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文言文阅读训练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升学题库-文言文阅读训练1.pdf(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真题回放2007 年 武陵春(九上)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只恐双溪酢森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 武陵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 煜 虞美人)2008 年 游山西村(八上)12.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2009 年 过零丁洋(八下)12.这是一首述志诗。有人说,诗的基调由悲郁而昂扬
2、,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选择诗中句子说明你的理由。(6分)2010 年 江城子密州出猎(九上)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2011 年 竹里馆(七下课外)12.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1)诗 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五中编一、熟悉特点。选文一般以“文段”形式出现,多以指向道德情感,突出人文性,尤其是爱国诚信、敬老爱幼、团结友善的为主
3、。多为两个,一一般情况下,选取的文段之间一是必定存在着“联系点”,往往在作者、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顺序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 处;二是存在着“可比点”,或同中存异,或异中有同;三是难易程度相当,均是课内文段。二、了解考点。比较阅读的基本题型大致有以下几种:(1)判定语句的朗读停顿与断句。(2)理解常见实词含义的异同,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3)将阅读材料中的重要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比较阅读材料内容、写 法(艺术特色)、结构及表达方式的异同;(5)领悟两个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情感的异同;(6)就比较阅读材料的内容谈自己的不同体验和感受或自
4、己从文中所受到的不同启示。三、做题要点。(一)、基 本 方 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是指通过比 较 强,进行甄别、筛选和提炼,找出两文的共同的特点,揭示一般规律;同中求异则是从现象入手,分析、剖析材料,弄清各自表达的内容,找出各自的个 性,揭示个性特征。对文体相同内容不同、作者相同作品不同、选材相近主题不同等类型的选文,侧 重 于“同”中 求“异”;选材不同,主题相同(或相近)的选文,侧重 于“异”中 求“同”;而选材不同表达形式也不同的选文则侧重于“异”中 辨“异”。(二)、具体策略:解答基础积累题,要加强记忆,调 动 过 去 的 题 积 累,从中得到结论。对文言文比较 典 材
5、料的基本内容(观点、事件、段意、人物形象等)进行比较分析。先找出记叙要素,同时留心标志性的语言: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等,然后分别提炼信息,加以概括,观点、事件、段意就都有了。而对人物形象的概括或评价,则要善于把握事件,要在事件的前因后果中,辨别轻重,剖析人物言行,由事到人地进行提炼、概括。对比较材料中作品不同的情感倾向的把握比较。好的文章,“万物皆着我之情”:像 爱莲说所流露的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陋室铭所表现的安贫乐道的不俗情趣,对 此,首先要融入文中,设身处地捕捉或微妙或含蓄的情感;其次要抓住文句追问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言外之意,最后再对比区分两则材料中不同的思想感情。对写作手法及艺术
6、特色的异同的比较。这是难度较高的题型之一。拥有扎实的道义功底是首要条件,在判断出基本的表达方式、叙事顺序、写人方法后,得依照要求抓两文的相同点,求同之余,再回过头来找寻“异”,在梳理异同中完成比较。三.实战演练()甲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节选自(岳阳楼记)乙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L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节选自
7、(醉翁亭记)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朝呼夕阴(2)此则岳阳楼之大期也 (3)山间之四町也2.翻译下面的句子。(1)前人之述备矣。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野芳发而幽香。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甲 乙 两段都写了观景时的感触,请把有
8、关句子摘写出来。甲:乙:4.甲 写登楼所见,乙 写登山所见。除此之外,两段文字所写的景物还有哪些不同?(二)甲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选 自 鱼我所欲也)乙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 自 岳阳楼记)1、解释下列句中
9、加点的词。万钟于我何视焉:是亦不可以目乎:然则何时而乐耶:微斯人,吾谁与归: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甲段中的“本心”是指,乙段中的“古仁人之心”的具体体现是:甲乙两段都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4、甲段中孟子的思想和乙段中范促淹的思想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身体力行,涌现
10、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请简述一例。答: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三)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 下 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1、;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乙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思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思谏之路也。1 .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诚宜开张圣听,以当先帝遗德。()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下列句中“I”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思项的一项是()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12、B.皆以|美于徐公C.今齐|地方千里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4 .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是甲、乙文段共同的话题,但劝说方式各不相同,邹忌采用了 的方式,诸葛亮采用了 的方式。(四)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械或藤)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风烟俱净,天山
13、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窗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1 )沿溯阻绝。沿;(2 )良多趣味。良:(3 )直视无碍。碍:(4 )窥谷忘反。反:2 .翻译下列句子(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4、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B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
15、音韵和谐的画面。D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4 .甲乙两段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思想感情有差异,请结合原文的语句说说两文不同的思想感情。5 .对甲乙两段文字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先写了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和凄婉美。B.乙文不仅写出了江流婉转、随流飘荡的情形,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丽大自然的闲适心境。C.两文都写山水,所描绘的景色奇特秀美,山之奇、水之异给读者以深刻印象。D.形色相依、动静相杂、虚实相应、骈散相间是两文在写景上的共同特点。(五)甲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
16、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保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谷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坦酒问青天()畲无与为乐者()2.下列句中的“/”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天上宫阙 B.我/欲乘风归去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7、 D.相与/步于中庭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请出与“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比得上人间”想对应的作品原句。(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苻交横,盖笔下柏影也。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乙两篇均写于作者仁途失意之时,甲表现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乙透露出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B.甲、乙两篇都写月,甲以美丽的想像、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深高远的境界;乙用形象的比喻、传神的文字,描绘了空灵澄澈的景象。C.甲中的“婵娟”指月中的仙女;乙中的“闲人”指无所事事之人。D.甲、乙两篇分别是词和散文,体裁不同决定了语言风格的不同:前者浪漫洒脱如行云
18、流水,后者凝练含蓄饶有余味。5.仔细体会以上两篇作品的诗情文意,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认识。(六)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漱,倚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窕谷忘反。横
19、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 .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0以其境过清 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区2 .翻译下面的句子。(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 .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
20、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 .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参考答案(一)1.(1)日 光(2)景 象(3)季 节 2.(1)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3 .甲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答“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可得分)乙 而乐亦无穷也(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也可得分)4.甲是写水景,乙 是写山景;甲 写了朝暮之景,乙 既写了朝暮之景又写了四时之景;甲 写景突出其阔大壮观,乙 写景突出其秀美多变。(二)1.(
21、1)益 处(2)止,这里是“止而不为”的 意 思(3)(既然)这样,那 么(4)非,(如果)没 有 2.原先为了义宁愿身死而不受(“呼尔”“蹴尔”的)施舍,今天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我的恩德而接受了。(“向”、“得”未翻译正确的,每个扣1 分)3 .(1)本来就有的羞恶廉耻之心(1 分,答“义”也可以)(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 分,用自己的话概括也可以)(3)对比(1 分)4 .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人物、事迹、思想各占1 分。(三)、1.蒙 蔽 发 扬 光 大 2.臣子的妻子偏向臣子,臣子的妾害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要向臣子求点什么,都
22、说臣子比徐公漂亮。3.C 4.讽谏、直谏(四)1.2.略 3.B 4 .甲文“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通过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流露出作者内心的忧伤。乙文从“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否定,同时也反悔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留恋和向往之情。5.B(五)3、(1)端 起 洒 杯(2)考 虑 或:想 着 4.B 5.(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行。6.(C)7.例: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为;一一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
23、原本是自然的规律。(六)1.(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或:(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或:(泉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毫无障碍。或:(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3.水的特点:甲 清澈(或:清);乙 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描写角度:甲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 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4.(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
24、的思想感情。(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中考文言文阅读精选百题训练一、阅 读 陋室铭,回答下列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本文作者刘禹锡,字,唐代 家、家。在他的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 是两句。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惟 吾 德 馨()(2)往 来 无 白 丁()(3)无案牍之劳形()(4)无丝竹之乱耳()3、根据你对文中内容的理解,请 以“雅致”、“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五
25、言的对偶句。雅致闲情4、本文作者因德馨,虽居陋室,却并不感觉陋,在我国的一部古典名著中,有一个人虽身处豪宅,并不感觉“自豪”,相 反 却“无故寻愁觅根,愚顽怕读文章”,这部名著是什么?这个人是谁?他有什么性格特点?请写出与之性格特点相关的一件事。5、文 中 的“山、水”、“龙仙”分别指的是什么?6、文中描写室主人情趣高雅的句子是:7、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如何看待作者的道德情操?8、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何在?9、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0、本文意在说明每个人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读完本文后你有何感想?答案:1、梦得;文学;哲学;沉舟侧畔千帆过,
26、病树前头万木春。2、品德没有学问的人形体,身体扰乱3、琴棋书画般般皆雅致;春夏秋冬季季有闲情。4、红楼梦;贾宝玉石一个追求健康的自由生命,不愿在陈旧的社会规范中僵死或腐烂的才智之士,他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谏之德,比如弃 四书 五经而津津有味地读 西厢记5、自然条件;品德高尚的人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7、作者的道德情操是“惟吾德馨”。在今天,物质生活再丰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如果持否定态度,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8、表明陋室不陋,进而体现作者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9、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他是一个坦荡乐观、安贫乐道、不屑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10、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
27、信仰”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二、阅 读 爱莲说,回答下列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1本文选自 ,作者,他是 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是 的开山鼻祖,后人称他为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亭亭净植()
28、(4)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3、作者笔下的君子不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鄙贪图富贵,不追名遂利。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君子”和“小人”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君子小人14、类似于“莲”花这种品格的文人很多,除本文的作者外,你还知道谁,就 他(她)的一句诗、词、文来谈谈他(她)的思想品德。15、请从文中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完整地抄下来.16、作者认为“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理由。17、作者在歌颂莲花时几次提到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18、爱莲说中渗透着几种人生观?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人生观。19、作者认为
2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与孟子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看法相反。你同意哪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20、你喜欢哪一种花?它寄托了你怎么样的志趣?简要谈一谈。答案:11、周公元集,周敦颐,宋,宋明理学,濂溪先生12、多 洗 树 立 亲 近 而 不 庄 重13、坦荡荡长戚戚(或胸怀坦荡;心怀叵测。)14、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他安贫乐道,陶醉于大自然,陶醉于田园生活的情趣。15、莲,花之君子者也。16、同意不同意均可,只要能答出新意,理由充分即可,比如不同意,我认为牡丹才是花中君子,它不为恶势力屈服,虽遭贬,仍不改其志,按照自身的规律开花。嬴得花中美誉。等等。17、
30、以菊花和牡丹衬托莲花的高洁品质。18、三种:隐逸的人生观;贪图富贵的人生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人生观。谈自己的人生观,只要积极向上,联系实际,言之有理即可。19、答案不一,选择一种观点,只要有道理就可。20、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三、阅 读 记承天寺夜游,回答下列问题。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东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1、本文是一篇不足百字的抒情小品,作者之一。2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语语在文中的含义。(1)相与步于中庭(3)但少
31、闲人如吾两人耳,宋朝文学家、书画家、被喻为(2)庭下如积水空明(4)念无与为乐者23、请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并说说它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声。24、范仲淹在 岳阳楼记中 有“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请在文中找出与此意义相近 的一句,抄 写 在 下 面 横 线 上。25、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分别以“奇趣”和“闲情”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奇趣,闲情。26、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多诗人对月有独特的感受,借月抒发自己的感情,请举出两个这样的例子,注明出处和作者。27、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句中的“闲人”两字,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32、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你对这句话有怎样的理解?29、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欣然起行”,不但措绘了月景,还 自 诩“闲人”。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30、夏夜的海边,一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沙滩上,面对着茫茫大海陷入了沉思之中,老者在想些什么?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老者的内心独白。答案:21、苏轼;唐宋八大家。22、前院形容水的空无澄澈清闲的人考虑、想到23、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一方面,作者慨叹知音难觅。另一方面,作者当时虽贬,心情抑郁,但仍不失进取心,借以美景来排遣抑郁之情。24、念无与为乐者。25、将影作藻见以水喻月抒26、明月松间
33、照,清泉石上流。(王 维 山居秋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 白 静夜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 弃 疾 西江月)27、从“闲人”二字可看出作者用惋惜无人赏月来暗讽那些汲汲于富贵功名的世俗中人,同时也把自己政治失意后的孤高情怀寄托其中,表现一种随缘自适,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28、明月是经常有的,美景也是经常在的,但人们的心情不同,欣赏景物的感受也不同,作者与张怀民当时都被贬官,有职无事,是个闲人,作者虽被贬,却能从随处可见的景物中,得到美的享受,并描绘如此充满诗情画意好文,表现出作者豁达宽广的胸襟。29、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
34、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30、略四、阅 读 桃花源记,回答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
35、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31、本文作者陶渊明,名,字,自号本文节选自3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屋 舍 俨 然()(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3、文中最能体现桃源人与世隔绝的句子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世人尊称“(2)便 要 回 家
36、()(4)未果,寻 病 终()34、请根据文章理解分别以“归隐田园”“安贫乐道”为尾词,写一组不少于九言的对偶句:归隐田园安贫乐道35、世外桃源一直是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理想场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各有一处这样的所谓“世外桃源”,请一一列举出来,并说说都是何人所居。36、文中,桃源人为何叮嘱渔人“不足外人道也”?37、文中共设置了几个悬念?请列举出其中任何两个,并说一说这些悬念在文中的作用。38、文章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其目的是什么?39、文章的第段表明了怎么样的问题?40、文章表现了作者主张生平、安定、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面对眼前的这个世界你想说点什么?答案:3 1
37、、潜 元 亮 五 柳 先 生 靖 节 先 生 陶 渊 明 集3 2、整 齐 的 样 子 通“邀”邀请与世隔绝的地方 没有实现3 3、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4、渊明采菊躬耕;五柳赋诗饮酒3 5、诸葛亮所居住的南阳;一百单八将聚义梁山;贾宝玉及众姐妹住的大观园;孙悟空住的花果山等。3 6、担心外界的战乱危及桃园,破坏这和平安宁、美好幸福的生活。3 7、答出两个悬念即可3 8、使桃花源增添神秘感,让人觉得桃花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3 9、表 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4 0、略五、阅 读 小石谭记,回答问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38、,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垠,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中鱼可百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消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4 1、本文作者 代著名文学家。他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一
39、起提倡运动。4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下见小潭()(2)不可久居()(3)怡然不动()(4)尔远逝()4 3、文中写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什么?4 4、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请把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醉翁亭下欧阳修吟诗饮酒;4 5、小石潭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其境过清,作者记之而去.这种以实景抒凄情的写法和陶渊明借桃花源抒自己政治理想的写法谁更能打动你?说说你的看法。4 6、作者的心情由“心乐之”到“悄怆幽邃”这一忧一乐表现了作者怎么样的心情?4 7、“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和其源。”此句写出了潭水的源头之神秘莫测,结合作者当时被贬的处境来说说作者这样写有着怎么样的寄
40、寓?4 8、找出文中描写游鱼的传神之笔,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蕴含了作者怎么样的心理?49、“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小石潭的秀丽景色却使作者产生如此旷世凄情,是什么造成的?假如现在让你去观赏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你会作何感想?50、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请描写一段你熟悉的景物,抒发你当时的心情。答案:4 1,唐;柳宗元;古文42、向 下 停 留 愣 住 的 样 子 忽 然43、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44、小石潭上柳宗元记文抒情45、二者都可,言之成理即可。如 桃花源记更能打动我。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意愿
41、,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无情批判和否定。而柳宗元只是述己之情而已。46、作者心情的变化是与其遭贬的经历紧密相连的。作者被贬之后,心中抑郁,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而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的环境的触发,忧伤悲愤地心境便会流露出来。47、作者回首自己的人生境遇,面对前途和未来,正如这“不可知其源”的源头实在是茫然;遥远48、文中第二段。把鱼儿的自由自在,活泼天真和“我”的物我合一。乐而忘形,乐而忘我境界,结合得天衣无缝;鱼儿的自由自在于作者此时的境遇相反,作者的内心既羡慕了又充满酸楚。49、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氛围,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
42、心境,是点睛之笔;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造成的;我会以观赏时的心情决定感想,或喜或悲。50、参考:一条一条的梯田,整整齐齐,山顶上那株古老的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亭亭如盖;依然是悬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我深情地抚摸着我曾思念过的老芙蓉树,心中充满难以名状的激动。回望山下,红瓦楼房代替了灰色城墙;黑漆漆的柏油路代替了往日的公路,从来没有过的铁轨,也一直通向了远方六、阅 读 岳 阳 楼 记 ,回答问题。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
43、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霭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橘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欧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
44、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5 1、本文选自 作者范仲淹,字,(朝代)文学家和 家。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5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1)百废具兴()(2)薄暮冥冥()(3)而或长烟一空()(4)或异二者之为()5 3、文中滕子京被贬却积极治理政事,说明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对你有何启示?5 4、作者用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贤者和庸人的区别。请分别以“贤者”和“庸人”为首词写一组对偶句。贤者 庸人5 5、我国的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除岳阳楼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名胜古迹方面的诗词,请写出完整的
45、一句,并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5 6、本文是范仲淹应滕子京之邀为岳阳楼所作的记,但是作者为什么没有对岳阳楼详加描绘?5 7、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与谁归?”的慨叹,周 敦 颐 爱莲说中 也 有“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感慨,试比较二者的感慨有何区别。5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么样的思想境界?5 9、范 仲 淹 在 岳阳楼记一文中提到“古仁人之心”这一概念。“古仁人之心”内涵丰富。请 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三篇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古仁人之心”分别表达出来。6 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反映了古仁人旷达胸襟,这种胸襟在今天瞬息万变的社会尤为重要。请结合
46、现实生活谈谈你打算怎么样做,才能拥有这种胸襟。答案:1、范文正公集;希文;北宋;政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1)兴办(2)迫近(3)有时(4)指心理活动3、说明他是个有古仁人之心,以天下为己任,不以自己得失为意的君子。我们应该学习他这种精神,做人做事应先人后己,先国后家,以国事为重,忧国忧民。4、贤者不以物喜和己悲,先忧后乐,庸人不以国弱和民贫,先乐后忧。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落霞与孤鹫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6、原因有二:第一,作者明言“前人之述备矣”,因此不必要去重复.第二,从全文看,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借景抒情,对友人进行规劝和勉励不在于介绍岳阳楼的建造经过
47、和它的构造及景物。7、范仲淹通过此句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周敦颐只是表达了对知音甚少的感慨,范仲淹则是慨叹忧国忧民的人太少8、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德。9、答案只要与课文的内容相关且符合题目要求即可。1 0、可 围 绕“战胜自我”、“摒弃私心”、“胸怀天下”、“志向高远而豁达进取”来谈。七、阅 读 马说,回答问题。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妈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杨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
48、者不知其能千里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6 1、本文作者韩愈,字,谥号6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被 列 为“)(2)策 之 不 以 其 道()(4)食之不能尽其材(”之首。)6 3、“世有伯乐,然 后 有 千 里 马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有 方显;无 岂有
49、。6 4、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能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6 5、千里马辱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6 6、韩 愈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中的董生“怀抱利器”却“连不得志于有司”,这 跟 马说里的哪些说法一致?董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么样的社会现实?6 7、你认为成为千里马应如何去做?6 8、学 完 马说后,你认为应该怎么样去“识才和选才”。结合社会实际谈一谈。6 9、生活中,我们常讲“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马说中,怎么样做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呢?7 0、文 中 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伯乐和千里马二者中,你认为哪个更重要?结合现实说说你的理由?答 案:6
50、1、退 之,文,唐宋八大家6 2、辱 没 正 确 的 方 法 一 样 通“才”才能、才干6 3、伯 乐;槽间千里马;刘 备;隆中决策人6 4、赤兔马主人是关羽,的卢马主人是刘备6 5、食 不 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6 6、“与世有伯乐然后又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 致。反映了当时由于受腐朽的选拔体制所约束,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赏识和重用的社会现实6 7、此题为开放题,回答合情合理即可,如:应 从“普通马”做 起,然后才能脱颖而出。6 8、“识 才,选才的方法现在很多,如考试自荐,组织推荐等。6 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或用自己的话回答均可7 0、此题为