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巩固训练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 内能 单元巩固训练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含答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巩固训练题一、单选题1.关于下列热学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红墨水在热水中扩散更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B.乙图中冬天树枝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来,此过程要放热C.丙图中用电加热器给食用油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食用油的内能增加D.丁图中水蒸气的压力把塞子推出去,水蒸气的内能减小,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2.下列关于四个节气中的成都美食,说法正确的是()A.清明叶儿耙很容易掰开,是因为组成叶儿耙的材料分子间没有引力B.夏至冰粉吃起来冰爽镇暑,是因为冰粉含有的热量少C.秋分成都火锅香气四溢,是因为分子在无规则运动D.冬至烤全羊熟透了,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羊肉
2、的内能3.同学们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熔点、比热容得出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 p/(k g/n P)(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t/(标准大气压)物质比热容c J/(k g-)冰0.9 x 1 03冰0冰2.1 X 1 03水l.O x l O3铝6 6 0水4.2 x 1 03铁7.9 x 1 03铁1 5 3 5铝0.8 8 x 1 03铜8.9 x 1 03铜1 0 8 3铜0.3 9 x 1 03A.用来熔化铁的器皿可以用铜制作B.标准大气压下,铜 在 1 0 8 3 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把-1 0 的冰放入盛有的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水的质量会减少D.
3、若铝块和铜块吸收的热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则铜块的质量小4.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B.天冷时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C.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D.用锯条锯木板时,锯条温度升高5.下列生活场景中,属于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B.用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C.锯木头时,锯条变热 D.阳光照射使石凳的温度升高6.如图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 实验装置。取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易拉罐中,用相同的装置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玻 I r玻温度/
4、20304050加热时间/S甲04082126乙0184064A.实验中,可以通过升高的温度来比较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B.当甲、乙升高相同温度时,乙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C.当甲、乙吸收相同热量时,甲液体升温更高D.选择甲液体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效果更好7.关于热学相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会升高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会增加D.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8.在物理学中,当需要准确的描述一些物理问题时难免会提到一些专业的物理词汇。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30的水
5、可能比90的水含有的热量多C.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9.在加热某种物质的过程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从第5min开始至第15min处于熔化过程B.该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0,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C.该物质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小于其在液态时的吸热能力D.该物质在第5min时的内能与在第Wmin时的内能相等1 0.先使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已知。次。狰,若不计热量损失,则()A.温度由铜传给水B.热量由铜块传给水C.热量由水传给铜块D.它们之间可能不发生热传递1
6、 1.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 度 为 的 物 体 没 有 内 能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就越多D.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系12.福州第一大绿色生态景观湖旗山湖,能调节周边气温,主要是利用水的()A.密度小 B.沸点高 C.凝固点低 D.比热容大13.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如 题 1 图,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两种液体,用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液体的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题2 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必须保证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B.加热相同时间,6 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液体吸收的热量C.a 液
7、体的吸热能力比6 液体的吸热能力强D.若两种液体分别是水和煤油,则 b 是水1 4.如图甲,将两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放置在两个试管中,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往两试管装入初温不同的液体a、b,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液体良好接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得到的实验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通过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信息,比较液体吸热的多少B.若要比较不同液体的吸热能力需要装入等体积的两种液体C.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则 a、b两液体的质量之比为4:3D.若两种液体质量相同、种类不同,则 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3:4二、填空题1 5.根据分子动理论相关知识,
8、回答下列几个问题:图甲图丙图乙(1)图甲:将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儿水变红了,这是.现象,说明分子在(2)图乙: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3)图丙:气球膨胀时任意两颗小塑料粒之间的距离都在变大,模拟星系在远离我们而去,它提供了宇宙(选填“膨胀”或“塌缩”)的证据。1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瓶子的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上面的瓶中装有空气,下面的瓶中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由于 两个瓶中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17.两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使用相同的热源为其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
9、如图所示,若甲、乙两液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则 液体升高的温度较多;两者比较,液体更适合作汽车的冷却剂。18.“早穿皮袄午穿纱,守着火炉吃西瓜”是对大漠气候的生动描写,而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则不大,这是由砂石与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已知砂石和水的比热容之比为1 :4,砂石和水的密度之比为3:2。当相同体积的砂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时,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9.小丽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为0.2kg的水和0.3kg的另一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则水在16min内吸收的热量为 J,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c 次=4.2x103J/(kg-)“温度aC另一种液体10上0 4 8
10、 12 16 20 时间/min三、实验题2 0.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c 次 =4.2 xl()3 j(/k g.r)(1)如图甲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装入 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2)图 甲 中 有 一 处 明 显 的 错 误 是;(3)实验过程中,我们用 表示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4)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同学们绘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杯中的水和煤油,升 高 相 同 的 温 度 时 吸 收 的 热 量 (选填“相同”或 不同”),吸热能力更强;(5)利用图像及题中所给的数据,可以计算
11、出煤油的比热容是 J (/k g-);杯中水第4 m in 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 )第 8 m in 时水的内能。2 1.“创新”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以比较不同液体吸热能力的差异。实验过程中所使用仪器规格完全相同。J 甲(1)测量出 相同的两种液体,然后安装仪器,并记下两种液体的初始温度;(2)小组同学将收集的数据绘制出温度时间关系如图乙,由图象可知:从开始加热到 时刻,甲、乙吸收热量的关系Q甲_Q乙,甲、乙两种液体比热容大小关系c甲_c乙。四、计算题2 2.如果汽车的散热器中装有4kg的水,当水温从15升高到3 5 c 时,它吸收了多少热量?c*=4.2x1
12、03J/(kg-)2 3.为了测定某煤炉的温度,将质量为600 g 的钢球投入到煤炉里加热相当长的时间后,并立即投入到2.3 kg、10 的水中,结果水温度升局到30,求 此 煤 炉 的 温.度.c=4.2xl0:,J/(kg-C),c 0.46x103 J/(kg-)2 4.铝的比热容为0.88xl()3j/(Kg C).质量为2.1Kg、初温为70的铝温度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为多少?这些热量供水吸收.可使质量为0.44Kg的水温度从80升高到多少。C?(在一标准大气压)参考答案:1.B2.C3.C4.A5.C6.D7.C8.C9.D1 0.B1 1.B1 2.D1 3.C1 4.C1 5.扩 散 不 停 做 无 规 则 运 动 引 力 膨 胀1 6.分子的无规则运动1 7.甲 乙1 8.8:31 9.2.5 2 X1 04 1.4 X1 032 0.质 量 温 度 计 的 玻 璃 泡 接 触 了 容 器 壁 加 热 时 间 不 同 水 2.1 X1 03 小于2 1.质量=等于 小于2 2.3.3 6 xl05J2 3.7 3 0 2 4.(l)9.2 4 x04J(2)1 0 0 答案第1 页,共 1 页答案第2 页,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