发展方向,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是可以产生超常规发展、爆发式增长的高端产业。年月,总理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中国立足当前渡难关,着眼长远上水平的重大战略选择,并解答战略性新兴产业须符合的要点有:一是产品要有稳定并有发展前景的市场需求。二是要有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未来可能发展成支柱产业。三是能带动一批产业的兴起。战略性新兴产

8、业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的特征。目前我市新兴产业的发展虽已起步,但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难点及存在问题表现在以下六方面:1.新兴产业在工业经济中的地位尚未突显。我市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企业具有体制好、活力强、机制活等优势,但也存在着企业单体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中低档产品为主等劣势。全市工业经济中,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年度,家用电器、塑料模具、机械五金、化纤纺织等四大传统产业实现产值58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7%。以家电、模具、灯具、水暖器材、消防器材、电动工具、工量具、不锈钢、汽摩配件、裘皮服装等

9、行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区块,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支持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引导和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上虽有起步,但由于起步较晚,引导乏力、措施不强等原因,使目前我市新兴产业的规模总量不大,所占的比重不高,与周边地区的差距拉大。2.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共识尚未真正形成。从乡镇、街道走访调研情况来看,基层的同志虽然都谈到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性,但是对于如何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思考的不多,办法更少,措施缺乏。由于新兴产业具有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也存在着市场认可时间较长、见效速度慢等不足,我市民营企业、民营资本主动涉足新兴产业的意愿还不够强,安逸现状,怕冒

10、风险的现象在企业界队伍中较为普遍。3.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得到了迅速发展,政策的引导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新兴产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政策引导的合力,政策的立足点仍以扶持传统产业发展和“普降细雨”式的运作为主,而一些新兴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为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广东江门市出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led产业发展暂行优惠办法;山东泰兴市对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项目优先安排土地,并在水、电、气等方面优先保障,项目投产后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按比例返还给企业。反观我市,除个别企业外,我市大多数涉足新兴产业的企业所能得到的政策支持基本上与普

11、通企业一致,政策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导向作用不够明显。与此同时,全市17个工业园区(乡镇工业功能区)同质发展,全市缺乏专门的新兴产业集聚区。4.新兴产业的发展层次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新兴产业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受制于企业高科技人才缺乏、整体创新意识不强等因素制约,新兴产业发展所处的层次仍然较低。涉足新兴产业的企业数量虽然不少,但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没有掌握核心技术,生产方式仍以组装加工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处于新兴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和价值链的低端。仅就我市发展相对较好的led产业来说,在对全部35家调查企业结果看,绝大多数处在led产业链应用环节,仅有5家企业

12、介入led封装环节,缺乏核心技术的led芯片生产企业,总体上处在led产业链的低端。与此同时,我市新兴产业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缺少能在行业中拥有话语权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缺乏具备明显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新兴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还没有真正走出创新与高端发展的新路子。5.发展新兴产业的人才有待进一步集聚。人才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也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推动力量。近几年来,我市不少企业虽然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但从总体上看,人才的力量仍比较单薄,人才的数量累积远远跟不上新兴产业扩大的需求,真正学历高、资源足、高层次、复合型的技术带头人才相当短缺,高级技工、工程师、专业设计人员、销售和管理人员缺口

13、大、断层多,致使产业研发、技术创新力量不足。与此同时,集聚人才的外部环境也有待优化,由于受城市规模限制,高层次人才开展交流研讨的场所缺、机会少,知识更新难,高技术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深入,部分企业科技人才被边缘化现象依然存在,与管理岗位相比,研发人员收入待遇相对偏低,影响了创新积极性。6.发展新兴产业的融资难题有待进一步破解。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资金短缺是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我市工业企业的创业资金主要来源于积累或家族集资,企业涉足新兴产业后,资金需求量大大增加,不少企业资金较为紧张。从融资渠道看,我市风险投资环境尚未形成,风险投资机构少、规模小,

14、现行的上市融资、发行债券、信托融资也仅仅是名义上的融资手段,得益的企业凤毛麟角,银行融资仍为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我市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银企对接活动,缓解了部分企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对于大多数工业企业而言,由于存在以下一些原因,仍难以实现较为理想的贷款需求。一是新兴产业风险大,不确定性大,以“审慎原则”为第一要务的银行经营要放款给这些企业,自然是慎之又慎。二是抵押贷款的运作机制不规范,企业用固定资产抵押贷款评估随意性大、手续繁杂、条件苛刻、抵多贷少,同时存在无形资产登记难、评估难和流转难、贷款更难。三是部分企业管理不规范,没有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报表不反映企业的真

15、实信息,导致信用程度不高,被银行的授信评级制度拒之门外。三、推进我市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抓住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大力推进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化解资源要素制约、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重新赢得区域竞争新优势的唯一出路,应成为“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此,特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营造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大环境。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利时机,提高对发展新兴产业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继续解放思想、加快改革创新,以思想观念的大转变带动新兴产业的大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创新创业,努力

16、形成政府强力推进、全社会支持发展,企业主动参与的共识与氛围。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建议成立市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新兴产业发展例会制度,负责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加强对推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及时解决新兴产业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地区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指导和协调本地区的新兴产业发展工作。二是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激励力度。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和落实扶持新兴产业发展有关税费减免、奖励扶持相结合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优化发展环境,完善激励机制。三是要建立产业监测及考核制度。要建立和完善新兴产业的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制度,加强对新兴产业的统

17、计分析工作,把握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各地发展新兴产业的考核,以考核来促进各地重视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四是要加强舆论引导。要发挥新闻媒体、网络、社区宣传栏等作用,以鼓劲、鼓励、鼓舞“三管齐下”,提升企业家发展信心。要围绕新兴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撑作用、各地发展新兴产业的举措、新兴产业重点企业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等方面,积极做好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在全市形成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五是要强化服务。市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创新工作思路和活动载体,创造性地服务新兴产业的发展。经济、科技主管部门更要深入研究政策走向,及时掌握上

18、级的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健全对上协调工作机制,积极筛选申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确保项目申报的完整性和可批性,努力使更多的项目挤进国家、省和宁波市项目盘子。2.明确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大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受到市场前景、技术支撑、成长潜力、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等要素影响,产业技术特征是决定战略性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我市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明晰产业发展导向,积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投资新兴产业。二是坚持资源整合、重点突破。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提供良好的新兴产

19、业孵化和创业环境。三是坚持外引内联、产业延伸。鼓励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以高科技企业和高新技术项目为带动,集聚关联企业,提高项目集成度和关联度,推进产业链式延伸发展。四是坚持创新机制、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完善良好的推进和开发机制,促进新兴产业快速集聚提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建议把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光电与信息、创意产业等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新兴产业。新装备产业要注重与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的对接,积极培育对产业升级影响大、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一批重点产品和行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和延长产业链;新材料产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继而以优势

20、企业集聚产业链,以自主创新形成核心竞争力;新能源产业要积极拓展发展领域,抢占市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支持新能源电池、太阳能光热利用、生物质能和地热利用等项目;光电与信息产业要以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为重点拓展领域,引导与鼓励企业加强技术储备,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电子信息企业的战略合作,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创意产业主要是推进创意设计和咨询策划。3.建设承载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大平台。先进地区的经验表明,设立高新技术园区并很好地加以建设和运作,是发展新兴产业主要模式,也是体现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的有效形式。为此,要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园区建设,将其作为我市发展新兴产业的重

21、要载体。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作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更要注重新兴产业的发展,抓紧完善园区发展规划,预留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市科技创业中心、阳明188文化创意园、凤山六宝创意园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增强集聚能力,努力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又一增长极。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公共服务平台与企业间的供需对接,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平台在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服务保障作用。4.培育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大企业。采取内生与外引并举的方式,着力培育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在外引方面要始终坚持“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的理念,要以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以及泗门镇、阳明街道、马渚镇等工

22、业功能区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招商引资软实力,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发展的大平台。按照围绕产业选项目、围绕项目壮产业的思路编制好新兴产业招商项目库,并对项目库的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要紧紧围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行业领军企业以及新兴产业密集地区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招商活动,注重产业链招商,集中优势资源抓好紧缺项目的招商。对一些有意落户的企业要真实掌握企业来姚投资的目的,今后发展的蓝图,以便更好地做好服务工作,出台有效的举措。对其中的重大项目,按照企业承诺什么、政府兑现什么的原则,实行“一事一议”,使企业能看到发展的前景,得到发展的实惠,增强发展的动力。在内生方面,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择优选择

23、一批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制定出台专门的扶持措施,使之成为我市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企业,带动和增强我市新兴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要按照国家产业导向,加快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推进资源消耗型产业的梯度转移,为新兴产业发展留下空间。要进一步优化发展软环境,营造一个安商亲商扶商的氛围,努力使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涉足新兴产业的企业在本土发展壮大。5.推进新兴产业企业技术提升大战略。技术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关键,只有拥有了核心技术才能获取高附加值,才能够拥有行业话语权。为此,要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后盾、高校院所为依托、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支持企业特别是产业龙头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

24、术中心,加大新产品研发,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实施品牌战略,提高自有品牌的比重。在挖掘科技创新内在动力的同时,还要善于借助外力,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高端、核心技术的引进和孵化,进一步创新产学研合作方式,提高产学研对接交流活动成效;要加大对联合开发项目、新兴产业产业化项目的补助额度,鼓励企业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科技型公司开展技术引进(开发)合作,共同承担国家、省级科研课题;要大力实施专利战略,培育知识产权专门人才,鼓励企业主动申请发明专利;要进一步健全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制环境建设和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协调发展技术标准战略

25、与品牌战略,为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6.实施新兴产业创新人才集聚大工程。人才是发展新兴产业的第一资源,必须以人才集聚引领新兴产业发展集聚,积极实施人才强市、人才兴业工程,健全和完善人才资源开发规划,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的人才保障体系。加大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及领军拨尖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和实施鼓励本乡本土高层次人才“回乡”再创业工程;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措施,鼓励和支持企业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并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建立人才柔性引进新机制,实现新兴产业借力发展;以人才适用为导向,创新用人机制,

26、以锻炼人才为手段,营造人才发展空间,加大以人才公寓为主的配套设施建设,关心和改善科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积极推行股权激励制度,实现人才和企业利益的一体化,大力奖励各类科技人才,激发人才的创造热情,培育争相创新的社会氛围;注重新兴产业企业家队伍建设,选派并资助一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到国内外著名院校或培训机构学习培训,着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加快市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师资力量的培养,提高职教系统服务我市新兴产业发展的能力,根据我市新兴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适度超前设置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努力培养一批服务新兴产业的技术人才。7.完善新兴产业发展资金募集大网络。要创新投融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

27、,按照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我市新兴产业发展实际,建议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资金带动民间投资的市场化运作方式,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向新兴产业,从而形成“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新兴产业创业资本形成和循环机制;积极推进民间资本投资服务机构建设,按照“集聚民资、服务民企、发展新兴产业”的原则,搭建优质项目资源和民间资本合作与对接的桥梁;加快发展村镇合作银行,大力引进培育各类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加强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与企业间的交流,加深对企业情况的了解,吸引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项目的投资和贷款;大力推进新兴产业融资担保业务发展,设立新兴产业融资担保专项基金,按一定比例与民营担保机构配套开展业务,共同承担新兴产业融资担保风险,从而提高民营担保机构服务新兴产业的积极性,扩大民营担保机构的担保能力,增强民营担保机构的抗风险能力,切实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