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第四章《角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第四章《角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反思.pdf(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冀教版第四章 角和角的度量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线段和角第三节 角和角的度量内容。教材安排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形式发现并得出角的定义,要求在掌握角的度量和单位换算的基础上熟练地解决实际问题。它不仅是本章中的重点内容,更在初中数学和现实生活应用中体现其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角的形象的初步认识和学习了射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教师要以生活中角的形象为情景,激发学生对的角探究欲望,在与时间进位制类比的基础上探究角的进位制,并能够熟练进行单位的换算。二、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努力学习新的课改理念,
2、倡导新的适合本校实际的、实用的教学方法,并努力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在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的倡导下,我渐渐地在潜意识里认识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多动(动口、动手、动脑),多 学(多思、多问),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有力途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大胆猜想、踊跃发言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指导、点拨,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合作的愉快。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生活实物了解角的形成并握角的两种概念,能熟练使用角的四种表示方法;能熟练运用度、分、秒进行单位换算。2、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角的四
3、种表示法;能够熟练进行度、分、秒间的单位换算;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敢于探究的精神。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渗透学以致用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创新、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4、教学重点:角的概念定义、表示法、单位换算。5、教学难点:角的准确度量与单位换算。6、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探究教学法7、教具、学具:课件、多媒体设备、圆规、三角板、量角器四、板书设计:角和角的度量一、角的定义 例 1、将 57.3 2 用度分秒表示1.静态定义2、动态定义(教师板演)二、角的四种表示方法 例 2、将 1 0。6,3 6用度表示三、角的单位换算(学生板演)1 =60
4、 ,1 =60 五、教学过程:(一)、复 习 提 问(多媒体展示)1、什么叫射线?由一点能画出几条射线?2、1小时=分钟,1分钟=秒钟,1分钟=小时,1秒钟=分钟。3、你在小学都学习过哪些角?(二)、探究角的定义(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认识我们生活中有关角的形象,并思考:什么是角呢?教师过渡:角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共同学习!1、角的静态定义(课件演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组成角的两个条件: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叫角的边;两条射线有公共端点,这点叫角的顶点。提问:观察从这点引出了几条射线?此时所组成的图形是什么图形?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顶点、边的作用:(1)观看角的图形提
5、问:这个点叫什么?这两条射线叫什么?(学生边说师边标名称)(2)角可以画在本上、黑板上,那角的位置是由谁决定的?(3)顶点可以确定角的位置,从顶点引出的两条边可以组成一个角。2、角的动态定义(课件演示)角是由一条射线绕其端点旋转所组成的图形。(三)、开阔视野1、认识平角(课件演示)如果一个角的终边继续旋转,做平角。1平角=1 8 02、认识周角(课件演示)当终边旋转到与始边重合时,1周 角=3 6 0。3、认识钟表(课件演示)钟表一周为360,共分为12大格,每大格30。,每大格分5小格,每小格6(四)、角的表示方法旋转到与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所成的角叫做周角。角的符号:“N”,读 作
6、“角”。注意:不 要 写 成“B乙第一种:记作:N A B C或N C B A (顶点写中间,另两个字母无顺序)第二种:记作:N B (单独一个角,无分叉,写顶点字母)第三种:记作Na(内部靠顶点处画弧,弧旁标明小写希腊字母a,B1、判断正误:(1)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2)由一条射线旋转而成的图形叫做角()(3)角的两边长短与角的大小无关。()(4)下图中N A B D与N a表示的是同一个角。()2、看谁填得又准又快:将图中的角用不同方法表示出来,并填写下表:CDACE(六)、角的单位、进位制:为了更精细地度量角,我们引入更小的角度单位:分、秒。把1 的角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
7、分记作y ;把v的角再等分成60份,每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1 0 =60,V =60 1 =3 60 0 111=()V=(_)160 60 3600)(七)、教你使用量角器(课件演示)1、测量要决:对中;对线;读数。2、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3、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度就越小。4、一般我们所说的角是指不大于平角的角。(八)、单位换算类型I:度良分 秒(大化小,乘以60)例1、57.3 2 用度、分、秒表示(课件演示)解:先把0.3 2 化为分,0.3 2 =60,x 0.3 2 =1 9 .2,再把0.2,化为秒,0.2 =60 x 0.2 =1 2 所以 57.3
8、2 =57 1 9,1 2 1类型II:度分秒(小化大,除以60或乘以而)例 2、将 1 0。6,3 6用度表示。解:先 把 3 6化为华,3 6 =(60 ),x 3 6=0.6,6 +0.6=6.6再 把 6.6,化为度,6.6,=(60 )x 6.6=0.1 1 所以 1 0 6,3 6 =1 0.1 1 九、目标检测:1、填空:、1 周角=平角,1 平角=直角,1 直角=,、1 =,1 =,1 =。、64.2 3 =、50 4 0,3 0 =(5)、经 过 1小时,钟 表 的 时 针 转 过 ,分 针 转 过 ;经过1 5分钟,分针转过 ,时针转过。2、选择题:(1 )、(2 0 0
9、6.河北)下 午 2点 3 0 分时钟的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度为()A、9 0 B、1 0 5 C、1 2 0 D、1 3 5(2)、过N AO B 的顶点0引两条射线O C、O D,则 图 中 共 有 角 的 个 数 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角的定义乂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r 1、三个大写英文字母)2、一个顶点字母总结:在我们一起享受这节课的收获与快乐的同时,你还有什么困惑吗?请告诉我!十一:分层作业:1、必做题:课本第123页:3题、4题;5题2、选做题:课本第123页:4题;5题、学习点津与能力测评本节内容十二、教学反思()、优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情景教学法、目
10、标教学法和探究三种教法相互结合、相互贯穿。我认为,只有多种方法的渗透与综合,才能让学生自我发现、自主探究、勇于创新,才能更好地面向全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节教学中,我首先创设贴近生日常活的情景,有意识地捕捉采撷生活中有关角的实例来使学生认知角,让学生在鲜活的情境中去体验,去思考,然后抽象出角的定义,从感性到理性,并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形象直观、通俗易懂,尤其是角的动态定义,慢动作演示,给学生留下更加鲜明的印象,达到了语言或实物操作无法达到的效果,这充分体现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越性。同时我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全面了解角,特意补充了平角、周角的定义与性质以及作为中考内容中关于钟表角度的问题,使
11、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让他们知道角在我们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而关于角的四种表示方法,是以后我们学习几何的必备工具,必须熟练、准确无误地掌握,但这部分知识学生自己总结是有困难的,并由于时间关系,只能由教师亲自传授,学生记忆,叮嘱表示方法的要求和与注意事项,随后我以练习的形式加以巩固。至于角的度量单位,在复习提问时就埋下伏笔,它与时间进位制相同,可以进行类比教学,效果较好。此外还补充了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准确地测量角度,不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还通过操作使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
12、短无关。最后,讲到本节的重点与难点一一单位换算,我把它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把度化成度分秒,例1由我亲自给学生板演,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解题步骤和要求,并强调注意事项。而 例2则要求全体学生自己做,并找学生板演,然后由我订正,找出学生解题的继漏,及时给予纠正,以达到及时检验掌握程度和学习效果。为了更好地巩固新知,全面检测教学效果,我设计了基础题与中考题相结合的目标检测,既体现差距和层次,又面向全体,本来想设计一个中考点睛,但由于这里的题实在太少,只好作罢。最后在小结中我把本节知识点以提问的形式进行全面巩固、展示。总之,整个教学过程,脉络清晰,条理得当,重、难点突出,面向全体、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落实新课
13、改,实施素质教育。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大到从各环节的过渡,小到各例题的编排,既自然,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分析问题。通过学生探究、自学,让学生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良好品德与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通过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既培养了合作能力和习惯,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体现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让我们为课堂上生命的对话更加精彩而努力地精心设计每一堂课。2、力求体现新课标。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但并不是要学生在课堂上满无目的去猜,去想,去发现。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能力毕竟有限,老
14、师仅把自己示为一个旁观者,对学生太放手,势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为学生的思维活动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发现并得出结论,这 应 是 作 为“课改”工作者的有一着眼点。尤其是在一起探究的过程中,我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合作,这是我在工作中的一大进步,将原本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灵活,有趣,学生愿意学,兴致高,很快掌握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在讲课过程中我即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注重培养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有效教学的比例有明显提高。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每一位“课改”工作者要准确理解“新课改”的核心
15、理念,不断在实践中探索与创新,把我们的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利于学生把握知识,发展能力,而 不 是 摆“花架子”,走“过场”。二、缺点:本节课中有些教学环节处理不太好,教学法体现极不明显没有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保留一部分旧的教学观念,我有时唯恐学生没有掌握,讲得多些,相对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少了些,又因怕学生出现错误,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分,代替学生发言,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处理草率。课堂上,没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启发、诱导、点拨、疏通学生上有欠缺,没能为之及时扫清思维障碍,引导、点拨不到位,使学生的学习只停留于书面上,没有深度去理解,去挖掘,始终由我牵着学生在走。众所周知,练习是为了巩固新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所以它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时间关系少了些。此外,教学环节衔接的过渡语激励性不强,没有精心推敲,语言欠简炼,没有切实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不够大方,手势、眼神、表情拘谨,总感觉自己放不开,顾虑太多,缺少创造性教学的魄力,教学没有自己的风格,缺少大将风范。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严谨治学,虚心求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