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95812185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之道》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之道》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之道》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导学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之道导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学常识。2.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3.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4.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及现实意义。【重点难点】1.理解文意,准确翻译。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2.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区自主预习1. 介绍作者及作品1.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

2、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2.“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宋代以前,大学一直从属于礼记。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3、介绍曾子: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名参,字子舆,春秋末战国初鲁国武城人。孔子弟子,儒家主要学派“曾子子思孟子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其为“宗圣”,与孔子、孟子、颜子合称“四圣”。4.题解“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

3、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第二区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采分点:(.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明明德:第一个“明”是动词,彰显、发扬之意。第二个“明”是形容词,含有高尚、光辉的意思。亲民:亲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因新,弃恶扬善。止:至,到。)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学习和应用于生活

4、,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采分点:(知止:知道目标所在。静:心不妄动。安:所处而安,性情安和。虑:思虑精详。得:处事全宜。)译文: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有所收获。3.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采分点:(本:根本。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译文: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

5、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第三区4.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采分点:(治:治理)译文: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5.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采分点:(.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译文: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6.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采分点:(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译文: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第四区7.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采分点:(致其知:获

6、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译文: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革除不好的思想;认识最真的本心。8.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冶而后天下平。译文:通过伏灭革除内心不好的私欲、物欲,而彰显明德,认识本心,表里如一。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9.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采分点:(庶人:普通百姓。壹是:一律,一概。本:本源、根本。)译文: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第五

7、区(一)第一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首先,大学对儒学作了一个高度概括,提出“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三项,即宋代儒家们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一概括非常准确地揭示了儒学的基本精神,也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大学是讲治国平天下的学问,但是它按照孔子思想,不就事论事,而是将人的精神的弘扬和品德修养置于首位。“明明德”是发扬自己固有的德性,是激发求学者完善自己的自觉性,而不是用某种外在的、固定的道德准则束缚自己。“亲民”即“新民”,就是不仅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而且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品质,在儒家看来这是为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奠定精神基础。“止

8、于至善”就是要将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地步,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绝不停止,实际上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 (二)第一段的三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为下文引出八条目做准备。 (三)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 第二段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六区(四)“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

9、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 (五)“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六)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特点 1.论证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先提出表明宗旨的“三纲”,然后提出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浑然一体,结构严谨,条理清晰。 2.运用排比、顶真手法,论证力强。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增强了语势,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课堂检测:(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答案】(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3)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4)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