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含教学反思.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含教学反思.pdf(1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 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并能判断日常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1.2 过 程 与 方 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增 进 学 生 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体验观察和思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2 教学重点/难点/
2、易考点2.1 教学重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两种变化的判断。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2.2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3 专家建议重点掌握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产生。4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一一归纳总结一一补充讲解一一练习提高5 教学用具实验仪器:试管、铁架台、烧杯、酒精灯、研钵、玻璃片、镣子;实验样品:胆机、镁条、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等。6 教学过程6.1 引入新课在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是化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我们日常生活见到的水蒸气和冰、食物的腐败、燃料的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第1
3、页 共 1 2 7 页境中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性质及变化特点,掌握其变化规律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所必需的。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板书:课 题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颜色、状态、列表记录。演示实验课本P6 实验1-1 、实 验 12 实验现象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1-1液态的水水沸腾,透明液体,有蒸汽,玻璃片有水滴液态的水无新物质生成1-2
4、蓝色块状的胆研蓝色块状的胆研变成蓝色的粉末状蓝色的粉末状无新物质生成师:上述变化有什么特点?生:都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板书: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的例子。生:瓷碗破碎,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后变干了,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灯泡通电放热发光等。演示实验 实验现象实验操作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将纸揉成一团一张完整的纸形状变化纸团无新物质生成第2 页 共 1 2 7 页将一张纸撕碎一张完整的纸形
5、状变化碎纸无新物质生成点燃一张完整的纸一张完整的纸产生火焰,变成灰烬和烟雾有二氧化碳,其他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演示实验课本P6 实验1-3 实 验 1-4 实验现象实验序号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实验现象变化后的物质有无新物质生成1-3蓝色胆研溶液蓝色沉淀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生成有新物质生成1-4颗粒状石灰石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气体生成等;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 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讨论交流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生:洗净的铁锅出现锈斑,食物腐败,人和动物的呼吸,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知识迁移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
6、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板书:(-)化学变化1、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1、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2、灯泡发光是什么变化?上述变化可以分为哪几类?哪个是化学变化?为什么?阅读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归纳化学反应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变色、产生气体、沉淀,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有这些现象发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7、。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相互联系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第3 页 共 1 2 7 页生成。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师: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分别叫做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板书: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师:我们刚刚做的实验1-3、1-4、1-5 中,纸片点燃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胆肌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
8、应有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这些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师: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例子。生:蜡 烛(纸张、木材等)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等师:回答得很好,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有什么联系呢?生: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1.汽油燃烧一一化学变化 汽油能燃烧一一化学性质2.铁生锈一一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中)难生锈一一化学性质3.胆矶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一化学变化胆
9、矶溶液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一一化学性质师: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板书:(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注:这里不需要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味道、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下面我们重点介绍儿个重要的物理性质。板书:1.熔点师:当固体物质受热时,达到一定温度就会变为液态,这个过程叫熔化,物质的熔化温度叫熔点。一般来第4 页 共 127页说固
10、体变成液体和液体变成固体的温度是相同的。板书:2.沸点师:液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就会沸腾变成气体,如我们做的第一个实验。同学们知道水的沸点是多少度?生:1 0 0 师:对!1 0 0 是水在常温下的沸点。同学们知道为什么高压锅做饭快吗?生:温度高。师:为什么温度高呢?生:.师:这是由于高压锅内水沸腾时的温度高,物质的沸点随着大气压强的增大而增大。师:展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大家如何分出哪块是铁,那块是铝?生甲:看颜色,铁发黑生乙:掂一下,重的是铁师:为什么体积相同而质量不同呢?这是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我们把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密度。板书:3.密 度 公 式:密度=质量/体积师:熔点、沸点、密度等都
11、是物质的重要物理性质,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是很重要的 物质的熔点、沸点和密度以及大气压强等数据,在物理、化学等手册上一般都能查到。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在使用时我们如何区别呢?师: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是一种“能力”,而变化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表现。就用举重运动员来打个比方,举重运动员在举重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举重能力。同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课堂练习:1、有关物质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不需加热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B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物质燃烧时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D 伴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
12、学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滴水成冰B汽油燃烧C菜刀生锈D 酒精挥发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这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概念。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是分清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等,这就需要我们多思考,多练习。作业布置:1、完成课本P 1 0 1 1 作业2、预习提纲:第5 页 共 1 2 7 页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7 板书设计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L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 态(气体、液体、固体)的变化。(二)化学变化1.
13、概念: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变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注:现象只是判断的依据,不是根本,有发光、发热、生成气体现象的并非一定是化学变化。二、物质的性质(一)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1.熔点2.沸点3.密 度 公 式:密度=质量/体积总结反思: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等。而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和
14、密度属于物理性质。这些性质是可以被感知和测量。第6 页 共 1 2 7 页第一单元课 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在学生已经认识物质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初步学习科学探究技能,认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二、学生情况分析对学生而言,以前没有接触过化学实验,所以学生对实验比较感兴趣,同时对实验的观察、操作、记录等是一片空白。所以要引导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和记录实验。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2.了解科学探究技能
15、及其分类。3.了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过程与方法1.能恰当地使用感官或工具观察点燃前、点燃后、熄灭后的蜡烛的现象。2.设计一套探究“我们吸入和呼出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计划。3.能规范、安全的进行实验操作。4.能按要求记录所观察的实验现象。5.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对观察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和解释,并得出有价值的结论。6.能用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规范地表达探究(或实验)目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7 页 共 127页1.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四、教学重点、难点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2.探究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
16、什么不同。3.观察、猜想、制定计划、实施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技能的学习。五、实验准备实验药品:澄清石灰水实验仪器:烧杯、水槽、集气瓶、导气管、玻璃片、胶头滴管。辅助材料:火柴、蜡烛、探究活动报告(空白)六、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总结归纳。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二课时:探究我们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第一课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回答其中哪些图片与化学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多媒体)有关。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展示古代的一些化学观看图片并说出对蜡烛有 氛,引起学生兴趣使学生积器 具(见课件)、哪些认识?(多角度)
17、极思考问题并增加学生知识第8 页 共 127页展示一些蜡烛的图片学生提出自己对蜡烛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将问题归纳面(2)小组合作实验,角色分工:记录、操作实验。分小组完整的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讨论、交流、小组代表汇报各自的发现。让学生点燃蜡烛,观察火焰,通过实验验证蜡烛火焰温度的高低。对初次合作学习提出明确要求,让学生适应合作学习的角色扮演。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据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实验证明蜡烛燃烧的产物,引导学生改进实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蜡烛熄灭后有什么现象?猜测一下白烟可能是什么?
18、点燃白烟的现象会是什么?互相交流进行猜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引导学生不迷信于教材,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精神。使学生学会用眼观察、动脑分析、动手验证。5)小结如何填写探究活动的报告呢?做实验应掌握哪些观学生思考归纳 使学生懂得做实验不仅仅在于做的过程,记录实验学生小组讨论,做出总结。现象也同样重要。第9 页 共 127页察实验的要素呢?做实验应掌握哪些观察实验的要素呢?学生小组讨论,做出总结。培养学生的表达及总结归纳能力6)点燃蜡烛和镁带观察镁带燃烧的现象当堂反馈学生知识的掌对比蜡烛,说出异同点。握情况。8.课堂练习1)化学是以.为基础的科学。2)蜡烛燃烧的火焰,温度最高的为.,温度最低的为.。
19、原因是.O9.作业安排1)预习第二课时的内容2)复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3)填完本节课的配套练习。板书设计一、科学探究技能基本技能:观 察 分 类 测 量 推 断 预 测 交 流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1.观察蜡烛及其燃烧现象2.对现象的分类3.观察与推断的区别第二课时第1 0 页 共 1 2 7 页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意图1.导入新课2.介绍综合过程技能举例说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设计、实施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综合过程技能。听讲思考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提出问题呼吸与我们息息相关,不知道同学们考虑到没有,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
20、什么不同?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并说明你的观点是猜想还是有证据支持的结论。明确探究任务,对问题可能答案进行猜想。2.猜想与假设请同学班上交流自己的观点。学生班内交流猜想。培养学生想象及推断能力3.制定计划(1)分组讨论实验方案。(2)教师巡视指导。(3)请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学生询问、质疑,帮助前者完善方案。讨论并制定用于检验猜想的实验计划。学生班内交流计划。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4.实施实验与收集证据(1)演示排水集气法。观摩教师的演示。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第1 1 页 共 1 2 7 页(2)巡回指导。学生实验收集证据。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21、力。5.解释与结论小组整理培养学(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整理并解释证据,形成初步与解释证据。生的表达及结论。小组代表总结归纳能(2)教师巡回指导、答疑。班内交流讨论力(3)请小组代表交流本组的结论,并解释获得证据结果。是如何支持结论的。其他小组同学询问、质疑。6.反思与评价培养学(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的探究活动,谈谈你的学生谈收生语言表达收获。获。能力。(2)提问:如果我们要给本探究活动划分步骤,学生在小你认为可以分成几步,说出理由。组内给探究活(3)请小组代表交流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学生询动划分步骤。问、质疑。小组代表(4)小结: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 班内交流讨论解决一个问题更
22、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 结果。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学生和教第1 2 页 共 1 2 7 页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要想做一个善于研究的人,首先要成为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人。(5)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本课题的探究活动,说说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6)总结:通过本课题两个探究活动的体验,我们可以清楚地体验到实验是探究物质的性质、变化等问题的主要方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当然,化学的发展仅靠实验是不够的,还需要逻辑和想象等方法。师一起小结。学生回答。板书设计科学探究技能: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施
23、实验、收集数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2.了解一些化学实验室的规则,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使用。3.练习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的基本操作。二、过程与方法第1 3 页 共 1 2 7 页结合具体实验练习基本操作,通过讨论或探究,自己总结某些实验操作要点。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仪器及操作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难点】1.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2.化
24、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及操作的注意事项。【教学准备】锌粒、碳酸钠粉末、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试管、试管架、药匙、量筒、滴瓶、滴管、细口瓶。【导入新课】教师: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学习化学必然要走进化学实验室,那里有很多仪器和药品期望你利用它们来探究化学的奥秘。在生活和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常常要对物质进行加热、对器皿进行洗涤等,你能列举出几种熟悉的用于物质加热的器皿吗?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讲解】学生:认真听取实验要求。1.常见实验仪器介绍【展示】教师展示常用仪器,逐一介绍其名称、性能、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第
25、1 4页 共1 27页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8的“资料卡片”,了解如何取用药品,指导学生认识几种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学生:通过阅读自学药品取用规则。【讨论与交流】取用固体药品需要哪些仪器?如何取用粉末状的固体药品?如何取用块状的固体药品?学生:交流讨论如何进行操作。【演示】取锌粒;取少量碳酸钠粉末。(2)液体药品的取用。【演示】液体的倾倒。学生:认真观察演示实验,并交流讨论如何进行操作。【讨论与交流】细口瓶的塞子为什么要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口为什么要紧挨着试管口?应该快倒还是缓慢地倒?拿细口瓶倒液体时,为什么细口瓶上的标签要向着手心?倒完液体后,为什么要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
26、取少量的液体应使用什么仪器?使用胶头滴管应注意什么?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图125、1-2 7,回答上述问题。【演示】滴管的使用。【说明】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第1 5 页 共 1 2 7 页【演示】用量筒取用液体。【解释】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当接近刻度时,可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至刻度。取用液体,如不说明用量,一 般 取12毫升。学生:学习量筒的使用方法。【讨论】量取液体时,如果实际没有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而是采用仰视或俯视的方法,将会对读数产生什么影响?学生:交流讨论,并用总结性语言归纳。3.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方法阅读教材P2
27、02 1,思考并回答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学生:进行讨论,回答并总结。【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毫升水,一支在火焰上3厘米加热,一支在焰心处加热,一支用外焰加热。记录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得出什么结论?【讨论】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能否将试管口对着人,为什么?如果试管外壁有水的话,能否直接加热,为什么?将液体加热到沸腾的试管,能否立即用冷水冲洗?为什么?如何给试管里的液体进行预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做 实验16 ,并回答问题。(2)连接仪器装置第1 6 页 共 1 2 7 页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回答:仪器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连接、玻璃管与橡胶塞的连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8、;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学生:做 实 验1 7。4.洗涤玻璃仪器【提问】做过实验的仪器为什么要洗涤?如何洗涤试管?洗涤干净的标准是什么?学生:分组做 实 验18。【探究新知】1.化学实验室规则(1)教师介绍实验以及安全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的规则。(2)学生对实验室的规则进行交流与讨论。2.实验要求(1)阅读实验说明,理解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2)实验时,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桌上实验用品应摆放整齐有序。做实验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注意安全,并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3)实验完毕,拆开实验装置,把仪器中废弃的物质倒入废液缸,把需要回收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然后
29、把仪器洗涤干净并按要求放在指定的位置。(4)认真填写实验报告。(介绍实验报告的格式)【效果检测】参见课本第23页【课堂小结】通过对比实验,加强学生对现象的描述、分析、科学的表述探究所得结论的能力,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学习空气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个别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较第1 7 页 共 1 2 7 页差,影响整个小组的实验进度。先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教师做好指导,课前培训部分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实验时分配到各个小组中辅导各小组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酒精灯的使用和给物质的加热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在实验前特别强调错误操作可能引发的后果,只要按正确的操
30、作方法操作,就会避免事故的发生。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及可能引起的后果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提前预防。【布置作业】参见课后习题练习与应用【板书设计】一、实验室规则二、化学实验操作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的取用:粉 末(一斜二送三直立)块 状(一横二放三慢竖)(2)液体药品的取用:(量筒,滴管的使用)2、物质的加热(1)酒精灯的使用(2)给物质加热3、仪器的洗涤 空气教案【教学目标】L、知识与技能:第1 8 页 共 1 2 7 页(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
31、:(1)通 过 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污染空气的途径及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教学资源分析】本课题主要研究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知识。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知识,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从熟悉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开始,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
32、化学殿堂。本课题有三部分内容,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教材首先讲述了拉瓦锡发现了空气成分的故事,然后采取活动与探究的方式来研究空气的成分。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重点放在对现象的分析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第二部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图片来介绍几种气体的用途。第三部分则提供了颇有趣味性的漫画来介绍大气污染,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教学策略分析】第1 9 页 共 1 2 7 页1、在日常生活和小学 自然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对空气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为此,在第一部分的学习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创设教学情境,或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或以小实验
33、引入等等;2、对第二部分,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资料或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3、对第三部分,可结合调查与研究,事先完成以下几件事:(1)调查在你身边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污染空气的现象,并完成调查报告;(2)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3)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近阶段的本地空气质量日报,然后在课堂上分组交流、讨论。【教学重、难 点】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各成分的用途,并认识空气污染的危害。难点:如何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教 学 准 备】1、准备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有关器材;
34、2、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不超过6人;3、收集有关空气污染的照片、漫画、短文等资料,完成有关空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收集本地的空气质量日报,绘制图表。【课时建议】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2 0 页 共 1 2 7 页提创(第一课时)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听故事、思考问题:创设和谐、轻,松的学出设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拉瓦锡在实验过程习氛围,培养学生学问情用装置的图片,并讲述拉中是如何发现气体习化学的兴趣。题境瓦锡发现空气组成的故事。减少了 1 /5的?第2 1 页 共 1 2 7 页实(过渡)抢答有关问题。.通过抢答,巩固旧知,验仿照这个著名
35、实验的原连接装置,进行实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导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 验,基础。同时活跃课堂学氧气的含量。观察现象并及时记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探.(展示)录。极性。究 实 验2-1所需的仪器,知道实验是学习化原并组织学生抢答下列问学的基础。通过学生理题:(投影)1、有关仪器的名称;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实验,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自主的实验探究过程,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第2 2 页 共 1 2 7 页观(提问)1、描述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观察与讨察你在实验过程中看到了2、小结并交流成功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记什么现象
36、?你能分析原因的问题、解录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经验;决问题,从中培养科分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交3、寻找并分析失败学观察、规范表达和析流一下。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树讨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原因,。立实事求是、严谨务论析:实的科学态渡。1、实验成功,描述现象;2、实验失败,寻找原因。(小结)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分(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交流结析1、该实验装置中,如果:讨果烧杯中的水足量,请1、不会,因为空气论问水会充满整个集气中含有不能支持燃对实验现象作进一瓶吗?为什么?由此,你 烧的气体存在。.步的分析、捺 究,培第2 3
37、页 共1 2 7页能得出什么结论?2、根据拉瓦锡的研究结果,氧气约占1/5,如果实验时集气瓶中的水面小于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水面上升不满1/5的,原因有:装置漏气或红磷不足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归形(小结)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纳成在上述探究活动的基容,归纳空气的组成 事实与证据进行归总概础上,师生共同归纳空 成分,形成反应的文 纳,得出结念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 字表达式、化学符结论。培。养学生的规磷反应的气体(氧气)号。范表达能力。和与红磷不反应的气体(氮气)组成。第2 4 页 共 1 2 7 页收分(比较)比较各物质的异同,让学生学会
38、运用比较集组氮气、二氧化碳、红磷、归纳混合物和纯净的方法,通过比较,资讨空气、河水、矿泉水等 物的概念。可以清料论物质,哪些是混合物,晰地掌握概念。哪些是,纯净物?合得(小结)作出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交结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流论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净物。【板书设计】课 题1 空气(第一课时)一、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现象:集气瓶中有大量的白烟产生,并放出热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倒流到集气瓶中,并上升至约1 /5的地方。(2)文字表达式:红磷+氧 气-五氧化二磷名称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化学式N202C02第2 5 页 共 1 2 7
39、 页(3)小结: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2、混合物与纯净物【教后小记】s授 课 时 间:年9月 日(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收分(过渡),结 合 图 片、资料讨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论氧的过程中培养小组集组源。请 各 小 组 出 示 所 收气、氮 气、稀有气体之 间 的 合 作 意 识,并集的有关空气中各成的在汇报交流中训练资.讨分 的 用 途 的 资 料、图用 途。学生处理信息的能片,首先在小组中讨学生代表交流发言。力以及口头表达的料论论,然 后 在 全 班 汇 总。组织学生讨论教材能 力。(小 结)中归纳氧气、氮气、稀有气的“讨 论
40、”栏。根据体的用途,并指出物.质讨的用途是由其性质决定论描述氮气的物理的性 质。第2 6 页 共 1 2 7 页介绍物质的物理性质。合(过渡)分组讨论。通过这个调查活动,作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代表发言。让学生积极投身到交其他动植物都非常重补充完成表格。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流要。但是,随着工业的 展示收获。认识到化学来源于得发展,空气污染日益严生活,而最终也将应出重。用于生活。通过这个结(投影下表)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论组织学生讨论交流:解污染的危害,并养调查项目调查情成关注环境、热爱自况然的情感。主要污染物污染的来源我的建议第2 7 页 共 1 2 7 页(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污染的图片、照片、资料
41、,以及绘制,的图表。(小结)空气污染的原因以及采取的措施。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总-巩(小结)总结收获,交流体让学生在撰写论文的结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 会。过程中得到提高。交 提 有哪些收获?流 高(作业)1、完成课本作业;2、把活动过程以及你对改进大气质量的建议写成小论文。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呼吸、炼钢、气焊、宇航等;2、氮气:制化肥、作保护气、由于医疗等;3、稀有气体:作保护气、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激光技术等。第2 8 页 共 1 2 7 页物理性质(不需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以及是否溶于水
42、等。三、保护空气工、污染物质:有害气体和烟尘。2、影响:气候变暖(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3、保护空气的措施:【教后小记】课题2氧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2.理解木条、硫、木炭、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及文字表达式.3.了解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缓慢氧化.4.了解氧化物的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探究,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交流的能力。2.学习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3.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变化,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养成细致的观察
43、习惯和严谨的实验态度。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进第2 9 页 共 1 2 7 页取精神【重点难点】1 .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2.对化合反应及氧化反应的理解。3.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4.化 合 反 应、氧化反应的概念。【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集气瓶(5 个,装有氧气)、燃烧匙、酒精灯等;2.实验药品及用品:木炭、硫粉、红磷、细铁丝、蜡烛、石灰水、氧气、火柴。【导入新课】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教师:假如你去西藏去旅游,你将准备哪些必用品?其中氧气瓶是必不可少的。人不吃饭能维持生命6 7 天,而人如果处在无氧气的环境中,只
44、能维持6 7 分钟,人 自从获得生命开始,就和氧气结下了不解之缘,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离不开氧气,人类的生命活动也需要氧气,所以人们曾把它叫做“养 气 氧 气 有 哪 些 重 要 的 性 质 呢?学生:认真听讲并思考。【探究新知】【过渡】物质的物理性质都包括哪些方面?展示一瓶氧气,讨论并描述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学生:讨论、交流,从颜色、形态、气味等角度描述对氧气的认识,并阅读教材中关于氧第3 0 页 共 1 2 7 页气的性质。【讨论与思考】1.你能证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吗?2.你能证明氧气不易溶于水吗?你对“不易”两字如何理解?学生:讨论、发言。【过渡】1.展示一瓶无色气体,如何来证明它是氧
45、气?2.演示 实验2 2 并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3.为什么在空气中只能看到火星,而在氧气中却能燃烧?学生:观察、讨论、交流、发言;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结论。【演示实验23】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2.介绍实验中的生成物,复习闻气味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实验中的细节问题;3.(1)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2)实验结束时,燃烧匙应浸入水中,为什么?4.完成文字表达式: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学生:观察空气中光、焰色、生成物的色、态、味;观察氧气中光、焰色。讨论现象不同的原因。【演示实验2-4 1.观察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2.完成文字表达式:铁
46、+氧气电圈四氧化三铁。第3 1 页 共 1 2 7 页【总结】实验前在瓶底铺一层沙或放少量水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集气瓶。【引导分析、比较】木炭、硫粉、铝箔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这些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分析并归纳。【总结】1.可燃物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要剧烈。2.某些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能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际上是与其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由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因此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即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讨论】讨论课本P35的“讨论”部分。学生:小组讨论、发言、补充。三
47、个化学反应的共同特征: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2.反应物中都有氧气。3.都有新物质生成,所以都是化学反应。4.反应物都是两种物质,生成物都是一种物质。【结论】从上面的三个反应来看都是生成了一种物质。像这种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分析】在这些反应中,氧气提供氧,把别的物质氧化。【结论】氧气具有氧化性。【分析】前面的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都是比较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那样剧烈。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叫做缓慢氧化。生活第3 2 页 共 1 2 7 页中有很多缓慢氧化的例子,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败、酒和醋的酿造等。缓慢氧化
48、和燃烧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但缓慢氧化不发光。【效果检测】【课堂小结】学生自主探究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活动充分,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学到了技能;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还有一定的欠缺,教师在实验前应将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要点及实验注意事项预先讲解,在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上,也应多用实验、讨论的方法加以落实。【布置作业】参见课本第36页课后练习与应用【板书设计】一、氧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1)硫+氧气点燃二氧化硫(2)铁+氧气电置四氧化三铁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课 题3制取氧气第3 3 页 共 1 2 7 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实
49、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2.能说出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和原理。3.了解催化剂、催化作用的概念。4.建立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氧气的制法,初步学习实验探究过程。2、通过对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异同点的比较,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学习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唯物主义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激发兴趣,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重点难点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实验器材:试管、药匙、试管、酒精灯、铁架台、水槽、集气瓶、火柴、小木条;5%过氧化氢溶液、氯酸钾、高铳酸钾、二
50、氧化镒等导入新课在上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氧气的性质,你能说出氧气有哪些用途吗?既然氧气有那么重要的用途,那我们怎样才能制取氧气呢?这一节课我们就这个问题来进行学习和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探究新知第3 4页 共1 27页1 .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演示】在小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镒,滴入几滴过氧化氢溶液,要得到并收集氧气需增加什么仪器?可以用哪些容器替代试管作反应的容器?【展示】锥形瓶、广口瓶、烧瓶【讨论】若要持续添加过氧化氢溶液,应增加什么仪器?若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应该用什么仪器,长颈漏斗还是分液漏斗?【展示】三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