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附答案详解).pdf(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高一(上)期末生物试卷1.细胞学说为生物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主要原因是它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D.生物界细胞的多样性2.某学生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品牌氨基酸饮料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选用的试剂是()A.班氏试剂 B.苏丹m染液 C.双缩胭试剂 D.碘液3.在人和动物皮下结缔组织中含有的丰富储能物质是()A.蛋白质 B.糖原 C.淀粉 D.脂肪4.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掉吞噬泡内物质的细胞器是()A.线粒体 B.溶酶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5.如图是某细胞局部的亚显微结构照片
2、,图中所示表面附着颗粒的膜结构细胞器是A.细胞核 B.细胞壁 C.内质网 D.核糖体6.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结论论据的是()A.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7.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A.细胞体积小 B.单细胞 C.没有核膜 D.没有DNA8.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K+、Na+分布不均的是膜上的()A.受体 B.载体蛋白 C.磷脂 D.糖蛋白9.ATP的结构式可用如图表示,其中高能磷酸键的部位是()AtpYT 10.11.12.A.仅处B.
3、仅处C.和处D.和进入冬眠的变温动物(如青蛙等)代谢极为缓慢,根本原因是()A.运动量减少C.外界食物减少B.体内醐的活性降低D.身体耗能少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能量,此时葡萄糖中的大多数能量()A.转化为CO2C.转移至ATPB.转化为水D.仍保留在丙酮酸中植物叶肉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除了一部分释放到外界以外,还有一部分可以在其自身细胞中经过“某种生理过程”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该生理过程是()A.无氧呼吸B.有氧呼吸C.光合作用D.细胞代谢13.北方秋季,银杏、黄柏、红枫等树种的叶片由绿变黄或变红,一时间层林尽染,分外妖烧。低温造成叶肉细胞中含量下降最显著的色素是()A.叶黄素B
4、.花青素C.叶绿素D.胡萝卜素14.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A.B.C.D.15.电多通常情况下,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是()A.核膜、核仁消失B.形成纺锤体16.C.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D.着丝粒分裂下列所述物质中,元素组成相同的是()A.葡萄糖、脂肪酶B.淀粉酶、淀粉C.氨基酸、核甘酸17.D.ATP、DNA无机盐是某些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Na+参与维持血浆渗透压B.Mg?+参与组成类胡萝卜素C.缺铁会引起抽搐D.Ca2+参与组成血红蛋臼18.水的功能与水的存在形式有关。下列与
5、自由水或结合水的功能描述不匹配的是()A.自由水参与细胞代谢B.自由水运输养料和代谢废物C.结合水是多种离子良好的溶剂D.结合水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部分19.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部分物质的对应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第2页,共35页A.纤维素-植物体的储能物质 B.RNA-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C.蛋白质-生物主要的能源物质 D.磷脂-细胞膜的组成物质20.下列各项表示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一一DNA B.线粒体膜一一磷脂C.细胞骨架多糖 D.细胞壁一一纤维素21.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脂肪、性激素与维生素D 均属于脂质B.C、H、0
6、、P 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22.在探究酶的活性实验中,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7 +0 5 T物。A.能说明酶的专一性B.能说明酶的高效性C.发生了合成反应 D.会有气泡产生23.甲同学从某哺乳动物的胃液中分离到了一种酶。为探讨该酶的最适p H,设计了如表实验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A.A B.B C.C D.D方案pH 范围 温度酶活性测定最适pHA1 625 每间隔一个pH梯度进行酶活性测定以pH对酶活性作图,酶活性最高时对应的pH为最适pHB1-1425 C1 637D1 -1437 24.实验研究表明,向经过
7、连续收缩发生疲劳的离体蛙腓肠肌上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向同一只蛙另一条收缩疲劳的离体腓肠肌上滴加ATP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肌肉能发生明显收缩。该实验结果能说明()A.ATP能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是直接能源物质B.肌肉收缩需要的能量与葡萄糖无关C.葡萄糖能通过ATP间接为肌肉收缩提供能量D.ATP是能源物质,葡萄糖不是能源物质2 5.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到乙需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B.甲、乙、丙不能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C.与甲相比,乙液泡内溶液浓度较低D.由乙到丙的过程为质壁分离复原
8、的过程26.1950年,科学家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通过不含蛋白质的脂质体膜,由此推断细胞膜上存在运输水分子的通道,并在后续的研究中得到证实。下列关于水分子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分子更多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B.运输水分子的通道也可以让其他水溶性小分子通过C.这种运输方式的速率完全取决于浓度梯度的大小D.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27.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28.叶绿体不同于线粒体的特点有()A.具有双层选择透过性膜C.能分解水产生氧气和H+B.花盆中的土壤需要经常松土D.采用快
9、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B.利用水进行化学反应D.合成ATP为生命活动供能29.酸菜是经乳酸菌进行发酵后制成的,下列对乳酸菌及其发酵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乳酸菌缺氧时会大量死亡C.该发酵过程只释放少量能量 D.该发酵过程中不会产生CCh30.测定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最有效的方法是测定()A.植物体吸收二氧化碳的量 B.植物体内叶绿体的含量C.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氧化量 D.植物体内水的消耗量31.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B.细胞周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第4页,共35页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细胞
10、周期中分裂期的时间比分裂间期长3 2.有关染色体与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染色体与染色质均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染 色 体(质)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高于染色质D.染色体状态有利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33.如图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图象,染色体数目与该植物体细胞相比加倍的是()A.A B.B C.C D.D3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特征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均发生复杂变化B.端粒受损导致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受到损伤C.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攻击正常生物分子D.衰老的生物体中,所有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35.
11、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是凋亡。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B.细胞凋亡是由环境因素突然变化引起的细胞死亡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细胞凋亡属于程序性死亡,对机体有积极的意义36.眼皮肤白化病患者表现为眼、皮肤、毛发因缺乏黑色素而呈白色。对不同患者的研究表明,患者与正常人体细胞内的酪氨酸酶存在着差异。其中的两种类型见下表。患者类型与正常人酪氨酸醐的差异I第400位的色氨酸变为亮氨酸II第310位氨基酸后的氨基酸序列都发生了变化(1)组成酪氨酸酶的主要化学元素是。酪氨酸酶含一条多肽链,由529个氨基酸经过 而成,该过程中脱去 个水分
12、子。形成的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 的酪氨酸醐。(2)色氨酸和亮氨酸在结构上的差异表现为 的不同。(3)据表分析,眼皮肤白化病患者的酪氨酸酶出现异常的原因是 o37 .如图为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能提供多种酶的附着位点,膜面积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下列结构中与有效增大膜面积无关的是。A.B.C.D.(2)分泌到细胞外的消化酶最初在 中合成,然后转移到内质网腔内加工,再由内质网膜鼓出的囊泡包裹,迁移到,在此做进一步的后,以囊泡的形式转运到细胞膜附近,以 的方式将其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 程 均 需 提供能量。(3)囊泡与不同膜之间识别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内的膜同细
13、胞膜一样,具有的功能;膜的融合过程则体现了膜系统具有一定的 的结构特点。38 .为验证植物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某生物兴趣小组撕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别置于蒸储水、0.1 m o l/L丙二酸(一种细胞呼吸抑制剂)中,浸泡2 m in后制作临时装片,标记为装片1、装片2。请分析实验现象并回答问题。(1)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颜色,发现2个装片中的细胞内均呈紫色。紫色的物质为花青素,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中。(2)分别从盖玻片的一端滴加2 m o i/L铝酸钠(一种强碱弱酸盐,能使溶液呈碱性)溶液,另一端,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装片1中可以观察到,细胞内的颜色由紫色逐渐变为蓝色。已知花青素在酸性环境中会变成红
14、色,在碱性环境中会变成蓝色。据此判断,细胞由紫色变蓝的原因是第6页,共35页与装片1相比,装片2中的细胞内花青素的颜色变化非常缓慢,在处理5.5 m i n后视野中仅有少数细胞刚开始发生颜色变化;在处理长达2 5 m i n后,细胞才开始出现较为明显的蓝色。这说明。从而证明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式是 o3 9 .啤酒一般以优质麦芽和水为主要原料,以啤酒花为香料,经糖化过程后由酵母发酵而成。其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见如图1。请分析回答问题。啤酒酵母“种子”啤酒花先融麦芽汁清酒成品啤酒(1)糖化过程就是麦芽和辅料中的各种物质溶解和酶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淀粉被水解成 等二糖,并进一步被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蛋
15、白质被水解成不 同 的 短 肽 及。(2)酵 母“种子”扩培是指大量繁殖酵母菌的过程,此阶段需要通入空气保证醉母菌的 呼吸。(3)发酵阶段发生的主要变化是:酵母菌通过,把麦芽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 和C 0 2及各种风味的代谢产物。(4)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原料和辅料中各物质的分解率,需要补充添加各种酶制剂。如图2为儿种蛋白酶对蛋白质的分解效果。据图2可知,与仅靠麦芽自身蛋白醐水解相比,分解效果比较好的两种酶是,且反应时间至少需要 个小时。4 0 .为探究某元素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该元素溶液对大蒜进行培养,取其根尖进行实验。请回答问题。(1)本实验需要制作大蒜根尖有丝分
16、裂装片,取材之后,需进行、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使用低倍镜观察,必须找到_ _ _ _ _ _ 区细胞,才能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2)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中,处于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该时期细胞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o(3)统计分裂期的细胞,与观察到的全部细胞进行比较,计算有丝分裂指数,结果如下表。从结果看,条件下该元素对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好。浓度(mgL/)处理 时 间(d)456707.727.116.105.7117.987.316.525.82107.627.075.985.21255.714.694.363.70503.792.882.662.514 1.科学家将取自胡
17、萝卜根部的单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可以得到完整的新植株,过程见如图,表示操作顺序。请回答问题。(1)和表示将胡萝卜根的一部分分离成为单个细胞,表示单个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分裂后产生的每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填“相同”或“不同”)(2)愈伤组织经过形成胚状体的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逐渐向不同方向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叫 o 在此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即。(3)本实验说明胡萝卜根细胞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这就是细胞的(4)将黑色绵羊体细胞核移入白色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能培育出克隆羊多莉。而单独培养黑色绵羊的体细胞则不能得到完整新个体。说明。第8页,共35页4 2.
18、学习下面的资料,完 成(1)(4)题。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经过l4C 标记的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放射性14c的去向,最终探明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因此暗反应阶段也称作卡尔文循环。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在玉米、甘蔗等起源于热带的植物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内,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Ch首先被一种三碳化合物(PEP)固定,形成一个四碳化合物(C4)。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中,释放出一个C O 2,并形成另一种三碳化合物一一丙酮酸。释放出来的CO2进入卡尔文循环;丙酮酸则再次进入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内,在有关酶的催化下,通过A
19、TP提供的能量,转化成PEP,继续固定C C h,具体过程如图所示。这种以四碳化合物(C4)为光合最初产物的途径称为C4途径,而卡尔文循环这种以三碳化合物(C3)为光合最初产物的途径则称为C3途径。相应的植物被称为C4植物和C3植物。C,植物的叶片结构(注:维管束主要作用是为植物体输导水分、无机盐和有机养料等)C4途径的生物学意义在于,热带植物为了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常常关闭叶片上的气孔,这样空气中的CO2就不易进入叶肉细胞,不能满足光合作用对CO2的需求。而 C4途径中能固定CO2的那种酶对CO2有很高的亲和力,使叶肉细胞能有效地固定和浓缩C O 2,供维管束鞘细胞中叶绿体内的C3途径利用。(
20、1)光 合 作 用 光 反 应 阶 段 生 成 的 产 物 有,发生的场所是 O(2)若用14c标记的CCh供玉米进行光合作用,首先出现放射性的化合物是(3)C4途径中PEP的再生途径是:。(4)图甲、乙表示夏季晴朗的白天,两种不同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其中属于C4植物的是 o 请说出理由。第 10页,共 3 5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B【解析】解:A、细胞学说并没有指出,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C、细胞学说并没有指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C错
21、误;D、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未揭示细胞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B o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比较基础,只要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考查。2 .【答案】C【解析】解:蛋白质可与双缩胭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因此鉴定蛋白质可用双缩胭试剂。故选:C o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
22、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服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m染 液(或苏丹w 染液)鉴定,呈橘黄 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3.【答案】D【解析】A、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不是储能物质,A错误;B、糖原能储能,但糖原分布在肝脏和骨骼肌中,B错误;C、淀
23、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C错误;D、人和动物皮下结缔组织中含有的丰富储能物质是脂肪,D正确。故选:D。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功 能储藏脂类 脂 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 磷 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 固醒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本题考查脂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4.【答案】B【解析】A、线粒体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
24、泡融合,A错误;B、溶酶体可以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并消化吞噬泡内物质,B正确;C、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C错误;D、内质网能对来自核糖体的蛋白质进行加工,但不能与细胞膜形成的吞噬泡融合,D错误。故选:B(.1、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第12页,共35页3、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4、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本题考查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
25、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中其他主要器官的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5 .【答案】C【解析】解:图示为粗面内质网,其表面附着有大量的颗粒-核糖体。故选:C o内质网:(1)结构: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囊状结构,与细胞核靠近,附着多种酶。(2)类型: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3)作用: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加工蛋白质;与糖类、脂质的合成有关。(4)分布:植物、动物细胞。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重点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6 .【答案】A【解析】解:A、细胞核是细胞控制中心的原因是
26、其含有遗传物质,而不是因为其位于细胞中央,A错误;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正确;C、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C正确;D、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因此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A o1、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 色 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 N A (r R N 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 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2、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核的功
27、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核的功能,明确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的原因是其含有遗传物质,再结合所学的知识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7.【答案】C【解析】A、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不是因为其细胞体积小,A错误;B、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不是因为其是单细胞生物,B错误;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C正确;D、细菌含有DNA,D错误。故选:Co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因此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据此
28、答题。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8.【答案】B【解析】解:K+和Na+进出红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红细胞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载体所控制。故选:B名 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 例自由扩散 高浓度T低浓度XX水,C O 2,甘油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X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qq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第14页,
29、共35页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三种运输方式的方式和实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9.【答案】D【解析】解:根据ATP的结构简式:A-P P P,其中-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因此图中处表示普通的化学键,和两处表示高能磷酸键。故选:D。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甘,其结构简式为A-P P P,其中A 代表腺昔,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 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
30、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0.【答案】B【解析】解:由于青蛙是变温动物,进入冬眠的青蛙,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会使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代谢缓慢,ACD错误,B 正确。故选:B.,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或RNA。酶的催化作用有赖于酶分子的一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的完整。若酶分子变性或亚基解聚均可导致酶活性丧失。酶属于生物大分子,分子质量至少在1万以上,大的可达百万。酶是一类极为重要的生物催化剂,由于酶的作用,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在极为温和的条件下也能高效和特异地进行。本题考查学生对前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醐的作用特点,属于识记层
31、次的内容,难度较易。11.【答案】D【解析】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中,每分子葡萄糖氧化分解后,形成2 分子丙酮酸和4分子H,该过程中只释放少量能量,大多数能量仍保留在丙酮酸中。故选:D。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2、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 H,合成少量A T 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 和少量A T 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 H 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本题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要求学生识记有氧呼吸的场所、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和实质,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各选项。12.【答案】C【解析】解:A、无氧呼吸一般是指细胞在缺
32、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不符合题意,A错误;B、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不符合题意,B 错误;C、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符合题中所述“某种生理过程”,C 正确;D、细胞代谢是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不符合题意,D 错误。故选:Co1、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
33、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 H,合成少量A T 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 和少量A T 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 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3、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 H 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02被 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 HJ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
34、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第 16页,共 35页4、细胞代谢是细胞内所发生的用于维持生命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判断能力,难度不大。13.【答案】C【解析】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份。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罗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花青素表现出来就是非常鲜艳的红色,叶黄素表现出来的就是黄色,所以秋天树叶的色彩有红色和黄色深浅不一,非常绚丽。故选:C
35、o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树叶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外,还含有叶黄素、花青素等其它色素及糖分等营养成份。进入秋季天气渐凉,气温下降,叶绿素的合成受到阻碍,树叶中的叶绿素减少,叶黄素、胡罗卜素、花青素就会表现出来。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属于常识知识点。14.【答案】C【解析】A、层析液是由2 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 错误;B、层析液容易挥发,需要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 错误;C、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
36、,C 正确;D、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实验失败,D 错误。故选:Co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本题考查色素的分离,意在考查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难度不大。15.【答案】C【解析】解:A、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核仁都消失,A错误;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都形成纺锤体,B错误;C、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中心粒周围出现星射线,形成纺锤体,而高等植物细胞通过细胞两极发生纺锤丝形成纺锤体,C正确;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都发生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故选:Co动、植物细胞有
37、丝分裂的异同点:高等植物有丝分裂动物有丝分裂相同点分裂过程基本相同;染色体的行为、形态、数目的变化规律相同;分裂间期都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分裂期实现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高等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都需要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不同点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从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中心粒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末期细胞分裂方式不同由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答案】D【解析】解
38、:A、葡萄糖含有C、H、0三种元素;脂肪酶为蛋白质,其元素组成主要为 C、H、0、N,A 错误;B、淀粉酶为蛋白质,其元素组成主要为C、H、0、N,淀粉含有C、H、O三种元素,B错误;第18页,共35页C、氨基酸的主要组成元素为C、H、0、N、核甘酸的元素组成为C、H、0、N、P,C错误;D、ATP、DNA的元素组成为C、H、0、N、P,D 正确。故选:D。糖类的组成元素:只含有C、H、0 三种元素。脂质主要含有C、H、0,有的还含有N、P.蛋白质主要含有C、H、0、N,大多含有S.核酸含有C、H、0、N、P 五种元素。本题是知识点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成,脂质的
39、元素组成,糖类的分类和元素组成,对于相关知识点是记忆是解题的关键。17.【答案】A【解析】解:A、血浆渗透压主要和无机盐和蛋白质有关,Na+参与维持血浆渗透压,A正确:B、Mg?+参与组成叶绿素的形成,B错误;C、血浆中钙离子浓度过低会引起抽搐,C 错误;D、二价铁离子参与组成血红蛋白,D 错误。故选:Ao细胞中的无机盐含量比较少,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很多无机盐与蛋白质等物质结合成复杂的化合物,参与细胞中各种生命活动;当某些无机盐含量过多或过少时,生物体可能出现相应病症。本题考查学生对无机盐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各种无机盐的功能,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18.【答案】C【解析】
40、解:A、自由水可以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如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等,A 正确;B、养料和代谢废物可以溶解在自由水中,通过自由水运输,B 正确;C、很多离子可以溶解在自由水中,自由水是其良好的溶剂,C 错误;D、一部分水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为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部分,D 正确。故选:Co1、自由水:细胞中绝大部分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的,可以自由流动的水。其主要功能:(1)细胞内的良好溶剂。(2)细胞内的生化反应需要水的参与。(3)多细胞生物体的绝大部分细胞必须浸润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中。(4)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2、结合水:细胞内的一部分与其他物质相结合的水,它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41、。3、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所占比例增加。若细胞中结合水所占比例增大,有利于抵抗不良环境(如高温、干旱、寒冷等)。本题考查学生对水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功能,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1 9.【答案】D【解析】解:A、纤维素是组成植物细胞壁的重要成分,不是储能物质,A错误;B、D N 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生物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C错误;D、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D正确。故选:D。1、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单糖核糖C5HI0O5动植物细胞五碳糖是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糖C5H10O4六碳糖 葡
42、萄糖C6H12O6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蔗糖C12H22O11植物细胞水解产物中都有葡萄糖糖麦芽糖乳糖G 2 H 22。动物细胞多糖淀粉(C6H10O 5)n植物细胞淀粉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纤维素纤维素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之一糖原动物细胞糖原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2、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第20页,共35页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功 能储藏脂类 脂 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结构脂类 磷 脂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调节脂类 固醇胆固醇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维生素D促进动物肠道对
43、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0.【答案】C【解析】解:A、染 色 体(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B、线粒体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中脂质中以磷脂为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线粒体膜的基本支架,B正确;C、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网架结构,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C错误;D、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D正确。故选:Co1、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
44、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的结构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多样: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肌肉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如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如载体蛋白和血红蛋白;有的蛋白质具有信息传递,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结构与其主要组成成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1.【答案】B【解析】解:A、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45、,A 正确;B、糖原属于多糖类物质,糖类只含C、H、0 三种元素,B 错误;C、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C 正确;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之也参与血脂运输,D 正确。故选:B,1、糖类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植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蔗糖和麦芽糖,动物细胞中常见的二糖是乳糖,植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纤维素和淀粉,动物细胞中常见的多糖是糖原。2、脂质由C、H、。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P,如磷脂。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
46、膜的重要成分,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还与人体内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有关。本题考查了细胞中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答案】D【解析】解:A、要证明酶的专一性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或者底物种类,与图示不符,A 错误;B、要证明酶的高效性需要醐的无机催化剂对比,与图示不符,B 错误;C、该图过氧化氢发生了分解反应,C 错误;D、过氧化氢在自然状态下,或者在酶的作用下都会分解,故两组都有气泡产生,但是冒泡速率不同,D 正确。故选:D。分析题图: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图中两组的变量是酶的有无,能证明酶的催化作用。第22页,共35页本题
47、考查了酶的特性,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和识记能力,难度适中。23.【答案】C【解析】解:哺乳动物的胃中存在胃酸,pH成酸性,故选取的pH范围应该是1 6 之间。哺乳动物的体温一般为40C上下和人类的体温差不多,作为本实验无关变量中的温度应选择较适宜的温度37,综上所述,C 正确,ABD错误。故选:Co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在最适pH之前,随 pH 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增强;超过最适p H,随 pH 的增加酶活性逐渐减弱。本题以实验为载体,考查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
48、力。24.【答案】A【解析】解:根据题意“向经过连续收缩发生疲劳的离体肌肉上滴加葡萄糖溶液,肌肉不收缩”,说明葡萄糖不能直接提供能量;“向同一条肌肉上滴加ATP溶液,静止一段时间后,肌肉能发生明显收缩”,说明ATP是直接能量物质。故选:Ao葡萄糖虽然是主要能源物质,但是不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必须通过氧化分解将能量转移到ATP中,才能用于生命活动,因为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本题以实验的形式考查糖类和ATP的功能,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根据实验现象推测结论。25.【答案】D【解析】解:A、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均用低倍镜,由甲到乙不需将低倍镜转换到高倍镜,A 错误;B、在细
49、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由甲到乙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由乙到丙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B 错误;C、与甲细胞相比,乙细胞失水较多,细胞液浓度较高,C 错误;D、根据细胞壁与原生质层的距离可知,由乙转变为内的过程中,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正确。故选:D。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也就是逐渐发生了质壁分离。2、由图可知,乙发生质壁分离的程度较大,丙可能发生了质壁分
50、离后的复原。本题为实验题,考查学生从题中获取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信息,并结合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26.【答案】D【解析】解:A、科学家发现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时的速率高于通过不含蛋白质的脂质体膜,说明水分子更多以水分子通道方式进出细胞,A错误;B、水分子通道上存在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通过,不能让其他水溶性小分子通过,B错误;C、这种运输方式的运输速率取决于浓度梯度的大小和转运蛋白的数量,C错误;D、这种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所以不需要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D。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